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文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旻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虽经学者著录,但尚缺乏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录文和研究,认为其为术士所用周易纳甲筮法手册的一部分,应定名为《周易纳甲占残片》。此外,还将其与敦煌等地发现的类似写本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易占思想的延续...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虽经学者著录,但尚缺乏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录文和研究,认为其为术士所用周易纳甲筮法手册的一部分,应定名为《周易纳甲占残片》。此外,还将其与敦煌等地发现的类似写本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易占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藏吐鲁番文献
CH
1635
易占
纳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35—1643年中国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气候背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兴
李钢
+3 位作者
王星星
王烁
汪宇欣
张翠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9,共9页
近年来灾害地理视角下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考察特定地域与时间序列,重大灾害个案复原亟需关注。明末崇祯八至十六年(1635—1643年)发生的旱、蝗、饥、疫群聚性灾害无论从持续时长、受灾范围还是灾情等级来看都较为罕见。通过整理历史文...
近年来灾害地理视角下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考察特定地域与时间序列,重大灾害个案复原亟需关注。明末崇祯八至十六年(1635—1643年)发生的旱、蝗、饥、疫群聚性灾害无论从持续时长、受灾范围还是灾情等级来看都较为罕见。通过整理历史文献构建群聚性灾害数据集,以旱、蝗为主线复原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相互关联,探讨群发性灾害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各灾种演变均呈单峰"快增慢减"态势,但峰值年份不同。旱灾、蝗灾、饥荒在1638—1641年灾情较重,疫灾经历较长的孕灾期,在1641年达到顶峰;(2)旱灾广泛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黄淮海流域与长江下游沿线是核心灾区;蝗灾暴发相对集中,聚集在黄河下游沿线及河网湖泊周边,体现显著"水缘性"特征;(3)相对于旱灾,蝗灾暴发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时间承继性,饥荒呈现一定滞后性。旱情显著提升蝗灾的暴发强度,重度旱灾下蝗灾等级显著增加;(4)在明清小冰期,连续的极端冷干气候加剧蝗灾暴发,或与大尺度环流等外部变化相关,且灾害链发模式加剧了灾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性灾害
蝗灾
时空演进
气候背景
明朝末期(
1635
—164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从何而来——基于儒家“学而至”的考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戴红宇
辛治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7,111,共10页
教育期望是影响青少年教育成就的中介因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普遍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阶层限制的特征。以“学而至”为考察对象,儒家的教育期望指向的是人格修养,并推动其普遍化。其一,儒家“学而至”强调人...
教育期望是影响青少年教育成就的中介因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普遍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阶层限制的特征。以“学而至”为考察对象,儒家的教育期望指向的是人格修养,并推动其普遍化。其一,儒家“学而至”强调人格修养在教育成就中的优先性,使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立足教育主体的平民化。其二,儒家将教育内容世俗化,教育成就的差异不构成人格修养的差异,以勉励底层民众形成教育期望。其三,儒家认为存在“不可学而至”的境况,教育期望可以超越阶层的限制,却不能违背个人禀赋的差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学界应反思如何推动“学而至”成为普遍的教育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期望
“学而至”
儒家教育
人格修养
阶层限制
个人禀赋
家庭出身
颜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文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旻昊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
文摘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虽经学者著录,但尚缺乏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录文和研究,认为其为术士所用周易纳甲筮法手册的一部分,应定名为《周易纳甲占残片》。此外,还将其与敦煌等地发现的类似写本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易占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关键词
德藏吐鲁番文献
CH
1635
易占
纳甲
Keywords
Turfan manuscript preserved in Germany
Ch.
1635
Divination of I Ching
Coin divination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35—1643年中国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气候背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兴
李钢
王星星
王烁
汪宇欣
张翠玲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90)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11)。
文摘
近年来灾害地理视角下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考察特定地域与时间序列,重大灾害个案复原亟需关注。明末崇祯八至十六年(1635—1643年)发生的旱、蝗、饥、疫群聚性灾害无论从持续时长、受灾范围还是灾情等级来看都较为罕见。通过整理历史文献构建群聚性灾害数据集,以旱、蝗为主线复原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相互关联,探讨群发性灾害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各灾种演变均呈单峰"快增慢减"态势,但峰值年份不同。旱灾、蝗灾、饥荒在1638—1641年灾情较重,疫灾经历较长的孕灾期,在1641年达到顶峰;(2)旱灾广泛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黄淮海流域与长江下游沿线是核心灾区;蝗灾暴发相对集中,聚集在黄河下游沿线及河网湖泊周边,体现显著"水缘性"特征;(3)相对于旱灾,蝗灾暴发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时间承继性,饥荒呈现一定滞后性。旱情显著提升蝗灾的暴发强度,重度旱灾下蝗灾等级显著增加;(4)在明清小冰期,连续的极端冷干气候加剧蝗灾暴发,或与大尺度环流等外部变化相关,且灾害链发模式加剧了灾情。
关键词
群聚性灾害
蝗灾
时空演进
气候背景
明朝末期(
1635
—1643年)
Keywords
clustering disasters
locust plagues
spatiotemporal process
climate background
late Ming dynasty(
1635
-1643)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从何而来——基于儒家“学而至”的考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戴红宇
辛治洋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7,111,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共同富裕背景下乡城迁移家庭的教育期望研究”,项目编号:JSZM2021071。
文摘
教育期望是影响青少年教育成就的中介因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普遍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阶层限制的特征。以“学而至”为考察对象,儒家的教育期望指向的是人格修养,并推动其普遍化。其一,儒家“学而至”强调人格修养在教育成就中的优先性,使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立足教育主体的平民化。其二,儒家将教育内容世俗化,教育成就的差异不构成人格修养的差异,以勉励底层民众形成教育期望。其三,儒家认为存在“不可学而至”的境况,教育期望可以超越阶层的限制,却不能违背个人禀赋的差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学界应反思如何推动“学而至”成为普遍的教育期望。
关键词
教育期望
“学而至”
儒家教育
人格修养
阶层限制
个人禀赋
家庭出身
颜元
Keyword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chievement through Learning”
cultivating virtues
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talent
family backgrounds
Yan Yuan(
1635
-1704)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藏吐鲁番出土Ch.1635文书研究
翟旻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635—1643年中国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气候背景
高兴
李钢
王星星
王烁
汪宇欣
张翠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从何而来——基于儒家“学而至”的考察
戴红宇
辛治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