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莓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RuACO 1a和RuACO 1b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1
作者 李洁 董金彦 +3 位作者 闾连飞 吴文龙 李维林 张春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6,共13页
基于前期黑莓(Rubus spp.)品种‘Navaho’果实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反转录PCR克隆获得2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基因,命名为RuACO 1a和RuACO 1b。结果表明:RuACO 1a和RuACO 1b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939和918 bp,分别含有4... 基于前期黑莓(Rubus spp.)品种‘Navaho’果实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反转录PCR克隆获得2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基因,命名为RuACO 1a和RuACO 1b。结果表明:RuACO 1a和RuACO 1b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939和918 bp,分别含有4和3个外显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uACO1a和RuACO1b与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蕨麻〔Argentina anserina(Linn.)Rydb.〕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 Linn.)ACO1蛋白的亲缘关系均较近,且分别属于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中2类ACO1蛋白。RuACO 1a在果实着色后28 d响应乙烯利诱导,其相对表达量急剧升高,而RuACO 1b在果实着色后21 d响应乙烯利诱导,早于RuACO 1a。脱落酸处理后,RuACO 1a和RuACO 1b的相对表达量在果实着色后14和28 d较高。RuACO 1a和RuACO 1b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RuACO 1a在幼果、花蕾和花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RuACO 1b在幼果和幼根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与野生型相比,RuACO 1a和RuACO 1b过量表达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植株均表现为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氮含量升高、开花和角果成熟提前、ACO含量升高。综上所述,黑莓RuACO 1a和RuACO 1b基因均促进拟南芥角果提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莓 1-氨基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 果实成熟 乙烯 脱落酸 克隆 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蜜甜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反义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永红 张力群 +1 位作者 杨之为 唐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8,共5页
 从伤诱导的黄河蜜甜瓜(Cucumismelocv.Huanghemi)成熟果实的中果皮组织中分离总RNA,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974bp的cDNA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3zf,经测序与Genbank中甜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  从伤诱导的黄河蜜甜瓜(Cucumismelocv.Huanghemi)成熟果实的中果皮组织中分离总RNA,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974bp的cDNA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3zf,经测序与Genbank中甜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eacidsynthase,ACS)基因同源性为99%。克隆片段经双酶切消化,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ACS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蜜甜瓜 1-氨基丙烷 1-羧酸合成酶基因 基因片段 基因克隆 反义载体 基因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切割番茄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mRNA的核酶基因序列的合成与克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胜 李浩戈 +2 位作者 仇润祥 刘中大 扈廷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根据番茄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C合成酶)基因cDNA序列,按照锤头状核酶作用模式,设计合成长度分别为40mer和48mer的一对引物,经体外退火、延伸、连接,插入质粒pGEM-3Zf(+)的KpnI和BamH... 根据番茄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C合成酶)基因cDNA序列,按照锤头状核酶作用模式,设计合成长度分别为40mer和48mer的一对引物,经体外退火、延伸、连接,插入质粒pGEM-3Zf(+)的KpnI和BamHI位点之间,经菌落原位杂交、双酶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序列分析证明,人工合成了特异切割ACC合成酶mRNA第667~669位点GUC序列的核酶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 丙烷羧酸 合成酶 核酶 蕃茄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发香 王连臻 高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得到的茄子低温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基因SmACS。研究发现,SmAC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ACS的同源性最高,并且含有ACC合成酶特有的7个保守结构域... 基于课题组前期得到的茄子低温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基因SmACS。研究发现,SmAC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ACS的同源性最高,并且含有ACC合成酶特有的7个保守结构域和11个不变的氨基酸残基。该SmACS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全长3550 bp,编码序列长1437 bp,含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属典型的ACS基因结构。其编码的蛋白质由47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54.03 kDa,等电点为6.48,亲水系数为-0.206,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质的不稳定的非分泌型亲水蛋白;该蛋白的主要构成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具有保守的Aminotran_1_2结构域,含有39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以丝氨酸和苏氨酸为主。SmACS蛋白主要与ACC氧化酶等发生相互作用。该基因启动子中含有脱落酸、乙烯、冷胁迫、水杨酸及伤口响应等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结果证实,SmACS基因受低温、高温、干旱和盐诱导而上调表达,其中尤以低温胁迫诱导效果最为显著。上述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茄子SmACS基因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1-氨基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马铃薯中某未培养内生菌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基因(acdS)操纵子进行分析
5
作者 Nikolic B 胡小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0,共1页
乙烯前体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基作用对植物十分有利,因而常见于许多植物促生菌中。本研究对马铃薯植株中某内生菌的ACC脱氨酶基因(acdS)进行了分析。采用PCR等方法分析出该内生菌存在2种acdS基因,其中的优势基因与荧光假单... 乙烯前体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基作用对植物十分有利,因而常见于许多植物促生菌中。本研究对马铃薯植株中某内生菌的ACC脱氨酶基因(acdS)进行了分析。采用PCR等方法分析出该内生菌存在2种acdS基因,其中的优势基因与荧光假单胞菌的acdS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研究构建了宏基因组文库,并对其进行了功能筛选和序列分析,从PCR文库中成功筛选出含有acdS基因的阳性克隆。对其中一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从中发现某未培养内生菌acdS基因的整个操纵子,并且acdS基因与该未培养内生菌acdS转录调节因子基因同时出现在操纵子上游,与P.putida UW4菌株中的发现一致。但是,对195个完全测序结果及含有acdS基因的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菌株(包括许多假单胞菌属的菌株)在acdS基因附近或基因组的其他区域都不含有acdS调节基因,但一些α-和β-变形菌中含有acdR+-acdS+操纵子,其中最主要的是伯克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基因组学 1-氨基丙烷-1-羧酸脱氨酶 acdS acdR 假单胞菌属 伯克氏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蓉李PsACO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智振 周丹蓉 +2 位作者 叶新福 姜翠翠 潘少霖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芙蓉李分离得到1条长度为1 309bp的PsACO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长度为95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9个氨基酸。PsACO1蛋白的分子量为36.24kD,等电点为5.28,含有9个ACO特有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芙蓉李分离得到1条长度为1 309bp的PsACO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长度为95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9个氨基酸。PsACO1蛋白的分子量为36.24kD,等电点为5.28,含有9个ACO特有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sACO1与碧桃、梅、枇杷、苹果和欧洲李的ACO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丙烷-1-羧酸氧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橙ACC氧化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7
作者 吴波 罗光明 刘红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6,共4页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合成的1个关键酶,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老熟过程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根据已报道的各种植物ACC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上前后两个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酸橙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合成的1个关键酶,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老熟过程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根据已报道的各种植物ACC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上前后两个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酸橙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到1个834 bp的基因片段。克隆了酸橙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cDNA片段,将片段序列在NCB I网站上进行同源性搜索,显示的皆为不同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因而认为所克隆的片段就是酸橙ACC氧化酶基因;并运用DNAStar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278个残基;具有所有植物ACC氧化酶基因共有的保守区域;与多种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72%和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 1-氨基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茅ACO基因(aco)的克隆及其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积森 李伟 +3 位作者 阮妙鸿 阙友雄 陈如凯 张木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60-68,共9页
利用RT-PCR技术,首次克隆了斑茅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序列.该片段长度为1123bp的片段,包括1个编码322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包括具有与异青霉素合成酶功能区类似的氧化功能PcbC区,和1个Fe2+和CO2活性中心。应用实时荧光PC... 利用RT-PCR技术,首次克隆了斑茅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序列.该片段长度为1123bp的片段,包括1个编码322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包括具有与异青霉素合成酶功能区类似的氧化功能PcbC区,和1个Fe2+和CO2活性中心。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分析了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在聚乙二醇胁迫下4个时段的表达。结果表明,聚乙二醇胁迫2h时,该基因在叶片明显上调表达,4h后的表达趋向平缓。本研究为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进一步用于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初步揭示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与水分胁迫相互关系,为探讨乙烯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1-氨基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aco基因 aco)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聚乙二醇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绿枝扦插生根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聂浩 焦锋 +3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小玉 唐壮 程嘉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插穗生根发育过程中aco和sams均表现为表达下调,其中生根率低的未诱导对照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均表现出先小幅下降后升高的变化特点,而生根率高的诱导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则表现为持续低水平转录,尤其在插穗生根发育后期,2个基因在2个试验组插穗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呈现近乎相反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mRNA转录水平与桑树绿枝插穗的生根率呈现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扦插 生根率 内源乙烯 1-氨基-羧酸丙烷氧化酶基因 S-腺苷-L-蛋氨酸合成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蕉MbACO2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宇其 颜彦 +1 位作者 李美英 胡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克隆粉蕉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ACO)基因(MbACO2),并进行表达分析,为研究ACO基因家族在香蕉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及逆境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改良香蕉采后贮藏提供潜在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RT-PCR... 【目的】克隆粉蕉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ACO)基因(MbACO2),并进行表达分析,为研究ACO基因家族在香蕉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及逆境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改良香蕉采后贮藏提供潜在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RT-PCR从粉蕉果实克隆MbACO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保守结构域及二、三级结构。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法进行亚细胞定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bACO2基因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及高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的MbACO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量为34.583 kD,理论等电点(pI)为5.43,属于亲水性蛋白,具有典型的植物ACO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含有DIOX_N和2OG-FeⅡ_Oxy 2个保守结构域。MbACO2氨基酸序列与同属的香蕉(Musa acuminata AAA group)ACO氨基酸序列(XP_010908825.1)相似性最高,为98.04%,表明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MbACO2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随着粉蕉果实发育成熟,MbACO2基因表达量整体呈升高趋势,极显著高于开花后0 d(对照)(P<0.01,下同),尤其是在果实采后6 d,其相对表达量达最高值。高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下,MbACO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未胁迫处理)显著(P<0.05)或极显著提高。【结论】MbACO2基因属于ACO基因家族成员,含有该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在粉蕉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及逆境胁迫的应答中发挥正向调控作用,高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均能诱导其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1-氨基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 果实发育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内参基因筛选及AsACO基因对盐胁迫和促生菌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启璋 张祥林 +1 位作者 韩睿 田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97-3306,共10页
【目的】筛选大蒜在盐胁迫下的稳定内参基因,并分析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AsACO)对盐胁迫和促生菌的响应表达特性,为深入探究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及大蒜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 【目的】筛选大蒜在盐胁迫下的稳定内参基因,并分析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AsACO)对盐胁迫和促生菌的响应表达特性,为深入探究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及大蒜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5个内参基因ACT、UBC、HIS3、18S rRNA、TUB在盐胁迫下的表达稳定性,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筛选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并分析恶臭假单胞菌UW4对盐胁迫下AsACO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个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的特异性强、无引物二聚体。GeNorm分析得出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名为18S rRNA=TUB>HIS3>UBC>ACT,NormFinder分析得出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名为18S rRNA>HIS3>TUB>UBC>ACT,BestKeeper分析得出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名为UBC>HIS3>18S rRNA>TUB>ACT,最终以几何平均数综合分析得出18S rRNA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以18S rRNA为内参基因,检测出AsACO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根。整个处理过程中,盐胁迫明显诱导AsACO基因在不同处理时间及不同组织中表达上调,根和叶片中AsAC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2 d和12 h时达最高,较正常培养(CK)分别显著升高124.43%和238.34%(P<0.05,下同),与盐胁迫处理相比,盐胁迫+浇施恶臭假单胞菌UW4处理显著降低AsACO基因在不同处理时间根和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其中在2 d和12 h时降幅较大,分别降低了112.08%和343.34%。【结论】18S rRNA是盐胁迫下大蒜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盐胁迫可诱导大蒜根和叶片中AsACO基因的上调表达,从而间接促进ACO和乙烯水平升高,加速由乙烯调控的细胞衰老,甚至死亡,但盐胁迫下恶臭假单胞UW4具有抑制AsACO基因表达的作用,以减少ACO和乙烯的合成,从而延缓大蒜细胞衰老,提高逆境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盐胁迫 内参基因 1-氨基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 恶臭假单胞菌UW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类型黄瓜ACC合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标记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向太和 王利琳 +3 位作者 庞基良 胡江琴 申屠连峰 吴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性别类型 1-氨基丙烷-1-羧酸(ACC)合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ACC合成酶基因DcAC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广龙 却枫 +2 位作者 陈伯清 任旭琴 熊爱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26-2334,共9页
为分析ACS基因在胡萝卜不同组织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以胡萝卜品种黑田五寸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的基因DcACS,采用DNAMAN、NCBI、ExPASy和MEGA 5.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利... 为分析ACS基因在胡萝卜不同组织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以胡萝卜品种黑田五寸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的基因DcACS,采用DNAMAN、NCBI、ExPASy和MEGA 5.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不同胡萝卜组织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DcACS基因全长1 485 bp,编码494个氨基酸;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含有ACS特有的7个保守结构域和4个不变氨基酸残基,在进化关系上与葫芦科的黄瓜和香瓜亲缘关系最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DcACS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并响应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等非生物胁迫。本研究克隆的DcACS基因为研究胡萝卜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丙烷-1-羧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ACS基因家族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翟建盛 侯和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ACS)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对乙烯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低氧、高温、激素胁迫等环境及果实成熟过程中ACS基因都会调控ACS表达量的明显变化从而影响乙烯的合成,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对国内外...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ACS)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对乙烯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低氧、高温、激素胁迫等环境及果实成熟过程中ACS基因都会调控ACS表达量的明显变化从而影响乙烯的合成,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对国内外该基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今后ACS基因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和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丙烷-1-羧酸 1-氨基丙烷-1-羧酸合成酶 ACS基因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响应氮素供给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冰卉 王桂萍 +2 位作者 王玉斌 李召虎 张明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9-806,共8页
乙烯对玉米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乙烯对玉米氮素吸收与积累调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局限了乙烯在玉米丰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本研究以郑单958、瑞福尔1号和德美亚3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植株... 乙烯对玉米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乙烯对玉米氮素吸收与积累调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局限了乙烯在玉米丰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本研究以郑单958、瑞福尔1号和德美亚3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植株对氮素供给的响应差异,结合外源添加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ACC),分析乙烯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氮素敏感型品种(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比郑单958叶片缺氮表型明显,对ACC处理敏感,而且ACC处理抑制玉米植株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ACC处理抑制了低氮下叶片叶绿素合成,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积累,促进玉米叶片早衰,其中ACC处理郑单958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氮处理抑制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ZmACS7和ZmACO15的表达,降低乙烯含量,ACC处理促进低氮条件下ZmACS7和ZmACO15基因的表达,提高乙烯含量;低氮处理抑制玉米根系中ZmNRT2.1表达,但ACC处理促进低氮下玉米根系中ZmNRT2.1表达,其中郑单958根中ZmNRT2.1表达在低氮条件下显著高于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研究结果表明乙烯通过调控玉米植株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和ZmNRT2.1表达,调节了氮素吸收与分配,影响了植株生长,其中氮素敏感性品种比持绿型品种对乙烯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 氮素吸收 硝态氮 1-氨基丙烷-1-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基因促进芥菜形态发生
16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11,共1页
新加坡大学利用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盐(ACC)氧化酶(一种催化ACC转化成乙烯的酶)的反义基因转化了芥菜植株。结果发现,与未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乙烯生产量降低,离体培养物再生苗能力显著增加。高效再生性转基因植株始终... 新加坡大学利用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盐(ACC)氧化酶(一种催化ACC转化成乙烯的酶)的反义基因转化了芥菜植株。结果发现,与未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乙烯生产量降低,离体培养物再生苗能力显著增加。高效再生性转基因植株始终保持ACC氧化酶活性和乙烯生产量降低。在R1代亦出现反义基因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基因转化 基因植株 芥菜 乙烯生产 1-氨基丙烷-1-羧酸 再生苗 对照植株 ACC氧化酶 形态发生 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