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射疗法并中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君 章正 肖建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4-256,共3页
为了解不同疗法治疗鼻咽癌的效果 ,将 16 3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外照射 +中药 +腔内后装组(EIAIRC) ;外照射 +中药组 (EIC)和单纯外照射组 (SRT)。全部病人行常规放疗。EIAIRC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 5 6~ 6 0Gy,腔内放疗每次 8Gy ,... 为了解不同疗法治疗鼻咽癌的效果 ,将 16 3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外照射 +中药 +腔内后装组(EIAIRC) ;外照射 +中药组 (EIC)和单纯外照射组 (SRT)。全部病人行常规放疗。EIAIRC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 5 6~ 6 0Gy,腔内放疗每次 8Gy ,共 2次 ;EIC及SRT组外照射剂量 6 8~72Gy。三组中有颅底骨破坏者小野补量 10Gy。EIAIRC和EIC组于放疗期间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显示 3组病人的 3,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但放疗伍用中药可减轻鼻咽癌放疗的急性反应。提示早期鼻咽癌外照射配合腔内治疗 ,可减少外照射剂量 (减轻放射损伤 ) ;中药不增加远处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中医药疗法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莉萍 杨超凤 +1 位作者 周桂娥 邓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尺子测量和验证片拍摄,对常规放射治疗组与调强放射治疗组的患者,测量其激光定位线的吻合度及匹配、分析验证片的误差率。结果:①尺子测量:激光定位线调强...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尺子测量和验证片拍摄,对常规放射治疗组与调强放射治疗组的患者,测量其激光定位线的吻合度及匹配、分析验证片的误差率。结果:①尺子测量:激光定位线调强组吻合率达100.0%,常规组经调整达98.0%;②验证片拍摄:调强放射治疗组总体误差明显小于常规放射治疗组。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的精确度比常规放射治疗显著提高。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系统误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期间的急性放射性反应与体重下降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果 袁太泽 +4 位作者 陈晨 陶亚岚 梁颖 黄赖机 张秀萍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体重下降和急性放射性反应这两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二变量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间在中山大学附...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体重下降和急性放射性反应这两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二变量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32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体重下降和急性放射性反应的关系。结果:在全部的322例患者中,93.5%的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体重下降平均值为6.85%的放疗前体重。最常见的急性反应分别出现在皮肤、黏膜和唾液腺。用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皮肤(P=0.002)、黏膜(P<0.001)、咽和食管(P<0.001)以及上消化道(P=0.003)等急性放射性反应因素与体重下降呈正相关;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JCC N分期(P=0.008)、是否化疗(P=0.018)和黏膜(P=0.005)、咽和食管(P<0.001)以及上消化道(P=0.047)的急性放射性反应是独立影响调强放疗期间体重下降的因素。结论:调强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反应可直接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体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体重下降 急性放射性反应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鼻咽、喉同时多原发癌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庞学利 肖红 +3 位作者 阎晓初 黄海辉 谭崇富 邓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504-2504,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肿瘤 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鼻咽癌多学科治疗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建基 宗井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989-199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首选的放射治疗已由常规适形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影像指导放射治疗、同时,放化综合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介入,奠定了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鼻咽癌的疗效和患者的生...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首选的放射治疗已由常规适形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影像指导放射治疗、同时,放化综合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介入,奠定了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鼻咽癌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治疗失败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针对新形势下学术发展趋势的研究热点,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周雨霏 邓晓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3-537,共5页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调强适形放疗(IMRT)既满足了鼻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对靶区的要求,同时满足了对头颈部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的要求,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有着其它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鼻咽癌放疗的主流技术。靶区确定和勾画...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调强适形放疗(IMRT)既满足了鼻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对靶区的要求,同时满足了对头颈部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的要求,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有着其它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鼻咽癌放疗的主流技术。靶区确定和勾画是IMRT的重点:大体肿瘤靶区包括鼻咽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临床靶区根据受累的危险程度的不同分为高危区和低危区,不同的靶区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同常规放疗技术相比,IMRT提高了肿瘤区剂量,并使肿瘤区的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受量,尤其在保护腮腺功能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效缓解了鼻咽癌放疗后因唾液分泌不足造成的口干症状。而对于保护腮腺功能的限制剂量目前尚无定论。总结其临床应用结果,IMRT提高了肿瘤局控率,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主要原因,需采取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在采取何种方法降低肿瘤复发率的问题上仍存在争议。因鼻咽癌IMRT开展较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IMRT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造成的正常组织生物效应增加;分次照射时间延长导致的肿瘤区相对剂量率降低;不同单位在靶体积划分和勾画方面的差异等。在运用多种影像融合技术提高靶区勾画精确性以及利用乏氧细胞示踪技术实现生物适形等方面仍需近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适形放疗 腮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例儿童及青少年鼻咽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与预后
7
作者 刘慧忠 李宝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224,共3页
本文分析了儿童,青少年鼻咽恶性肿瘤143例的临床表现、疗效及远期并发症。5、10年存活率分别为52.4%和40.0%。疗效与年龄、性别、病期、原发灶侵犯范围、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控制情况有密切关系。探讨了本组鼻咽肿瘤放疗效果较好及放... 本文分析了儿童,青少年鼻咽恶性肿瘤143例的临床表现、疗效及远期并发症。5、10年存活率分别为52.4%和40.0%。疗效与年龄、性别、病期、原发灶侵犯范围、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控制情况有密切关系。探讨了本组鼻咽肿瘤放疗效果较好及放疗后远期并发症放射性脑病和垂体机能低下的机制。认为儿童少年鼻咽肿瘤放疗剂量应低于成人组,设野应尽可能避开垂体,力求避免此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雷新 杨晓霞 +2 位作者 王东 胡南 刘岩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5-966,984,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放疗先设定7~9个适形野,再设定80~100个调强子野照射,靶区剂量2.2Gy/(次·天)。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平均受照体积,观察放疗期间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腮腺)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受照体积调强放疗组分别为(30±4.8)%、(56±6.7)%、(95±8.6)%、(92±8.1)%,常规放疗组分别为(98±9.4)%、(56±10.7)%、(100±9.7)%、(99±9.5)%,调强放疗组腮腺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Ⅰ、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Ⅱ、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Ⅱ、Ⅲ级。其中口干(腮腺)反应、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Ⅱ、Ⅲ级者调强放疗组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另外,调强放疗组的放疗时间为45.0±4.4天,少于常规放疗组的51.0±5.3天。但调强放疗组放疗后鼻咽腔炎症反应较重。结论使用调强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并能缩短放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9例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颖川 朱小东 +3 位作者 李龄 曲颂 梁振强 梁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29-2035,共7页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33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男性244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为2.57:1,中位年龄4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随访率为97.3%。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0%、94.9%、90.7%;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9.1%、97.0%、94.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9%、86.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96.5%、95.7%;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9.3%、98.5%、9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1%、93.6%、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Ⅰ~Ⅲ期vs.Ⅳ期)和年龄(<44岁vs.≥44岁)是总生存、无瘤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临床分期是疾病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常见急性放疗不良反应为1、2级皮肤损伤(98.8%)及2、3级口腔黏膜损伤(95.0%)。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中12例仍存在1、2级腮腺损伤,未观察到3、4级晚期损伤。结论:IMRT治疗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及总生存率,对正常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急性不良反应可较好耐受,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例Ⅲ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梁毅 林少俊 +4 位作者 潘建基 韩露 宗井凤 邱素芳 林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肿瘤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鼻咽癌分期不同,疗效不同,同一分期各亚组间疗效有无差别,尚有待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Ⅲ期鼻咽癌各亚组间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3例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AJCC 2002分期,其中T3N07例(5.3%),T3N139例(29.3%),T2N248例(36.1%),T3N239例(29.3%)。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124例患者行诱导化疗,其中24例患者行同期化疗,3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结果: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9%、89.9%、82.5%和83.4%。T2、T3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1%、89.4%(χ2=0.407,P=0.52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2%、89.3%(χ2=0.152,P=0.69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5%、80.0%(χ2=0.899,P=0.343),总生存率分别为81.1%、84.7%(χ2=0.311,P=0.577)。N0-1、N2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1%、90.9%(χ2=0.007,P=0.93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8%、85.8%(χ2=4.69,P=0.03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79.2%(χ2=1.746,P=0.183 6),总生存率分别为93.5%、78.1%(χ2=5.052,P=0.025)。辅助化疗对IMRTⅢ期鼻咽癌未能获益,但3、4级毒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48%vs 27.6%,P<0.005)。结论:对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IMRT联合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N0-1期较N2期患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一步提高IMRTⅢ期鼻咽癌疗效还需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更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临床Ⅲ期 调强放疗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及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芳 王汉渝 +3 位作者 胡伟汉 蔡修宇 徐韬 张晓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EGFR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观察调强适型放射治疗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及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共8例入组,其中... 目的:EGFR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观察调强适型放射治疗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及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共8例入组,其中初治鼻咽癌7例,复发鼻咽癌1例,所有病例均为Ⅲ、Ⅳ期;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报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方法包括调强放疗、顺铂、西妥昔单抗(400mg/m2,放射治疗前1周;250mg/m2,每周1次,放疗期间维持)。结果:8例均完成调强放疗。8例完成西妥昔单抗治疗4~8疗程,平均6个疗程;3例因肝功异常未行同期化疗,3例完成DDP30mg/m2化疗4~7疗程,1例完成DDP100mg/m2化疗2疗程,1例完成DDP100mg/m2化疗1疗程。8例均出现皮肤痤疮样皮疹,主要急性毒性反应为黏膜炎和骨髓抑制;黏膜炎8例;白细胞下降3例;3个月后所有反应为0~1级。8例均达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1例患者综合治疗后3个月出现肋骨转移。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及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咽黏膜炎和疼痛较重,有2例不可耐受,建议降低西妥昔单抗的剂量。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西妥昔单抗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腮腺功能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霞云 章英剑 +2 位作者 应红梅 胡超苏 何少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33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其中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4例、Ⅳa期14例(92分期),Ⅰ、Ⅱ期行单纯放疗,Ⅲ、Ⅳ期采用放化疗。全部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PTVg66Gy/30F,鼻咽和上颈部...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33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其中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4例、Ⅳa期14例(92分期),Ⅰ、Ⅱ期行单纯放疗,Ⅲ、Ⅳ期采用放化疗。全部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PTVg66Gy/30F,鼻咽和上颈部、下颈部PTVc分别是60Gy/30F、54Gy/30F。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结束、随访时行放射性核素显像以检测腮腺99mTc清除率测定其摄取指数(UI)、分泌指数(EI),并结合腮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患者口干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腮腺EI值放疗前为0.58±0.13,放疗中为0.17±0.22,放疗结束时为0.09±0.17,随访中为0.42±0.18,放疗中和放疗结束时均比放疗前有下降,随访时比放疗结束时有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时间<6月、≥6月的EI值分别时0.30±0.21,0.53±0.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其UI值在4个时间点分别为5.05±2.28、5.78±2.41、5.38±2.10、4.52±2.2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70)。DVH结果:全组腮腺平均剂量35.5Gy,V26平均值为71.3%。腮腺平均剂量≤median和腮腺平均剂量>median的EI值在随访中分别为0.505±0.103、0.373±0.136(P=0.007)。V26≤median、V26>median的EI值在随访中分别为0.490±0.120、0.403±0.136(P=0.086)。两种情况U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标准:放疗结束时口干Ⅰ度5例(15%)、Ⅱ度28例(85%),随访中:0度6例(18%)、Ⅰ度23例(70%)、Ⅱ度4例(12%)。平均随访时间为17月(10~22月),1例原发灶、上颈部淋巴结同时复发,3例远处转移,其中1例死亡。结论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的影响表现在EI,腮腺放射剂量低,有利于腮腺功能的保护,放疗后腮腺功能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腮腺功能 调强放疗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毛艳 刘文其 +2 位作者 范小玲 康敏 覃玉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891-389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调强放疗的17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资料,以SPSS17.0软件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170例患者调强放疗后的放射性...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调强放疗的17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资料,以SPSS17.0软件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170例患者调强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总发生率为76.5%(130例),其中放疗后0~3、3~6、6~12个月以及1年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9.2%(64例)、15.4%(20例)、20.8%(27例)、14.6%(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鼻腔冲洗均与调强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有关;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鼻咽腔冲洗是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较高且基本于放疗后1年内出现;鼻腔冲洗可减少调强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疗 窦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大高 钱立庭 +4 位作者 张红雁 马军 刘云琴 朱蕾蕾 程勋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分析164例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常规放射治疗(CRT)128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 目的分析164例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常规放射治疗(CRT)128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全组死亡50例,5年总生存率为67.6%。CRT组和IMRT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和51.3%(χ2=1.4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M分期和首程治疗后完全缓解率是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患者多数表现1~2级急性放射反应和0~2级后期放射损伤,未观察到3级或4级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CRT组和IMRT组患者发生2级口腔及咽部黏膜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70%、22%(P<0.05)。放疗后1年发生轻中度口干CRT组和IMRT组发生率分别是96%、33%(P<0.05)。结论 N、M分期和首程后完全缓解率可以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鼻咽癌患者经IMRT和CRT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放疗反应明显减轻,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冬平 余意 +3 位作者 齐斌 刘锦全 李铭仪 梁玉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99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式对患者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为不同条件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39例,适形调强放疗(IMRT)组32例,以门齿距及LENT SOMA标准为评价指标,比较两...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式对患者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为不同条件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39例,适形调强放疗(IMRT)组32例,以门齿距及LENT SOMA标准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及性价比。结果 3D-CRT组近期局部控制率与IMRT组无差异(P=0.878);3D-CRT组的颞颌关节受量高于IMRT组(平均57.06 Gy和40.90 Gy,P<0.001);比较两组放疗后1年与放疗前门齿距差值,3D-CRT组缩小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颞颌关节损伤按SOMA分级标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IMRT技术来说,3D-CRT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优势,颞颌关节的损伤可耐受,3D-CRT技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仍是性价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三维适行放疗 调强适行放射治疗 颞颌关节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建基 徐鹭英 +1 位作者 陈梅 张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3-573,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增敏剂 安替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a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三种含铂方案同期化疗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明君 叶建明 +2 位作者 郭海亮 黄莉 王祥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2-624,共3页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结果:中位随访28(5~37)个月,三组无瘤生存曲线和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DP组与PF组优于TP组。三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分别为34.78%vs30.43%vs8.70%(P<0.05)、23.91%vs21.74%vs34.78%(P<0.05)、60.87%vs65.22%vs52.17%(P>0.05)。结论:IMRT同期联合PF、TP、DDP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综合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DDP方案最优,PF方案次之,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同期化疗 紫杉醇 顺铂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复方丹参、野木瓜对鼻咽癌放射增敏的前瞻性研究(附557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成钦 卢泰祥 +4 位作者 闵华庆 伍于珍 蔡名曲 古模发 冼超贵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83-485,共3页
收集557例鼻咽癌以随机分组联合应用地龙、复方丹参、野木瓜进行放射增敏的前瞻性研究。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不管放疗结束时原发灶的全消中还是放疗后3个月鼻咽CT扫描复查原发灶的全消率,中药放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5... 收集557例鼻咽癌以随机分组联合应用地龙、复方丹参、野木瓜进行放射增敏的前瞻性研究。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不管放疗结束时原发灶的全消中还是放疗后3个月鼻咽CT扫描复查原发灶的全消率,中药放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5。但颈淋巴结转移灶的全消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5。同时还讨论了以上3种中药放射增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放射疗法 增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晚期耳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莎莎 任陈 +4 位作者 田允鸿 谢国柱 刘英 孙权权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34-373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并对包括就诊时年龄、患者性别、TNM分期、内耳剂量以及同步化疗在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6个月后听阈升高>15dB者占61.8%(47/76),2年后达76.3%(58/76)。放疗后所有患者ABR检查与放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DPOAE幅值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以及同步顺铂化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耳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耳损伤主要部位在内耳耳蜗,而听神经传导通路功能变化不明显;确诊时患者年龄以及放疗过程中合并同步化疗可能影响放疗晚期SNH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充 陈明 +4 位作者 吴少雄 曾祥发 卢泰祥 崔念基 钱剑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EHART)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2月 6 4例T3— 4N0 M0 、KPS 80的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 ,并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 (CFRT)组和EHART组 ,每组各 32例 ...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EHART)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2月 6 4例T3— 4N0 M0 、KPS 80的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 ,并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 (CFRT)组和EHART组 ,每组各 32例 ;CFRT组采用 2Gy 次 ,5次 周的方法 ,鼻咽靶区中心总剂量 6 8— 76Gy,中位数 70Gy ,34—38次 ,7— 8周 ;上颈部剂量 46— 5 6Gy ,2 3— 2 8次 ,5— 6周 ;EHART组每次分割剂量逐周递增 ,1、2、3、4、5周的分割剂量分别为 1.2Gy、1.3Gy、1.4Gy、1.5Gy和 1.6Gy,每天 2次 ,两次间隔时间 >6小时 ,每周 5天 ,鼻咽靶区中心总剂量 6 9.2— 71.6Gy ,中位数 70Gy,99— 10 2次 ,5周 ;上颈部剂量 46 .5— 5 4Gy ,6 5— 80次 ,4周。设野采用面颈联合野或面颈联合野 +面颈分野 ,均使用铅模不规则射野技术照射 ;放射源为6 0 Coγ射线和直线加速器的 6MV— 8MV光子线和 8MeV— 10MeV电子射线。结果 :EHART组口咽、喉咽急性放射反应明显较CFRT组严重 (P <0 .0 5 ) ;EHART组和CFRT组原发灶CR、PR率分别为 6 1.2 9%、38.71%和 6 7.74%、32 .2 6 % (P =0 .46 6 ) ,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EHART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 ;采用EHART和CFRT的方法病人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需扩大病例继续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超分割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