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是由龈下菌斑中的微生物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周组织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并使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等出现进行性的破坏,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慢性牙周炎是由龈下菌斑中的微生物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周组织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并使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等出现进行性的破坏,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作为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措施。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抗菌光动力疗法(aPDT)与全身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搜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共7个数据库,搜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止,被搜索文献的语言类型...目的比较抗菌光动力疗法(aPDT)与全身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搜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共7个数据库,搜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止,被搜索文献的语言类型为中文或英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用Cochrane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4.0软件对被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有8篇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3个月时,当光敏剂(PS)为亚甲基蓝(MB)时,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aPDT对探诊深度(PD)的改善效果优于SRP+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后3个月时,当PS为吩噻嗪氯时,SRP+全身抗菌药物对PD的改善效果优于SRP+aPDT(P<0.05)。治疗后3个月,SRP+aPDT/SRP+全身抗菌药物对临床附着水平(CAL)、探诊出血(BOP)的改善效果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6个月,SRP+aPDT/SRP+全身抗菌药物对PD、CAL、BOP的改善效果均无明显区别(P>0.05)。与基线期相比,治疗后3个月时,SRP+aPDT使PD、CAL、BOP分别改善了(0.80±0.19)mm、(0.94±0.29)mm、19.74%±1.91%(P<0.05);而SRP+全身抗菌药物使PD、CAL、BOP分别改善了(1.02±0.27)mm、(0.95±0.25)mm、19.39%±11.83%(P<0.05)。治疗后6个月,SRP+aPDT使PD、CAL、BOP分别改善了(1.37±0.47)mm、(1.29±0.52)mm、28.97%±2.43%(P<0.05);而SRP+全身抗菌药物使PD、CAL、BOP分别改善了(1.55±0.53)mm、(1.34±0.49)mm、29.34%±10.47%(P<0.05)。结论SRP+MB-aPDT对PD的改善效果优于SRP+全身抗菌药物;SRP+全身抗菌药物对PD的改善效果优于SRP+吩噻嗪氯-aPDT,MB-aPDT或许能成为全身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牙周炎的替代方法。牙周炎类型、2型糖尿病、吸烟、aPDT次数、全身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治疗时间等因素对于SRP+aPDT/SRP+全身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影响相当。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已发表的一次文献,采用布尔运算法则组合医学主题词+自由词,...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已发表的一次文献,采用布尔运算法则组合医学主题词+自由词,检索时间由建库至2020年12月,语言类型为中文或英文,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获取SRP+PDT治疗牙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被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采用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I)、探诊出血(BOP)。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使用SRP+PDT治疗的试验组在治疗1个月时,PD和BO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SMD=-0.81,95%CI为-1.40~-0.21,P=0.008;BOP:SMD=-0.61,95%CI为-1.05~-0.16,P=0.008);治疗3个月时,仅P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7,95%CI为-0.91~-0.23,P=0.001);治疗6个月时,CAL和P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L:SMD=-0.46,95%CI为-0.88~-0.03,P=0.04;PD:SMD=-0.57,95%CI为-1.04~-0.11,P=0.02);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PDT辅助SRP可在短期(6个月)内改善CAL,减少PD,但尚无证据显示在改善PI和BOP方面,PDT辅助SRP优于单纯SRP。展开更多
文摘将64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T组)和利多卡因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L组)(n=32)在牙周手术治疗时采用VAS评估镇痛效果,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术中2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和12 h K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L组(P<0.05);术中L组全部出现口腔内局部轻度不良反应,KT组无任何局部不良反应出现(P<0.05);术后L组和KT组各观察到2例和1例轻度不良反应(P>0.05)。
文摘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已发表的一次文献,采用布尔运算法则组合医学主题词+自由词,检索时间由建库至2020年12月,语言类型为中文或英文,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获取SRP+PDT治疗牙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被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采用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I)、探诊出血(BOP)。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使用SRP+PDT治疗的试验组在治疗1个月时,PD和BO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SMD=-0.81,95%CI为-1.40~-0.21,P=0.008;BOP:SMD=-0.61,95%CI为-1.05~-0.16,P=0.008);治疗3个月时,仅P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7,95%CI为-0.91~-0.23,P=0.001);治疗6个月时,CAL和P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L:SMD=-0.46,95%CI为-0.88~-0.03,P=0.04;PD:SMD=-0.57,95%CI为-1.04~-0.11,P=0.02);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PDT辅助SRP可在短期(6个月)内改善CAL,减少PD,但尚无证据显示在改善PI和BOP方面,PDT辅助SRP优于单纯S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