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鼠成纤维细胞组织块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燕 赵庆霞 +2 位作者 高国伟 鄢文海 邢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建立改良的胎鼠成纤维细胞(MEF)体外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成功培养胚胎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的消化法和改良的组织块贴附培养法对MEF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的MEF的生长形态... 目的:建立改良的胎鼠成纤维细胞(MEF)体外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成功培养胚胎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的消化法和改良的组织块贴附培养法对MEF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的MEF的生长形态、结构及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改良组织块贴附培养法省去了消化离心过程,简单易行,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增长快,细胞产出量高,明显优于消化法培养,是MEF体外培养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成纤维细胞 胚胎干细胞 组织块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其强 梁秀龄 +3 位作者 陈曦 徐评议 王莹 徐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人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随机选取TX小鼠20只构建TX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模... 【目的】研究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人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随机选取TX小鼠20只构建TX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模型,平行分成3组,一组未加质粒,另两组分别加入等量pcDNA3.1(+)和pcDNA3.1(+)/ATP7B,观察对细胞模型铜代谢的影响。并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观察表达是否增强。【结果】实验前未加质粒组,加入pcDNA3.1(+)组与加入pcDNA3.1(+)/ATP7B组细胞内铜含量分别为(78±20),(77±17),(75±13)ng/mg;实验后分别为(76±20),(74±13),(40±10)ng/mg。与未加质粒组和加入pcDNA3.1(+)相比,加入pcDNA3.1(+)/ATP7B组的细胞内铜含量显著下降(P皆<0.01),其细胞内ATP7B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Wilson病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在TX小鼠成纤维细胞水平上确有排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 鼠成纤维细胞 铜代谢 Wilson病 真核表达载体 ATP7B蛋白 野生型基因 细胞模型 细胞 免疫组化 细胞水平 铜含量 质粒 观察表 实验前 mgc B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hNT-3基因在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立明 周涛 +2 位作者 薛冲 刘志敏 张嗣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检验重组逆转录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感染能力和效率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人神经营养因子 3(pLXSN NT3)感染大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了稳定整合有外源hNT 3的工程细胞株 .RT PCR证实了外源基因hNT 3已整合到宿主... 为了检验重组逆转录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感染能力和效率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人神经营养因子 3(pLXSN NT3)感染大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了稳定整合有外源hNT 3的工程细胞株 .RT PCR证实了外源基因hNT 3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 ,并可合成其mRNA ;PCR检测方法证明细胞株不含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 ;Western印迹证明了细胞能正确表达hNT 3;大乳鼠背根神经节检测了细胞上清液中的NT 3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人神经营养因子-3 基因治疗 基因表达 鼠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处理后鼠胚成纤维细胞活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树民 王晗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丝裂酶素C处理后鼠胚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用10μg/mL丝裂酶素C处理MEF,研究丝裂酶素C处理时间及其处理后细胞接种量、血清浓度和细胞代次对MEF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μg... 为了探讨丝裂酶素C处理后鼠胚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用10μg/mL丝裂酶素C处理MEF,研究丝裂酶素C处理时间及其处理后细胞接种量、血清浓度和细胞代次对MEF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μg/mL丝裂酶素C处理2和3h,MEF活力比处理4h的稳定,处理2h的MEF活力与处理3h的没有显著差异;用10μg/mL丝裂酶素C处理3h后,MEF以(0.8~1.6)×10^4/孔接种96孔板,其活力比2.0×10^4/孔和4.0×10^4/孔接种的稳定;用含体积分数10%犊牛血清培养液培养的MEF活力,比用含体积分数2%,5%,15%和20%犊牛血清培养液培养的稳定;第1,3代MEF活力比第5,7代的稳定。表明,用10μg/mL丝裂酶素C处理2~3h,第1,3代MEF以(0.8~1.6)×10^4/孔接种96孔板,用含体积分数10%犊牛血清培养液培养,是利用丝裂酶素C制备MEF饲养层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成纤维细胞 MTT 丝裂霉素C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膜对鼠胚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遗传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龚爱华 李明忠 +5 位作者 盛伟华 谢宇锋 缪竞成 姜海燕 吴徽宇 杨吉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研究再生丝素膜 (WL组 ,HY组 ,SD组 )对大鼠鼠胚成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浸提液法在体外培养鼠胚成纤维细胞 ,计算细胞的微核率 (MNF)和染色体畸变率 (CAF) ,用单细胞电泳法 (SCGEassay)检测基因组DNA的损伤程度... 目的 :研究再生丝素膜 (WL组 ,HY组 ,SD组 )对大鼠鼠胚成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浸提液法在体外培养鼠胚成纤维细胞 ,计算细胞的微核率 (MNF)和染色体畸变率 (CAF) ,用单细胞电泳法 (SCGEassay)检测基因组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WL组、SD组再生丝素膜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微核率 (MNF)和染色体畸变率(CAF)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无明显彗星现象 ;而HY组再生丝素膜与阴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WL组和SD组再生丝素膜对种子细胞的遗传学特性无明显影响 ,优于HY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膜 纤维细胞 微核 染色体畸变率 彗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介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机制
6
作者 尹春燕 吴满平 +2 位作者 楼滨 陈佩芳 杨小琪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 3(HDL3 )介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胆固醇 (ch)流出机制。方法 用N 乙酰咪唑修饰HDL ,阻断HDL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 ,观察其对HDL3 介导细胞ch流出的影响。用FITC标记HDL示踪HDL3 在介导细胞ch流出中自身代谢过...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 3(HDL3 )介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胆固醇 (ch)流出机制。方法 用N 乙酰咪唑修饰HDL ,阻断HDL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 ,观察其对HDL3 介导细胞ch流出的影响。用FITC标记HDL示踪HDL3 在介导细胞ch流出中自身代谢过程。结果 牛血清白蛋白 (对照组 )介导 4.74%细胞ch流出 ,HDL3组和N 乙酰咪唑HDL组分别为 31 .85 %和 8.41 %。FITC HDL3 与细胞 37℃培养 3h后 ,细胞内吞荧光强度(FS)占细胞结合FS的 6 5 .78% ,其中 93.5 %FS存在于TCA可沉淀部分。细胞进一步 37℃培养 2h后 ,细胞释放FS占内吞Fs 80 .77% ,其中 92 .7%FS存在于TCA可沉淀部分。结论 HDL3 通过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 ,介导细胞ch流出。其可能机制是HDL3 通过受体进入胞内 ,在胞内不经历溶酶体分解过程。它接受胞内ch后通过逆向胞饮形式流出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鼠成纤维细胞 细胞胆固醇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基因在人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7
作者 杨瑞 王斌 +6 位作者 钱冬萌 李玲 周雯 王桐梅 胡明 陈豪 宋旭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5-31,共7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V种属特异性的可能分子机制。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HEF和MEF,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IE1、IE2)、早期(UL84)和晚期基因(UL8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的情况。形态学观察发现HEF感染HCMV后逐渐变大变圆并相互融合,第4天可见典型的HCMV特征性病变效应,而MEF则未出现上述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表明HEF组表达即刻早期基因IE1和IE2、早期基因UL84和晚期基因UL83 mRNA以及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且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而MEF组仅IE1和IE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EF组(P﹤0.05),而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EF感染72 h表达IE和UL83蛋白,而MEF则无明显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CMV不能在MEF中复制并产生完整子代病毒颗粒,且病毒基因表达阻止在IE2基因表达之后和UL84基因表达之前,其种属特异性可能与即刻早期蛋白低水平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人胚胎纤维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即刻早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组织成分对成纤维细胞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崔泓 于培兰 +3 位作者 孙林 张祖珣 张海燕 李卫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17-320,共4页
通过蚯蚓组织成分对成纤维细胞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探讨其对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用醋酸盐缓冲液抽提蚯蚓组织成分 ,经硫酸铵分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 ,分离提取到 1组蛋白质成分。采用MTT法分析各分离组分对小... 通过蚯蚓组织成分对成纤维细胞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探讨其对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用醋酸盐缓冲液抽提蚯蚓组织成分 ,经硫酸铵分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 ,分离提取到 1组蛋白质成分。采用MTT法分析各分离组分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增生作用的影响。结果 :经分离提取促增生组分位于SephadexG1 0 0层析第 1峰 ,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此促增生组分为 3条区带 ,相对分子质量范围 5 70 0 0、72 0 0 0、87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成纤维细胞 增生作用 实验研究 白质 MTT法 创伤愈合 组蛋白 阴离子交换层析 蚯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YD2特异性抑制剂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思羽 左思洋 +8 位作者 彭睿 李霞 杨元 龙合花 陈敏 杨丹 邹雪 郭兵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7-424,共8页
目的:明确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特异性抑制剂对体外高糖(HG)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对体外培养的NRK-49F细胞... 目的:明确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特异性抑制剂对体外高糖(HG)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对体外培养的NRK-49F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分组为正常糖(NG;含5.5 mmol/L葡萄糖)组、HG(含30 mmol/L葡萄糖)组、NG+LLY507(1.5μmol/L)组和HG+LLY507(1.5μmol/L)组,37℃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I型胶原蛋白(Col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3、Sma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p-STAT3蛋白水平。结果:LLY507浓度低于1.6μmol/L对NRK-49F细胞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与NG组相比,HG组SMYD2、H3K4me3、fibronectin、Col I、α-SMA、TGF-β1、p-Smad3,TNF-α、NF-κB p-p65、NF-κB p65、IL-6、p-STAT3和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G组相比,HG+LLY507组SMYD2、H3K4me3、fibronectin、Col I、α-SMA、TGF-β1、p-Smad3、TNF-α、NF-κB p-p65、NF-κB p65、IL-6、p-STAT3和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可明显抑制HG诱导的NRK-49F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3、NF-κB和STAT3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维细胞 SMYD2蛋白 LLY507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A通过自噬调控支气管成纤维细胞胶原降解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培学 杨胜红 +1 位作者 陈杰 欧阳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对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bronchial fibro⁃blasts,BF)增殖、自噬及自噬后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合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BF并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验分组:对照组、雷帕...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对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bronchial fibro⁃blasts,BF)增殖、自噬及自噬后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合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BF并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验分组:对照组、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IL⁃17A组、IL⁃17A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泡的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F中自噬标记蛋白LC3、p62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TIMP⁃1)的表达。结果IL⁃17A浓度为20 ng/mL时BF细胞增殖能力最佳。IL⁃17A组中自噬泡数量明显减少,LC3⁃Ⅱ/LC3⁃I的比值及MMP⁃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62及TIMP⁃1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雷帕霉素部分逆转了IL⁃17A的作用。结论(1)IL⁃17A可促进BF细胞增殖;(2)IL⁃17A通过抑制自噬,发挥抑制胶原降解的作用,促进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支气管纤维细胞 自噬 增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林君 刘丽娟 +3 位作者 李红霞 王晓琳 沈维干 李朝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比较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和留透明带孤雌囊胚、体内受精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在饲养层上囊胚的扩张率、贴壁生长率.结果表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的扩张率显著(p<0.05)提高,而贴壁率则极其显著地(p<0.01)提高,此外... 比较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和留透明带孤雌囊胚、体内受精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在饲养层上囊胚的扩张率、贴壁生长率.结果表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的扩张率显著(p<0.05)提高,而贴壁率则极其显著地(p<0.01)提高,此外前者还发生增殖.但孤雌胚胎的囊胚扩张率、贴壁率和增殖率均极其显著地(p<0.01)低于体内受精胚胎和体外受精组;体内受精胚胎的体外发育最佳.说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更利于在饲养层上贴壁生长,为建立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孤雌生殖 卵母细胞 原代小鼠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角膜缘干细胞3D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及生存率、表型维持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林杰 郑恬 胡义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0-683,7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凝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与鼠角膜缘干细胞的3D共培养模型是否有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存率提高和细胞表型的维持。方法细胞采用96孔圆底培养板培养,并分为3组:①鼠角膜缘干细胞单独培养组(A组),含3×104个角膜缘干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凝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与鼠角膜缘干细胞的3D共培养模型是否有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存率提高和细胞表型的维持。方法细胞采用96孔圆底培养板培养,并分为3组:①鼠角膜缘干细胞单独培养组(A组),含3×104个角膜缘干细胞;(2)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共培养组(B组),将纤维蛋白原配成10mg/mL的磷酸盐溶液,与鼠角膜缘干细胞混合成3×105/mL的混合悬液,取100μL细胞悬液培养;③鼠角膜缘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C组),将鼠角膜缘干细胞与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以1∶0.5混合,配成含有10mg/mL纤维蛋白原的4.5×105/mL混合悬液,取100μL进行培养。于培养后4、24和48h,以AnnexinⅤ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检测角膜缘干细胞分化蛋白Keratin K3/K76的表达。结果角膜缘干细胞在4、24和48h的生存率最高者为C组,分别是(95.7±2.0)%、(95.1±1.2)%和(92.0±1.7)%;其次为B组,分别是(95.2±3.0)%、(89.8±1.5)%和(80.0±0.8)%;最低为A组,分别是(95.0±1.2)%,(84.5±1.2)%和(70.0±0.9)%。细胞凋亡率的趋势与此相反。角膜干细胞分化蛋白的表达强度,在4h时各组之间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差异,但在48h时,C组的表达强度(70±4)明显低于B组(97±6)和A组(102±4)。结论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共同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角膜缘干细胞在3D培养中的存活率,可减少鼠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化和有益于其表型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纤维蛋白 3D共培养 细胞存活 细胞分化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BMP9诱导iMEF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伦韵 张晓艳 +3 位作者 廉静 曹俊杰 罗进勇 唐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Notch信号中Notch1受体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i MEF)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Notch1受体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 目的研究Notch信号中Notch1受体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i MEF)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Notch1受体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dn Notch1)处理i MEF细胞,首先分别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活性测定和RT-PCR了解Notch1对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晚期成骨指标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影响;其次用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和RT-PCR检测Notch1对BMP9经典信号通路中Smad1/5/8磷酸化和Smad结合元件(smad-binding element,SBE)活性影响;最后用结晶紫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 Notch1处理i MEF第3、5、7天后,ALP活性均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11 d时OPN和OCN表达量也下调(P<0.05);BMP9经典通路中Smad1/5/8蛋白量没有明显变化,而p-Smad1/5/8蛋白及SBE活性受到了抑制(P<0.05);结晶紫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dn Notch1能够抑制BMP9诱导的i MEF早期细胞增殖,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 dn Notch1竞争抑制Notch1信号,使BMP9诱导i MEF的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其可能通过抑制BMP信号通路的活化和i MEF早期增殖两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永生化小胚胎纤维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多糖对Balb/c 3T_3、Hela、HEK-293细胞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刘士德 丘劲 +1 位作者 张建华 邢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3期58-63,共6页
用苯酚法提取JM109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及多头绒泡菌的菌多糖,用MTT法检测菌多糖在体外对Balb/c 3T_3(鼠成纤维细胞)、Hela(人上皮细胞)和HEK-293(人胚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多糖在低质量浓度(低于40mg... 用苯酚法提取JM109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及多头绒泡菌的菌多糖,用MTT法检测菌多糖在体外对Balb/c 3T_3(鼠成纤维细胞)、Hela(人上皮细胞)和HEK-293(人胚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多糖在低质量浓度(低于40mg/L)时抑制Hela细胞和HEK-293细胞的增殖,但促进Balb/c 3T_3细胞的增殖;菌多糖超过一定质量浓度(80mg/L)时,对Balb/c 3T_3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对Hela、HEK-29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多糖 MTF 细胞增殖 移植性肿瘤 鼠成纤维细胞 Balb/c3T3 HELA 人上皮细胞 HEK-293 人胚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丝素材料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盛伟华 龚爱华 +5 位作者 李明忠 谢宇锋 缪竞成 杨吉成 姜海燕 卢神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式的再生丝素膜(WL组,SD组,HY组)的细胞毒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方法:采用浸提液法,体外培养鼠胚真皮层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计算相对增殖率。结果:WL组,SD组再生丝素膜细胞毒性小于1级,有较强... 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式的再生丝素膜(WL组,SD组,HY组)的细胞毒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方法:采用浸提液法,体外培养鼠胚真皮层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计算相对增殖率。结果:WL组,SD组再生丝素膜细胞毒性小于1级,有较强的增殖活力;HY组再生丝素细胞毒性0~2级;而用高浓度环氧交联剂交联的再生丝素膜对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且随着环氧交联剂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增大。结论:WL组和SD组再生丝素膜无细胞毒性,HY组再生丝素膜无明显的细胞毒性,高浓度环氧剂交联的再生丝素膜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有待于进一步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 丝素膜 纤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牙周再生细胞传递载体的体外建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琪 Victor Marino Mark Bartold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35,共4页
目的体外建立新型细胞传递载体,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对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牙槽骨成骨细胞在生物降解膜上附着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牙槽骨成骨细胞... 目的体外建立新型细胞传递载体,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对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牙槽骨成骨细胞在生物降解膜上附着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牙槽骨成骨细胞。应用梯度密度离心从鼠全血中获取PRP和PPP,并分别预处理生物降解膜。体外细胞培养48h,检测鼠3种细胞在处理和未处理膜上的附着、增殖和形态。结果鼠3种细胞在PRP和PPP处理膜上的附着数均较未处理组有显著增加(P<0.05);鼠3种细胞在PRP处理膜上的附着数虽较PPP处理组略有增加,但统计学检验无意义(P>0.05);在同一处理或未处理组中,鼠3种细胞间附着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1h和48h,鼠3种细胞在PRP和PPP处理膜上的增殖均显著强于未处理组(P<0.05);体外培养48h,鼠3种细胞在PRP和PPP处理膜上的增殖显著强于体外培养1(hP<0.05);在同一处理或未处理组中,鼠3种细胞间的增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着于PRP和PPP处理膜上的鼠3种细胞均不同程度显示胞体增大,胞浆扩展,有的形成丝状伪足。结论PRP和PPP处理的生物降解膜能明显加强鼠各型细胞的附着和增殖,这为建立细胞传递载体和促进牙周再生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纤维细胞 牙周膜纤维细胞 细胞 附着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饲养层细胞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小兵 George T-J Huang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维持人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生长的饲养层细胞的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选取受孕12.5-14.5d的CF-1雌鼠,原代培养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其维持人ESC和i... 目的建立一种能维持人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生长的饲养层细胞的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选取受孕12.5-14.5d的CF-1雌鼠,原代培养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其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情况;同时研究不同培养器具所需细胞数量,制备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果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MEF可很好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使其保持自我更新能力和未分化状态;控制铺板的细胞密度,可得到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论本实验得到的饲养层细胞能很好支持人ESC和iPSC生长,可作为饲养层细胞制备的标准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 饲养层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意义
18
作者 申洪达 李洪巯 +1 位作者 窦建明 乔荣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78-778,共1页
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研究引人注目。我们采用鼠成纤维细胞(L929)生物学活性法测定了ALL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 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研究引人注目。我们采用鼠成纤维细胞(L929)生物学活性法测定了ALL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3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sub>1</sub> 14例,L<sub>2</sub> 15例,L<sub>3</sub> 4例)为住院患者,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细胞学检查而确诊。治疗按联合化疗程序进行,常规标准确定诱导缓解疗效标准。对照组为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方法采用L929细胞生物学活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缓解 鼠成纤维细胞 NECROSIS 联合化疗 献血员 骨髓细胞学检查 生物学活性 常规标准 临床资料 健康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萘醌类衍生物对细胞衰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昊乾 孔令祖 +1 位作者 申贵男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对萘醌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研究2-取代5,8-二甲氧基-1,4-萘醌类衍生物对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衰老的抑制作用。应用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FCM)、SA-β-gal染色等方法检测多种萘醌衍生物对细胞毒性、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 通过对萘醌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研究2-取代5,8-二甲氧基-1,4-萘醌类衍生物对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衰老的抑制作用。应用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FCM)、SA-β-gal染色等方法检测多种萘醌衍生物对细胞毒性、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衰老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2-苄硫基-5,8-二甲氧基-1,4-萘醌在降低其细胞毒性作用的同时,具有清除细胞内活性氧从而抑制细胞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醌类衍生物 活性氧 细胞衰老 胚胎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20
作者 马岚 郑萍 季维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 ,ICM )并与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由ICM分离 ,培养并鉴定胚胎干细胞集落。结果 由4只FSH超排猕猴中共取得 92个处于GV期的猕猴卵母细胞 ,选取其中的 2 2个用HECM 10培养基培养后 ,获得 6个高质量的囊胚 ,由此 6个囊胚中分离得到 3个内细胞团 ,并由此最终获得 1株猕猴ES细胞 ,即RS5细胞。RS5细胞具高比例核 质比 ,核仁多 ,其细胞集落边缘平整 ,其内各单个细胞清晰。经约 5个月的连续传代后 ,仍保持了正常二倍体的核型 ,其染色体数目为 42条。碱性磷酸酶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 ,说明RS5细胞为未分化态的胚胎干细胞。经高密度和长时间培养后 ,RS5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结论 RS5细胞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细胞 囊胚 纤维细胞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