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毓芳 林海丹 +3 位作者 邹志飞 官咏仪 金梦 谢玉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方法.食品样品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以乙腈提取,提取液用正己烷净化,所得经净化的乙腈液层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0.05%(体积分数)磷酸溶...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方法.食品样品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以乙腈提取,提取液用正己烷净化,所得经净化的乙腈液层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0.05%(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与甲醇以体积比50比50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检测波长224 nm处进行测定.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质量浓度在0.20~5.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3 mg·kg-1.以空白食品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1.3%~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海萍 周佺 +5 位作者 吴炜亮 卢姗 黄翠莉 何春林 李晓明 龙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8-273,共6页
为探讨化学合成的芳氧羧酸类化合物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在食品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对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率... 为探讨化学合成的芳氧羧酸类化合物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在食品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对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率进行研究。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6577 mg/kg bw,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分别显示其未见明显的致突变性及遗传毒性。色谱检测结果表明,月饼、糖果及糕点等3类高糖食品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使用率较高,其中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49.48±1.26、52.30±1.87、71.31±1.39 mg/kg;中位值使用量分别为118.05±2.11、72.58±0.94、(65.77±1.02)mg/kg;95%位值使用量分别为439.97±2.06、340.77±1.45、137.63±1.62 mg/kg。综合毒理学评价结果及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添加量为95%位值使用量时,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暴露量已超出其ADI值,可能会对高糖食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食品 芳氧羧酸类化合物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3
作者 张翠芬 董伟峰 +3 位作者 任亮 曹文博 孙兴权 徐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8-941,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含量。食品样品用盐酸(1+1)溶液酸化后经乙酸乙酯提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FFAP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含量。食品样品用盐酸(1+1)溶液酸化后经乙酸乙酯提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FFAP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0mg·L^(-1),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4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9.5%~92.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糖果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甜味抑制剂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桐 周洪斌 +5 位作者 王现平 肖震 陆慧媛 李平 沈伟健 王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0-234,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糖果中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方法。采用水溶液(pH8.0)∶乙腈=1.5∶1 (V/V)作为提取溶剂,然后用正己烷去除油脂,取水层清液过膜,进行检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和选择反应监测扫描(SR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糖果中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方法。采用水溶液(pH8.0)∶乙腈=1.5∶1 (V/V)作为提取溶剂,然后用正己烷去除油脂,取水层清液过膜,进行检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和选择反应监测扫描(S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6.2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8.0μg/kg,定量限为20.0μg/kg。回收率为82.7%~90.7%,相对标准偏差为2.5%~4.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为糖果中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糖果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甜味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不对称合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翁建全 高宗锦 +2 位作者 徐勃 丁成荣 谭成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2-365,371,共5页
以具光活性的L-乳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磺酰化及醚化三步反应,醚化反应中发生构型反转,最终得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在磺酰化反应中,以三乙胺作缚酸剂,TEBAC为催化剂,投料比为n(L-乳酸乙酯)∶n(对甲苯磺酰氯)∶n(三乙胺)=1∶1... 以具光活性的L-乳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磺酰化及醚化三步反应,醚化反应中发生构型反转,最终得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在磺酰化反应中,以三乙胺作缚酸剂,TEBAC为催化剂,投料比为n(L-乳酸乙酯)∶n(对甲苯磺酰氯)∶n(三乙胺)=1∶1∶1.2,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5 h,中间体S-(-)-2-(4-甲苯磺酰氧基)丙酸乙酯质量分数为98.0%,收率为96.5%.在醚化反应中,氮气氛下,以水作溶剂,投料比为n(对苯二酚)∶n(S-(-)-2-(4-甲苯磺酰氧基)丙酸乙酯)=1.2∶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6 h,产物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质量分数为99.5%,收率为72.4%(以L-乳酸计),光学纯度97.9%.产物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S-(-)-2-(4-甲苯磺酰氧基)丙酸乙酯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 苯氧丙酸类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六(4-酰腙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对ABS树脂的阻燃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义兴 王艳玲 李德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与香兰醛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六(4-甲酰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聚磷腈(I),I再与取代酰肼反应得到相应的六(4-酰腙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类化合物(IIa—IIg),利用IR、1HNMR.13CNMR、ESI.Ms和元... 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与香兰醛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六(4-甲酰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聚磷腈(I),I再与取代酰肼反应得到相应的六(4-酰腙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类化合物(IIa—IIg),利用IR、1HNMR.13C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化合物(IIa—IIg)对ABS树脂进行阻燃处理,测试了其限氧指数和UL94垂直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Ⅱa~11g)对ABS树脂均具有显著地阻燃效果,化合物11e、IIf阻燃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环三磷腈 六(4-酰腙基-2-甲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 阻燃ABS树脂 氧指数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甜味抑制作用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雯婷 李加兴 郑建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17,共7页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2-(4-methoxyphenoxy)propionic acid,HPM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效甜味抑制剂,但其构效关系尚不清晰。本实验旨在研究HPMP苯环对位疏水基团的变化对甜味抑制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型甜味抑制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以...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2-(4-methoxyphenoxy)propionic acid,HPM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效甜味抑制剂,但其构效关系尚不清晰。本实验旨在研究HPMP苯环对位疏水基团的变化对甜味抑制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型甜味抑制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高能食品、运动食品、传统高糖食品的食用品质。本实验合成HPMP及其4种衍生物,构建甜味抑制效果的电子舌评价方法,考察HPMP及其衍生物对蔗糖、果糖、木糖醇、山梨糖醇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反映HPMP的甜味抑制规律,其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甜味抑制效果的评价工具。HPMP及其衍生物对4种甜味剂都有一定的甜味抑制作用。当不同的烷氧基修饰对位时,电子舌甜度抑制率随取代基体积的增大逐渐降低,甲基、氯原子等较小的疏水性基团修饰的衍生物在甜味抑制方面与HPMP效果相当,推测对位疏水取代基的空间体积大小是影响甜味抑制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甜味抑制 构效关系 衍生物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正丁基锡二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安厚 梁峰 康万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在苯溶液中,将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正丁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获得二正丁基锡二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经过元素分析1、H NMR和IR及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 在苯溶液中,将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正丁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获得二正丁基锡二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经过元素分析1、H NMR和IR及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3 92(12)nm,b=1.694 09(15)nm,c=2.000 93(18)nm,α=112.527 0(10)°,β=96.879(2)°,γ=100.041(2)°,Z=2.合成化合物的中心Sn原子为五配位,构成以Sn为中心,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杀菌活性顺序为:标题化合物>二丁基氧化锡>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Ⅳ) 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 一维链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卤代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甜味抑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涵翠 李加兴 郑建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7-23,共7页
为探究卤素取代对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2-(4-methoxyphenoxy)propionic acid,HPMP)甜味抑制特性的影响,通过对HPMP苯环的2位或3位进行卤素(F、Cl、Br)取代,合成6种HPMP卤代衍生物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电子舌评价其甜味抑制作用。结果... 为探究卤素取代对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2-(4-methoxyphenoxy)propionic acid,HPMP)甜味抑制特性的影响,通过对HPMP苯环的2位或3位进行卤素(F、Cl、Br)取代,合成6种HPMP卤代衍生物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电子舌评价其甜味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PMP卤代衍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甜味,在苯环的2位上引入卤原子的衍生物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6种衍生物对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醇和赤藓糖醇均能表现出一定的甜味抑制作用;氟代、氯代衍生物的甜味抑制活性较强,推测卤素取代基的尺寸及电负性大小可能是造成甜味抑制效果差异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表明卤素取代对HPMP发挥甜味抑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甜味抑制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卤素取代 甜味抑制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配体2-(4-羧基苯氧基)丙酸的改进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杨捷 沈磊 +1 位作者 张海娟 朱敦如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二元羧酸取代类化合物常被选为桥联配体,用于制备多孔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无水丙酮中与K2CO3和2-溴丙酸甲酯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甲酯,该酯在强碱水解后再酸化得到产物2-(4-羧基苯氧基)丙酸.通过2步反应得到... 二元羧酸取代类化合物常被选为桥联配体,用于制备多孔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无水丙酮中与K2CO3和2-溴丙酸甲酯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甲酯,该酯在强碱水解后再酸化得到产物2-(4-羧基苯氧基)丙酸.通过2步反应得到一个二元羧酸类刚柔配体:2-(4-羧基苯氧基)丙酸,产率为78%.产物经熔点(212~214℃)、元素分析(w(C)=56.98%;w(H)=4.36%)、红外光谱(1 726 vs;1 665 vs;1 505 m)、核磁共振谱(δ1.53 CH3,δ4.97 CH,δ7.88 Ar-H,δ6.96 Ar-H)和质谱(m/z210、209、137、93)表征,结果和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2-(4-羧基苯氧基)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的合成
11
作者 付永胜 席海涛 +2 位作者 孙小强 孟启 姜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4,共3页
2-(3-(4-methoxyphenoxy)propyl)propane-1,3-diethanethioate is synthesized from 4-methoxyphenol and 1,3-dibromopropane after five-step reaction.The overall yield is 21.2%.The key intermediates and the target compound ar... 2-(3-(4-methoxyphenoxy)propyl)propane-1,3-diethanethioate is synthesized from 4-methoxyphenol and 1,3-dibromopropane after five-step reaction.The overall yield is 21.2%.The key intermediates and the target compound are analysized by 1HNMR,13CNMR,IR and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苯酚 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 3-二乙酰硫基丙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结晶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克骄 贺理珀 +1 位作者 宋兴福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81,共8页
现有的 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产品质量与后续工艺需求有一定差距,如产品粒度小、粒度分布不均匀等。本文利用工厂提供的原料,采用响应曲面中的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实验,分析了搅拌速率、降温速率、晶种质量、陈化时... 现有的 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产品质量与后续工艺需求有一定差距,如产品粒度小、粒度分布不均匀等。本文利用工厂提供的原料,采用响应曲面中的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实验,分析了搅拌速率、降温速率、晶种质量、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结晶产品的影响,研究了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影响,确定了多因素下最优工艺操作条件,对优化产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可满足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 响应曲面法 结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芳氧苯氧基)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春琴 刘祈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1-1207,共7页
以(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为原料,经醚化、酰氯化、酰胺化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22个2-(4-芳氧苯氧基)丙酸酯或2-(4-芳氧苯氧基)丙酰胺化合物(Ⅳa~v),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及EA表征。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75 g/hm^2... 以(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为原料,经醚化、酰氯化、酰胺化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22个2-(4-芳氧苯氧基)丙酸酯或2-(4-芳氧苯氧基)丙酰胺化合物(Ⅳa~v),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及EA表征。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75 g/hm^2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具有选择性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Ⅳa、Ⅳc、Ⅳf、Ⅳg和Ⅳi对单子叶杂草(马唐、稗草、狗尾草)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均具有100%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APP类除草剂) 2-(4-芳氧苯氧基)丙酰胺 除草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对高倍甜味剂后苦味抑制效果研究
14
作者 杨亚静 郑建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感官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的苦味和涩味,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对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菊糖苷这3种甜味剂后苦味的抑制效果,以及对5种基本味感的影响。结果表明:2-[... 采用感官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的苦味和涩味,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对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菊糖苷这3种甜味剂后苦味的抑制效果,以及对5种基本味感的影响。结果表明: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浓度较高时会有苦涩味;当其浓度为200mg/kg时可以使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菊糖苷的后苦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每一种苦味物质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2-[(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钠有一定的增咸效果,对咖啡的苦味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酸味、甜味、鲜味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基-1 2-苯并吡喃酮-7-基)氧基丙酸 甜味剂后苦味 感官评定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催化芳基重排法合成2-(4-溴甲基苯基)丙酸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爱军 周雪琴 刘东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3-614,619,共3页
对洛索洛芬钠的关键中间体2-(4-溴甲基苯基)丙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甲苯与丙酰氯经Friedel-Crafts反应生成1-(4-甲基苯基)-1-丙酮,收率87.8%;1-(4-甲基苯基)-1-丙酮与碘和原甲酸三乙酯进行芳基重排反应,生成2-(4-甲基苯基)丙酸... 对洛索洛芬钠的关键中间体2-(4-溴甲基苯基)丙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甲苯与丙酰氯经Friedel-Crafts反应生成1-(4-甲基苯基)-1-丙酮,收率87.8%;1-(4-甲基苯基)-1-丙酮与碘和原甲酸三乙酯进行芳基重排反应,生成2-(4-甲基苯基)丙酸乙酯,收率88%;2-(4-甲基苯基)丙酸乙酯在氢氧化钾-甲醇-水体系中水解生成2-(4-甲基苯基)丙酸,收率93%;2-(4-甲基苯基)丙酸在偶氮双异丁腈引发下于四氯化碳-石油醚二元溶剂体系中,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溴化,收率72.9%,四步反应总收率58.6%。反应步骤少、操作简便、原料易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溴甲基苯基)丙酸 碘催化芳基重排 洛索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利用D-PPA合成D-HPPA的发酵条件优化
16
作者 彭继兰 余杰 +3 位作者 刘宗求 王金华 高娃 王永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5-101,共7页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利用R-(+)-2-苯氧基丙酸(D-PPA)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球孢白僵菌生物合成D-HPPA的液态...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利用R-(+)-2-苯氧基丙酸(D-PPA)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球孢白僵菌生物合成D-HPPA的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D-PPA初始添加浓度为40 g/L时,液态发酵最优条件为葡萄糖38.70 g/L、蚕蛹粉15 g/L、FeCl_(2)1.0 g/L、接种量15%(V/V)、pH 6.6及发酵温度28℃时,D-HPPA的产量为(25.10±0.43)g/L,D-HPPA的产率为57.24%±0.97%,比优化前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液态发酵 条件优化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T-8细胞活性实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17
作者 杨津 刘卓 +3 位作者 王晓慧 隋会敏 毛竹 赵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0-1905,共6页
采用常规的用于测定活细胞个数的试剂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WST-8四唑盐)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细胞活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新方法.考察了p H值及还原剂烟酰胺腺嘌噙二核苷酸(NADH... 采用常规的用于测定活细胞个数的试剂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WST-8四唑盐)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细胞活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新方法.考察了p H值及还原剂烟酰胺腺嘌噙二核苷酸(NADH)用量对WST-8甲瓒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WST-8比色法相比,SERS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对WST-8甲瓒的检测限可达到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 4-二磺基苯)-2H-四唑单盐(WST-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细胞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硝酚钠原药中3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晶 曹立冬 +2 位作者 王胜翔 李凤敏 黄啟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建立了快速、可同时测定复硝酚钠原药中5-硝基-2-甲氧基苯酚钠(SD1)、二水合4-硝基苯酚钠(SD2)和2-硝基苯酚钠(SD3)3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对流动相和检测波长的优化,得到3种成分的最佳色谱体系。采用Eclipse XD... 建立了快速、可同时测定复硝酚钠原药中5-硝基-2-甲氧基苯酚钠(SD1)、二水合4-硝基苯酚钠(SD2)和2-硝基苯酚钠(SD3)3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对流动相和检测波长的优化,得到3种成分的最佳色谱体系。采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V(甲醇)∶V(水)=60∶4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在335 nm波长下,3种有效成分在7 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SD1、SD2和SD3的峰纯度因子均大于999;线性范围分别为0.6~286.7、0.5~518.5和0.5~272.0 m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LOQ)分别为0.6、0.5和0.5 mg/L;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5.8%、50.0%和33.0%,标准偏差分别为1.7%、1.0%和1.3%。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在色谱柱上不易保留和分离的复硝酚钠中的3种组分同时分离,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为复硝酚钠原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硝酚 5-硝基2甲氧基苯酚 4-硝基苯酚 2-硝基苯酚 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二聚体二正丁基锡羧酸酯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泽民 孙凯 +1 位作者 朱超光 朱东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97,共4页
将(n-Bu2Sn)2O(二正丁基氧化锡)与有机酸HL(HL=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在苯中进行脱水,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新型二正丁基锡羧酸酯[(n-Bu2Sn)4(L)2O2(OC2H5)2](1).采用元素分析、1HNMR、FT-IR和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 将(n-Bu2Sn)2O(二正丁基氧化锡)与有机酸HL(HL=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在苯中进行脱水,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新型二正丁基锡羧酸酯[(n-Bu2Sn)4(L)2O2(OC2H5)2](1).采用元素分析、1HNMR、FT-IR和晶体结构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3个双锡双氧环构成以平面Sn2O2为中心的对称梯形二聚体结构;2个环内Sn原子为五配位,构成以Sn原子为中心的扭曲三角双锥构型;2个环外Sn原子均为六配位,构成以Sn原子为中心的扭曲单加帽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Ⅳ)羧酸酯 二正丁基氧化锡 2-(2-甲氧基-4-甲酰基苯氧基)乙酸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拉莫德起始原料中基因毒性杂质
20
作者 朱小华 贺琼 吴子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3-697,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艾拉莫德起始原料2-甲氧基-4-甲磺酰胺基-5-苯氧基苯乙酮中基因毒性杂质4-氯-3-硝基苯甲醚、3-硝基-4-苯氧基苯甲醚含量的方法。用35%(体积分数)乙腈溶液于50℃水浴中超声溶解供试品,加入0.2%(体积分数)...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艾拉莫德起始原料2-甲氧基-4-甲磺酰胺基-5-苯氧基苯乙酮中基因毒性杂质4-氯-3-硝基苯甲醚、3-硝基-4-苯氧基苯甲醚含量的方法。用35%(体积分数)乙腈溶液于50℃水浴中超声溶解供试品,加入0.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在冰水浴中析晶约30 min。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滤液供HPLC分析。以Wondasil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9.0)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检测波长222 nm处检测2种目标物。结果显示:2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03~0.60 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9.97,10.04μg·L^(-1);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分别为94.5%~104%,89.0%~104%。对实际样品进行重复性(n=6)和中间精密度(n=12)试验,所得2种目标物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4.5%(重复性试验)和4.4%,6.2%(中间精密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艾拉莫德起始原料 2-甲氧基-4-甲磺酰胺基-5-苯氧基苯乙酮 基因毒性杂质 4--3-硝基苯甲醚 3-硝基-4-苯氧基苯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