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热处理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建桥 要玉宏 +4 位作者 金耀华 冯琳杰 刘福广 张巍 韩天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明确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各亚区域在服役过程中的组织及性能演变机理,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和高温加速时效模拟制备了与服役50000 h相匹配的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区域的大块状试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 为明确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各亚区域在服役过程中的组织及性能演变机理,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和高温加速时效模拟制备了与服役50000 h相匹配的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区域的大块状试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热模拟试样和实际焊接接头试样的硬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00℃正火+755℃回火、850℃正火+755℃回火、950℃正火+755℃回火和1300℃正火+755℃回火可以分别成功模拟制备出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的过回火区、部分相变区、细晶粒区和粗晶粒区的大块试样,且经650℃高温加速时效200 h后,这些大块热模拟试样的硬度与569℃实际服役50000 h的10Cr9Mo1VNb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区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9Mo1VNb钢 热处理模拟 加速时效 显微硬度 热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肿瘤中AKR1B10的表达与作用
2
作者 蒋堃(综述) 曹德良(审阅) 吴萍(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0,共8页
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因,长期以来肿瘤的防治一直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是是AKR1B亚家族的重要成员。作为一种多功能酶,其主要在消化道(如结肠、小肠和胃)的正常上皮组织中表达,在非消化道... 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因,长期以来肿瘤的防治一直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是是AKR1B亚家族的重要成员。作为一种多功能酶,其主要在消化道(如结肠、小肠和胃)的正常上皮组织中表达,在非消化道组织中呈阴性或低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尤其是在实体肿瘤如肝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并显示出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的特性,是一种可靠的血清标志物。然而,关于AKR1B10在肿瘤中作用的信息有限且零散。因此,在进一步了解AKR1B10的功能及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跨地区、大规模的临床样本数据评估AKR1B10水平,有望在临床工作上发挥AKR1B10潜在的应用价值,助力个性化临床诊治与精确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R1B10 肿瘤 信号通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杜云玲 时长江 +5 位作者 高方媛 张梦娜 王玲玲 张竹青 明颖 谢守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8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HCC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HCC患者、11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32...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HCC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HCC患者、11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32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148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AKR1B10和AFP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用于多组间的比较和进一步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检验效能。结果四组间AKR1B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C组:3053.79(1475.67~4605.86)pg/mL,肝脏良性疾病组:1324.42(659.68~2023.88)pg/m L,其他恶性肿瘤组:660.68(377.56~2087.77)pg/m L,健康组:318.30(82.73~478.82)pg/m L,H=240.8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HCC组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其他恶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值均<0.001)。HCC组与其他三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诊断HCC的最佳血清AKR1B10浓度界值为1584.97 pg/mL,AUC为0.86,95%CI:0.82~0.90,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5.2%。相较于单一指标,AKR1B10与AFP联合应用,可以提高HCC诊断的敏感度(81.8%)和特异度(91.4%)。AKR1B10诊断早中期HCC患者的AUC为0.84,95%CI:0.78~0.90,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1.2%。AKR1B10诊断AFP阴性HCC患者的AUC为0.85,95%CI:0.77~0.92,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9.9%。结论AKR1B10是一种有潜力的诊断HCC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与AFP联合使用,可能提高HCC(尤其是早中期HCC和AFP阴性HCC)患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 甲胎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a-5p通过调控Apaf1逆转膀胱癌T24细胞顺铂耐药
4
作者 张鹰 李鹏 +1 位作者 欧阳慧 刘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miR-10a-5p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膀胱癌DDP耐药细胞株T24/DDP及其亲本T24细胞中miR-10a-5p的表达水平。将T24/DDP细胞分为对照组、inhibitor NC组、miR-1... 目的探讨下调miR-10a-5p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膀胱癌DDP耐药细胞株T24/DDP及其亲本T24细胞中miR-10a-5p的表达水平。将T24/DDP细胞分为对照组、inhibitor NC组、miR-10a-5p inhibitor组、miR-10a-5p inhibitor+si-NC组和miR-10a-5p inhibitor+si-Apaf1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DDP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耐药指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Apaf1、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 C)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a-5p与Apaf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与亲本T24细胞比较,T24/DDP细胞中miR-10a-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10a-5p inhibitor组T24/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增强,耐药指数降低,凋亡水平升高,且细胞中Apaf1、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胞质Cyt C等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miR-10a-5p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10a-5p inhibitor+si-Apaf1组T24/DDP细胞对DDP敏感性降低,耐药指数升高,凋亡水平降低(均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Apaf1是miR-10a-5p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0a-5p敲低可靶向上调Apaf1,从而逆转T24/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10a-5p Apaf1 顺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闫志华 程兵 +1 位作者 陈伟娜 李祥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1、2、4 mmol/L Gln的培养基培养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C643,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分组培养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1、2、4 mmol/L Gln的培养基培养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C643,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分组培养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分组培养24 h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三磷酸腺苷(ATP)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迁移能力、侵袭能力、ATP生成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NX10、p-mTOR、mTORC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NX10、p-mTOR、mTORC1、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Gln干预后,C643细胞凋亡率下降,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ATP浓度均增加,SNX10、p-mTOR、mTORC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SNX10、p-mTOR、mTORC1、Akt、p-Akt蛋白表达上调,且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Gln可能通过激活SNX10/mTORC1通路而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谷氨酰胺代谢 SNX10/mTORC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e10-1-1摩擦塞补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忠科 陈荣耀 纪宝成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采用顶锻式摩擦塞补焊方法对5 mm厚的BFe10-1-1铜镍合金进行匙孔补焊实验,探讨了不同主轴转速下塞补焊接头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温度场分布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铁白铜塞补焊成形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转速提高,接头底部缺... 采用顶锻式摩擦塞补焊方法对5 mm厚的BFe10-1-1铜镍合金进行匙孔补焊实验,探讨了不同主轴转速下塞补焊接头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温度场分布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铁白铜塞补焊成形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转速提高,接头底部缺陷逐渐缩小,塞棒区金属摩擦流线明显,晶粒呈破碎细化特征,接头从上到下,热影响区范围缩小明显。由于细晶强化作用,塞棒区显微硬度高于母材,且塞棒上侧显微硬度高于中下侧。在转速为2 100 r/min时得到接头拉伸强度最高,达到母材78%。接头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随着转速提高,接头弱连接缺陷逐步下移,并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E10-1-1 摩擦塞补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主轴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Cr9Si1Mo1VNb钢在450℃静态铅铋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钰慧 孟彬 +4 位作者 王立民 唐正焮 何西扣 吴冰洁 李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71-2378,共8页
液态铅铋腐蚀问题是制约铅冷快堆发展的主要问题,商用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被认为是铅冷快堆首选结构材料。本文研究了10Cr9Si1Mo1VNb钢在450℃静态饱和氧铅铋共晶(LBE)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0Cr9Si1Mo1VNb钢暴露在LBE后,表面氧... 液态铅铋腐蚀问题是制约铅冷快堆发展的主要问题,商用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被认为是铅冷快堆首选结构材料。本文研究了10Cr9Si1Mo1VNb钢在450℃静态饱和氧铅铋共晶(LBE)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0Cr9Si1Mo1VNb钢暴露在LBE后,表面氧化膜主要由外氧化层Fe3O4、次外层(Fe,Cr)3O4和SiO2、内氧化区组成;Si与Cr在氧化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促进次外层形成,阻碍元素扩散,提高了基体抗氧化性;腐蚀1500 h后基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层,表现出良好的耐铅铋腐蚀性能。本文提出了10Cr9Si1Mo1VNb钢在450℃静态饱和氧LBE环境下的氧化扩散过程模型,为9%Cr耐热钢在铅冷快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9Si1Mo1VNb钢 铅铋共晶 液态铅铋腐蚀 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CoQ10、MT联合添加缓解热应激对牛IVF囊胚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航 张培培 +6 位作者 杨柏高 冯肖艺 牛一凡 余洲 曹建华 万鹏程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4-2485,共12页
旨在探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1)、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及褪黑素(melatonin, MT)联合添加对牛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以及热应激囊胚的影响。本研究于屠宰场采集牛离体卵巢,于实验室抽取卵丘卵母细... 旨在探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1)、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及褪黑素(melatonin, MT)联合添加对牛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以及热应激囊胚的影响。本研究于屠宰场采集牛离体卵巢,于实验室抽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 COCs),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液及牛胚胎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 IVC)液中添加IGF1、CoQ10及MT,检测各添加方式对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牛卵母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的影响;在囊胚期施加41℃热应激,检测热应激及联合添加对牛IVF囊胚发育能力及凋亡水平的影响,并利用qRT-PCR检测囊胚中胚胎质量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各组试验均重复3次。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组(CT-0组)相比,联合添加IGF1、CoQ10及MT组(ICM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40±2.06)%vs.(65.41±0.63)%)、卵裂率((93.33±1.96)%vs.(59.77±2.93)%)及囊胚率((51.43±5.34)%vs.(26.92±3.24)%)均显著提高(P<0.05);ICM组牛卵母细胞ROS水平显著降低;ΔΨm显著提高(P<0.05)。与热应激组(HS组)相比,联合添加IGF1、CoQ10及MT(ICM+HS组)显著提高了囊胚扩张率((62.00±2.97)%vs.(30.77±8.66)%,P<0.05),抑制了热应激囊胚细胞凋亡,并提高了IGFBP3、ATP1A1、DSC2及IFNT2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综上表明,联合添加IGF1、CoQ10及MT有效提高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降低ROS水平,提高ΔΨm。热应激降低牛囊胚扩张率,促进牛囊胚细胞凋亡,影响囊胚质量,而联合添加IGF1、CoQ10及MT缓解了热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CoQ10 褪黑素 热应激 奶牛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TGF-β1在小鼠深静脉血栓中的时序性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娟娟 黄俊杰 +5 位作者 张煜 卓嘉英 陈刚 杨舒涵 赵蕴琦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10 d、14 d、21 d过量麻醉处死小鼠,在结扎点的下方提取形成血栓的下腔静脉段。对照组小鼠不进行结扎,提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的正常下腔静脉段作为对照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qPCR检测IL-10和TGF-β1在血栓形成期间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0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TGF-β1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蛋白质印迹法以及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7 d和10 d达到峰值,术后7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72±0.15)倍,术后10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15±0.28)倍。TGF-β1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10 d和14 d达到峰值,术后10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58±0.14)倍,术后14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34±0.19)倍。结论深静脉血栓演变期间IL-10和TGF-β1呈现时序性表达变化,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可以为血栓形成时间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时序性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中和表位区S10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美娇 杨丹 +4 位作者 赵飞宇 李春秋 朱庆贺 邢晓旭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纯化后浓度为2.01mg·mL^(-1)。纯化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收集小鼠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可达到1∶12800,该抗体可以结合S10重组蛋白和天然PEDV HM2017毒株。研究成功制备了良好免疫原性的PEDV S10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S1蛋白及PEDV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蛋白 中和表位区S10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10P1合金晶间偏析对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及变形机制
12
作者 刘章兴 文科 +3 位作者 李永坤 熊文韬 王志杰 周荣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178,共8页
在室温和拉伸速度1 mm·min^(-1)的条件下,对两种不同晶间偏析程度的CuSn10P1合金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半固态合金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相比液态合金分别提高30.7%和378.7%。在拉伸过程中,两种材料的裂纹都是沿晶间和α相... 在室温和拉伸速度1 mm·min^(-1)的条件下,对两种不同晶间偏析程度的CuSn10P1合金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半固态合金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相比液态合金分别提高30.7%和378.7%。在拉伸过程中,两种材料的裂纹都是沿晶间和α相高锡过渡层扩展,但是半固态CuSn10P1合金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半固态CuSn10P1合金具有较少的晶间组织、更细小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Sn元素固溶度。断裂后,在半固态CuSn10P1合金的α相高锡过渡层区域发现了变形孪晶,说明其变形机制由滑移机制向孪生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10P1合金 晶间偏析 断裂行为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b通过激活KLF4/Notch-1/STAT3信号途径加速腹主动脉瘤的进展
13
作者 郭畅 刘欣 +1 位作者 李妍洁 张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9-336,共8页
目的:miR-10b促进动脉瘤的进展但其机制未明确,本实验通过检测miR-10b对KLF4/Notch-1/STAT3途径的影响阐明其机理。方法: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0b的靶基因。取20只apoE-/-小鼠构建腹主动脉瘤模型,其中10只尾静脉注射miR-10b过表达的... 目的:miR-10b促进动脉瘤的进展但其机制未明确,本实验通过检测miR-10b对KLF4/Notch-1/STAT3途径的影响阐明其机理。方法: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0b的靶基因。取20只apoE-/-小鼠构建腹主动脉瘤模型,其中10只尾静脉注射miR-10b过表达的慢病毒,分别记为模型组和miR-10b组。另取10只apoE-/-小鼠作为假手术组,28 d后解剖小鼠腹主动脉行病理学染色、Western-blot实验。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后的THP-1巨噬细胞根据是否转染miR-10b mimic及其Nc对照、是否添加抑制剂分组:(1)Nc组;(2)miR-10b mimic组;(3)Nc+KLF4抑制组;(4)miR-10b mimic+KLF4抑制组;(5)Nc+Notch-1抑制组;(6)miR-10b mimic+Notch-1抑制组;(7)Nc+STAT3抑制组;(8)miR-10b mimic+STAT3抑制组,检测细胞内蛋白水平。结果: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得知miR-10b可靶向作用于基因KLF4。小鼠血管病理实验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动脉瘤模型小鼠的血管明显增粗、组织结构异常,miR-10b可加重血管病变;CD68+巨噬细胞、蛋白Notch-1、p-STAT3、MMP-2、MMP-9在假手术组、模型组与miR-10b逐渐增多,而α-SMA、蛋白KLF4逐渐减少。(1)、(2)两组细胞间,后者KLF4表达较少、而Notch-1、p-STAT3、MMP-2、MMP-9表达显著偏多;KLF4抑制剂抑制KLF4表达,而Notch-1显著增多;Notch-1被抑制而减少表达,p-STAT3也随之减少;p-STAT3被抑制表达,MMP-2与MMP-9表达量也明显降低。结论:miR-10b通过作用于KLF4/Notch-1/STAT3信号途径,引起动脉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瘤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MIR-10B KLF4/Notch-1/STAT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10A1 V6产品下青海省各片区积雪的分布气候特征
14
作者 史飞飞 李晓东 +5 位作者 肖建设 雷春苗 曹晓云 苏文将 石明明 刘致远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8,共12页
利用MOD10A1 V6版积雪产品获取青海省及省内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积雪信息,并对积雪变化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6年来青海省内积雪覆盖面积变化存在空间差异性,可可西里积雪覆盖面积显著增加(p<0.05)而其他生... 利用MOD10A1 V6版积雪产品获取青海省及省内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积雪信息,并对积雪变化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6年来青海省内积雪覆盖面积变化存在空间差异性,可可西里积雪覆盖面积显著增加(p<0.05)而其他生态功能区变化不显著,从阶段变化来看青海省及各生态功能区在2016积雪季后积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而在2016积雪季前仅柴达木盆地积雪覆盖面积显著减少(p<0.05),其余地区减少趋势不显著。(2)16年来青海省内积雪日数变化存在空间差异性,可可西里内26.8%的面积积雪日数显著增加(p<0.05),而三江源腹部、柴达木盆地东部和祁连山地区西部积雪日数显著减少(p<0.05)。(3)近16年来青海省及各生态功能区积雪覆盖面积与降水显著正相关(r>0.65,p<0.01),与气温显著负相关(r>0.5,p<0.05),其中在青海省、祁连山、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的积雪覆盖面积变化主要受降水主导,而三江源和青海湖流域则是由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10A1 V6积雪产品 积雪气候特征 积雪覆盖面积 积雪日数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酮A10和A1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15
作者 王晋 郭冬冬 +2 位作者 张永坡 殷丛丛 赵晋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83-2589,共7页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一水合物和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C-异戊烯基化反应、羟基保护、羟醛缩合、环合,脱保护合成了具有抗炎效果的天然产物山豆根酮A10和EuchrenoneA1,总收率分别为15.9%和12.8%。实验表明,山豆根酮A10具有一定的抗...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一水合物和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C-异戊烯基化反应、羟基保护、羟醛缩合、环合,脱保护合成了具有抗炎效果的天然产物山豆根酮A10和EuchrenoneA1,总收率分别为15.9%和12.8%。实验表明,山豆根酮A1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酮A10 Euchrenone A1 异戊烯基黄酮 全合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
16
作者 姜帅 董志军 +4 位作者 董微莉 刘俊茹 张子平 黑砚 杨新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眼5例)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泪腺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边缘区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偶见大细胞分布其中,可见肿瘤细胞侵入淋巴滤泡和上皮内,破坏正常结构,形成滤泡定植和淋巴上皮病变。实验组BCL10和MALT1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t=3.237,P=0.003)。结论泪腺MALT淋巴瘤出现了弥漫分布的边缘区B细胞和形态多样的肿瘤细胞、获得性淋巴滤泡及大细胞散在分布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BCL10和MALT1表达上调导致的细胞凋亡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BCL10 MAL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e10-1-1合金K-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照伟 刘甲 +4 位作者 崔永杰 董闯闯 张亚龙 郁炎 胡伟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114,120,共4页
采用Keyhole TIG(K-TIG)焊接工艺开展了10 mm厚BFe10-1-1铜合金板的焊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TIG焊实现了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成型美观,接头焊缝截面无气孔、未熔合、裂纹等缺陷;焊缝区主要为枝晶状α组织,由熔合线向焊缝中心生长延伸... 采用Keyhole TIG(K-TIG)焊接工艺开展了10 mm厚BFe10-1-1铜合金板的焊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TIG焊实现了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成型美观,接头焊缝截面无气孔、未熔合、裂纹等缺陷;焊缝区主要为枝晶状α组织,由熔合线向焊缝中心生长延伸;母材区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是孪晶状的α相,且热影响区距离焊缝越近,其晶粒尺寸越大。焊缝区的硬度值较高,从焊缝到母材的硬度值先降低再增加,近熔合线的焊缝区和打底焊缝上部区域出现轻微软化。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346.5 MPa,断裂位置为母材;在α=180°、d=4 t条件下进行侧弯测试,未发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e10-1-1合金 K-TIG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S10对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王雪婷 齐欣 +2 位作者 魏小军 杨爱清 周钢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细胞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NTS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接着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和BrdU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分析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结果显示:过表达INTS10可显著抑制HCC细胞的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促进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而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的表型.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周期相关通路被显著富集,过表达INTS10后,CDC25A和CDK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减少,而CDKN1A的水平显著增加,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INTS10在HCC细胞中可能通过影响G1/S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为下一步更为深入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S10) CDC25A CDKN1A CD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通过下调焦亡信号通路缓解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一鸣 张荣 +3 位作者 孟莹 朱磊 李明强 刘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0-817,共8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慢性应激束缚模型(CRS)抑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制备抑郁小鼠。将小鼠分为空白组(CON)、CRS组、单用辅酶Q10高剂量组(Q10-H,200 mg/kg)、模型组+辅酶Q10低剂量组(CRS+Q10-L,50 mg/kg...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慢性应激束缚模型(CRS)抑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制备抑郁小鼠。将小鼠分为空白组(CON)、CRS组、单用辅酶Q10高剂量组(Q10-H,200 mg/kg)、模型组+辅酶Q10低剂量组(CRS+Q10-L,50 mg/kg)、模型组+辅酶Q10中剂量组(CRS+Q10-M,100 mg/kg)、模型组+辅酶Q10高剂量组(CRS+Q10-H,200 mg/kg)、模型组+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VX765组(CRS+VX765,50 mg/kg)、模型组+氟西汀组(CRS+FLX,10 mg/kg)(n=8)。应用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分析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率;高尔基染色检测神经元突触棘数量;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海马脑区GFAP及焦亡相关蛋白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与caspase-1 p10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S模型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辅酶Q10、VX765及FLX可改善上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CRS模型组海马脑区GFAP阳性率与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神经元突触棘显著减少(P<0.001),GSDMD-N、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增加(P<0.05),神经元与caspase-1 p10共标显著增加(P<0.001),辅酶Q10可改善上述情况。结论辅酶Q10通过下调焦亡信号通路缓解抑郁小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束缚模型 抑郁症 辅酶Q10 CASPASE-1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FSP1/CoQ_(10)信号轴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炎 贺小平 +1 位作者 张烨华 董贤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8-1763,共6页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代谢失衡和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铁死亡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与AD的病理过程密切联系,其中铁死亡抑制蛋白1(ferroptosis suppressor ...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代谢失衡和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铁死亡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与AD的病理过程密切联系,其中铁死亡抑制蛋白1(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FSP1)/辅酶Q_(10)(coenzyme Q_(10),CoQ_(10))信号轴是铁死亡脂质过氧化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素。本文就FSP1/CoQ_(10)信号轴在A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FSP1/CoQ_(10)信号轴 阿尔茨海默病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