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枪鱼鱼骨活性钙对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活力和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耿灵鑫 钱琴莲 +10 位作者 申慧婷 杨铭媛 王小凤 芦晨阳 周君 李晔 苏秀榕 李妍妍 陈义芳 王求娟 袁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1-314,319,共5页
目的:以金枪鱼骨为原料,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剂(CMC),研究其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高浓度(1μg/m L)CMC和低浓度... 目的:以金枪鱼骨为原料,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剂(CMC),研究其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高浓度(1μg/m L)CMC和低浓度(0.1μg/m L)CMC,利用MTT法检测对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高浓度和低浓度的钙对MC3T3-E1细胞活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4 h的高钙组的细胞增长率(9.67%)优于低钙组(8.95%);36 h和48 h后低钙组的增长率分别为14.96%和20.33%,明显优于36 h和48 h作用后的高钙组(6.23%和1.73%),两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较小,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MC高钙组和CMC低钙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MC3T3-E1细胞活力显著增强,并且改善血清饥饿诱导的成骨前体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鱼骨 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 活性钙 细胞活力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周亮亮 翁土军 +5 位作者 钱隆 聂振国 何莹 张春丽 王自强 李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目的 :探讨低氧模拟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增殖、成骨分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到... 目的 :探讨低氧模拟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增殖、成骨分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到培养板24h后,实验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0μM(50μM组)和200μM(200μM组)的DMOG,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液。分别于培养1、3、5d时采用MTT法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情况,5、10d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ALP活性检测成骨细胞分化,21d用茜素红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钙结节的形成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MC3T3-E1培养3d情况时上清液中的VEGF蛋白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C3T3-E1细胞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1d时对照组、50μM组和200μM组的MC3T3-E1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分别为0.041±0.009、0.074±0.019、0.086±0.044,3d时分别为0.123±0.027、0.148±0.020、0.224±0.061,5d时分别为0.297±0.044、0.325±0.084、0.354±0.038,1d、3d时50μM组和200μM组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d时50μM组与200μ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5d和10d时对照组ALP染色颜色较深,50μM组颜色中等,200μM组颜色较浅;5d时对照组ALP活性为1.943±0.072,50μM组为1.632±0.051,200μM组为1.319±0.065;10d时对照组ALP活性为3.734±0.067,50μM组为3.381±0.070,200μM组为2.831±0.086。三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10d时与5d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茜素红染色200μM组可见少量红色结节,50μM组可见中等量红色结节,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结节;对照组茜素红含量(μg/ml)为56.178±7.940,50μM组为41.922±2.438,200μM组为31.929±1.922,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养3d时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ng/孔)为9.063±0.603,50μM组为12.123±0.870,200μM组为15.540±0.581,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0μM组VEGF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792±0.067,200μM组为对照组的3.963±0.092,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氧模拟剂DMOG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抑制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 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 碱性磷酸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对高加速度力学微环境的生物力学响应
3
作者 王鑫 杨文凯 +1 位作者 冯才懿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1-71,共1页
目的航天器的升空与返回、超高速战斗机的起降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探索,使人类处于高加速度(高G)的力学微环境下。因此,作为承载器官,骨细胞在高G力学微环境下的生物力学响应亟需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 目的航天器的升空与返回、超高速战斗机的起降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探索,使人类处于高加速度(高G)的力学微环境下。因此,作为承载器官,骨细胞在高G力学微环境下的生物力学响应亟需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为模型,对细胞施加连续3 d,每天30 min的高G力学微环境(对照组和1、5、10、20、40、100 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高加速度 生物力学响应 体细胞 胚胎 力学微环境 科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旋 黎海蒂 +2 位作者 李树浓 徐海伟 徐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 探索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 ,EScell)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 (Neuralprecursorcells ,NPC)的无血清培养条件 ,比较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umanembryonicfibroblasts ,HEF)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ouseembryonicfibrobla... 目的 探索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 ,EScell)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 (Neuralprecursorcells ,NPC)的无血清培养条件 ,比较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umanembryonicfibroblasts ,HEF)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ouseembryonicfibroblasts ,MEF)对小鼠ES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在MEF或HEF饲养层上培养ES细胞 ,培养液中含白血病抑制因子。采用无血清方法培养NPC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巢蛋白 (Nestin) ,用硝基四氮唑蓝 /5 溴 4 氯 3 吲哚基磷酸 (NBT/BCIP)显色检测碱性磷酸酶。结果 无血清培养可以获得 86 %的NPC。HEF与MEF一样能维持ES未分化状态。结论 无血清培养方法有利于ES细胞向NPC分化 ,HEF可用于小鼠ES细胞的培养 ,而且比MEF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神经体细胞 无血清培养 胚胎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组合诱导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神经元
5
作者 高群伟 代振佳 +2 位作者 杨新康 刘长青 刘高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8,共11页
目的:建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元(ciNC)的方法体系,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供体细胞。方法:以裴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更... 目的:建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元(ciNC)的方法体系,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供体细胞。方法:以裴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更换包被液、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添加神经源性保护因子、调整毛喉素浓度和小分子去除实验对诱导培养基和成熟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不同诱导阶段细胞的相关蛋白质。结果:以原方案进行诱导时,细胞存活率仅(34.24±2.77)%。包被液更换为基质胶后,细胞存活率上升到(45.41±4.27)%;添加褪黑素后细胞存活率提高至(67.95±5.61)%,(23.43±1.42)%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添加小分子P7C3-A20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提升至(76.27±1.41)%,(39.72±4.75)%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毛喉素浓度提升至30μmol/L时,神经样细胞比例达到(55.79±1.90)%;去除SP600125后,(86.96±2.15)%细胞存活,神经样细胞生成率提高至(63.43±1.60)%。以优化后的方案诱导,可经过神经前体细胞将REF诱导为ciNC。其中,神经前体细胞能够高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SRY-box转录因子2、配对盒6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Ⅲ类β-微管蛋白,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量减少。神经前体细胞在成熟培养基中诱导两周后,可见大部分细胞呈神经样细胞形态,诱导后的ciNC高表达Ⅲ类β-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优化后的小分子组合在常氧条件下能将REF重编程为ci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重编程 小分子化合物 胚胎纤维细胞 化学诱导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不同脑区内神经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娄淑杰 顾平 +2 位作者 王彦永 王铭维 路长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5,共5页
为了观察海马、中脑和顶叶皮质内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分化后所产生的神经元的形态特征,本研究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扩增细胞技术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了神经前体细胞的自我更新特性;采用神经前体细胞和骨髓基... 为了观察海马、中脑和顶叶皮质内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分化后所产生的神经元的形态特征,本研究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扩增细胞技术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了神经前体细胞的自我更新特性;采用神经前体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方式,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发现:(1)新生大鼠海马、中脑和顶叶皮质内的神经前体细胞,在体外的分裂增殖能力无明显区别;(2)新生大鼠海马、中脑和顶叶皮质内的神经前体细胞在相同的条件下,其后代细胞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同,但不同脑区内神经前体细胞所产生的神经元的形态却表现出明显不同。这些结果提示新生大鼠不同脑区内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潜能已有了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体细胞 生物学特性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胎肝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万东君 李六金 +2 位作者 施新猷 朱华平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索胚龄 (ED) 13 5d大鼠胚胎肝脏中肝前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为细胞移植及基因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肝前体细胞 ,观察不同体外培养对肝前体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细胞的分化标志... 目的 探索胚龄 (ED) 13 5d大鼠胚胎肝脏中肝前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为细胞移植及基因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肝前体细胞 ,观察不同体外培养对肝前体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细胞的分化标志。结果 肝前体细胞在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PREF)培养 ,其增殖能力较无饲养层培养强 ,原代培养可保持未分化状态。细胞分化标志鉴定提示ED13 5d大鼠胚肝前体细胞中存在双分化能力的细胞。结论 ED13 5d大鼠胚肝前体细胞存在双分化能力的原始肝细胞 ,肝前体细胞可在PREF进行体外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分离培养 胚胎 肝脏 生物学特性 细胞移植 基因导向治疗 酶消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编程为神经前体细胞
8
作者 杨盼 王圆圆 +5 位作者 高群伟 刘阳 王翼 郭俣 刘长青 刘高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0-367,共8页
目的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前体细胞(ciNPCs)。方法HEFs重编程为ciNPCs涉及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小分子组合诱导阶段,常氧条件下,将HEFs在含有小分子化合物组合VCR(VPA,CHIR99021,Repsox)的KS... 目的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前体细胞(ciNPCs)。方法HEFs重编程为ciNPCs涉及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小分子组合诱导阶段,常氧条件下,将HEFs在含有小分子化合物组合VCR(VPA,CHIR99021,Repsox)的KSR培养基中培养15 d,HEFs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致密细胞集落。第2阶段是特异性诱导ciNPCs,将形成的细胞集落胰酶消化后,低粘附板中悬浮培养,可以形成ciNPCs神经球。采用CM-DiI染料标记P3代ciNPCs,并将其移植于6-OHDA法制作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右脑内侧前脑束(MFB)区,检测ciNPCs在PD大鼠脑内微环境中的存活、迁移以及分化状况。结果VCR组合诱导10 d细胞开始出现明显的聚集趋势,15 d时,形成致密的细胞集落。单层培养1×10^(5)/孔中大约形成40个克隆,且AP染色呈阳性。将细胞集落消化后,低粘附板中悬浮培养培养2 d,可见大量神经球形成,即为第1代ciNPCs(P1代)。ciNPC高表达神经前体细胞(NPCs)特异性标记物(Nestin、Pax6和Sox2),经体外神经特异性诱导分化,ciNPCs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Tuj1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GFAP。而且,P3代ciNPCs移植PD大鼠脑内4周后,可以分化为Tuj1+、GFAP+、TH+和GABA+细胞。结论VCR可以将HEFs重编程为ciNPCs,而无需引入外源性基因,为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供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合物组合 细胞重编程 胚胎纤维细胞 神经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成骨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福军 夏玉莲 +5 位作者 李雨民 孙元明 刘征 刘宗礼 李贺达 杨学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6,276,共5页
目的 诱导培养来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进行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抽取动物骨髓、抗凝稀释 ,以适当条件培养诱导 ,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成骨细胞生长在同种异... 目的 诱导培养来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进行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抽取动物骨髓、抗凝稀释 ,以适当条件培养诱导 ,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成骨细胞生长在同种异体骨制成的载体上 ,形成复合物 ,植入人工缺损处 ,观察骨修复情况。结果 可以诱导培养出大量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自体成骨细胞异体松质骨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实验为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自体 异体骨 复合移植 临床应用 体细胞 诱导培养 细胞生物学特性 骨修复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第三磨牙牙囊前体细胞的分离
10
作者 肖长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体细胞 第三磨牙 牙囊 分离 间叶组织 牙骨质细胞 牙周韧带细胞 cells 骨细胞 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系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祁阳 焦解歌 +2 位作者 黄元华 姚红霞 涂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建立并稳定和优化诱导胚胎干细胞(ES)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应用体外胚胎干细胞分化系统,观察了多种因素对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BLast Colony-Forming Cell,BL-CFC)形成集落的影响。结果植入不同数量的3.5d胚体... 目的建立并稳定和优化诱导胚胎干细胞(ES)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应用体外胚胎干细胞分化系统,观察了多种因素对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BLast Colony-Forming Cell,BL-CFC)形成集落的影响。结果植入不同数量的3.5d胚体衍生的细胞与BL-CFC集落生成数量之间呈高度相关,大约每植入100个3.5d胚体衍生的细胞,能生成1.08~1.2个BL-CFC集落;20%与30%浓度的D4T条件培养液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的效率最高;单用D4T条件培养液、EPO或KL对BL-CFC集落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但单用VEGF对BL-CFC集落的生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01)。但当这四种因素两两组合使用时,均比单用VEGF具有明显的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在VEGF+KL+D4T合用的基础上加用EPO,则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大大增强,与其它各组相比较,BL-CFC集落数极显著地增多(P<0.001)。大约每植入100个3.5d胚体衍生的细胞,能生成1.5~1.6个BL-CFC集落。结论影响BL-CFC生长的主要因素可能为VEGF;D4T条件培养液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EPO和KL为诱导BL-CFC向造血细胞系分化的主要因素;3.5d胚体衍生的细胞比3.25d胚体衍生的细胞对各种刺激因子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原始细胞集落细胞 细胞 内皮细胞 共同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凌 李大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88,F0003-F0004,共4页
关键词 免疫活性细胞 骨代谢 调控作用 造血体细胞 内环境稳定 平衡调节 骨细胞 骨细胞 基质分子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籽总黄酮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银玲 陈丽艳 +4 位作者 张蕾 丁纯洁 郑宏宇 綦菲 王伟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探讨黄瓜籽总黄酮提取物(cucumber seed flavonoids,CSF)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以及对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 目的探讨黄瓜籽总黄酮提取物(cucumber seed flavonoids,CSF)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以及对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通过噻唑蓝(MTT)实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考察不同浓度CSF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SPARC、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PG/RANKL的蛋白表达量。结果CSF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增殖率(P<0.05),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的1.92和1.77倍;CSF高、中剂量组ALP活性为(2.756±0.073)和(1.961±0.107)U/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0.453±0.029)U/mL(P<0.05);CSF高、中剂量组钙化结节面积为(34.899±0.811)和(22.112±0.914)mm 2/10个视野,与阳性对照组(16.577±0.649)mm 2/10个视野相比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CSF高、中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上调SPARC、OPG/RANKL mRNA表达量,并促进OPG/RANKL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黄瓜籽总黄酮类成分能够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并通过上调SPARC、OPG/RANKL的表达水平提高MC3T3-E1细胞的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籽总黄酮 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改性聚醚醚酮微载体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自学 高承哲 +2 位作者 孙硕 武振旭 章培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0-397,共8页
微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但微载体多为一次性使用,不耐高温,且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而限制了其国内的应用和推广。聚醚醚酮(PEEK)材料具... 微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但微载体多为一次性使用,不耐高温,且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而限制了其国内的应用和推广。聚醚醚酮(PEEK)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及耐高温等特性,是一种优异的微载体材料,但存在熔点高,加工方法单一和生物惰性等缺陷。本文以浓硫酸为溶剂,乙醇溶液为萃取剂,采用气流辅助滴注/相分离法,将PEEK制备成448μm左右,尺寸均匀的微球;经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处理,获得表面氨基化修饰的PEEK微球(PEEK-N);进一步,以N,N′-羰基二咪唑(CDI)为活性中间体,将明胶分子接枝到PEEK-N微球表面,获得表面明胶修饰的PEEK微载体(PEEK-G)。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接枝量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估其细胞毒性、细胞粘附效率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制备成功了3种不同明胶接枝含量的PEEK细胞微载体(PEEK-G1,PEEK-G2,PEEK-G3),其中明胶含量较高的PEEK-G3毒性最低,细胞粘附和增殖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载体 聚醚醚酮 明胶修饰 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与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颌面肌肉发育和再生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旭 黄艺璇 +1 位作者 李精韬 石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牙颌面肌肉发育不足是牙颌面发育畸形的常见特征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肌肉扩增手段。牙颌面肌肉是骨骼肌进化的新形态,它的胚胎发育模式和再生潜能等均与四肢躯干肌肉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肌在上述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围绕近年来... 牙颌面肌肉发育不足是牙颌面发育畸形的常见特征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肌肉扩增手段。牙颌面肌肉是骨骼肌进化的新形态,它的胚胎发育模式和再生潜能等均与四肢躯干肌肉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肌在上述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围绕近年来牙颌面肌肉的胚胎发育来源、成肌调控机制、特征性再生表现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探索牙颌面肌肉再生的方法和开拓牙颌面发育畸形新的整复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肌肉 骨骼肌再生 胚胎发育 肌源性调控因子 纤维脂肪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