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铑-1-(2-吡啶偶氮)萘酚络合吸附波测定微量铑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强 康敬万 高锦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铑和 1- (2 -吡啶偶氮 )萘酚 (PAN)在 p H=5.0 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生成具有电活性的络合物 ,在单扫示波极谱 - 0 .6 7V(vs.SCE)处呈现良好极谱还原波 .该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铑的浓度在 2 .3× 10 -8~ 4 .8× 10 -... 铑和 1- (2 -吡啶偶氮 )萘酚 (PAN)在 p H=5.0 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生成具有电活性的络合物 ,在单扫示波极谱 - 0 .6 7V(vs.SCE)处呈现良好极谱还原波 .该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铑的浓度在 2 .3× 10 -8~ 4 .8× 10 -7mol· L-1和 4 .8× 10 -7~ 9.7× 10 -6mol· 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7.6× 10 -9mol· L-1,并成功的用于贵金属合成样及合金样品中铑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吸附波 1-(2-吡啶偶氮)萘酚 电活性 含量测定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钒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明 谢长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1-723,共3页
对钒(V)与1-(2一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mol·L^-1盐酸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红色多元络合... 对钒(V)与1-(2一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mol·L^-1盐酸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红色多元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04×10^4L·mol^-1·cm^-1,钒(V)的质量浓度在1.0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n钒(V):nPAN:n过氧化氢=1:1:1。方法用于土壤试样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72—6)均小于9%,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测得标准样品(GSS-5)中钒的含量为170.45μg·g^-1,与标准值(166±9)μg·g^-1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钒(V) 1-(2-吡啶偶氮)-2-萘酚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吡啶偶氮)-2-萘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茂升 黄佳蓉 +1 位作者 魏长麟 余彬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5-659,共5页
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氯仿溶剂中,利用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成功合成了偶氮类分子1-(2-吡啶偶氮)-2-萘酚的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并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吸附 1-(2-吡啶偶氮)2-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吡啶偶氮)-2-萘酚分光光度法测饲料中的钒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时英 王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7,共3页
基于pH为3.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钒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钒的方法。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 nm,摩尔吸光系数为3.5万L/(mol.cm),钒的质量浓度在0~3.5μg/mL符合比尔定... 基于pH为3.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钒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钒的方法。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 nm,摩尔吸光系数为3.5万L/(mol.cm),钒的质量浓度在0~3.5μg/mL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法用于饲料中微量钒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102.5%~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2.6%~3.9%(n=5)。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吡啶偶氮)-2-萘酚 分光光度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金属离子去除剂的制备研究
5
作者 何亚萍 陈雯婕 +2 位作者 闫俊苗 高艳 韩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利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再采用共沉淀法,加入Fe^(3+)和Fe^(2+),使其形成具有磁性的Fe_(3)O_(4)-PAN-M^(n+);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制备Fe_(3)O_(4)-PAN-M^0,再采用磁铁将其从待测体系中进行富... 利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再采用共沉淀法,加入Fe^(3+)和Fe^(2+),使其形成具有磁性的Fe_(3)O_(4)-PAN-M^(n+);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制备Fe_(3)O_(4)-PAN-M^0,再采用磁铁将其从待测体系中进行富集和分离,简化了分离的过程。该产物有望进一步用于环境体系中的有机小分子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1-(2-吡啶偶氮)-2-萘酚磁性复合物 金属离子 1-(2-吡啶偶氮)-2-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的三种镉(Ⅱ)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表征和Hirshfeld表面分析
6
作者 张力杨 杨冬冬 +2 位作者 李宁 杨元宇 马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3-1952,共10页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子的比例分别为1∶2∶2、1∶1∶1、1∶1∶2,最终得到单核(0D)、双核(0D)、一维骨架的不同结构。配合物1中的Cd(Ⅱ)配位环境为轻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结构,而配合物2和3的中心离子则显示出扭曲的四方锥几何结构。3个配合物的ppb-或Hppb配体的连接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配合物1中,2个Hppb配体为μ_(1)⁃κN,N'配位模式。而在配合物2中,2个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且作为2个μ1,1桥连接2个Cd(Ⅱ)离子形成双核结构单元,2个Cd离子之间的距离为0.4091(4)nm。在3中,中性H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通过μ1,6桥连接Cd(Ⅱ)离子,沿b轴形成一维无限延长的链。利用Hirshfeld表面分析和二维指纹图对这3种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此外,配合物1~3的光致发光特性表明,配位阴离子Br-对Cd(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 Cd(Ⅱ)配合物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硫酸铵存在下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吐温80萃取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7
作者 侯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研究了硫酸铵-1-(2-吡啶偶氮)-2-萘酚-吐温80体系萃取Cu(Ⅱ)的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结果表明,在pH6.8~8.5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配合物可被吐温80固相完全富集而与Fe^3... 研究了硫酸铵-1-(2-吡啶偶氮)-2-萘酚-吐温80体系萃取Cu(Ⅱ)的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结果表明,在pH6.8~8.5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配合物可被吐温80固相完全富集而与Fe^3+、Al^3+、Co^2+、Ni^2+、Zn^2+等定量分离。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7.35×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4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测定结粟的RSD(n=7)小于4.1%.回收率在98.6%~10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固萃取 Cu(Ⅱ) 吐温80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微量钒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白贯荣 成杰民 陈雪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7,共4页
对钒(V)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过氧化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 mol.L-1盐酸介质中,在SDBS存在下,钒与1-(2-吡啶偶氮)-萘酚和过氧化氢生成红色的多元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5 nm,表观... 对钒(V)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过氧化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 mol.L-1盐酸介质中,在SDBS存在下,钒与1-(2-吡啶偶氮)-萘酚和过氧化氢生成红色的多元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5 nm,表观摩尔吸收率为3.64×104L.mol-1.cm-1,钒的浓度在0.2~1.2μg.mL-1内符合比耳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n钒∶nPAN∶n过氧化氢=1∶1∶1。该方法用于土壤中钒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偏差(n=20)均小于6%,回收率为100.4%~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1-(2-吡啶偶氮)-萘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偶氮苯基-3-(5-硝基-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5
9
作者 龚楚儒 金传明 +2 位作者 陈才元 胡宗球 杨明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2-534,F003,共4页
The synthesis of a new reagent 1-azobenzene-3-(5-nitro-2-pyridyl)-triazene(ABNPDT) and its colour reaction with cadimum were reported. At pH=10.40, in the presence of Triton X-100, ABNPDT react with cadimum to form a ... The synthesis of a new reagent 1-azobenzene-3-(5-nitro-2-pyridyl)-triazene(ABNPDT) and its colour reaction with cadimum were reported. At pH=10.40, in the presence of Triton X-100, ABNPDT react with cadimum to form a red Complex.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reagent and complex are at 430nm and 520NM respectively. The molar absorpitivity is 2.0710 5L·mol -1 ·cm -1 . Berr’s law can be applied in the rang of 0~12μg/25ml.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arce cadmium in water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偶氮苯基-3-(5-硝基-2-吡啶)-三氮烯 显色反应 合成 显色剂 测定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硝基-2-吡啶偶氮)-2,7-萘二酚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家娟 白育伟 +1 位作者 刘彬 王晓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94-396,共3页
报道了 1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 2 ,7 萘二酚与钴的显色反应 ,结果表明 ,在Tween 80存在下 ,pH 5 .2 6.5时试剂与钴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44× 10 4 L·mol- 1·cm- 1... 报道了 1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 2 ,7 萘二酚与钴的显色反应 ,结果表明 ,在Tween 80存在下 ,pH 5 .2 6.5时试剂与钴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44× 10 4 L·mol- 1·cm- 1,配合物中钴与试剂的组成比为 1∶2 ,钴浓度在 0 5 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标准钢、金川精矿等试样中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1-(5-硝基-2-吡啶偶氮)2 7-萘二酚 矿物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剂1-羟基-2-(5-NO_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小玲 刘根起 +1 位作者 樊学忠 甘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3-604,608,共3页
探讨了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 )与镍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镍的新显色体系。结果表明 ,在 pH 8.5~ 10 .0范围内 ,镍与试... 探讨了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 )与镍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镍的新显色体系。结果表明 ,在 pH 8.5~ 10 .0范围内 ,镍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 5 3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Ni=1.0 7× 10 5L·mol- 1·cm- 1,镍的浓度在 0~ 5 μg/ 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合金中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显色反应 光度法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 6-萘二磺酸 合金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云法 张春牛 王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共3页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pH 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镉发生显色反应,生成4:1型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pH 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镉发生显色反应,生成4:1型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2×105L·mol-1·cm-1.Cd2+的线性范围为1~0.6μg/mL.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微量镉,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偶氮-3-(5-氰基-2-吡啶)-三氮烯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偶氮染料橙黄G的降解产物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丽新 魏晓琴 +2 位作者 蔡美强 邹宝波 陈晓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932,共4页
提出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偶氮染料橙黄G的Fenton反应降解溶液中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用OnGuardⅡH固相萃取小柱去除降解液中的Fe2+,C18柱为分离柱,以乙腈-10mmol·L-1乙酸铵(20+80)溶液为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 提出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偶氮染料橙黄G的Fenton反应降解溶液中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用OnGuardⅡH固相萃取小柱去除降解液中的Fe2+,C18柱为分离柱,以乙腈-10mmol·L-1乙酸铵(20+80)溶液为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的线性范围为0.05~5.0mg·L-1,检出限(3S/N)为0.15mg·L-1。加标回收率在92.1%~99.2%之间,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8%~3.4%,4.1%~7.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偶氮染料 橙黄G 1-胺基-2-萘酚-6 8-二磺酸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5-三氮唑偶氮]-2-萘酚的合成及其与镉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巧云 蒋华江 汤福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6-408,共3页
合成了 1 -[2 ,3 ,5-三氮唑偶氮 ]-2 -萘酚 (简称 TNAN) ,研究了它与镉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Triton X-1 0 0存在下 ,p H7.0~ 8.7时 Cd( )与试剂形成 1∶ 2的红色络合物 ,ε=1 .79× 1 0 5L· mol- 1· cm- 1,镉浓度在 ... 合成了 1 -[2 ,3 ,5-三氮唑偶氮 ]-2 -萘酚 (简称 TNAN) ,研究了它与镉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Triton X-1 0 0存在下 ,p H7.0~ 8.7时 Cd( )与试剂形成 1∶ 2的红色络合物 ,ε=1 .79× 1 0 5L· mol- 1· cm- 1,镉浓度在 0~ 0 .8mg/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显色反应 1-[2 3 5-三氮唑偶氮]-2-萘酚 分光光度法 人发 分析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1-(2-吡啶偶氮)-2-萘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镍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3,共3页
在pH8.0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敏镍(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离子缔合物体系,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体系最大散射波长545nm,在15-500μg·L^-1范围内共振散射增强强度(△I... 在pH8.0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敏镍(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离子缔合物体系,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体系最大散射波长545nm,在15-500μg·L^-1范围内共振散射增强强度(△I)与镍(Ⅱ)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57μg·L^-1,分别对50,200,400μg·L^-1镍(Ⅱ)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为3.5%,3.0%,1.7%。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测定镍的方法。应用于测定水样中镍量,测得其平均回收率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镍(Ⅱ) 1-(2-吡啶偶氮)-2-萘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汞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春牛 郑云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合成了显色剂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ABNCPyT),并用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鉴定。研究了ABNCPy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聚氧乙烯烷基酚(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 合成了显色剂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ABNCPyT),并用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鉴定。研究了ABNCPy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聚氧乙烯烷基酚(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汞(Ⅱ)生成4∶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92×10^5L·mol^-1·cm^-1。汞(Ⅱ)质量浓度在600μ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微量汞,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一致,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5)≤2.5%,方法的回收率在97.5%-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合成 1-偶氮-3-(3-硝基-5--2-吡啶)-三氮烯 汞(Ⅱ) 显色反应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对-偶氮苯)-3-(5-硝基-2-吡啶)-三氮烯与镍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彬 孙家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78,82,共4页
用新试剂 1 (对 偶氮苯 ) 3 ( 5 硝基 2 吡啶 ) 三氮烯 (APNPT)研究了光度法测定镍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 ,pH为 1 0 .0的Na2 B4 O7 NaOH缓冲介质中 ,镍 (Ⅱ )与APNPT能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 用新试剂 1 (对 偶氮苯 ) 3 ( 5 硝基 2 吡啶 ) 三氮烯 (APNPT)研究了光度法测定镍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 ,pH为 1 0 .0的Na2 B4 O7 NaOH缓冲介质中 ,镍 (Ⅱ )与APNPT能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4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8× 1 0 5L·mol- 1·cm- 1,配合物组成为Ni2 +∶APNPT =1∶3,镍 (Ⅱ )含量在 0~ 1 .2 μg/1 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该方法是目前测定微量镍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之一 ,已应用于中草药和标准钢样中微量镍(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对-偶氮苯)-3-(5-硝基-2-吡啶)-三氮烯 显色反应 含量测定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1-羟基-2-(5-NO_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与钴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玲 王勇 +2 位作者 刘根起 王升鸽 李春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对新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 ,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与钴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钴的新显色反应体系 .结果表明 ,在 pH =8.4~ 1 0 .0范围内 ,钴... 对新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 ,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与钴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钴的新显色反应体系 .结果表明 ,在 pH =8.4~ 1 0 .0范围内 ,钴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9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o=6.3 6× 1 0 4 L/(mol·cm) ,钴的浓度在 0~ 7μg/1 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方法已用于VB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 6-萘二磺酸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Ⅱ)离子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 张春牛 顾勇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1-533,共3页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ABCPDT)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X-100存在下,pH值为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型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 n...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氰基-2-吡啶)-三氮烯(ABCPDT)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X-100存在下,pH值为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型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7×10^5L.mol^-1.cm^-1.Ni^2+浓度在0~48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偶氮-3-(5-氰基-2-吡啶)-三氮烯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基-2-(5-氯-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玲 孙家娟 刘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4-36,共3页
研究了新试剂1 羟基 2 (5 氯 2 吡啶偶氮)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5 Cl PAH)与铜(I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7.42~8.49的硼砂 盐酸缓冲体系中该试剂与铜(II)可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4... 研究了新试剂1 羟基 2 (5 氯 2 吡啶偶氮)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5 Cl PAH)与铜(I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7.42~8.49的硼砂 盐酸缓冲体系中该试剂与铜(II)可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40=3.12×104L·moL-1·cm-1,铜(II)浓度在0~12.5μg/10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将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和标准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2-(5--2-吡啶偶氮)-8-氨基-3 6-萘二磺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