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患者组织中PD-L1、FBXW7、HE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买春阳 张建 闫振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分析PD-L1、FBXW7、HER2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FBXW7表... 目的:分析PD-L1、FBXW7、HER2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FBXW7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相比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浸润程度T1-2、淋巴结未转移的胃癌患者,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浸润程度T3-4、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PD-L1、HER2阳性表达率更高;FBXW7阳性表达率更低(均P<0.05)。采用Spearman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D-L1、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FBXW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D-L1、HER2、FBXW7均异常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系,可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f框/WD-40域蛋白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tin9、HIST1H4F甲基化联合CEA、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文彩虹 冯晓庆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8例患者为肠癌组,5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荧... 目的:探讨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8例患者为肠癌组,5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浆Septin9和HIST1H4F基因甲基化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癌组患者血浆中Septin9(60.34%vs 8.00%)和HIST1H4F(48.28%vs 4.00%)基因甲基化阳性率、CEA(46.55%vs 10.00%)和CA199(36.21%vs 6.00%)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均P<0.001)。Septin9和HIST1H4F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0.0%,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血清CEA和CA199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60.34%,特异度为88.00%,AUC为0.74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7.93%,特异度为82.00%,AUC为0.850。四种标志物均对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更敏感,相对于CEA联合CA199,Septin9联合HIST1H4F甲基化对于Ⅰ/Ⅱ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更高。结论: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和CEA、CA199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直肠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甲基化 Septin9 HIST1H4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研究
3
作者 杨洋 袁超 +3 位作者 陈浩林 粟朝芝 韩勇 赵彦频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4-1704,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比较努贵杂交F1代羊(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与纯繁贵州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探究使用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同期出生的努贵杂交F1代羊和贵州黑山羊... 【目的】试验旨在比较努贵杂交F1代羊(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与纯繁贵州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探究使用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同期出生的努贵杂交F1代羊和贵州黑山羊公羔羊各30只,记录其初生重,保持同一饲养环境下饲养,测量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及体尺指标。随机选取14月龄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各7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采集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肉质性状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1)努贵杂交F1代羊3、6、9和12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且各体尺性状在12月龄时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2)努贵杂交F1代羊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3)努贵杂交F1代羊肌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4)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和37种脂肪酸,其中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精氨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结论】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可以显著提高F1代羊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并改善了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贵杂交f1代羊 贵州黑山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itial fluctuation effect on elliptic flow in Au+Au collision at 1 GeV/A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Jia MA Yugang +3 位作者 ZHANG Guoqiang FANG Deqing HAN Lixin SHEN Wenq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How the initial fluctuation affects on the elliptic flow is investigat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apidity, transverse 4-velocity, centrality dependencies of elliptic flow for Au+Au at 1 GeV/A with the help of an Isospin ... How the initial fluctuation affects on the elliptic flow is investigat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apidity, transverse 4-velocity, centrality dependencies of elliptic flow for Au+Au at 1 GeV/A with the help of an Isospin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IQMD). In addition, we compare the flow calculated with respect to participant plane created by the initial geometry in coordinate space with the flow reconstructed by the experimental event-plane method, and compare the flow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FOPI collaboration. It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som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flows reconstructed by the above two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影响 椭圆流 伏特 电子 量子分子动力学 碰撞 流量计算 空间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相关基因CYP2C9、VKORC1、CYP4F2的多态性分布
5
作者 王慧 甄拴平 +2 位作者 冯淳 王华 邓明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9、VKORC1、CYP4F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省宝鸡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遗传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 目的研究CYP2C9、VKORC1、CYP4F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省宝鸡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遗传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华法林药物相关基因CYP2C9、VKORC1、CYP4F2分别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华法林药物相关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规律,475例患者VKORC1基因型分别是AA型、AG型、GG型,基因频率分别为83.79%,15.58%,0.63%;CYP2C9基因型分别是*1/*1型、*1/*3型、*1/*2型,基因频率分别为95.17%,4.74%,0.11%,未检出*2/*2、*2/*3、*3/*3基因型;CYP4F2基因型分别是*1/*1型、*1/*3型、*3/*3型,基因频率分别为52.40%,39.37%,8.21%。各基因型分布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陕西宝鸡地区汉族人群华法林药物基因VKORC1(c.-1639G>A)以变异型为主,包括纯合变异和杂合变异,而CYP2C9(*1、*2、*3)和CYP4F2(*1,*3)以野生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华法林 CYP2C9基因 VKORC1基因 CYP4f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仔鱼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董艳珍 曾丽娟 +1 位作者 徐大勇 邓思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仔鱼的成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密度升高而降低。A组仔鱼生长最好,其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B组和C组除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外,全长和体重差异不显著;D组仔鱼生长最差,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大部分指标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2尾/L的养殖密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裸鲤 密度 杂交f1仔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粗饲料日粮对西杂F1代犊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晓江 孙亚波 +2 位作者 于明 王景春 崔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38,共5页
选择16头5~6月龄、体重166.47±3.71 kg的西杂F1代犊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从第1组到第4组依次饲喂含10%稻草、花生秸秆、羊草、野稗谷的日粮,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105 d,测定育肥牛生产性... 选择16头5~6月龄、体重166.47±3.71 kg的西杂F1代犊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从第1组到第4组依次饲喂含10%稻草、花生秸秆、羊草、野稗谷的日粮,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105 d,测定育肥牛生产性能、日粮消化性能和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第2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第3组与第1组、第4组差异显著(P<0.05);第4组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2)第2组的料重比最低,并与另外3组差异极显著(P<0.01)。(3)第2组DM、CP、EE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并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第2组的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第1组。(4)第2组的单位增重成本最低,增重收益和盈利最高,第2组盈利额分别比第1组和第4组每天多2.88元和2.22元。因此,肉牛育肥生产中利用花生秸秆作为主要粗饲料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西杂f1代犊牛 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作为PET显像剂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董伟璇 秦开心 +3 位作者 沈聪 施冬梅 胡文豪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8)F-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粗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收集中间体,最后水解得1-[^(18)F]-IPA。目测产品的澄清度,精密试纸测定pH值,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ICR健康小鼠尾静脉注射1-[^(18)F]-IPA(0.2 mL,7 MBq),于5、15、25、45、75、120 min各不同时间点处死并解剖,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荷BxPC-3裸鼠行micro-PET/CT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组织器官不同时间点生物学分布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1-[^(18)F]-IPA总制备时间约35~40 min,放射化学产率(45±5)%,放射化学纯度>95%。产品溶液澄清无颗粒,pH值约6.5,体内外稳定性好。于各时间点处死ICR健康小鼠并解剖后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除外脑组织,在ICR健康小鼠全身各主要脏器均有1-[^(18)F]-IPA的一定摄取,以肝脏、胆囊以及肾脏摄取最明显,胆囊处随时间推移放射性逐渐增高,在120 min时达到(39.86±6.56)%ID/g,骨摄取随时间无明显变化。Micro-PET/CT表明,荷BxPC-3裸鼠在注射1-[^(18)F]-IPA 30 min后的BxPC-3肿瘤处有一定量放射性摄取,但并不明显,此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约为55.18±14.62。这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脑在各时间点摄取均较低。结论1-[^(18)F]-IPA合成时间短、产率高,有望成为一种探查色氨酸吲哚代谢途径以及进一步揭示肿瘤免疫抵抗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 放射化学 小动物PET/CT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冯铎 徐菲 +3 位作者 吴晓琴 邹天辉 刘尧 王寰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记录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时间。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YTHDF1与E2F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YTHDF1、E2F8蛋白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06,P<0.05)。TNM分期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合并淋巴结转移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Ⅰ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均<0.05)。32例患者发生肿瘤进展,YTHDF1、E2F8蛋白表达阳性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其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均<0.05)。TNM分期Ⅱ期、合并淋巴结转移、YTHDF1蛋白阳性表达、E2F8蛋白阳性表达是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高表达,且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人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 E2f转录因子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bolite acetyl-L-carnitine participates in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F1-7 to ameliorate atherosclerotic inflammation by downregulating theTLR4/NF-κB pathway
10
作者 Xi Liang Zhe Zhang +7 位作者 Xiaoying Tian Qingyu Cui Haiyan Lu Maozhen Zhao Tongjie Liu Huaxi Yi Pimin Gong Lanwei Zha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813-822,共10页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F1-7 on the improv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inflammation.Arteriosclerosis model ApoE^(-/-)mic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B.animalis F1-7 for 12 we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F1-7 on the improv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inflammation.Arteriosclerosis model ApoE^(-/-)mic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B.animalis F1-7 for 12 weeks.The probiotic intervention reduced the plaque areas in aorta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macrophages,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TLR4)/nuclear factorκB(NF-κB)pathway to reduce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The widely-targeted metabolom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acetyl-L-carnitine(ALC)in the intestine of atherosclerotic mic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B.animalis F1-7 interven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proved that ALC was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By using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duced macrophage foam cells,we further verified that ALC could reduce lipid accumul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foam cells by downregulating the TLR4/NF-κB pathway.Finally,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B.animalis F1-7 upregulated the metabolite ALC to downreg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leading to the reduction of plaque accumul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f1-7 Atherosclerosis INfLAMMATION METABONOMICS ACETYL-L-CARNIT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探讨
11
作者 朱香园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2期71-73,共3页
F1等级砝码作为现代质量计量标准量具之一,是检定传递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和相应的衡量仪器;也可与相应的衡量仪器配套使用。文章按照GB/T 4167—2011《砝码》,将F1等级砝码作为测量对象,分析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文章探讨结构... F1等级砝码作为现代质量计量标准量具之一,是检定传递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和相应的衡量仪器;也可与相应的衡量仪器配套使用。文章按照GB/T 4167—2011《砝码》,将F1等级砝码作为测量对象,分析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文章探讨结构为:首先阐述F1等级砝码的基本内容,作为研究方向;其次概述F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的内容,以及测量的模型,明确的研究内容;最后提出3种不确定度的评定,突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等级砝码 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斯塔潘赛季第四冠 史上首位F1中国车手首次中国完赛——2024 F1中国大奖赛
12
作者 王迪 《世界汽车》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4月21日,F1中国大奖赛在国际赛车场结束了正赛的争夺。红牛车手维斯塔潘依旧毫无悬念获得冠军,紧随其后的是迈凯轮车手诺里斯,同为红牛车手的佩雷兹则夺得季军。中国车手周冠宇第14名完赛,这位历史上首位F1中国车手终于完成了首次在中... 4月21日,F1中国大奖赛在国际赛车场结束了正赛的争夺。红牛车手维斯塔潘依旧毫无悬念获得冠军,紧随其后的是迈凯轮车手诺里斯,同为红牛车手的佩雷兹则夺得季军。中国车手周冠宇第14名完赛,这位历史上首位F1中国车手终于完成了首次在中国大奖赛上的本土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斯塔 f1中国大奖赛 中国车手 悬念 首位 赛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化F1c100S平台的低轨卫星通导一体化终端的设计
13
作者 朱晟 祝世通 +2 位作者 胡俊祥 高时汉 马昌浩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9期175-177,183,共4页
结合当前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文章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国产化F1c100S平台的低轨卫星通导一体化终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文章通过分析低轨卫星通信和北斗导航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国产化F1c100S平台的优势,详细阐... 结合当前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文章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国产化F1c100S平台的低轨卫星通导一体化终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文章通过分析低轨卫星通信和北斗导航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国产化F1c100S平台的优势,详细阐述了该终端的系统架构原理、关键技术、软硬件实现方案,并对终端功能进行了室内模拟载荷测试和上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终端可正常实现低轨卫星通信,并具备北斗导航定位功能,性能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文章提出的基于F1c100S平台的通导一体化终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在未来的低轨卫星应用中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化f1c100S平台 低轨卫星通信 北斗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f噪声检测MOSFET静电潜在损伤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仲发 庄奕琪 +3 位作者 杜磊 薛丽君 万长兴 施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579,共5页
分析了MOSFET静电损伤的机理 ,发现在静电应力期间 ,随着应力次数的增加 ,在SiO2 体内和Si/SiO2 界面同时产生潜在损伤积累 .Si/SiO2 界面较SiO2 层体内更容易产生缺陷 ,而且缺陷浓度更大 .用逾渗理论模拟了MOSFET中 1/f噪声与边界陷阱... 分析了MOSFET静电损伤的机理 ,发现在静电应力期间 ,随着应力次数的增加 ,在SiO2 体内和Si/SiO2 界面同时产生潜在损伤积累 .Si/SiO2 界面较SiO2 层体内更容易产生缺陷 ,而且缺陷浓度更大 .用逾渗理论模拟了MOSFET中 1/f噪声与边界陷阱浓度的关系 ,得出了与实验相一致的定性结果 ,为MOSFET静电潜在损伤的沟道漏源电流 1/f噪声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静电 潜在损伤 无损检测 1/f噪声 逾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虚拟仪器技术的1/f噪声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包军林 庄奕琪 +3 位作者 杜磊 李伟华 马仲发 万长兴 《电子器件》 EI CAS 2006年第2期369-372,共4页
传统基于傅立叶分析和频谱分析仪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无法对1/f噪声进行实时、高速、精确的测量与分析。本文在以虚拟仪器为平台,内嵌小波分析的低频噪声检测系统基础上对1/f噪声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到的... 传统基于傅立叶分析和频谱分析仪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无法对1/f噪声进行实时、高速、精确的测量与分析。本文在以虚拟仪器为平台,内嵌小波分析的低频噪声检测系统基础上对1/f噪声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到的1/f噪声幅值比传统的测试方法低2个数量,以小波理论构建的两个参量更深入细微地表征了1/f噪声特性:模极大值分布能够鉴别不同类型的1/f噪声产生机构,相似系数可描述应力对器件1/f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虚拟仪器 1/f噪声 模极大值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属种间F_1杂种与亲本的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金山 王章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鹅掌楸属种间正、反交F1杂种及双亲的扫描电镜(SME)观察表明:马褂木和反交F1的下表皮细胞具明显乳突,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则呈现平坦状;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高于马褂木与反交F1;杂种与双亲的下表皮... 鹅掌楸属种间正、反交F1杂种及双亲的扫描电镜(SME)观察表明:马褂木和反交F1的下表皮细胞具明显乳突,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则呈现平坦状;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高于马褂木与反交F1;杂种与双亲的下表皮蜡质纹饰和气孔器形态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正、反交F1的气孔开口明显大于双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f1杂种 叶下表皮 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EST-Ⅰ及EST-Ⅱ对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人参皂苷F1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吴秀丽 张怡轩 +3 位作者 赵文倩 王金辉 吴春福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筛选能将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1的真菌。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纯化出人参单体皂苷Rg1;采用固体与液体发酵培养法,从325株真菌中筛选到能对单体人参皂苷Rg1进行生物转化的菌株。采用1H-NMR1、3C-NMR... 目的筛选能将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1的真菌。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纯化出人参单体皂苷Rg1;采用固体与液体发酵培养法,从325株真菌中筛选到能对单体人参皂苷Rg1进行生物转化的菌株。采用1H-NMR1、3C-NMR波谱手段及理化性质鉴定人参皂苷Rg1及其转化产物。结果发现真菌菌株EST-Ⅰ与EST-Ⅱ将人参皂苷Rg1定向转化为人参皂苷F1,说明两种菌株能产生特异性水解C-6位葡萄糖的β-葡萄糖苷酶。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制备稀有人参皂苷F1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人参皂苷f1 人参皂苷RG1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杂交F_1罗非鱼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淞 卢迈新 +1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对4种杂交F1尼奥罗非鱼(不同尼罗罗非鱼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Ⅳ与莫荷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绝对增重率(g/d)为莫荷鱼>尼奥Ⅱ>尼奥Ⅲ... 对4种杂交F1尼奥罗非鱼(不同尼罗罗非鱼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Ⅳ与莫荷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绝对增重率(g/d)为莫荷鱼>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Ⅳ(P<0.01);②五种杂交F1罗非鱼雄性率为莫荷鱼>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Ⅳ(P<0.05),成活率彼此间无差异(P>0.05);③肥满度(K)为莫荷鱼>尼奥Ⅰ>尼奥Ⅲ>尼奥Ⅱ>尼奥Ⅳ(P<0.01)。以上结果表明,莫荷鱼生长性能较好,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杂交f1 生长性能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马铃薯杂交组合F_1的SSR鉴定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自强 于肖夏 +3 位作者 鞠天华 于卓 崔阔澍 王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1-1415,共5页
杂交育种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其杂种F1真实性鉴定是获得目标性状单株的关键环节。为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及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分别与"J07-6"和"陇薯3号&qu... 杂交育种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其杂种F1真实性鉴定是获得目标性状单株的关键环节。为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及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分别与"J07-6"和"陇薯3号"杂交,获得了杂种F1代。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技术对"Favorita"×"J07-6"、"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共86个单株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试验从4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适宜引物STM1049和S7。利用这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Favorita"×"J07-6"杂交种F1和"Favorita"×"陇薯3号"杂交种F1的SSR带型划分为双亲互补型、缺失型、父本型和母本型4种类型。依据SSR带型特征,从"Favorita"×"J07-6"和"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单株中分别鉴定出真杂种34个和27个,SSR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马铃薯杂交种真实性鉴定是可靠的。该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杂交种优良株系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种f1 单株 真实性 SS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GH和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聚合对产蛋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国辉 魏岳 +3 位作者 张学余 韩威 屠云洁 苏一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AA、CC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基因型ABCC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基因 POU1f1基因 白耳鸡 基因聚合 产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