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在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高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辉远 周沛兰 +4 位作者 胡凯元 王迪晶 王泽彬 梁剑波 温跃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8-2842,共5页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lcineurin binding protein 1,Cabin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组,后者进一步分成术后4和8周组。肾切除后4和...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lcineurin binding protein 1,Cabin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组,后者进一步分成术后4和8周组。肾切除后4和8周检杀大鼠,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 score,TILS),电镜观察RTECs线粒体形态,WB检测肾组织中Cabin1表达。结果随造模时间延长,术后8周出现RTECs脱落、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弥漫性纤维化;TILS逐渐升高,术后8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16±0.52 vs.0.00±0.00,P<0.05)。术后4周RTECs线粒体肿胀、形状不规则,术后8周出现线粒体膜、线粒体嵴结构模糊甚至消失。残肾中Cab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0.97±0.09 vs.0.22±0.07)、术后8周与4周组相比(0.97±0.09 vs.0.45±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in1在RTECs损伤时高表达,其可能是调控RTECs损伤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磷酸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洁茹 李辉远 温跃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864-3867,共4页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体外培养足细胞,分刺激后0、24和48 h组,行免疫荧光和WB检测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时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0 h组,细胞骨架分子F...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体外培养足细胞,分刺激后0、24和48 h组,行免疫荧光和WB检测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时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0 h组,细胞骨架分子F-actin呈强有力的丝状分布,Cabin1均匀分布于胞浆和胞核;24 h组,F-actin出现不连续分布,Cabin1在胞浆的分布减少,趋向胞核分布;48 h组,F-actin排列明显紊乱,Cabin1在胞核的聚集更显著。24 h和48 h组,线粒体功能指示分子-细胞色素C蛋白分别为0 h组的1.51和1.87倍,Cabin1则分别达0 h组的1.33和1.67倍(P<0.05)。结论 Cabin1在足细胞细胞骨架破坏和线粒体损伤时表达升高,可能是调控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足细胞 线粒体损伤 细胞色素C 磷酸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蛋白结合蛋白及其磷酸化对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奇峰 蔡绍皙 晏小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轻链钙调蛋白结合蛋白(light-chain caldesmon,l-CaD)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通过与肌动蛋白结合而稳定胞内微丝结构,在磷酸化作用下则能从微丝上脱离.在众多非转移性癌细胞以及永生化的正常细胞系中,l-CaD的表达量很低甚至没有,但... 轻链钙调蛋白结合蛋白(light-chain caldesmon,l-CaD)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通过与肌动蛋白结合而稳定胞内微丝结构,在磷酸化作用下则能从微丝上脱离.在众多非转移性癌细胞以及永生化的正常细胞系中,l-CaD的表达量很低甚至没有,但在高迁移活性的转移性癌细胞中,l-CaD表达量显著上升,因此l-CaD可能是维持转移性癌细胞高迁移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索l-CaD如何调节转移性癌细胞迁移活性及其所处地位,以人源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载体,一方面,在胞内高表达外源野生型l-CaD及其磷酸化突变株,干扰胞内l-CaD的磷酸化进程,从而考察l-CaD磷酸化对细胞迁移的调节,另一方面,利用siRNA技术,抑制l-CaD在MDAMB-231细胞内的表达量,检测l-CaD对转移性癌细胞迁移活性的总体影响.通过细胞骨架荧光染色、细胞迁移小室、单细胞层次上的牵张力测定以及细胞基底脱黏附能力测定,结果显示:a.阻断MDAMB-231胞内l-CaD的磷酸化进程将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骨架调整受阻,基底牵张力增加,细胞基底脱附能力下降;b.l-CaD表达抑制的MDAMB-231细胞失去了完整的细胞骨架,其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并与非转移性癌细胞MCF-7类似,而细胞骨架解聚导致MDAMB-231细胞基底牵张力显著减少,更容易从基底脱附.总的来说,l-CaD磷酸化是调节转移性癌细胞高迁移活性的重要分子开关,l-CaD的高表达与高效磷酸化循环是维持转移性癌细胞高迁移活性的关键因素.探索了l-CaD调节转移性癌细胞迁移活性的机制,也为认识转移性癌细胞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蛋白结合蛋白(l-cad) 细胞骨架 转移性癌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基底牵张力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解洪荣 常明 +4 位作者 张玉花 张继红 李雪松 孙丹 胡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h,在体外建立PD细胞模型,应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模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对照组和MPP+处理组之间发现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个蛋白质点被确切的鉴定为sorcin。sorcin的表达明显上调,荧光丰度比值为1.97倍。该蛋白的最小肽片段覆盖率、最大概率期望值、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7、0.006、21 940和5.3。结论:sorcin在功能上与钙离子稳态和凋亡有关,可能参与了MPP+在SH-SY5Y细胞诱导的毒性,并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SH SY5Y细胞 1-甲基一4苯基一吡啶离子 可溶性抗药性相关结合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煜 赵晓航 吴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钙 /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 (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serineproteinkinase,CASK)属于膜相关鸟苷酸激酶 (membraneassociatedguanylatekinase ,MAGUK)家族 .CASK具有多个不同蛋白质结合结构域 ,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 ,与其他... 钙 /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 (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serineproteinkinase,CASK)属于膜相关鸟苷酸激酶 (membraneassociatedguanylatekinase ,MAGUK)家族 .CASK具有多个不同蛋白质结合结构域 ,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 ,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多种蛋白质复合体 ,参与组成细胞骨架 .它通过衔接细胞外信号蛋白和细胞内骨架蛋白 ,协助功能蛋白质的转运和定位 ,以及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此外CASK还可以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转录调控 ,以及作用在神经突触膜上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K 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结合结构域 蛋白质定位 信号传递 转录 /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AR对心衰心室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和贵 王森 +2 位作者 陈艳红 邹建刚 柯永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受体(β1-AR)激活对慢性心衰(CHF)豚鼠心室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豚鼠CHF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IKr,观察选择性β1-AR激动剂对CHF心室肌细胞IKr的影响,并采用蛋...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受体(β1-AR)激活对慢性心衰(CHF)豚鼠心室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豚鼠CHF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IKr,观察选择性β1-AR激动剂对CHF心室肌细胞IKr的影响,并采用蛋白激酶A(PKA)及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抑制剂干预研究其机制。结果β1-AR激动剂扎莫特罗使CHF心室肌细胞IKr减少了(52±8)%,延长动作电位时程。β1-AR阻滞剂CGP20712A完全抑制扎莫特罗对CHF心室肌细胞IKr的减弱作用。应用PKA抑制剂KT5720预处理,扎莫特罗仅使CHF心室肌细胞IKr减少了(28±3)%。应用CaMKⅡ抑制剂KN93预处理,KN93不能减弱扎莫特罗对CHF心室肌细胞IKr的抑制作用。结论β1-AR激活抑制CHF心室肌细胞IKr;心衰时β1-AR通过PKA通路抑制心室肌细胞IKr,与CaMKⅡ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钾通道 Β1-肾上腺素受体 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Ⅱ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A诱导的自闭症青年小鼠海马中PLCγ1/IP3R/CaMKⅡ蛋白表达和树突棘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雨 王岩 +6 位作者 郑文霞 胡宇玲 汪小青 陈笛 李英博 杨戎 王莎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诱导的自闭症模型小鼠大脑海马区磷脂酶C-γ1(PLCγ1)/肌醇三磷酸受体(IP3R)/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改变和树突棘密度的异常。方法 C57孕小鼠于孕10、12 d分别腹腔注射丙戊酸钠300 mg/kg或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诱导的自闭症模型小鼠大脑海马区磷脂酶C-γ1(PLCγ1)/肌醇三磷酸受体(IP3R)/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改变和树突棘密度的异常。方法 C57孕小鼠于孕10、12 d分别腹腔注射丙戊酸钠300 mg/kg或生理盐水,其仔鼠分别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模型鼠(VPA组)或正常对照鼠(CON组)。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仔鼠大脑海马区PLCγ1、IP3R、CaMKⅡ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的表达水平。高尔基染色法检测2组仔鼠大脑海马区树突棘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PA组小鼠大脑海马区PLCγ1,IP3R,CaMKⅡ和PSD95的表达均下降(P<0.01)。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PA组小鼠大脑海马区树突棘密度减少(P<0.01)。结论 VPA诱导的自闭症模型小鼠大脑海马区的PLCγ1/IP3R/CaMKⅡ表达下降,同时伴随着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降低,PSD95的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丙戊酸钠 海马 磷脂酶C-Γ1 肌醇三磷酸受体 蛋白依赖性激酶Ⅱ 树突棘 突触后致密物-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4-3p靶向调控RCAN1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晓莉 杜燕 +1 位作者 李莎莎 袁二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1-717,共7页
目的 探讨miR-494-3p对高糖(HG)诱导的小鼠肾足细胞(MPC5)损伤的影响及其对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 (RCAN1)的调控作用。方法 HG诱导MPC5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NC组、HG组、HG+anti-miR-NC组、HG+anti-miR-494-3p组、HG+pcDNA组、H... 目的 探讨miR-494-3p对高糖(HG)诱导的小鼠肾足细胞(MPC5)损伤的影响及其对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 (RCAN1)的调控作用。方法 HG诱导MPC5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NC组、HG组、HG+anti-miR-NC组、HG+anti-miR-494-3p组、HG+pcDNA组、HG+RCAN1组、HG+anti-miR-494-3p+si-NC组、HG+anti-miR-494-3p+si-RCAN1组。采用实时PCR (qRT-PCR)检测miR-494-3p、RCAN1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94-3p mimic对Wt-RCAN1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RCAN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C组比较,HG组miR-494-3p表达量升高,凋亡率、IL-1β、TNF-α水平升高,RCAN1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 <0.05);与HG+anti-miR-NC组比较,HG+anti-miR-494-3p组凋亡率、IL-1β、TNF-α水平降低(P <0.05);miR-494-3p mimic可降低Wt-RCAN1荧光素酶活性(P <0.05);与HG+pcDNA组比较,HG+RCAN1组凋亡率、IL-1β、TNF-α水平降低(P <0.05);与HG+anti-mi R-NC+si-NC组比较,HG+anti-miR-494-3p+si-RCAN1组凋亡率、IL-1β、TNF-α水平升高(P <0.05)。结论 沉默miR-494-3p可通过促进RCAN1表达抑制MPC5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从而减轻HG诱导的MPC5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4-3p 磷酸酶蛋白1 足细胞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Z2通过负调控TCAP的表达促进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怡琦 李文霞 +12 位作者 杨帅 张燕伟 何志强 李文新 杨阳 赵燕 刘宏 张明青 高鹏飞 蔡春波 郭晓红 李步高 曹果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钙调磷酸酶肌小节结合蛋白2(myozenin2,MYOZ2)的组织表达特性,阐明其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集180日龄马身猪、60日龄ICR小鼠、35日龄罗斯肉鸡和12月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肝组织,检... 本研究旨在明确钙调磷酸酶肌小节结合蛋白2(myozenin2,MYOZ2)的组织表达特性,阐明其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集180日龄马身猪、60日龄ICR小鼠、35日龄罗斯肉鸡和12月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肝组织,检测MYOZ2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MYOZ2基因在所检测的物种中表现出相似的组织表达规律,在背最长肌表达量最高,皮下脂肪与肝组织低水平表达。在C3H10T1/2细胞中沉默MYOZ2基因后,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成脂关键基因PPARγ、FABP4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PPAR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油红O染色发现,沉默MYOZ2基因后脂滴数明显减少,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利用qRT-PCR技术检测沉默MYOZ2基因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SCD、FASN、SREBP1、NR1H3、DGAT1、PNPLA2、HSL、CES1、CPT1等的表达,结果显示,SCD、FASN、SREBP1、PNPLA2、HSL极显著下调(P<0.01),NR1H3显著下调(P<0.05),DGAT1表达下调但差异不显著,CES1、CPT1显著上调(P<0.05)。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MYOZ2相关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发现MYOZ2可能通过肌联蛋白帽(Titin-cap,TCAP)与PPARγ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成脂分化。沉默TCAP基因,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成脂关键基因PPARγ、FABP4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PAR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油红O染色发现,沉默TCAP基因后脂滴数明显增多,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利用qRT-PCR技术检测沉默MYOZ2后TCAP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沉默MYOZ2后TCAP的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MYOZ2基因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在皮下脂肪和肝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此外,MYOZ2可能通过MYOZ2-TCAP-PPARγ途径影响成脂关键基因PPARγ和FABP4的表达,进而调控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SCD、FASN、SREBP1、NR1H3、DGAT1、PNPLA2、HSL、CES1、CPT1,在成脂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肌小节结合蛋白2 肌联蛋白 表达特性 C3H10T1/2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3R1调控CaMKⅡ和VDAC1在海洛因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
10
作者 管雅玲 肖锦玲 +7 位作者 苏丽萍 庄梦婕 刘丽 季敏 朱森森 刘静宇 戴晨璐 蒲红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0,共10页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1,VDAC1)在海洛因(heroin,HE)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联合蛋白组学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心律失常芯片数据,寻找关键调控因子。构建IP3R1基因敲减慢病毒并感染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HE组和HE+shIP3R1组。结晶紫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变化;Fluo-4/AM探针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IP3R1、CaMKⅡδ、p-CaM-KⅡδ(T287)和VDAC1的蛋白水平。结果: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89410分析,筛选得到80个差异共表达分子,基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关键因子IP3R1,且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IP3R1结合蛋白:CaMKⅡδ和VDAC1。Co-IP结果验证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存在相互作用,且HE干预后NRCMs中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E组NRCMs数量急剧减少,细胞膜变窄,伪足减少,细胞核结构模糊;LDH和AS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证实HE对NRCMs具有毒性作用并导致线粒体损伤。与control组相比,HE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ROS水平、MMP以及IP3R1、p-CaMKⅡδ(T287)和VDAC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E+shIP3R1组这些指标均显著减低(P<0.05);ATP水平则相反。这证实沉默IP3R1表达可减轻HE干预后NRCMs的钙超载及线粒体损伤。结论:IP3R1通过调控CaMKⅡ和VDAC1引起心肌细胞钙超载和ROS生成增多,参与HE诱导的心肌细胞节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心律失常 1 4 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 /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GR5通过抑制CaN/NAFT3减轻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德秀 李家富 冯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46,共8页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受体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ET-1组,ET-1组的浓度分别为1...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受体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ET-1组,ET-1组的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mol/L,分别培养12、24、36、48 h,分别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总蛋白浓度,建立心肌肥大细胞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ET-1组、ET-1+INT-777(TGR5受体激动剂)组、ET-1+INT-777+TGR5 siRNA(干扰TGR5表达)组、ET-1+INT-777+TGR5 siRNA-NC(空病毒)组。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BCA法测定细胞总蛋白量,RT-PCR检测TGR5、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的mRN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房尿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TGR5、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3(activated T cell nuclear factor 3,NFAT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48 h内,E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在10^(-8) mmol/L~10^(-6) mmol/L浓度范围内成明显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其中ET-1 10^(-6) mmol/L培养48 h心肌细胞表面积为(3 624.7±71.60)um^2,总蛋白量(51.810±1.47)μg,显著高于对照组表面积(1 560.8±3 188.94)um^2和总蛋白(37.827±0.47)μg(P<0.05)。与对照组相比,ET-1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总蛋白、ANF及β-MHC表达增加(P<0.05),CaN及NFAT3的表达增加(P<0.05)。与ET-1组心肌细胞表面积(4 167.59±271.11)um^2、总蛋白(57.765±0.553)μg、ANF/GAPDH(0.587±0.012)、β-MHC/GAPDH(0.422±0.016)、CaN/GAPDH(0.529±0.006)及NFAT3/Histone3(0.811±0.014)相比,给予TGR5受体激动剂组心肌细胞表面积(2 421.69±123.61)um^2、总蛋白(42.714±0.542)μg、ANF/GAPDH(0.229±0.011)、β-MHC/GAPDH(0.230±0.018)、CaN/GAPDH(0.247±0.008)及NFAT3/Histone3(0.407±0.008)的表达表达增加受到抑制(P<0.05)。予以siTGR5转染细胞后,部分消除了上述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激活TGR5可改善E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CaN/NF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 内皮素-1 心肌细胞肥大 神经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和ERK1/2在Ca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美 董伟 +4 位作者 戚孟春 冯晓洁 陆大壮 李任 孙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索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 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a MKⅡδR NA干扰载体并转染小鼠R AW264.7细胞,确定其干扰效率。病毒转染细胞... 目的探索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 MKⅡ)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a MKⅡδR NA干扰载体并转染小鼠R AW264.7细胞,确定其干扰效率。病毒转染细胞后,用50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于不同时间点检测CREB、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应用ERK1/2信号阻断剂PD98059处理细胞,检测ERK1/2信号阻断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Ca MKⅡδ干扰载体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干扰效率分别为77.2%和70.2%。Ca MKⅡδ干扰可明显降低CREB、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幅度分别为21%~55%和55%~64%。此外,ERK1/2信号阻断明显下调了NFATc1蛋白表达,使破骨细胞数目、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分别下降了39.3%、50.0%和52.3%。结论 Ca MKⅡδRNA干扰可明显抑制CREB和ERK1/2蛋白磷酸化;CREB和ERK1/2参与了Ca MKⅡδ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δ RNA干扰 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信号节激酶1/2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通过上皮-间质转化抗肝纤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柳青 范钦 +4 位作者 白雅洁 许颖 罗继娜 成家茂 陈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H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正常组(NG)、模型组(MG)、秋水仙碱组(CG,0.1mg/kg)、扶正化瘀组(FG,0.45g/kg)、低剂量DOP组(LDG,0.05 g/kg)、中剂量...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H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正常组(NG)、模型组(MG)、秋水仙碱组(CG,0.1mg/kg)、扶正化瘀组(FG,0.45g/kg)、低剂量DOP组(LDG,0.05 g/kg)、中剂量DOP组(MDG,0.1 g/kg)和高剂量DOP组(HDG,0.2 g/kg),每组8只。采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制备HF大鼠模型,每3 d注射1次,共10周。造模第6周结束后,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秋水仙碱、扶正化瘀和DOP溶液灌胃处理,NG和MG大鼠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处理,每天1次,连续4周。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检测;肝功能和肝纤四项指标采用血液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Col-I、E-cadherin、ZE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HE、Masson、Sirius red染色结果显示MG大鼠肝脏组织出现典型的HF病理特征,LDG、MDG和HDG大鼠HF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大鼠的血清AST、TBIL、AKP水平与MG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血清ALT水平除LDG外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肝纤四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大鼠的血清HA、LN、PC-Ⅲ、COL-Ⅳ含量与MG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基因、蛋白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I、ZEB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0.01)。此外,HA、α-SMA、COL-I、ZEB1、E-cadherin的表达均存在一定的DOP剂量依赖性。【结论】DOP可通过抑制大鼠肝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减轻CCl4诱导的HF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铁皮石斛多糖 上皮-间质转化 E-蛋白 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白俊嫄 戴恩来 +1 位作者 蒲晓薇 张云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6-1512,1519,共8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蛋白(TRPC6)、钙调蛋白(CAM)、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蛋白(TRPC6)、钙调蛋白(CAM)、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F-肌动蛋白(F-actin)及肌球蛋白重链9(MYH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诱导大鼠肾足细胞建立足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淫羊藿苷组、联合组。通过检测足细胞活力、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观察足细胞骨架结构和损伤超微结构,分析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相关转接分子表达规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Ca^(2+)]i浓度增强(P<0.01),足细胞骨架排列紊乱、重组且降解,足突广泛融合,足细胞Wnt、β-catenin、TRPC6、CaM、CaN以及NFAT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F-actin和MYH9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足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总凋亡率下降(P<0.01),[Ca^(2+)]i浓度显著降低(P<0.01),足细胞骨架紊乱好转,足细胞微观结构趋于正常,足细胞Wnt、β-catenin、TRPC6、CaM、CaN、NFAT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F-actin和MYH9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可能通过干预Wnt/β-catenin/TRPC6/CaN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而抑制钙离子内流,改善足细胞骨架蛋白结构、保护足细胞功能,进而发挥激素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细胞骨架 阿霉素足细胞损伤 淫羊藿苷 地塞米松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连环蛋白/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神经磷酸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抗体对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晓明 冯学威 赵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75-4078,共4页
目的评估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波形蛋白(vimentin,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 目的评估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波形蛋白(vimentin,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9月—2011年10月经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或胸膜活检病理学证实的4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31例)患者纳入分析。计算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VIM、CR、CKT和TTF-1 4项指标诊断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4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VIM、CR、CK7、TTF-1的阳性表达率与胸膜转移性肺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1%(10/11),特异度为52%(16/31),阳性预测值为40.0%,阴性预测值为94.1%。CR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2%(9/11),特异度为84%(26/31),阳性预测值为62.9%,阴性预测值为92.9%。CK7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29/31),特异度为82%(9/11),阳性预测值为81.8%,阴性预测值为76.3%。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24/31),特异度为91%(10/11),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58.8%。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VIM、CR、CKT和TT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肺腺癌 波形蛋白 神经特异度结合蛋白 细胞角蛋白7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