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严茂军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陈芳 刘庆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1、MAG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MAGE-1和MAGE-3 mRNA在6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PCR扩增产物中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结直肠癌组织...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1、MAG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MAGE-1和MAGE-3 mRNA在6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PCR扩增产物中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MAGE-1和MAGE-3表达率分别为18.5% (12/65)、33.9%(22/65),MAGE-1和MAGE-3表达均为阳性者占12.3%(8/65);相应正常黏膜组织均未检测到上述目的基因表达,DNA测序结果表明RT-PCR产物确为目的基因片段;除MAGE-1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外(P=0.007),两基因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元相关性(P>0.05)。结论MAGE-1、MAGE-3可作为结直肠癌疫苗的备选基因和免疫学检测的分子标志物,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莉 郭爱林 +2 位作者 秦叔逵 李青 王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克隆及表达特异性抗原(PRAME)基因的cDNA片段。方法:从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从中扩增出PRAME基因cDNA片段。将PRAME基因cDNA片段插入载体pGEM T easy中,经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正确... 目的:克隆及表达特异性抗原(PRAME)基因的cDNA片段。方法:从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从中扩增出PRAME基因cDNA片段。将PRAME基因cDNA片段插入载体pGEM T easy中,经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正确后,再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高效表达克隆,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结果: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5h,PRAME蛋白表达即达高峰。结论:PRAME基因在极少数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白血病患者高表达,并编码被自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所以该基因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灶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诱导黑色素瘤抗原基因-2特定表位多肽异构的LC/MS研究
3
作者 周伟 吴玉章 +3 位作者 边疆 贾正才 唐艳 邹丽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研究乙醇、甲醇两种常用溶剂系统对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2 (MAGE 2 )的特定表位多肽 (171 179)异构的影响。分别运用乙醇、甲醇溶剂体系以及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 (DMSO)作对照预处理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特异性MAGE 2表位多肽 ... 研究乙醇、甲醇两种常用溶剂系统对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2 (MAGE 2 )的特定表位多肽 (171 179)异构的影响。分别运用乙醇、甲醇溶剂体系以及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 (DMSO)作对照预处理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特异性MAGE 2表位多肽 (171~ 179) ,然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RP HPLC/MS)对合成的表位多肽的m/z进行Q1正离子监测扫描分析 ,观察其在不同溶剂系统预处理下的异构情况 ,以选择合理的预处理条件。结果发现采用乙醇及甲醇溶样时MAGE 2表位多肽有异构体产生 ,极性溶剂DMSO溶样的表位多肽未有异构现象发生 ,采用 5 0 % (体积分数 )的乙醇及 5 0 % (体积分数 )的甲醇时也未监测到异构体产生 ;同时发现将已发生异构的乙醇及甲醇溶样溶液用三氟乙酸酸化处理后 ,异构多肽可发生较大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2 表位多肽 异构体 溶剂诱导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抗原A3基因对肝细胞癌免疫保护作用
4
作者 张永俊 黄爱民 +2 位作者 陈裕庆 高美钦 张文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黑色素瘤抗原A3 (MAGE-A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肝细胞癌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化学合成小鼠MAGE-A3全长基因,以pcDNA3.1(+)质粒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MAGE-A.将pcDNA3.1(+)-MAGE-A3载体转染... 目的:构建小鼠黑色素瘤抗原A3 (MAGE-A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肝细胞癌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化学合成小鼠MAGE-A3全长基因,以pcDNA3.1(+)质粒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MAGE-A.将pcDNA3.1(+)-MAGE-A3载体转染293T细胞,免疫印迹鉴定转染细胞MAGE-A3蛋白的表达.将纯化的重组质粒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5-Aza-Cdr诱导小鼠肝癌细胞H22表达MAGE-A3基因,观察小鼠成瘤情况与瘤体形态学改变.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MAGE-A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能正常高效表达MAGE-A3蛋白;MAGE-A3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后,小鼠成瘤的时间推迟,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瘤体大小和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显示MAGE-A3重组质粒组肿瘤细胞排列较为稀疏,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增殖更为明显.结论:MAGE-A3基因免疫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癌成瘤,产生对肝癌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MAGE-A3基因疫苗可作为肝癌防治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黑色素瘤抗原-A3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敖敬群 娄高明 +4 位作者 杨林 杜伟贤 龙綮新 王珣章 谢明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的表位抗原编码区。此区段与PRVRice株相应区段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97 3%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 序列测定 PCR扩增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野毒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耘 宁宜宝 +4 位作者 王在时 王琴 张广川 宋立 丘惠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56-60,共5页
利用 RT-PCR及序列测定对 5株猪瘟野毒 1 4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 ,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 ,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1 0 0 ... 利用 RT-PCR及序列测定对 5株猪瘟野毒 1 4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 ,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 ,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1 0 0 %。与 0 2号野毒相比 ,其他 4株野毒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2 .0 %~ 99.5%、84.1 %~ 98.6 %。遗传衍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毒株被分成 2个基因组 ,每个基因组又分成 2个基因亚组。 0 3、0 5和 2 2号毒株位于第一基因组 ,0 2、0 6号毒株位于第二基因组。每一个毒株的不同代次毒株均位于同一基因组、同一基因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野毒 代次 E2基因 抗原编码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变异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EREX方法筛选和鉴定消化道肿瘤抗原及其编码基因
7
作者 石永玉 孙汶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重组cDNA文库的血清学分析法·消化系统肿 瘤·抗原 肿瘤·编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流行毒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涂宜强 李晓成 +4 位作者 杨增歧 徐辉 陈杰 吴发兴 黄保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6,共4页
利用RT-PCR方法获得16个猪瘟流行毒株、5株弱毒疫苗株和外来的4株猪瘟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扩增片断,并对其进行测序,获得659bp含E2基因N段A、B、C、D四区域的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中616bp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ebank中的... 利用RT-PCR方法获得16个猪瘟流行毒株、5株弱毒疫苗株和外来的4株猪瘟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扩增片断,并对其进行测序,获得659bp含E2基因N段A、B、C、D四区域的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中616bp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ebank中的Alfort﹑Brescia﹑HCLV﹑Shimen等毒株进行比较,结果20株病毒所测序列均为猪瘟E2基因序列,所有毒株碱基替换随机分布于整个序列,部分毒株出现碱基缺失现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流行的毒株不仅与50年代流行的Shimen株、现用的疫苗株距离较远,而且流行毒株呈不同亚群方向演变。本研究所测的20株流行株E2基因N端6个与C端的2个半胱氨酸(Cys)均未发生变异,但其他位点的核甘酸变异与缺失,引起各区的抗原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基因 编码序列 猪瘟 流行毒株 PCR方法 弱毒疫苗株 序列分析 HCLV 基因序列 随机分布 50年代 分析结果 抗原表位 半胱氨酸 变异 核甘酸 流行株 研究所 缺失 碱基 病毒 行比 亚群 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来源的MAGE-A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其稳定表达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9
作者 吉晓滨 吕景礼 +2 位作者 陈敬贤 刘启才 谢景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目的:克隆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3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检测、鉴定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MAGE-A3基因进行PCR扩增,凝胶回收PCR产物片段并连接至pMD18-T载体。测序后将MAGE-A3基因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pIRES2-EGFP/MAG... 目的:克隆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3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检测、鉴定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MAGE-A3基因进行PCR扩增,凝胶回收PCR产物片段并连接至pMD18-T载体。测序后将MAGE-A3基因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pIRES2-EGFP/MAGE-A3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至293T细胞株后,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ting法鉴定MAGE-A3基因的表达。结果:MAGE-A3基因正确克隆在pIRES2-EGFP/MAGE-A3,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MAGE-A3序列一致。转染293T细胞后能检测到MAGE-A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IRES2-EGFP/MAGE-A3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293T细胞中有效表达MAGE-A3蛋白,奠定了其作为DNA疫苗应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 真核表达 基因克隆 喉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3抗原肽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膀胱癌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鸣 李秀真 +3 位作者 王超 郭洪敏 马鑫 张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3基因(MAGE-3)抗原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体内对膀胱癌肿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从HLA-A2型个体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扩增DC,再经MAGE-3抗原肽致敏,致敏DC细胞和同型T淋巴细胞共...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3基因(MAGE-3)抗原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体内对膀胱癌肿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从HLA-A2型个体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扩增DC,再经MAGE-3抗原肽致敏,致敏DC细胞和同型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经过尾静脉注入膀胱癌荷瘤小鼠,观察其对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结果MAGE-3抗原肽致敏的DC诱导产生的CTL可明显缩小瘤体、降低瘤重。结论MAGE-3九肽致敏DC诱导CTL体内具有抑制膀胱癌细胞增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激活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癌 树突状细胞 抗原 黑色素瘤-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A9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11
作者 徐璐 朱进 +2 位作者 仇镇宁 李玉华 冯振卿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8期5-8,共4页
目的扩增和克隆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A9(melanom a antigen A9)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MAGE-A9单抗,观察其在肝细胞癌中的定位。方法从人肝癌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从中扩增出MAGE-A9cDNA,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构建重组... 目的扩增和克隆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A9(melanom a antigen A9)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MAGE-A9单抗,观察其在肝细胞癌中的定位。方法从人肝癌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从中扩增出MAGE-A9cDNA,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MAGE-A9,转化大肠杆菌TOP10株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纯化后,制备抗MAGE-A9单抗,免疫组化检测MAGE-A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获得AGE-A9c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一致。成功构建表达载体,表达可溶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Kd。获得抗MAGE-A9单抗,MAGE-A9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8/39),主要表达于胞浆,未见肿瘤异质性,统计学分析MAGE-A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结论有相当部分肝癌患者的肿瘤表达MAGE-A9抗原,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MAGE-A9可能成为肝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 MAGE-A9 RT-PCR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承槐 娄高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40-43,共4页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在植物中成功地得到了表达 ,并且保留了自身的免疫特性 ,通过口服或非经肠道免疫能刺激免疫反应 ,甚至有保护作用。文章就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在植物中成功地得到了表达 ,并且保留了自身的免疫特性 ,通过口服或非经肠道免疫能刺激免疫反应 ,甚至有保护作用。文章就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 B亚单位、霍乱毒素 B亚单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Norwalk病毒衣壳蛋白、狂犬病病毒糖蛋白、传染性胃肠炎糖蛋白 S、口蹄疫病毒 VP1、兔出血病病毒等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作了综述。表明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疫苗是可行的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植物 可食疫苗 细菌 病毒 病原 抗原 编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基因BvPCNA-like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13
作者 刘昕彤 申子萌 +5 位作者 张琦 张西宁 陶艳昵 李志烨 王希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3年第2期16-25,共10页
本文旨在利用分子标记位点克隆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BvPCNA-like基因的基因组位点及完整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对该CDS在基因组中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甜菜EST-SSR标记BvR... 本文旨在利用分子标记位点克隆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BvPCNA-like基因的基因组位点及完整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对该CDS在基因组中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甜菜EST-SSR标记BvRE049,以糖用甜菜种质‘DP02’(标记检测阳性)为材料,通过电子克隆策略获得标记相关基因的基因组位点,进而克隆基因CDS片段;预测CDS在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个数及内含子剪接位点分布范围,并设计PCR引物组合对以上结构进行验证;同时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该基因产物的基本特征。克隆获得了甜菜基因BvPCNA-like的编码区,全长1164 bp,编码产物含38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42736.25 Da,等电点约4.46,在基因组中,该基因由3个内含子分隔成4个外显子。本研究克隆了BvPCNA-like基因的完整编码区,预测并验证了其在基因组位点中的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vPCNA-like基因在甜菜体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克隆 编码区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并发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分析
14
作者 宗娟 周冬梅 +1 位作者 谢京志 方权权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并发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初诊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78例,其中并发RP-ILD 35例,无RP-ILD 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并发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初诊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78例,其中并发RP-ILD 35例,无RP-ILD 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A5^(+)-DM并发RP-IL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MDA5^(+)-DM并发RP-ILD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无RP-ILD患者比较,并发RP-ILD患者皮肤溃疡发生率、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癌胚抗原(CEA)、抗Ro52抗体阳性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LYM)降低(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溃疡、LYM、D-二聚体、CEA、抗Ro52抗体是RP-ILD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CEA、抗Ro52抗体是MDA5^(+)-DM患者并发RP-IL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CEA、抗Ro52抗体预测DM-RPIL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53、0.654,三者联合预测RP-ILD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指标。结论高D-二聚体水平、高CEA水平、抗Ro52抗体阳性是MDA5^(+)-DM患者发生RP-I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MDA5^(+)-DM并发RP-IL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 D-二聚体 癌胚抗原 抗Ro52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MAGE-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爱英 杨丹 +2 位作者 曹德胜 李威 王丽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mRNA、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的抑癌基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平调饮和华蟾素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采用RT-PC... 目的研究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mRNA、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的抑癌基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平调饮和华蟾素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采用RT-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AFPmRNA、MAGE-1mRNA的表达,并取30例健康志愿者血样作为参考对照,结果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平调饮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mRNA、MAGE-1mRNA表达明显降低,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MAGE-1mRNA表达(灰度比)分别为0.07±0.01、0.13±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调饮能够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MAGE-1mRNA表达,对MAGE-1基因表达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说明抑制MAGE-1基因表达可能是平调饮抗肝癌机制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平调饮 黑色素瘤抗原-1基因 甲胎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宋兵 汪良 +3 位作者 吴雨岗 陈彦 孙康 张雁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30-232,239,共4页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20例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MAGE-3基因进行检测,随机选取RT-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20例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MAGE-3基因进行检测,随机选取RT-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40例胃癌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明显高于在相应的癌旁组织15%(6/40)及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0%(2/20)。DNA测序证实RT-PCR产物确为MAGE-3基因的目的片段。胃癌组织中MAGE-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无关。结论:MAGE-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可望将其编码的蛋白作为靶分子应用于胃癌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G18调控miR-324-5p/GLI1轴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敏 雷荟融 +2 位作者 成延娟 唐元艳 黄知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92,共8页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ML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入选人员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与miR-324-5p的表达。体外培养AML细胞HL-60,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HCG18 siRNA组、miR-NC组、miR-324-5p mimics组、miR-324-5p mimics+GLI1 NC组、miR-324-5p mimics+GLI1组、lncRNA HCG18 siRNA+NC inhibitor组、lncRNA HCG18 siRNA+miR-324-5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检测HL-60细胞中lncRNA HCG18、miR-324-5p表达、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GLI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表达水平(2.85±0.32)较对照组(1.03±0.11)显著升高(P<0.01),而miR-324-5p表达水平(0.47±0.05)较对照组(1.05±0.09)显著降低(P<0.01);沉默lncRNA HCG18表达或过表达miR-324-5p后HL-60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数、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均有靶向关系;抑制miR-324-5p表达可逆转沉默lncRNA HCG18表达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GLI1过表达可逆转过表达miR-324-5p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HCG18在AML细胞中高表达,抑制lncRNA HCG18表达可通过调控miR-324-5p/GLI1轴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 微小RNA-324-5p 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早期诊断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雷彩琴 原丽莉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87-91,共5页
早期诊断是降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更加方便、安全。胃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骨桥蛋白、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胃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72-4等。分析表明,... 早期诊断是降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更加方便、安全。胃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骨桥蛋白、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胃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72-4等。分析表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在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仍较低,但在胃癌肿瘤细胞分化、侵袭、转移等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可改善胃癌预后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灵敏度较低、特异度较高,而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联合检测对筛查早期胃癌意义重大。骨桥蛋白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低、特异度高,用于诊断胃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胃癌相关抗原诊断胃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在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灵敏度及特异度仍待进一步的研究。CEA、CA199、CA242及CA724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均偏低,但特异度均极高,四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胃癌早期诊治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甲基化 编码RNA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骨桥蛋白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 胃癌相关抗原 糖类抗原7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临床特征
19
作者 王惠敏 苗青 +1 位作者 熊稳稳 张肖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612-617,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并与抗MDA5抗体阴性DM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1例成人DM患者资料,根据抗MDA5抗体阳性与否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MDA5^(... 目的分析成人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并与抗MDA5抗体阴性DM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1例成人DM患者资料,根据抗MDA5抗体阳性与否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MDA5^(+))组和抗MDA5抗体阴性(MDA5^(-))组,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收集抗MDA5抗体水平定量检测结果,分析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DA5^(+)组较MDA5^(-)组初诊住院时间长,1 a内住院次数多,发热和咳嗽咳痰症状出现频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A5^(-)组相比,MDA5^(+)组红细胞沉降率、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铁蛋白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抗MDA5抗体水平与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呈正相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呈负相关(P<0.05)。高分辨率CT显示,MDA5^(+)组肺间质性改变较MDA5^(-)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A5^(+)DM较MDA5^(-)DM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发生率高,肌肉受累较轻,易发生肺间质改变,病情较重,治疗较复杂。KL-6、铁蛋白、抗MDA5抗体水平可作为评估MDA5^(+)DM病情活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肌酸激酶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肿瘤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7期173-174,共2页
0227106 紫外线B照射对小鼠Xpc、Trp53和Apex(HAP1)基因有缺陷的小鼠中所诱导的皮肤癌症:基因型对癌症预置和肿瘤病理学的特殊影响/Cheo D L//CancerRes.-2000,60(6).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 医科 基因小鼠 紫外线 淋巴结 肿瘤病理学 基因 皮肤肿瘤 黑素瘤 黑色素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