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民众与艺术间的一个过电器”——摩登社“学校戏剧运动”及其论争考察 |
焦欣波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中国设计学派话题重建 |
杨先艺
刘震
汪笑楠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3
|
余上沅及其戏剧理论 |
沈达人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4
|
“国剧运动派”的群体构成及文化心态考察 |
顾金春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5
|
论泰国自由泰政府时期的华文教育 |
张美君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1 |
4
|
|
|
6
|
回望“轴心时代”——“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
洪峻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
7
|
“堂名”在近现代昆曲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
谢建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8
|
从一个侧面谈时代生活文化的相互联系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感 |
汪毓和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9
|
中唐文坛的夷夏之辨 |
李建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0
|
小学生对不同词语类型预视加工的发展 |
张巧明
崔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
2014 |
0 |
|
|
11
|
以“独创”为标尺重读现当代戏剧文学——兼论话剧与戏曲的文学史地位 |
孙惠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2
|
李玉论 |
顾聆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3
|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 |
潘桐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