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太炎《齐物论释》定本论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攸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8,共11页
《齐物论释》定本是章太炎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析其理路,抉其根源,论其得失,认为《齐物论释》定本以佛解庄,既有甚为通达深湛之说,又有引申附会之处,并就其十余个哲学问题予以比较探讨。太炎用来解释"齐... 《齐物论释》定本是章太炎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析其理路,抉其根源,论其得失,认为《齐物论释》定本以佛解庄,既有甚为通达深湛之说,又有引申附会之处,并就其十余个哲学问题予以比较探讨。太炎用来解释"齐物"之平等,虽从佛经中来,实则深受西方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庄子《齐物论》虽然可以勉强引申出万物"平等"之意,但原本着意于"道通为一","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即万物均有存在的合理性,人应超越个体的拘囿,达到"知通为一"的境界。太炎致力于以平等说解读齐物论,这既是其论著的创见和价值所在,也是其思想整体偏离庄子文本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章太炎 齐物论释 道通为一 万法唯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章太炎经学诠释思想渊源——《齐物论释》与佛学的关联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6-80,共5页
作为从晚清走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殿军领袖 ,章太炎既继承了传统古文经学的朴学精神 ,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 ,在传统经学的诠释中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文本 ,讨论了章太炎以《庄子》为传统资源对佛学更高境... 作为从晚清走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殿军领袖 ,章太炎既继承了传统古文经学的朴学精神 ,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 ,在传统经学的诠释中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文本 ,讨论了章太炎以《庄子》为传统资源对佛学更高境界——“随顺成俗”的标新 ,通过披检章氏对《齐物论》术语的重新诠释 ,展现其对庄子思想的时间维度上的关怀与重视 ,并关注由此引发的章氏子学向以《答问》为代表的经学 (史学 )转向 ,试图廓清其经、史著述思想的体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随顺成俗 时间 子学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到思想——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诠释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洁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54,共6页
《齐物论释》为章太炎以佛解庄之力作,也是庄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式著作。本文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对于《齐物论释》中的诠释方法加以研究,并指出这个文本主要运用了格义法、遮诠法和判教。身处中西文化交汇时期的章太炎,在多方采撷佛... 《齐物论释》为章太炎以佛解庄之力作,也是庄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式著作。本文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对于《齐物论释》中的诠释方法加以研究,并指出这个文本主要运用了格义法、遮诠法和判教。身处中西文化交汇时期的章太炎,在多方采撷佛学和西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对于《齐物论释》作出了独特性的诠释,是通过诠释传统而建构起自己独创性思想体系的成功代表。他的诠释方法,既体现了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时代特色,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太炎《齐物论释》文本成因及其价值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9,共7页
《齐物论释》是国学大师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章太炎通过以佛解庄的方式将己意寓于庄子之意,充分彰显了他的济世理想与情怀。本文从《齐物论释》的成书原因、过程及其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整体呈现出《齐物论释》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以佛解庄 济世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章太炎《齐物论释》看现代中国平等观念之转向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徐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平等观念的嬗变表现出实践性和辩证性的统一。从康有为到刘师培,现代中国早期平等观念的基本规定是以无差别为中心的抽象同一观念。章太炎《齐物论释》是超越这一观念的重要尝试,即从价值平等转向事实平等,从主体... 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平等观念的嬗变表现出实践性和辩证性的统一。从康有为到刘师培,现代中国早期平等观念的基本规定是以无差别为中心的抽象同一观念。章太炎《齐物论释》是超越这一观念的重要尝试,即从价值平等转向事实平等,从主体差别转向本体差别,从抽象同一转向具体同一。章太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转变,首先是由于深深卷入革命党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实践经验把价值理念转换为理论认识;其次是基于对唯识学的独特理解,得以在本体层面重构平等观念;最后是对清代古音学传统的继承为突破早期平等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章太炎《齐物论释》把差别提升到本体层面,形成了以差别为中心的新平等观,体现出平等观念发展的实践性和辩证性的统一。但他否定了平等观念的客观性和历史性,这也成为现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深刻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平等 抽象同一 本体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章太炎的平等思想——齐物哲学与中国现代价值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孟琢 陈子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58,共7页
平等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太炎的平等思想经历了由荀学向庄学的发展历程,在以《齐物论释》为中心的齐物哲学中,他融贯庄学与唯识、华严之学,建立起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形而上学体系,为平等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太炎... 平等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太炎的平等思想经历了由荀学向庄学的发展历程,在以《齐物论释》为中心的齐物哲学中,他融贯庄学与唯识、华严之学,建立起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形而上学体系,为平等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太炎的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两行”的思维方式中,体现出激进批判与历史主义的保守态度的融合,具有丰富多元的思想面貌。在“五四”的历史坐标中理解太炎的平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释 唯识 华严 批判 保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与忠恕:章太炎“以庄证孔”思想发微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智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4,共11页
章太炎曾自称其学为"以庄证孔",即以庄子的"齐物"哲学解释孔子的"忠恕之道",他因此提出"尽忠恕者是惟庄生能之""齐物即忠恕两举者"等理论。太炎将"齐物"与"忠恕"... 章太炎曾自称其学为"以庄证孔",即以庄子的"齐物"哲学解释孔子的"忠恕之道",他因此提出"尽忠恕者是惟庄生能之""齐物即忠恕两举者"等理论。太炎将"齐物"与"忠恕"相贯通的内在理路是:他先以佛学之"真如"——"平等"证庄子之"无我"——"齐物",再以庄子之"无我"——"齐物"证孔子之"忠恕之道"。如果说传统学界对"忠恕"的解释是"有己之忠恕",那么,太炎基于庄学和佛学的"忠恕"则是"无己之忠道"与"有己之恕道"两相并举,传统解释重"恕道",太炎更重"忠道";传统之"忠道"是反己尽己,太炎之"忠道"是虚己尽彼。他强调以"恕道"推度他者之时,同时需要以"忠道"整全地观照他者,此庶几有补儒学"絜矩之道"之所可能产生的为孔子所始料未及的种种负面影响。太炎先"以佛证庄"再以"以庄证孔"之思想关怀,是以东方古典思想对所谓公理、自由、平等等近代西方启蒙理念进行批判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孔子 庄子 忠恕 齐物论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仲荦和《章太炎全集》 被引量:2
8
作者 汤志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王仲荦先生是章太炎的晚年入室弟子,泛滥群籍,尤精乙部,除留下《魏晋南北朝史》等大量著作外,对章太炎遗著的整理、出版也关怀备至。《章太炎全集》就是在仲荦先生的精心擘划、辛苦经营下得以问世的。章太炎生前曾手定《章氏丛书》,包... 王仲荦先生是章太炎的晚年入室弟子,泛滥群籍,尤精乙部,除留下《魏晋南北朝史》等大量著作外,对章太炎遗著的整理、出版也关怀备至。《章太炎全集》就是在仲荦先生的精心擘划、辛苦经营下得以问世的。章太炎生前曾手定《章氏丛书》,包括《春秋左传读叙录》一卷,《刘子政左氏说》一卷,《文始》九卷,《新方言》十一卷,附《岭外三州语》一卷,《小学答问》一卷,《说文部首韵语》一卷,《庄子解故》一卷,《管子余义》一卷,《齐物论释》一卷,《齐物论释》重定本一卷,《国故论衡》三卷,《检论》九卷,《太炎文录》二卷、别录三卷、补编一卷,《蓟汉微言》一卷。有上海右文社铅字排印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魏晋南北朝史 全集 浙江图书馆 出版社 春秋左传 丛书 别录 上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庄济佛”与“以易济佛”——章太炎与熊十力两种“新唯识学”比较初论
9
作者 李智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153,共8页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主体之消解,却否认唯识学对出世间的追求,转识则成智,顺识则成俗,真妄一元,俗真同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将佛学的出世涅槃改造为庄学式的在世逍遥。熊十力否认唯识学之唯识无境、体用相分学说,承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重建传统儒家主体论哲学,重建世间真实性。章太炎与熊十力都用内圣外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章太炎按照唯识学和庄学对主体的消解性原则,以依他起自性而否定国家-政府之实在性,从而凸显公民个体性,构建起一个突显个体正义之齐物世界;熊十力则以儒学“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改造唯识学,以儒家的恕道、推恩等原则构建起一个突显社会正义之大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熊十力 齐物论释 新唯识论 内圣外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