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践与保障4方面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四大体系”的构成要素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思想体系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灯塔”,理论体系是“根基”,实践体系是“阵地”,保障体系是“磐石”。研究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对推动新时代强国建设、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思想体系 理论体系 实践体系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几个关键点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永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把握新教材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理解新教材情境创设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材不同功能模块的定位和联系,对标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教材...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把握新教材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理解新教材情境创设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材不同功能模块的定位和联系,对标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做加减、重组和活化,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新教材 人教版新教材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导向下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全海英 杨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依旧存在质量需求高期望与供给偏低的矛盾、内容需求多元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和现实需求激增与供给滞后的矛盾。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要想寻求高质量发展,要从供给侧、需求侧、供需侧出发,做到多方协同拉动供给弹力,内容适配释放需求潜力和制度健全优化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教育 供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响玲 马艳红 +1 位作者 籍婷暄 相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其逻辑理路体现在通过科技创新、要素优化、资源开放与跨界流通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支撑力、拓展力和协同力。其实现路径包括: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环境,推动学校体育绿色发展;加强内外联动,推动学校体育开放发展;注重合作创新,实现学校体育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育现代化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健 何浩 +1 位作者 张铁民 王惠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城市中心主义引发的人才选择机制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失衡;传统观念扎根以及“离农”“为农”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扩大了乡村体育教师的缺口;重智轻体的痼疾长期存在,促使传统体育文化和乡土知识内容逐渐消弭;教师“易下难留”与生源“城挤村空”的局面并存,加剧了教育内卷化。为解决乡村体育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基于政府、教师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以下纾解路径:借鉴“定期流动制”填补乡村体育教师缺口,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扭转“离农为农”矛盾,通过均衡配置编制资源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培育共生共荣关系,激活教师的多元角色赋能,共同促进课程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教育思维新格局,缓解教育内卷化问题,形成教育多元协同发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教师 城乡体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凌云 王健 史航昊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46,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探索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问题和路径。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聚焦更高质量、更好地满足教育主体获得优质体育教育需求的学校体育发展取向。“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体质健康”“体育教师”等学校体育领域的核心热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秉持育人为本价值立场,系统构建重德重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筑素养本位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模体;实施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索强师路径,推进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善治,凝聚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高质量课程 深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弘 马丽 彭国强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大属性。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理念体系的高定位,治理体系和治理... 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大属性。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理念体系的高定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高水准,体教融合的实突破,监测评价的高赋能,条件保障的高标准。具体实现路径上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学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强基工程、体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训练竞赛体制创新工程、学校体育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工程、学校体育立法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三大属性 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语境下“补偿性体能”的辨误与再定位
10
作者 郭江浩 熊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新课标语境下,补偿性体能作为一个非官方概念被引入学校体育,引发了诸多认识误区和操作误差,且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系列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澄清并予以纾解。研究认为,当前的补偿性体能并非官方确证的权威概念,从其定义来看,存在... 新课标语境下,补偿性体能作为一个非官方概念被引入学校体育,引发了诸多认识误区和操作误差,且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系列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澄清并予以纾解。研究认为,当前的补偿性体能并非官方确证的权威概念,从其定义来看,存在语义前后矛盾、表述冗余、缺乏一致性以及上下位概念重复等问题;补偿性体能练习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形成了健康说、均衡说、独立说、考试说4种操作误差,其分别表征为:误将健康作为体能练习的“提高-发展”性主导目标,不当追求心率强度的平均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能练习游离和割裂于运动技术教学,以及体能练习内容与体育中考过度关联、捆绑。相关误差的产生从根源上可归因为对健康第一的误读,包括对“第一”的取义与运动强度的追求均存在偏颇。基于学校体育的健康追求、人文价值及内在规定的三维分析框架,对补偿性体能引入学校体育予以再定位:警惕假借健康之名复归生物体育观,区分且兼顾体育课的不同运动强度类型,谨防补偿性体能练习与体育中考不当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 补偿性体能 运动强度 体育中考 体育课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1
作者 李菲菲 郭富强 +2 位作者 禹华森 周家玉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4,共8页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该指标体系包含背景质量、投入质量、过程质量、成果质量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以及57项三级指标。研究表明,背景质量的关键内核体现在价值取向,投入质量的核心动力重在师资力量,过程质量的主要路径指向课程实施,成果质量的直接体现则是学生发展。由此,构建价值引领的治理生态、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范式、完善质量生成的管控机制以及建立增值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CIPP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挑战与突破路向——基于TOE理论视角
12
作者 李磊 李恬 刘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构筑底层架构;在组织层面,全要素协同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创新驱动体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层面,教育空间的多维构建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然而,当前转型过程中仍存现实挑战:数字化教学设施“量质不足”,“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匮乏;教学主体内生能力偏弱,组织协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理念偏差,数字化路径不清晰。据此提出突破路向:推动数字化教学场景增量提质,拓宽“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内生能力,构建共享共建的组织间全要素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TOE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感受到的学校体育是什么样子:一项对“双一流”大学学生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
13
作者 尚力沛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他们感受到的学校体育,研究文本来自对“双一流”大学大一学生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经历”体育作业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从归纳出学生感受到的体育中考、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上的学段差异、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学... 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他们感受到的学校体育,研究文本来自对“双一流”大学大一学生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经历”体育作业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从归纳出学生感受到的体育中考、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上的学段差异、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学生参与体育获得的情感体验、学生学校体育参与中的家庭因素等5个方面来具体呈现学生感受到的学校体育,总结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从初中学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协调学生体育运动与学业间的矛盾及关系、整体性聚焦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质量、体育教育者要重视及实现体育教育活动的情感育人价值、建构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等5个方面提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关注点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学生 体育中考 体育课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4
作者 王洪彪 周成林 王丽岩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成就与优化路径。特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首要特征,均衡的资源配置是重要基础,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科学的评价机制...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成就与优化路径。特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首要特征,均衡的资源配置是重要基础,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关键手段。成就:从分散规则到制度协同的体系化演进,从形式达标到内涵发展的专业性进阶,从被动改善到主动发展的主体性觉醒,从学校主导到多元参与的生态化重构。优化路径:理念引领与评价革新的双向赋能,资源均衡与制度保障的协同推进,师资专业与课程创新的融合发展,协同治理与文化培育的系统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态度责任”素养中安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15
作者 李子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87,共4页
安全素养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态度责任”素养培养的重要主题之一,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科,符合国家安全教育要求。本文分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中安全素养的内涵、建构安全教育范式,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态度责任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自然教育的实践
16
作者 牛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1,共2页
自然教育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与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本市的生态资源,通过多项实践活动,探索了自然教育的实践路径。该活动可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自然的奥秘,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因地制宜 生态意识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
17
作者 王海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9,共3页
济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聚焦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该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包括:重视渗透学科德育元素,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选择教材内容,实践活动和栏目设置丰富,教材版式设计精... 济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聚焦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该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包括:重视渗透学科德育元素,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选择教材内容,实践活动和栏目设置丰富,教材版式设计精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要聚焦大概念、真实情境的创设、科学思维训练、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落实,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材 核心素养 学科育人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资源的“黄桃的一生”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
18
作者 王蕾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8,共4页
结合义教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果蔬罐头产业为乡土资源,设计了任务驱动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案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发展,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激发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 跨学科 项目式教学 乡土资源 农业教育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实施水平、类型与影响——基于多维多类模型建构的混合研究
19
作者 于海波 彭佳 +1 位作者 冯利 王艳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了解“新课标”颁布后初中物理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类型、特征与影响,对于调控教师课程实施有效性,推动“新课标”落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混合研究中的解释性序列设计,对课改实验区初中物理教师课程实施实然样态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了解“新课标”颁布后初中物理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类型、特征与影响,对于调控教师课程实施有效性,推动“新课标”落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混合研究中的解释性序列设计,对课改实验区初中物理教师课程实施实然样态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1)教师整体课程实施水平较高,个人教学“观念-能力”是影响教师实施的关键因素;(2)教师群体可以划分为“低-实施低效型、中-顺势扮演型、高-实施高效型、高-迎难而上型”四类实施类型,不同类型教师的课程实施各维度呈现多重异质性,在性别与教龄之间的分布呈现峰谷交叠态势,在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式方面呈现显著差异;(3)不同类型教师课程实施主观影响因素各具特点,分别呈现“注重学校课改环境、强调课程资源支持、提升实施自我效能、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四大特征。为推进“新课标”的有效落地,建议根据初中物理教师课程实施类型进行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物理教师 课程实施 多维多类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中生物学教材“讨论”栏目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
20
作者 邰玉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6,共4页
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新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讨论”栏目为例,探索发展初中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比较分析型“讨论”,发展学生归纳和概括思维;探究建构型“讨论”,发展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应用解释型“讨论”,发展学生演绎和迁移思维;拓... 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新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讨论”栏目为例,探索发展初中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比较分析型“讨论”,发展学生归纳和概括思维;探究建构型“讨论”,发展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应用解释型“讨论”,发展学生演绎和迁移思维;拓展论证型“讨论”,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 苏教版新教材 教材栏目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