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PDA-MS-ABTS阳离子自由基在线分析藤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被引量:6
1
作者 甘小娜 彭博 +1 位作者 李廷钊 李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45-250,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在线法对藤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以Trolox为对照品,采用标准曲线法,对藤茶中的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在线法对藤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以Trolox为对照品,采用标准曲线法,对藤茶中的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藤茶中共鉴定出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为二氢杨梅素;对市售12批藤茶样本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中产于湖北恩施和福建武夷山的样本抗氧化活性最高。所建定量分析方法快捷、稳定、可靠,可用于藤茶样本的在线抗氧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 在线抗氧化 定性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检测方法比较忍冬药用和非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两绵 邹芳艳 +5 位作者 刘晓谦 高慧敏 张永欣 冯伟红 郭中原 王智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513-2519,2526,共8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忍冬药用部位(金银花和忍冬藤)和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忍冬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 目的:分析和比较忍冬药用部位(金银花和忍冬藤)和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忍冬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微量法测定45份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直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结果:3种方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基本相似,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抗氧化活性大小:连云港≥河南>山东(金银花);连云港>河南>山东(忍冬叶);河南≥山东≥连云港(忍冬藤)。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较弱,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较强。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大小因其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忍冬叶≈金银花(河南),忍冬叶>金银花(连云港),忍冬叶<金银花(山东)。HCA和PLS-DA分析将45份样品分为2个组别,其中忍冬藤为一组,金银花和忍冬叶为另一组。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不同于金银花和忍冬叶,而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则较为相近。结论:忍冬植物的非药用部位——忍冬叶资源丰富,其抗氧化活性比忍冬藤强,与金银花相当,极具综合利用价值和产品开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 非药用部位 忍冬叶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 铁离子还原能力 抗氧化活性 微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俊亮 肖苏尧 +3 位作者 陈运娇 陈雪香 汤杰 曹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多酚 抗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蜂花粉油脂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伟 徐响 +4 位作者 孙丽萍 庞杰 穆雪峰 黄兰 沈新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4-117,共4页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IC50值分别在0.029~0.708mg/mL和0.059~2.203mg/mL之间;在磷钼络合物法中,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玉米、蚕豆>芝麻。在3种抗氧化方法中五味子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与天然抗氧化剂VE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油脂 抗氧化活性 2 2--二(3-乙基-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磷钼络合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文艺 李彩芳 宋艳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1-1613,共3页
关键词 荔枝草 抗氧化活性 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2 2--(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 铁离子还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和ABTS+·比较研究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的抗氧化协同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慧卿 曹叶霞 黄坊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5,共8页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Isobologram分析法通过比较混合组分对DPPH·和ABTS^(+)·的实际IC_(50mix)与理论IC_(50add)值的偏差、作用指数γ,识别其协同作用,并比较2种方法的异同。[结果]3种组分对2种自由基都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多酚>黄酮>多糖,但ABTS^(+)·法反映出来的组分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优于DPPH·法。两两复配后,复配组分对DPPH·或ABTS^(+)·的清除都显示出协同作用,且均在组分比1∶1效果最佳。比较DPPH·和ABTS^(+)·的作用指数γ值,两者差异不显著。即在反映协同效应方面,ABTS^(+)·并不比DPPH·更具优势。[结论]DPPH·和ABTS^(+)·清除率的测定为研究单组分或组分协同抗氧化作用提供了参考,复配产品的协同效应为开发毛建草混配产品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草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二(3-乙基-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协同作用 Isobologram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清源活性肽抗氧化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燕 魏汝君 +3 位作者 潘风光 刘珍 王寒松 刘静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3-158,共6页
食源性抗氧化肽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较好,近年来成为多肽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实验以蛋清源抗氧化肽WNWAD(Trp-Asn-Trp-Ala-Asp),及其拆分肽WNW(Trp-Asn-Trp)、WAD(Trp-Ala-Asp)、WN(Trp-Asn)、AD(Ala-Asp)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2’-联氨-双... 食源性抗氧化肽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较好,近年来成为多肽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实验以蛋清源抗氧化肽WNWAD(Trp-Asn-Trp-Ala-Asp),及其拆分肽WNW(Trp-Asn-Trp)、WAD(Trp-Ala-Asp)、WN(Trp-Asn)、AD(Ala-Asp)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对5条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建立H2O2诱导的人胚肾细胞(HEK293)氧化损伤模型,利用HEK293细胞模型评价5条肽的抗氧化活性,然后检测抗氧化肽WNWAD对细胞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的影响,最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了炎症因子人白细胞介素-8及人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活性肽浓度为40μmol/L时,WNWAD清除ABTS^+·能力最强,Trolox抗氧化当量(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TEAC)为(98.411±0.020)μmol TE/L,其次为WN、WNW、WAD,其TEAC分别为(96.629±0.008)、(94.978±0.003)、(88.807±0.003)μmol TE/L,AD没有ABTS^+·清除能力。在H2O2浓度为400μmol/L时,细胞相对存活率为(50.240±0.50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浓度的蛋清源活性肽对H_2O_2诱导的HEK293细胞氧化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随着各条肽浓度升高保护作用呈增强趋势,其中WNWAD的保护作用最强,浓度为3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已高达99.12%。并且WNWAD可明显降低细胞中GSSG含量,降低炎症因子人白细胞介素-8和人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蛋清源活性肽对降低HEK293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抗炎能力等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源活性肽 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HEK293细胞 抑制氧化损伤 谷胱甘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醇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臧皓 沈鹏 +6 位作者 王恩鹏 徐倩 张露云 夏广清 朱俊义 张辉 杨晓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酪醇为原料,对其醇羟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5种酪醇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证.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化合物3k和3y... 以酪醇为原料,对其醇羟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5种酪醇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证.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化合物3k和3y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活性,其中化合物3y的清除活性高于对照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Trolox);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活性,化合物3k,3x和3y具有良好的ABTS清除活性,其中化合物3y的清除活性高于Trolox;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对铁离子-2,4,6-三(2-吡啶基)三嗪(Fe3+-TPTZ)复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化合物3k,3w和3y具有良好的Fe3+-TPTZ复合物还原能力,其中化合物3y的还原能力高于Trol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醇衍生物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益母草中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洁 侯敏娜 +2 位作者 王梅 梁晓 杨枫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872-2877,共6页
目的:优选出益母草中多酚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没食子酸标准品为对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益母草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DPPH、A... 目的:优选出益母草中多酚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没食子酸标准品为对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益母草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DPPH、ABTS自由基法研究益母草多酚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益母草中多酚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42%,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15 min,此时得率为3.78%,与理论得率3.82%,相差0.04%,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益母草中多酚提取。抗氧化实验可知,益母草多酚和维生素C对DPPH、ABTS的清除率均随二者在测试浓度(4~14 mg/mL)范围内正相关;当浓度为14 mg/mL时,维生素C和益母草多酚对DPPH的平均清除率分别是89.34%和75.96%,差异不明显;对ABTS的平均清除率分别是79.52%和61.81%,差异在高浓度时较为显著。结论:益母草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该研究为益母草资源广泛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多酚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小麦麸皮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章龙 刘瑞 +5 位作者 宋昱 谢飒英 蔡岳 孙元琳 郭园园 刘峰娟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黑小麦麸皮是黑小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包括花青素、酚酸类物质、膳食纤维等。以黑小麦麸皮为原料,利用不同溶剂对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75%乙醇提取物干物质得率最高,... 黑小麦麸皮是黑小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包括花青素、酚酸类物质、膳食纤维等。以黑小麦麸皮为原料,利用不同溶剂对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75%乙醇提取物干物质得率最高,为10.72%;50%乙醇提取总酚含量最高,为2.9 mg/100 mL;50%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力最强,75%乙醇提取物对DPPH抗氧化物提取能力最强;75%丙酮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清除力最强,75%甲醇提取物对ABTS抗氧化物提取能力最强。综合比较得出,50%乙醇更适于黑小麦麸皮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麸皮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评价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DPPH与ABTS自由基法评价不同葡萄籽油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33
11
作者 梁红敏 任继波 +2 位作者 李彦奎 高德艳 胡文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葡萄籽油极性部分、非极性部分及全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不同葡萄籽油多酚含量,研究多酚与葡萄籽油极性部分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热榨毛油与溶剂法毛油在经过精炼后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在溶剂法精炼油、热榨法精炼油、低温压榨油、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中,低温压榨油极性部分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低温压榨油的多酚含量最高,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非极性部分与低温压榨油全油的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各不同葡萄籽油总酚含量与极性部分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ABTS) 抗氧化能力 葡萄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所建模型快速预测雪菊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想 贺小刚 +2 位作者 于佳萍 冯昱龙 楚刚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2-797,共6页
将10批不同产地的雪菊样品自然干燥,粉碎,过筛,分取0.2 g,加入50 mL 35%(体积分数)甲醇溶液,静置过夜,超声处理30 min,抽滤,收集滤液,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测定... 将10批不同产地的雪菊样品自然干燥,粉碎,过筛,分取0.2 g,加入50 mL 35%(体积分数)甲醇溶液,静置过夜,超声处理30 min,抽滤,收集滤液,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测定雪菊的抗氧化活性(参考值)。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100个雪菊粉末样品分别进行光谱扫描,采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模式进行光谱采集,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量(SNV)+连续小波变换(CWT)和CWT对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在4767~4960 cm^(-1)、5153~6966 cm^(-1)、7120~8813 cm^(-1)波段内建立DPPH抗氧化活性模型,在5153~7081 cm^(-1)、7660~8624 cm^(-1)波段内建立ABTS抗氧化活性模型。结果表明:DPPH抗氧化活性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2,相关系数(R)为0.948,预测残差值(RPD)为3.17;ABTS抗氧化活性模型的RMSECV为0.365,R为0.884,RPD为2.52。利用模型预测雪菊样品的DPPH和ABTS抗氧化活性,预测值和参考值基本一致,并且DPPH抗氧化活性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705,ABTS抗氧化活性模型的RMSEP为0.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雪菊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观音与荆芥提取物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
13
作者 庞海月 黄立森 +3 位作者 陈煜沛 吴黉坦 陈芳芳 王贵弘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研究铁观音提取物和荆芥提取物联用在抗氧化方面的协同作用,采用水浸提法分别萃取铁观音和荆芥得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芦丁为标准品检测两种提取物类黄酮含量,其中铁观音提取物为15.13 mg/g,荆芥提取物为0.87 mg/g;以没食子酸为标准... 为研究铁观音提取物和荆芥提取物联用在抗氧化方面的协同作用,采用水浸提法分别萃取铁观音和荆芥得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芦丁为标准品检测两种提取物类黄酮含量,其中铁观音提取物为15.13 mg/g,荆芥提取物为0.87 mg/g;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检测两种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其中铁观音水提物为50.87μg/mg,荆芥水提物为47.40μg/mg。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法评估两种提取物联合应用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时,铁观音与荆芥提取物联用具有协同增强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抗氧化 2 2-二苯基-1-苦基肼 2 2'-二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