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重组病毒株建立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志峰 方峰 +2 位作者 董永绥 李革 聂兴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300,W001,共4页
用插入LacZ基因的重组病毒株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 (murinecytomegalovirus ,mCMV)性肝炎模型。20只BALB/c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接种1×106PFU病毒悬液 ,动态观察血单个核细胞和组织中mCMV感染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 用插入LacZ基因的重组病毒株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 (murinecytomegalovirus ,mCMV)性肝炎模型。20只BALB/c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接种1×106PFU病毒悬液 ,动态观察血单个核细胞和组织中mCMV感染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①mCMV感染小鼠血单个核细胞中X -gal染色阳性细胞在48h时开始出现 ,第3天有所减少 ,在第6天达到高峰;②肝、肺、肾组织病毒感染72h后可见 ,在第12天斑点数最多 ,以肝组织病毒感染多见;③肝组织病变在病毒感染后96h开始出现 ,在第12天达到高峰。提示 :利用重组mCMV建立的mCMV性肝炎小鼠模型 ,在感染后2周仍保持较高感染水平 ,为CMV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动物模型 病毒性肝炎 婴幼儿 肝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内耳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程苾恒 闻良珍 +2 位作者 张英 李丹 王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小鼠颅内注射病毒法建立MCMV感染动物模型,测定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小鼠颅内注射病毒法建立MCMV感染动物模型,测定2周龄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采用RT-PCR检测耳蜗组织HMGB-1mRNA表达,均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结果:ABR,病毒组(28.42±3.03)dB,对照组(15.66±0.38)dB(t=3.042,P<0.01)。HMGB-1mRNA,病毒组2.372±0.193,对照组0.754±0.322(t=7.537,P<0.01)。结论:HMGB-1可能通过维持并加重内耳的迟发性炎症,成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鼠巨细胞病毒 HMGB1蛋白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感染性病毒滴度和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兴楼 舒赛男 +3 位作者 王慧 张慧娟 李革 方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CMV)全身播散感染小鼠唾液腺的感染性病毒滴度,唾液腺、肝、脾和肾MCMV DNA及mRNA水平,以了解MCMV感染小鼠易感组织和器官内的病毒状况。方法 30只BALB/c幼龄小鼠腹腔接种MCMV(Smith株),在感染后1、3、7、14、28... 目的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CMV)全身播散感染小鼠唾液腺的感染性病毒滴度,唾液腺、肝、脾和肾MCMV DNA及mRNA水平,以了解MCMV感染小鼠易感组织和器官内的病毒状况。方法 30只BALB/c幼龄小鼠腹腔接种MCMV(Smith株),在感染后1、3、7、14、28、60、75、90和120 d,各随机处死3只小鼠。噬斑法检测唾液腺感染性病毒滴度,实时定量PCR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唾液腺、肝、脾和肾内MCMV DNA水平及mRNA表达。结果感染后7 d开始,噬斑法在唾液腺内检测到MCMV,14 d达到高峰,28 d以后不能再检测到;唾液腺、肝、脾和肾MCMV DNA在感染后1 d就可检测到,并持续到感染后120 d;唾液腺MCMV mRNA在感染后45 d不能检测到,而肝和肾MCMV mRNA在感染后28 d,脾MCMV mRNA在感染后14 d不能检测到。结论 MCMV感染的幼龄小鼠在感染28 d后不再排毒,在感染45 d后病毒不再复制,而在长达120 d的急慢性感染期内,病毒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感染性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和IL-18在鼠巨细胞病毒播散性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芳 刘玲玲 +3 位作者 刘兴楼 舒赛男 李革 方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播散性感染时脏器病毒载量、caspase-1的活化及其下游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接种后第0、3、7和14天各处死4只小鼠;同...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播散性感染时脏器病毒载量、caspase-1的活化及其下游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接种后第0、3、7和14天各处死4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标准空斑试验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细胞中procaspase-1及其活化形式caspase-1的表达强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状况。结果:肝组织病毒滴度于MCMV感染后3天升高,其后迅速减低,感染2周内肺组织中未检测到病毒,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播散性感染组感染后3天脾细胞中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明显升高(相对吸光值均P<0.01);同时,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达峰值(均P<0.01)。结论:MCMV感染后炎性体活化,caspase-1表达升高;其下游信号IL-1β和IL-18成熟释放增加,并呈组织差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CASPASE-1 IL-1Β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新素治疗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翼 汪世灏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7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蒜新素 (即大蒜素注射液 )对鼠巨细胞病毒 (MCMV)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 ,3 0只模型鼠被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 (n =10 )、更昔洛韦治疗组 (n=10 )和对照组 (n =10 )。以MCMVK181接种... 目的 :探讨大蒜新素 (即大蒜素注射液 )对鼠巨细胞病毒 (MCMV)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 ,3 0只模型鼠被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 (n =10 )、更昔洛韦治疗组 (n=10 )和对照组 (n =10 )。以MCMVK181接种之日为 0 ,第 1天开始分别运用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腹腔注射 ,每天 1次 ,持续 6天。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对照。各组分别于第 7天和第 3 5天分别处死 5只小鼠 ,取心脏 ,心脏沿正中线横断切片 ,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细胞浸润炎性病灶数量 ;取脾、肝和唾液腺组织匀浆 ,用蚀斑形成实验方法进行病毒滴定 ,以观察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心肌炎疗效 ,并与更昔洛韦比较。结果 :鼠巨细胞病毒 (MCMV)感染BALB/c小鼠能导致心肌炎性细胞浸润灶形成。在心肌炎急性阶段 ,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与安慰剂组比较 ,能显著抑制模型鼠心脏浸润炎性病灶数量和脾、肝和唾液腺组织中病毒滴度( P <0 .0 1) ,且两药疗效无明显性差异 ( P <0 .0 1)。但在心肌炎慢性阶段大蒜新素疗效与更昔洛韦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鼠巨细胞病毒 (MCMV)感染BALB/c小鼠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在心肌炎急性阶段 ,大蒜新素能有效地减少心肌细胞浸润炎性病灶数量和抑制脾、肝和唾液腺组织中病毒复制 ,其治疗效果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鼠巨细胞病毒 蚀斑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亚群的研究
6
作者 刘永进 张艳宇 +5 位作者 吕丽萍 周锡鹏 闫舫 马平 于新蕾 许金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18-122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鼠巨细胞病毒(MCMV)在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中的感染特性。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选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包括lin+细胞、lin-细胞、lin-CD117+和lin-CD117-细胞;用MCMV攻击分选的各组分细胞并以细胞因子和诱导... 本研究旨在探索鼠巨细胞病毒(MCMV)在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中的感染特性。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选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包括lin+细胞、lin-细胞、lin-CD117+和lin-CD117-细胞;用MCMV攻击分选的各组分细胞并以细胞因子和诱导剂诱导细胞分化,最后检测病毒核酸及相关蛋白。结果表明:在MCMV感染的lin+细胞中可检测到病毒DNA和立即早期基因的转录产物及其蛋白,而在感染的lin-细胞中则未检测到任何病毒产物。通过添加细胞因子GM-CSF、rhEPO或佛波酯,则可以在感染的lin-细胞中检测到MCMV的立即早期和早期基因转录产物以及蛋白表达。在lin-CD117+和lin-CD117-细胞中也未检测到病毒基因转录产物,但MCMV感染可抑制lin-CD117+造血干/祖细胞集落的形成以及下调其表面标志CD117抗原的表达。结论:MCMV可在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中潜伏感染;小鼠骨髓中具有原始干/祖细胞性质的细胞群对MCMV不易感,但MCMV感染可对这些细胞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可使细胞表面标志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潜伏感染 造血干/祖细胞 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基因缺陷小鼠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感染特点
7
作者 张玉琳 罗小华 刘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Smith株建立WAS基因缺陷小鼠(129S6/SvEvTac-Wastm1Sbs/J)全身播散型感染模型并观察感染特点。方法同窝内简单随机法选取实验组小鼠(129S6/SvEvTac)WASp-/-(雌雄各半),感染... 目的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Smith株建立WAS基因缺陷小鼠(129S6/SvEvTac-Wastm1Sbs/J)全身播散型感染模型并观察感染特点。方法同窝内简单随机法选取实验组小鼠(129S6/SvEvTac)WASp-/-(雌雄各半),感染对照组小鼠(129S1/SvImNJ)WASp+/+6只,雌雄各半,6~8周龄。腹腔内接种0.2 mL小鼠巨细胞病毒悬液1×10^5PFU;另设6只129S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接种MCMV 9 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唾液腺分离病毒,RT-PCR检测小鼠主要脏器组织中MCMV gB基因,HE病理染色观察小鼠脏器病理损害,流式细胞术检测WAS基因缺陷小鼠脾脏MCM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比例。结果与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相比,实验组WASp-/-小鼠MCMV感染后一般状况差,体质量下降,活动少,耸毛反应明显,有死亡(1/6)。感染后第9天,实验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唾液腺均分离出巨细胞病毒,主要脏器心、肝、肺、肾和唾液腺中MCMV gB基因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实验组小鼠肺内MCMV gB基因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空白对照组未检测出病毒。MCMV感染后主要脏器出现明显病理损害,其中肺部病理损害严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WAS基因缺陷小鼠脾脏MCMV CTL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结论腹腔注射MCMV 1×10^5PFU成功建立成年WAS基因缺陷小鼠急性感染模型,观察到较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更明显的、较重的急性感染反应;肺为感染主要靶器官之一;初次感染后脾脏MCMV CTL比例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WAS基因缺陷小 感染模型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小鼠精子凋亡及线粒体调控机制研究
8
作者 熊锦文 熊承良 李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7-797,共1页
关键词 线粒体膜电位 鼠巨细胞病毒 精子凋亡 感染诱导 睾丸 调控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 线粒体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的质疑和剖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赛男 刘兴楼 +1 位作者 Ming Zhang 董永绥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G阳性率1~3岁组为60.37%,〉20岁组为97.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小模型 发展中国家 HCMV感染 双链DNA病毒 疱疹病毒 上海人群 感染性疾病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MCMV感染小鼠Th1/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X21/GATA-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永建 刘兴楼 +5 位作者 王慧 郭珊 刘玲玲 李革 舒赛男 方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检测黄芩苷治疗后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模型鼠脾细胞中TBX21、GATA-3蛋白的表达强度,进一步研究黄芩苷在调节Th1/Th2平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在MCMV接种后24h给予黄芩苷腹腔注射60mg/kg,1次/d,共14d,并设立安... 目的检测黄芩苷治疗后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模型鼠脾细胞中TBX21、GATA-3蛋白的表达强度,进一步研究黄芩苷在调节Th1/Th2平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在MCMV接种后24h给予黄芩苷腹腔注射60mg/kg,1次/d,共14d,并设立安慰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3、7和14d取小鼠脾脏,提取脾组织蛋白,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h1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X21和GATA-3表达强度。结果治疗后3d,黄芩苷治疗组TBX2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P<0.01)。治疗后7d和14d,黄芩苷治疗组TBX2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而黄芩苷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黄芩苷治疗组GATA-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14d,GATA-3蛋白表达水平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在MCMV急性感染早期可明显上调TBX21蛋白表达,进而促进Th1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机体清除病毒,并对MCMV诱导的Th1/Th2细胞网络改变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黄芩苷 TBX21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旭芳 刘玲玲 +7 位作者 张菊 廖毅 刘杨 于萌 刘兴楼 李革 舒赛男 方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467,473,共5页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感染模型,8只BALB/c小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3天和14天各处死4只;另设8...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感染模型,8只BALB/c小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3天和14天各处死4只;另设8只接种唾液腺匀浆的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用空斑形成试验测定肝、脾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T淋巴细胞中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A+)细胞比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特异性IFN-γ、IL-4、IL-17A水平。结果:MCMV感染早期肝、脾和唾液腺组织中病毒呈低水平复制,而感染后14天仅在唾液腺组织呈高水平复制;Th1细胞比例及病毒特异性IFN-γ主要在MCMV感染早期呈显著升高(P<0.01);Th2细胞及IL-4均无明显表达及改变;Th17细胞及病毒特异性IL-17A则主要在感染后14天升高(P<0.05)。结论:MCMV感染早期,机体通过上调Th1细胞分化比例及IFN-γ的表达发挥抗病毒效应,而MCMV诱导Th17细胞分化及IL-17A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并逃避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攻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细胞 TH2细胞 Th17细胞 鼠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德群 赵纪强 +3 位作者 张玮 甘霖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①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①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