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8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洋 袁超 +3 位作者 陈浩林 粟朝芝 韩勇 赵彦频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4-1704,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比较努贵杂交F1代羊(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与纯繁贵州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探究使用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同期出生的努贵杂交F1代羊和贵州黑山羊... 【目的】试验旨在比较努贵杂交F1代羊(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与纯繁贵州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探究使用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同期出生的努贵杂交F1代羊和贵州黑山羊公羔羊各30只,记录其初生重,保持同一饲养环境下饲养,测量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及体尺指标。随机选取14月龄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各7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采集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肉质性状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1)努贵杂交F1代羊3、6、9和12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且各体尺性状在12月龄时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2)努贵杂交F1代羊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3)努贵杂交F1代羊肌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4)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和37种脂肪酸,其中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精氨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结论】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可以显著提高F1代羊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并改善了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贵杂交f1代羊 贵州黑山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2
作者 马小霞 胡进红 +5 位作者 梁旺利 麻玉荣 孙雯 王玲霞 秦垦 梁文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种间杂交F1代枝叶性状及花期分析
3
作者 姜毅 陈洁宇 +5 位作者 龚涵 李楠昕 郭鑫淼 袁迎春 胡观兴 龚文芳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探究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种间杂交F1代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为F1代优株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攸县油茶‘攸杂2’(YZ2)×普通油茶‘华硕’(HS)F1代407棵单株,进行叶片、新梢、主枝角度等表型性状测量以及花期观测,并对群体... [目的]探究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种间杂交F1代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为F1代优株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攸县油茶‘攸杂2’(YZ2)×普通油茶‘华硕’(HS)F1代407棵单株,进行叶片、新梢、主枝角度等表型性状测量以及花期观测,并对群体数据进行变异情况、杂种优势、相关性以及聚类统计等分析。[结果]群体中各项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10.08%~71.64%之间,变异程度最高的是顶花芽个数,最低的是SPAD值;叶面积、新梢长和顶花芽个数的变异系数都超过20%,变异较强。顶花芽个数这一性状的变异系数高达71.64%,出现广泛分离,其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都为负值,说明F1代群体的顶花芽个数相对亲本出现衰退现象。群体表型性状中叶宽、叶厚、叶面积、新梢长及主枝角度这5个性状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遗传变异规律,可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群体各表型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大多为负值,只有叶形指数表现出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因此子代叶片形态较亲本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叶长、叶宽、SPAD值则表现为超低亲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F1代群体各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为密切,但主枝角度和SPAD值与其它性状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K均值聚类分析将F1代群体分为3类,第一类中大多数表型性状都大于另外两类,综合表现最优。F1代群体整体花期介于父母本之间,偏向于父本油茶‘华硕’,少数单株存在晚花现象。[结论]油茶F1代群体表型性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遗传变异,以此可为油茶F1代群体优势树种筛选及后期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f1代群体 表型性状 遗传变异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羊与萨哈F1的体尺和屠宰性能相关性、肉品质及免疫功能研究
4
作者 李文 卢亚宾 +1 位作者 姜海春 罗生金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哈萨克羊与萨哈F1的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的相关性、肉品质及免疫功能。试验选择8月龄萨哈F1(萨福克羊♂×哈萨克羊♀)与哈萨克羊各12只,按品种分成两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羊。采用“放牧+补饲”的方式饲养,混... 试验旨在研究哈萨克羊与萨哈F1的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的相关性、肉品质及免疫功能。试验选择8月龄萨哈F1(萨福克羊♂×哈萨克羊♀)与哈萨克羊各12只,按品种分成两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羊。采用“放牧+补饲”的方式饲养,混群饲养至9月龄。结果显示:萨哈F1和哈萨克羊的体重与胴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萨哈F1的体重与胸围相关系数为0.45,呈正相关(P>0.05);与哈萨克羊相比,萨哈F1的胸围显著增加(P<0.05),脂臀重显著减少1.45 kg(P<0.05)。与哈萨克羊相比,萨哈F1肌肉中丝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氨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哈萨克羊与萨哈F1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基本一致;萨哈F1肌肉中钾含量高于哈萨克羊,但铁、镁、钙、锌、硒含量低于哈萨克羊(P>0.05)。与萨哈F1相比,哈萨克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与哈萨克羊相比,萨哈F1生长速度快,尾脂少,生产性能优势明显;羊肉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哈f1 哈萨克羊 体尺指标 屠宰性能 相关性研究 肉品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E2F1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姣 安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的转录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和对HNSC的诊断价值。通过UALCAN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的转录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和对HNSC的诊断价值。通过UALCAN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析E2F1在HNSC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E2F1的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GO功能富集分析。纳入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44例和正常口腔黏膜对照21例,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RT-PCR法检测E2F1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mRNA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显示,E2F1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与IHC及PCR检测结果一致(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在HNSC患者中E2F1的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PCR结果显示,E2F1 mRNA在OSCC中呈高表达(P<0.01),不同分化程度(P<0.01),临床分期(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CGA数据库中分析结果一致。不同年龄、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CGA的数据分析结果不一致。KEGG通路富集及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E2F1及其相关基因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错配修复,细胞周期,DNA复制等过程。结论:E2F1的高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头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CGA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代育肥羔羊优势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明 张凤云 马娇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湖羊产业面临着品种改良的迫切需求。湖羊作为我国重要的毛肉兼用型羊种,其品种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湖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湖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科研机构和... 近年来,我国湖羊产业面临着品种改良的迫切需求。湖羊作为我国重要的毛肉兼用型羊种,其品种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湖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湖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加大了对湖羊杂交品种的研究力度。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外来品种,如澳洲白绵羊,它与当地湖羊进行杂交,以期产生兼具优质特性和高产性能的新品种湖羊。澳洲白绵羊因其基因资源的多样性,集成了不同品种的优势基因,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强以及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通过杂交改良,可以显著提升湖羊的综合品质,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并有效改善湖羊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本文主要对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代育肥羔羊优势展开了试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白 湖羊 杂交f1 育肥羔羊 优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新 王琳茜 +3 位作者 朱波 时沛 孙义长 韩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E2F1、MMP-2、MMP-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迁移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侵袭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E2F1 mRNA与E2F1蛋白表达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中MMP-2、MMP-9、BCL-2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BCL-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能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还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E2F1因子下调MMP-2、MMP-9、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E2f1 胃癌 增殖 迁移和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风英 佟延南 +6 位作者 曹建萌 刘志刚 王淼 衣萌萌 可小丽 卢迈新 朱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分析尼罗罗非鱼高要亲代群体的这些位点与其体质量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等6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尼罗罗非鱼高要子代群体和番禺群体中验证,将获得的体质量和形态相关位点进一步在尼罗罗非鱼海南群体中验证。【结果与结论】高要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中,分别有6个位点[S3(A-400G)、S4(A-469T)、S5(I-539D)、S6(A-881G)、S7(A-888G)和S12(C-1365T)]和5个位点[S3、S5、S11(I-1358D)、S13(C-1511T)、S14(A-1539T)]与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POU1F1基因11个SNP位点中,未发现与番禺群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相关联的位点。POU1F1基因6个SNP位点与海南雌雄群体关联分析表明,S4位点与海南雌性群体体质量相关,S3和S5位点与雄性群体体质量相关。双倍型与各群体体质量、各形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高要亲代群体中获得体宽相关双倍型2个;在高要子代群体、番禺群体及海南雄性群体中未获得与生长性状相关双倍型;在海南雌性群体中获得与体质量相关的双倍型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POU1f1 SNPs 双倍型 体质量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F1代生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阳 叶翠芳 +5 位作者 李广 陈爱江 王刚 景磊 王德泽 欧四海 《中国乳业》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生长发育比荷斯坦牛均快,最显著的是20月龄,虽然出生体重小2.8 kg,但20月龄体重多76 kg,日增重多0.16 kg,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分别多13 cm、8 cm、2cm、2 cm,尻长无差异。[结论]杂交F1代的日增重、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生长发育都优于荷斯坦牛,具备弗莱维赫牛生长快、增重快的品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维赫牛 荷斯坦牛 杂交f1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富2’ב金红’F1代苹果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10
作者 黄金凤 吕天星 +3 位作者 闫忠业 王冬梅 刘志 田帅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状低于低亲率40.18%~83.04%,表现出明显的偏低遗传趋势;单果重、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亲中值,且杂种优势率均为负值,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酸低于低亲率48.21%,也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果肉硬度表现出趋中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高亲率为70.54%,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亲遗传倾向。总之,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呈现较广分离,有趋向于高糖和低酸的遗传趋势,同时叶片性状、单果重有趋向于低亲的遗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富2’ב金红’杂交f1 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仔鱼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董艳珍 曾丽娟 +1 位作者 徐大勇 邓思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仔鱼的成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密度升高而降低。A组仔鱼生长最好,其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B组和C组除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外,全长和体重差异不显著;D组仔鱼生长最差,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大部分指标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2尾/L的养殖密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裸鲤 密度 杂交f1仔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粗饲料日粮对西杂F1代犊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晓江 孙亚波 +2 位作者 于明 王景春 崔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38,共5页
选择16头5~6月龄、体重166.47±3.71 kg的西杂F1代犊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从第1组到第4组依次饲喂含10%稻草、花生秸秆、羊草、野稗谷的日粮,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105 d,测定育肥牛生产性... 选择16头5~6月龄、体重166.47±3.71 kg的西杂F1代犊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从第1组到第4组依次饲喂含10%稻草、花生秸秆、羊草、野稗谷的日粮,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105 d,测定育肥牛生产性能、日粮消化性能和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第2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第3组与第1组、第4组差异显著(P<0.05);第4组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2)第2组的料重比最低,并与另外3组差异极显著(P<0.01)。(3)第2组DM、CP、EE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并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第2组的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第1组。(4)第2组的单位增重成本最低,增重收益和盈利最高,第2组盈利额分别比第1组和第4组每天多2.88元和2.22元。因此,肉牛育肥生产中利用花生秸秆作为主要粗饲料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西杂f1代犊牛 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桐 赵晓斌 +4 位作者 吕瑞娟 袁磊磊 陈谦 王群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探讨PET/CT在抗LGI1-A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GI1-AE的43例患者[其中急性期24例(56%),慢性期19例(44%)]的资料,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及临床特征。结果^(18)F-FDG PET显像结果显示,40例(93%)LGI1-AE患者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而只有26例(60%)患者出现异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P<0.05)。^(18)F-FDG PET代谢异常在治疗后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8)F-FDG PET的代谢几乎均正常。LGI1-AE患者的高代谢区位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MTL)。在33例(77%)患者中观察到BG区高代谢,72%的患者表现出MTL高代谢。共有22例患者(51%)表现出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其余患者表现出非FBDS症状(49%)。FBDS患者中有7例(7/21)检测到仅BG区高代谢,而非FBDS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2/19)检测到BG区高代谢(33%vs 10%,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抗LGI1-AE患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FBDS患者多表现为仅BG区高代谢,这表明BG区可能参与FBD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LGI1抗体 脑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癌症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溯源 木司塔巴·木台力甫 +1 位作者 李冬雪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ADGRF1在正常胰腺组织及PDAC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GRF1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TERT-HPNE及多种PDA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DGRF1的表达差异。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ADGRF1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DAC细胞AsPC-1、SW1990增殖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ADGRF1的Patu8988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DGRF1引起的PDAC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预测与ADGRF1促进PDAC癌症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ADGRF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00)。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多种PDAC细胞中ADG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上调(均P<0.05)。IHC结果显示ADGRF1在PDA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此外,下调ADGRF1能够抑制PDAC细胞AsPC-1、SW1990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ADGRF1则促进Patu898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RNAseq、GSE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的结果显示,ADGRF1的表达与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ADGRF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PDAC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多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 免疫 促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F、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健 刘松杰 +3 位作者 张观朝 沈裕厚 李凤臣 徐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CENPF、miR-1-3p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中CENPF、miR-1-3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ENPF、miR-1-3p表达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CENPF水平明显升高,miR-1-3p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和miR-1-3p水平呈负相关(r=-0.650,P<0.001)。不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下CENPF、miR-1-3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NPF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63.33%(19/30)显著低于低表达组93.33%(28/30)(χ^(2)=7.954,P<0.001);miR-1-3p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96.67%(29/3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0.00%(18/30)(χ^(2)=11.88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ENPF、miR-1-3p表达是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水平显著升高,miR-1-3p水平显著降低,二者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f 微小核糖核酸-1-3p 中晚期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作为PET显像剂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董伟璇 秦开心 +3 位作者 沈聪 施冬梅 胡文豪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 目的吲哚丙酸在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拟设计合成^(18)F-标记的吲哚丙酸即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并对其作为肿瘤PET显像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前体1-(2-对甲苯磺酸氧乙基)-吲哚丙酸甲酯与^(18)F-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粗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收集中间体,最后水解得1-[^(18)F]-IPA。目测产品的澄清度,精密试纸测定pH值,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ICR健康小鼠尾静脉注射1-[^(18)F]-IPA(0.2 mL,7 MBq),于5、15、25、45、75、120 min各不同时间点处死并解剖,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荷BxPC-3裸鼠行micro-PET/CT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组织器官不同时间点生物学分布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1-[^(18)F]-IPA总制备时间约35~40 min,放射化学产率(45±5)%,放射化学纯度>95%。产品溶液澄清无颗粒,pH值约6.5,体内外稳定性好。于各时间点处死ICR健康小鼠并解剖后测定1-[^(18)F]-I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除外脑组织,在ICR健康小鼠全身各主要脏器均有1-[^(18)F]-IPA的一定摄取,以肝脏、胆囊以及肾脏摄取最明显,胆囊处随时间推移放射性逐渐增高,在120 min时达到(39.86±6.56)%ID/g,骨摄取随时间无明显变化。Micro-PET/CT表明,荷BxPC-3裸鼠在注射1-[^(18)F]-IPA 30 min后的BxPC-3肿瘤处有一定量放射性摄取,但并不明显,此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约为55.18±14.62。这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脑在各时间点摄取均较低。结论1-[^(18)F]-IPA合成时间短、产率高,有望成为一种探查色氨酸吲哚代谢途径以及进一步揭示肿瘤免疫抵抗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8)f]氟代乙基吲哚丙酸(1-[^(18)f]-IPA) 放射化学 小动物PET/CT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1代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东升 卢倩倩 +2 位作者 丁伟 王志宇 王志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0,共6页
以蒙古冰草×航道冰草种间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生根的激素浓度进行筛选,并建立了完整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杂种F1代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二氯苯氧乙酸(2,4-D)1.5 mg/L+6-苄氨基嘌呤(... 以蒙古冰草×航道冰草种间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生根的激素浓度进行筛选,并建立了完整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杂种F1代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二氯苯氧乙酸(2,4-D)1.5 mg/L+6-苄氨基嘌呤(6-BA)0.3 mg/L,出愈率为81.7%;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6-BA 2.5 mg/L+萘乙酸(NAA)0.4 mg/L,分化率为71.7%;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为88.3%。经炼苗后,各基质移栽成活率大于90%。本研究通过建立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1代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有效保存冰草杂种F1代新种质,并为后期秋水仙碱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恢复育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冰草 航道冰草 杂种f1 幼穗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E2F1抑制人舌鳞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明珠 张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2134,共8页
目的在人舌鳞癌细胞中敲低E2F转录因子1(E2F1),探究其对舌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人舌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中E2F1表达。RT-PCR检测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和人舌鳞癌细胞SCC-9、CAL-27、T... 目的在人舌鳞癌细胞中敲低E2F转录因子1(E2F1),探究其对舌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人舌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中E2F1表达。RT-PCR检测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和人舌鳞癌细胞SCC-9、CAL-27、TSCCa和SCC-25细胞中E2F1基因的本底表达,筛选E2F1显著高表达的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在舌鳞癌候选细胞中敲低E2F1基因后利用CCK-8、EdU、克隆形成、细胞划痕、Transwell、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敲低E2F1对人舌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钙粘蛋白E(E-cadherin)、钙粘蛋白N(N-cadherin)和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l)蛋白及WNT信号通路标志物WNT家族成员3A(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相比癌旁组织,E2F1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1);同时相比HOEC细胞,E2F1在SCC-9、CAL-27、TSCCa和SCC-25细胞中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在SCC-25细胞中高表达最为明显,因此,后续实验使用SCC-25作为实验细胞株。SCC-25细胞中敲低E2F1后,CCK-8细胞存活能力明显被抑制(P<0.001);EdU阳性细胞数、细胞克隆成球数明显减少(P<0.001);细胞总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01);细胞处于G_(1)期细胞比例增多(P<0.01),相反处于G_(2)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被抑制(P<0.001);WNT信号通路蛋白WNT3A、β-catenin和CCND1蛋白表达降低(P<0.001),同时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P<0.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01)。结论敲低E2F1抑制人舌鳞癌SCC-2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过程,同时促进细胞凋亡,这种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舌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EMT W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富2号”ד金红”苹果F1代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19
作者 黄金凤 吕天星 +4 位作者 闫忠业 王冬梅 杨锋 王颖达 刘志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7期39-43,共5页
以苹果品种“长富2号”ד金红”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中以积累果糖和苹果酸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29.11~65.71 mg/g和2.79~8.24 mg/g。各糖酸组分含量... 以苹果品种“长富2号”ד金红”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中以积累果糖和苹果酸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29.11~65.71 mg/g和2.79~8.24 mg/g。各糖酸组分含量均呈正态分布(除柠檬酸),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呈偏正态分布,其遗传可能存在主效基因。果糖、葡萄糖和奎尼酸的遗传是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蔗糖和苹果酸含量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各糖酸组分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出现广泛的分离,变异系数均超过21%。本群体倾向于高果糖及低苹果酸亲本遗传,具有筛选风味优良单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f1 糖组分 酸组分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R-1通过阻断JAK2 V617F突变的人HEL细胞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翠 张娅薇 +3 位作者 杨蕊 吴肖婕 周嘉迪 薛江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基因测序鉴定JAK2 V617F突变;应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法鉴定LAIR-1募集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种类;采用CCK-8法检测HEL细胞的增殖;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HEL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和PI3K/AKT/mTOR通路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JAK2 V617F突变的HEL细胞中,LAIR-1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结合后可募集含Src同源域2磷酸酶2(SHP-2);LAIR-1可以下调HEL细胞JAK2、STAT1、STAT3、STAT5、AKT和mTOR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并能够显著抑制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而对BAX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影响;LAIR-1能够明显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HEL细胞凋亡。结论在JAK2 V617F突变的人白血病HEL细胞中,LAIR-1可通过募集SHP-2抑制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 JAK2 V617f突变 Janus激酶(JAK)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