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
1
作者 刘思佳 赵福荣 +4 位作者 张亚莲 孙晓宇 张萌萌 侯琨 曹云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测定。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含0.002%氨水的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4 min,内标法定量。4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02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1 ng/mL;定量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1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5 ng/mL;实际尿液中,4种目标物在定量限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1.48%~104.87%,低、中、高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2.95%~104.90%,日内精密度为2.79%~13.01%,日间精密度为4.45%~13.67%。应用该方法测定健康人群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并用肌酐进行校正。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诊断,血栓素A_(2)(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加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8-异前列腺素F_(2α)的AUC为0.775,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望辅助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筛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2 3-地诺血栓B_(2) 11--2 3-地诺血栓B_(2) 11-血栓B_(2) 8-异前列腺F_(2α) 尿液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永红 张丽静 +1 位作者 张洪荣 傅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7,共12页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2型和fad6型具有相同功能,但亲缘关系较远。fad2型编码基因在植物中一般有多个拷贝。本研究从△12-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和功能、分类、系统进化、生理学作用、基因克隆、基因结构和拷贝数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系统进化分析 拷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两个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林萍 周长富 +1 位作者 姚小华 曹永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51,共9页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ofad6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Cofad2-2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经比对,Co FAD6蛋白与其余物种FAD6蛋白有65.7%83.68%的氨基酸同源,Co FAD2-2与浙江红花油茶FAD2-2蛋白有99.22%的氨基酸同源,与其余物种的蛋白质78.59%81.72%同源。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Co FAD6和Co FAD2-2均具有一个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域,属于脂酰-Co A去饱和酶基因家族;两者均为跨膜蛋白,且Co FAD2-2具有定位于内质网的保守模序。定量PCR检测发现,在普通油茶‘长林4号’无性系未成熟种子中,Cofad6表达量随着种子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而Cofad2-2基因随着种子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与种子油脂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推测Cofad2-2基因是调控普通油茶种子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之一,该研究为普通油茶油脂改良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12脂肪酸酶基因 表达模式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婷 刘玉强 +4 位作者 穆春旭 冯雪 赵红丹 林长旭 才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4-585,共2页
目的:建立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样... 目的:建立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样品进样量在0.84-4.2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0.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4 7-新酸浆苦B 锦灯笼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刺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的经时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建友 马悦颖 +6 位作者 杨元宵 赵保胜 刘洪斌 李兰芳 郭淑英 霍海如 姜廷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30-333,i001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活性的经时变化。方法:建立rCMEC培养方法,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待细胞长至融合状态后,以30ng/ml浓度的IL1β分别刺激0.5、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活性的经时变化。方法:建立rCMEC培养方法,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待细胞长至融合状态后,以30ng/ml浓度的IL1β分别刺激0.5、1、2、4、8、12、24h,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各刺激时间点15PGDH活性。结果:90%以上的培养细胞呈阳性,确定为rCMEC。加入IL1β刺激后2h,细胞内15PGDH活性与未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h时达到最大值;24h时有所降低,但与未刺激组比较仍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CMEC经IL1β刺激后,细胞内15PGDH活性经历一个逐渐升高,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的过程,IL1β刺激12h内皮细胞15PGDH活性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15-羟基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2-MnO2法合成12-溴脱氢松香酸及其甲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强 张业 +1 位作者 童碧海 王恒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分别以Br2-冰醋酸、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和Br2-MnO2三种方法合成12-溴脱氢松香酸和12-溴脱氢松香酸甲酯,并对反应的动力学和不同体系的反应用时、产率、选择性以及合成成本等进行探究。研究表明:Br2-MnO2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 分别以Br2-冰醋酸、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和Br2-MnO2三种方法合成12-溴脱氢松香酸和12-溴脱氢松香酸甲酯,并对反应的动力学和不同体系的反应用时、产率、选择性以及合成成本等进行探究。研究表明:Br2-MnO2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用时短(2h),成本低,选择性好,产率较高(49%~66.7%),合成效率高,适合进一步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 12-松香酸 12-松香酸甲酯 Br2-冰醋酸 NBS Br2-M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剪切”2A肽介导的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在转基因小鼠肌肉表达研究
7
作者 方锐 彭云乾 +1 位作者 郑敏 孟庆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低.本研究通过自我剪切2A肽介导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FAT-2和FAT-1)以及人过氧化氢酶(human catalase,hCAT)在小鼠的肌肉同时表达.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肌肉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2.6倍,长链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n-6/n-3比例显著降低(P<0.01).同时蛋白质印迹检测到人过氧化氢酶hCAT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表达,且过氧化氢酶活性比野生型小鼠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Δ-12脂肪酸 ω-3脂肪酸 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大鼠肝肾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影响
8
作者 邓斌 洪晓丹 +1 位作者 姚秋燕 韦炳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2,共8页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大鼠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称重后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木犀草素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大鼠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称重后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木犀草素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连续14 d后,取肝、肾等糖皮质激素靶组织,采用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肝肾组织11β-HSD Ⅰ及11β-HSD Ⅱ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肾组织11β-HSD Ⅰ和11β-HSD Ⅱ蛋白表达,以代谢产物泼尼松、泼尼松龙的生成速率表示酶活性。【结果】木犀草素显著诱导肝脏组织11β-HSD Ⅰ基因表达,抑制11β-HSD Ⅱ基因表达;显著抑制肾脏11β-HSD Ⅰ基因表达,诱导11β-HSD Ⅱ基因表达。木犀草素给药组对肝11β-HSD Ⅰ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趋势,对肝11β-HSD Ⅱ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下调趋势;对肾11β-HSD Ⅱ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趋势,对肾11β-HSD Ⅰ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下调趋势。木犀草素明显诱导肝11β-HSD Ⅰ、肾11β-HSD Ⅱ活性。【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影响大鼠肝肾组织中11β-HSD Ⅰ和11β-HSD Ⅱ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影响糖皮质激素体内活化及肝肾组织中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 11Β-羟基类固醇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9
作者 方兴国 赵逵 +1 位作者 朱蓉 李红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在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取材的大肠管状腺瘤23例、绒毛状腺瘤15例、大肠腺癌10例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0例,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织中15-PGDH...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在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取材的大肠管状腺瘤23例、绒毛状腺瘤15例、大肠腺癌10例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0例,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织中15-PGDH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5-PGDH mRNA在正常大肠黏膜、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大肠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98.187±86.430、115.403±13.656、9.855±2.297和0.771±0.276,大肠腺癌组与绒毛状腺瘤组之间比较(P=0.055)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PGDH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8±0.048、0.612±0.040、0.423±0.086和0.191±0.060,正常黏膜组表达最高,分别是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及腺癌组的1.3、1.9及4.2倍,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PGDH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与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进一步促使腺瘤向腺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15-羟基前列腺 腺瘤性息肉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Δ^(12)-脂肪酸脱氢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刘万宏 朱蠡庆 姚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3,共7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木本油料植物FAD2属于不稳定蛋白;植物FAD2含有3个极度保守的His-Box;分子进化树揭示木本油料植物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不存在转运...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木本油料植物FAD2属于不稳定蛋白;植物FAD2含有3个极度保守的His-Box;分子进化树揭示木本油料植物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不存在转运肽;分子存在多个跨膜结构域,与疏水区域预测结果一致;无规则卷曲是多肽链中的主要结构元件;蛋白保守区域含Delta12-FADS-like结构;FAD2可能受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为Ser140。本研究为开展FAD2蛋白的酶学特性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2-脂肪酸 生物信息学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热重法研究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热解动力学
11
作者 刘磊 蒋丽红 +3 位作者 杨晨 王亚明 宋湛谦 沈明贵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的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atava-esták法结合34种动力学机理函数研究了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的热分...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的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atava-esták法结合34种动力学机理函数研究了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的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2-溴代脱氢枞酸甲酯的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动力学函数积分形式为G(α)=[-ln(1-α)]^(3/4),反应级数为3/4级,表观活化能为85.71 kJ/mol,指前因子为1.12×10~7s^(-1),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1.12×10~7exp(-85.71×10~3/RT)×4/3(1-α)[-ln(1-α)]^(1/4)。方程拟合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_f=0.983 3,标准偏差SD=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溴代枞酸甲酯 非等温热重法 表观活化能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李慧敏 +3 位作者 王继荣 鲁一兵 蒋秀琴 缪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下对大动脉内皮细胞11β-HSD1,11β-HSD2表达的影响,及11β-HSD1与TGF-β1,ET-1等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高糖条件下大动脉内皮细胞11β-HSD1,11β-HSD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猪髂动脉内皮细胞分别... 目的:观察葡萄糖下对大动脉内皮细胞11β-HSD1,11β-HSD2表达的影响,及11β-HSD1与TGF-β1,ET-1等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高糖条件下大动脉内皮细胞11β-HSD1,11β-HSD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猪髂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葡萄糖(5.6,10.0,20.0,30.0mmol/L)中,用RT-PCR法检测11β-HSD1,11β-HSD2,TGF-β1,ET-1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11β-HSD1,11β-HS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糖状态干预48h后,11β-HSD1,TGF-β1 mRNA表达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11β-HSD1蛋白表达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采用11β-HSD1与11β-HSD2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11β-HSD1与11β-HSD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完全被抑制,同时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葡萄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11β-HS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且在高糖状态下,11β-HSD1 mRNA的表达与TGF-β1RNA表达有直线相关性,11β-HSD1可能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猪髂动脉内皮细胞 11Β-羟基类固醇 反义寡核苷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在体外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陶移文 刘建文 +2 位作者 魏东芝 粟武 周文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考察胡黄连苷 Ⅱ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建立PC12神经细胞双氧水 (H2 O2 )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测定细胞存活率 (MTT法 )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 ,细胞内氧化活性物质 (ROS)水平 ,... 目的 :考察胡黄连苷 Ⅱ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建立PC12神经细胞双氧水 (H2 O2 )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测定细胞存活率 (MTT法 )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 ,细胞内氧化活性物质 (ROS)水平 ,检测胡黄连苷 Ⅱ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同造模组比较 ,胡黄连苷 Ⅱ 0 .5、5 .0mmol·L-1能减轻H2 O2 引起的对PC12神经细胞的损伤 ,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减少LDH的释放量 ,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结论 :胡黄连苷 Ⅱ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胡黄连苷- H2O2 PC12细胞 乳酸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燕 蒲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元SH-SY5Y细胞损伤,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类叶升麻苷抗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元SH-SY5Y细胞损伤,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类叶升麻苷抗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rkin、α-Sy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H-SY5Y细胞α-Syn分布。结果①类叶升麻苷(10,20或40mg.L-1)可明显降低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②0.5μmol.L-1的鱼藤酮处理SH-SY5Y细胞48h能引起Parkin蛋白的明显降解及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③预先用类叶升麻苷(10,20或40mg.L-1)处理细胞,能够有效减少鱼藤酮诱导的Parkin蛋白的降解,呈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及α-Syn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类叶升麻苷对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Parkin蛋白的降解和抑制α-Syn蛋白的二聚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升麻苷 鱼藤 SH.SY5Y细胞 乳酸 PARKIN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cDNA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跃辉 姜建国 林庆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3,共3页
采用5’和3’RACE技术和梯度PCR方法从盐藻中克隆了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长2198bp,包含1个1752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段583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高等植物和蓝藻的... 采用5’和3’RACE技术和梯度PCR方法从盐藻中克隆了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长2198bp,包含1个1752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段583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高等植物和蓝藻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序列一致性高达67%,而与细菌和酵母的序列同源性较差;在N端具有一段转运序列和辅助因子结合结构域,C端则有一胡萝卜素结合域。这些序列特征预示,盐藻Pds与其他绿藻、高等植物和蓝藻中的同源基因一样催化八氢番茄红素发生前2步脱氢反应,并且需要与另一个脱氢酶联合作用合成番茄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番茄红 RACE—PCR β-胡萝卜生物合成 全长CDNA 序列分析 分离 RACE技术 高等植物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军 王虹 冯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VECs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 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ngII(0 .1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LDH漏出 (P <0 .0 1)、ET 1分泌(P <0 .0 1)和HUVECs凋亡率 (P <0 .0 1) ,显著减少NO的含量 (P <0 .0 5 ) ;Ang (1 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II的促LDH漏出、ET 1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的NO释放 ;单用Ang (1 7)对HUVECs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 (1 7)可抑制AngII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一氧化氮 乳酸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β-酪啡肽-5对C2C12细胞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英兰 任欢欢 +1 位作者 韩东宁 张源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7-260,共4页
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对C2C12细胞的氧化损伤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β-酪啡肽-5(β-casomorphin5,β-CM5)对H2O2致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MTT法测定72h内β-CM5对C2C12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安全剂量;2)测定不同浓度... 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对C2C12细胞的氧化损伤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β-酪啡肽-5(β-casomorphin5,β-CM5)对H2O2致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MTT法测定72h内β-CM5对C2C12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安全剂量;2)测定不同浓度H2O2对C2C12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H2O2的最佳剂量和作用时间;3)测定β-CM5对H2O2损伤后细胞活力的影响;4)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结果:1)β-CM5各浓度组MT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2)0.25mmol/L的H2O2作用于C2C12细胞1h,MT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与损伤组相比,β-CM5预保护组的MTT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MTT值无明显变化;4)与损伤组相比,β-CM5预保护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β-CM5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H2O2损伤的C2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酶活力和维持细胞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啡肽-5 C2C12 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乳酸酶(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神经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鋆阳 王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对鱼藤酮所诱导的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00nmol/L鱼藤酮作用SH-SY5Y细胞24h,建立SH-SY5Y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00、200、300μmol/L不同浓度的利福平进行干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利福平对鱼藤酮所诱导的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00nmol/L鱼藤酮作用SH-SY5Y细胞24h,建立SH-SY5Y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00、200、300μmol/L不同浓度的利福平进行干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凋亡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表达水平。结果用100nmol/L鱼藤酮作用SH-SY5Y细胞24h,能够诱导该细胞产生凋亡并降低其活性;利福平干预后,鱼藤酮所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被抑制,并且这一抑制作用与利福平浓度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利福平干预后能降低GAPDH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GAPDH蛋白的表达而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鱼藤 利福平 细胞凋亡 3-磷酸甘油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昊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米诺环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米诺环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米诺环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后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米诺环素注射液(45 mg.kg-1)和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缺血脑皮质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 mRNA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0.95±0.46)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平均(2.28±0.73)分](P<0.05),米诺环素组大鼠大脑皮质LDH活力[平均(7.91±0.32)×103U.g-1]和TrKA mRNA[平均(1.28±0.04)]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分别平均为(5.12±0.36)×103U.g-1和(0.71±0.06)](均P<0.01)。结论米诺环素可通过调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 mRNA的表达保护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 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酸 TR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对脂肪组织11β-HSD1和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张丽 祝丽珺 +3 位作者 侯淼 潘亚 孙丽洲 李晓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脂肪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及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剖宫产妇女33例(正常妊娠22例,妊娠糖尿病11例)以及14例开腹手术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皮下和网膜脂肪组...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脂肪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及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剖宫产妇女33例(正常妊娠22例,妊娠糖尿病11例)以及14例开腹手术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脂肪组织11β-HSD1和脂联素mRNA水平。结果:与非妊娠妇女比较,孕晚期正常妊娠和妊娠糖尿病妇女皮下和网膜组织11β-HS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而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皮下和网膜配对比较显示,孕晚期正常妊娠和GDM妇女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皮下(P<0.05),而脂联素表达水平无显著部位差异(P=0.08)。相关分析显示,妊娠糖尿病妇女皮下脂联素表达与母血胆固醇(r=-0.779,P=0.003)、低密度脂蛋白(r=-0.664,P=0.029)负相关,而网膜11β-HSD1与孕期增加的BMI(r=0.323,P=0.043)及新生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618,P=0.032)。结论:妊娠晚期脂肪组织11β-HSD1mRNA表达增加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这可能是妊娠期间脂肪组织积聚,能量代谢增加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分子变化,其在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类固醇酶I型 脂联 妊娠 胰岛抵抗 妊娠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