1
|
感觉解码器的发现之旅——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王培培
杨菲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2
|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科学家 |
孙小砚
刘风雨
万有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3
|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发现之旅 |
齐才
王韵
|
《生理科学进展》
|
2021 |
3
|
|
4
|
2000—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高等教育背景分析 |
侯建林
黄玉洁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微小RNA,巨大的影响——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荣获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谭乃川
孟艳
赵恒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一氧化氮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研究进展 |
杨学礼
冯娟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7
|
揭示免疫识别的奥秘——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陈丽华
金伯泉
杨安钢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HPV、HIV的发现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 |
宋伟
宋德懋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9
|
大脑中的“定位系统”——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王可
张婷
王晓民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14 |
3
|
|
10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启示 |
王树松
赵淑芳
宋光耀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如何被激活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
奇云
李大可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2
|
自噬:细胞的“清道夫”——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刘佳
杨慧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3
|
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助力研发抗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荣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周妍
吴巍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4
|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
宋伟
宋德懋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5
|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当前医学中的应用——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研究进展 |
宋伟
宋德懋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6
|
嗅觉之谜——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王鸿杰
张志文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7
|
三位神经科学家分享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李丰桥
王晓民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8
|
人类起源的探索--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董凌月
王宇童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9
|
基因的力量,让神秘的病毒无处躲藏——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吴艳花
王培刚
安静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小鼠基因修饰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其相关工作介绍 |
汤富磊
冯娟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