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任玉红 杨刚 +2 位作者 范瑞文 朱芷葳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1R蛋白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表皮、毛囊周围外根鞘组织、毛乳头以及毛球周围都呈阳性着色。在棕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毛球顶部及表皮,呈强阳性着色。在白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外根鞘及表皮,毛球部表达呈弱阳性。MC1R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羊驼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35ku与兔抗MC1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且棕色羊驼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差异极显著(P<0.0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不同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羊驼皮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化黑鸡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嫩珠 董晓宁 +7 位作者 陈晖 郑丽祯 朱志明 缪中纬 刘鸿涛 赖玉琼 曾建政 陈龙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以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德化黑鸡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结果表明:引物P2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并表现为AA、AB和BB等3种基因型;经序列分析发现,BB型存在2个突变...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以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德化黑鸡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结果表明:引物P2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并表现为AA、AB和BB等3种基因型;经序列分析发现,BB型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在1094处(G-A)和1095处(T-C),其中在1095处的突变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Cys-Arg)。由基因型分布情况表明,德化黑鸡C系(乌色)和D系(非乌色)均以AA型为主;BB型(含SNP)仅存在于C系中,而在D系中未发现,推测BB型可能是乌色性状特有或与乌色性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黑鸡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 单核苷酸多态(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于云柱 何奕多 +3 位作者 刘丽 王秀娟 刘情 邓卫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233,共2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也称为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SHR)基因,是由扩散位点(extension locus,E)编码的,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作者对MC1R基因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基因的定位与多态性检测进行...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也称为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SHR)基因,是由扩散位点(extension locus,E)编码的,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作者对MC1R基因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基因的定位与多态性检测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1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黄牛群体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贺 高英凯 苗永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9-643,共5页
为了评价E(extension)座位对牛毛色性状的影响,采用DNA序列分析和PCR-RFLP技术对云南地区4个黄牛群体(3个本地群体和1个引进品种)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基因特征分析和群体变异检测。结果,在文山黄牛、昭通黄牛和... 为了评价E(extension)座位对牛毛色性状的影响,采用DNA序列分析和PCR-RFLP技术对云南地区4个黄牛群体(3个本地群体和1个引进品种)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基因特征分析和群体变异检测。结果,在文山黄牛、昭通黄牛和短角牛中发现E+和e2种等位基因,检测到E+/E+、E+/e和e/e3种基因型。在文山黄牛中E+和e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4和0.46,在昭通黄牛中分别为0.70和0.30;而在迪庆黄牛中共检测到E+、ED和e3种等位基因,它们的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10,该群体存在E+/E+、ED/ED、E+/ED、E+/e和ED/e5种基因型,未发现e/e型个体。与所研究个体的毛色性状相联系,发现E座位对牛的毛色有重要影响,E+和ED等位基因与黑色表型有关,而e等位基因与红色表型有关,但黄色、棕色和红色表型还与其它座位基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 毛色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公鸡MC1R基因多态性与羽色表型的关系
5
作者 王士欣 高铭馨 +7 位作者 单增桑珠 巴桑 陈羲 王润锦 张昊 王德才 皮劲松 黄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3-177,共5页
以羽色表型特征显著的成年藏公鸡(藏黑色、藏花色和藏灰色)为研究对象,开展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编码区遗传变异位点筛查、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藏公鸡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了10个SNPs位点,其中同义突变2处,位于69 bp(... 以羽色表型特征显著的成年藏公鸡(藏黑色、藏花色和藏灰色)为研究对象,开展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编码区遗传变异位点筛查、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藏公鸡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了10个SNPs位点,其中同义突变2处,位于69 bp(C/T)和636 bp(A/G)位点,非同义突变8处,位于178 bp(A/G)、212 bp(C/T)、213 bp(A/G)、274 bp(A/G)、376 bp(A/G)、398 bp(C/T)、427 bp(A/G)、637 bp(C/T)位点。基因型分布显示,藏黑色公鸡全部表现为AA基因型(100.00%),藏灰色公鸡中AA基因型占比60.00%,而藏花色公鸡则以AG基因型为主(80.00%),表明A等位基因可能与黑羽表型的形成相关。基于10个SNPs位点构建了13个单倍型,单倍型Hap_2、Hap_10和Hap_13在藏花色公鸡中呈现独享现象。根据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发现,69 bp(C/T)、274 bp(A/G)位点的基因型均与羽色表型呈极显著关联性(P<0.001),表明这2个位点可能是调控藏公鸡羽色变异的关键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公鸡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 基因多态性 羽色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1——哺乳动物黑色素形成中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35
6
作者 杨永升 李宁 +1 位作者 邓学梅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4-550,共7页
黑色素的形成与产生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许多基因的调控。综述了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哺乳动物黑色素形成调控中的一个关键基因———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的作用机制、DNA序列变异与黑色素性状之间... 黑色素的形成与产生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许多基因的调控。综述了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哺乳动物黑色素形成调控中的一个关键基因———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的作用机制、DNA序列变异与黑色素性状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另一重要的脊椎动物类群———鸟类中MC1R基因的确定与突变情况作以概述,此外对鸟类的黑色素形成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1R是控制鸡黑色素形成的候选主效基因 被引量:50
7
作者 杨永升 邓学梅 +3 位作者 李宁 傅衍 朱睦元 吴常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0-505,共6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 1(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以及DNA测序的方法 ,在由丝羽乌骨鸡与明星肉鸡为亲本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家系群体鸡MC1R基... 黑素皮质素受体 1(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以及DNA测序的方法 ,在由丝羽乌骨鸡与明星肉鸡为亲本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家系群体鸡MC1R基因的编码区检测到 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并对该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鸡MC1R基因编码区引物 3扩增片段多态性是由G→A (86 7位 )点突变引起的 ,引物 5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是由C→T (12 92位 )与C→G (1377位 )两个点突变引起的 ,最后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肤色、肉色、胫色与内脏膜色等黑色素性状进行了卡方独立性分析 ,结果显示 ,MC1R基因编码区 86 7处突变与鸡的肤色性状显著相关 (P <0 0 5 ) ,12 92处突变与鸡的活体胫色性状显著相关 (P <0 0 5 ) ,1377处突变与鸡的肉色性状显著相关 (P <0 0 5 ) .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 单核苷酸多态(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MC1R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聂庆华 刘清神 +2 位作者 方梅霞 谢亮 张细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对犬等10种脊椎动物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MC1R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显示,10个物种明显归为2类,7个哺乳动物种为一紧密类群,鸡与斑马鱼和河豚为一松散类群,该聚类结果与公认的动物分类及进化关系密切吻合;(2)PAML的Branch模型预测显示,犬、猪、猫在与牛的分化过程中MC1R受到正向选择作用(ω=90.8177);Site模型预测显示,犬MC1R的2V、25E、184N、197V、314L为正选择氨基酸位点;(3)染色体连锁群比较分析显示,"ZFP276-MC1R-GAS8"基因连锁关系在人、黑猩猩、鸡和犬中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c1r)基因 选择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皮犬MC1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满清 刘清神 +2 位作者 方梅霞 谢亮 聂庆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27-130,共4页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调节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用PCR技术对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1 333 bp,包含完整的MC1R基因开...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调节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用PCR技术对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1 333 bp,包含完整的MC1R基因开放阅读框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鼠、犬、人等6种动物MC1R基因CDS序列有70.1%~98.3%的同源性,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61.1%~96.9%.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沙皮犬与已报道的黄金猎犬亲缘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皮犬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c1r)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黑素皮质素受体-3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家大 吴声榕 潘盛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1,共6页
【目的】开展贵州地区不同山羊品种的黑皮质素受体-3(MC3R)基因转录水平研究,为研究山羊MC3R的作用部位、特点及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和南江黄羊5个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双... 【目的】开展贵州地区不同山羊品种的黑皮质素受体-3(MC3R)基因转录水平研究,为研究山羊MC3R的作用部位、特点及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和南江黄羊5个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标准曲线法和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背最长肌、半膜肌和皮下脂肪中MC3R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C3R基因在山羊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半膜肌、皮下脂肪中均转录成m RNA,其中在皮下脂肪、肾脏、肝脏高度转录,在肺脏中度转录,而在心脏、背最长肌、半膜肌中的转录水平较低。7个组织中,MC3R基因转录水平均以贵州白山羊最高。【结论】山羊MC3R基因的转录水平存在组织及品种间差异,在非肌肉类组织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在肌肉类组织,且在贵州白山羊组织中转录水平高于其他品种,在今后研究MC3R基因与生长和肉质性状关联性时应注意取材品种和部位对其转录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黑素皮质素受体-3(mc3r) 转录水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2型受体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凯 谢骏 +1 位作者 梁利国 习丙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它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的应激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C2R本身由1条多肽链构成,具有7个跨膜的α螺旋,其相应配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唯一能激活MC2R的内源性物质,与此同时,MC2R对辅... 黑素皮质素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它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的应激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C2R本身由1条多肽链构成,具有7个跨膜的α螺旋,其相应配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唯一能激活MC2R的内源性物质,与此同时,MC2R对辅助蛋白(MRAP)具有严格的依赖性,只有MRAP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MC2R的功能表达,前人对其结构、功能和进化开展了大量研究。本研究就MC2R及其配体(ACTH)、辅助蛋白(MRAP)以及这一受体在鱼类应激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为渔业生产中的应激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2(mc2r)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辅助蛋白(MrAP) 应激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MC1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研究
12
作者 邓捷 卫小燕 +5 位作者 张晗 马红英 王启军 赵虎 张红星 姜维 《河北渔业》 2020年第10期24-29,34,共7页
为研究MC1R在两栖动物体色形成中的作用,试验结合转录组分析和电子克隆技术得到大鲵(Andrias davidianus)MC1R部分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了大鲵MC1R基因在皮肤、肝脏等10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4种不同... 为研究MC1R在两栖动物体色形成中的作用,试验结合转录组分析和电子克隆技术得到大鲵(Andrias davidianus)MC1R部分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了大鲵MC1R基因在皮肤、肝脏等10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4种不同体色大鲵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得到大鲵MC1R部分cDNA长为295 bp,位于该基因编码区。其与人、小鼠等哺乳动物和鸟类MC1R核苷酸同源性在57%~83%。大鲵MC1R基因与粗皮渍螈的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以皮肤组织表达量最高。4种不同体色大鲵皮肤组织中,黑色皮肤中MC1R基因表达量高于其他体色。说明大鲵MC1R基因在体色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与其他两栖动物不同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体色 黑色素 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 mc1r)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志红 王恩峰 +1 位作者 白瑞 庞全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旨在研究RNAi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MC1R基因作为影响哺乳动物毛色性状的候选基因,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MC1R基因表达。合成3对针对小鼠ME... 旨在研究RNAi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MC1R基因作为影响哺乳动物毛色性状的候选基因,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MC1R基因表达。合成3对针对小鼠MEF中MC1R基因的瞬时干扰siRNA,采用反向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MEF,取转染siRNA 48h后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并通过QRT-PCR技术和Western bolt检测MC1RmRNA和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siRNA1组和siRNA2组的MC1R mRNA相对表达量和MC1R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siRNA3组表达不显著;本试验利用反向转染方法,成功地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siRNA转染。MC1R基因与蛋白的抑制情况相一致,说明siRNA1和siRNA2对MC1R的抑制效果确实有效,并筛选出有显著干扰效果的siRNA,为进一步研究MC1R在毛色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多态性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卉 郭雷 高士争 《云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75头乌金猪和41头长白猪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的第7跨膜结构功能域D298N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MC4R基因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乌金猪和长白猪MC4R基因第7跨膜结构功能域TaqⅠ...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75头乌金猪和41头长白猪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的第7跨膜结构功能域D298N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MC4R基因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乌金猪和长白猪MC4R基因第7跨膜结构功能域TaqⅠ-RFLP位点均存在多态性,基因型为AA、Aa和aa。长白猪AA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高于Aa和aa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对PCR-RFLP的最小二乘值最大,证明该基因在该位点对肌内脂肪(IMF)含量的效应值最大。乌金猪肌内脂肪含量aa基因型显著高于AA和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对PCR-RFLP的最小二乘值最大,证明该基因在该位点对IMF含量的效应值最大。提示,乌金猪和长白猪的MC4R基因对肌内脂肪的调控是由不同的基因型所控制的。乌金猪可通过提高MC4R基因aa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达到改善乌金猪猪肉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IMF) 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 多态性 乌金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黑素皮质素受体3真核表达载体及突变型的构建和表达
15
作者 谢华杰 张海洁 +4 位作者 江礼捷 连俊伟 刘敏 闵天奇 王志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构建鸡黑素皮质素受体3(c MC3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从新鲜鸡血液提取全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编码区。凝胶纯化回收目的基因,用限制性... 试验旨在构建鸡黑素皮质素受体3(c MC3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从新鲜鸡血液提取全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编码区。凝胶纯化回收目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 RⅠ和XbaⅠ目的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表达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正确后加入c-myc标签。单点突变构建pc DNA3.1(+)-myc/MC3R突变型,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1(+)-myc/MC3R分别瞬时转染入HEK293T细胞中,流式细胞仪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细胞表面表达和胞内总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鸡MC3R基因野生型和四个突变型(M54L、G104S、L151R和S183S)的真核表达载体,突变型与野生型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面表达和胞内总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 MC3R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mc3r) 真核表达 细胞表面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建军 张杰 +4 位作者 穆晓丽 白瑞 董彦君 白俊明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2-938,共7页
旨在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中,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ET-1(0、0.1、1、10、100n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内皮素受体B... 旨在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中,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ET-1(0、0.1、1、10、100n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RP-1)基因和表皮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处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3d后,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黑素含量、EDNRB、TRP-1和TYR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增加(P<0.05),以10nmol.L-1组最为显著。ET-1能诱导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树突增长,诱导EDNRB、TYR和TRP-1基因表达量增高,使黑素合成增加;同时诱导MC1R基因表达量增高,从而通过α-MSH信号通路对羊驼黑色素的生成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羊驼 皮肤 黑素细胞 EDNrB TYr mc1r T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MC4R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俊 李隐侠 +3 位作者 钱勇 王慧利 孟春花 曹少先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9期53-56,共4页
为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多态性对山羊体质量的影响,以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池DNA为模板,PCR扩增MC4R基因,Sanger测序法筛选其在波尔山羊中的SNPs位点,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基因型间波尔山羊各... 为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多态性对山羊体质量的影响,以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池DNA为模板,PCR扩增MC4R基因,Sanger测序法筛选其在波尔山羊中的SNPs位点,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基因型间波尔山羊各月龄体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编码区502 bp处新检测到A/G单碱基颠换,位于Bse JⅠ酶切位点内,在波尔山羊群体中存在AA(0.7791)、AG(0.2025)和GG(0.0184)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初生体质量、1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1周龄体质量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1),2周龄、2月龄、3月龄体质量显著高于GG型(P<0.05)。连锁分析发现,A502G、C693T、A946C和C986T位点共存在8种不同的基因型组合,AACCAACC型个体初生体质量显著高于AGCCAACC型(P<0.05),AACCAACT型个体周岁体质量显著高于AACTACCC型和AGCTACCC型(P<0.05)。综上所述,MC4R基因的A502G位点A基因对山羊早期体质量增加更有利,基因型组合AACCAACT对山羊周岁体质量增加更有利,可以作为山羊生长性状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 多态性 体质量性状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MC4R表达对牛胎儿成纤维细胞CMS系统关键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萌 许尚忠 +2 位作者 李俊雅 高雪 陈金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为获得敲减黑素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探讨其在能量平衡神经调节系统中的作用,将构建成功并已鉴定为有效序列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SH1-GFP-MC4R,利用阳... 为获得敲减黑素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探讨其在能量平衡神经调节系统中的作用,将构建成功并已鉴定为有效序列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SH1-GFP-MC4R,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使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印迹检测MC4R及中枢黑素皮质素系统(central melanocortin system,CMS)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稳定转染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中,MC4R表达显著抑制,瘦蛋白(leptin)和阿黑色素原(POMC)表达下调,黑素皮质素拮抗物agouti相关蛋白(AGRP)和MC3R表达上调,而神经肽Y(NPY)表达无明显改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获得了敲减MC4R基因表达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提示,MC4R的表达水平对CMS系统中的各关键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的抑制或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4受体(mc4r) rNA干扰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中枢黑素皮质素系统(CMS)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4R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左北瑶 钱宏光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5期45-50,共6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是下丘脑腹内侧核分泌的一类肽类物质,为黑素皮质素受体家族5个亚型(MC1-5R)之一。在哺乳动物中,MC4R具有介导瘦蛋白(leptin)的功能,是一个调节能量平衡与能量动态平衡的重要信号分子,...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是下丘脑腹内侧核分泌的一类肽类物质,为黑素皮质素受体家族5个亚型(MC1-5R)之一。在哺乳动物中,MC4R具有介导瘦蛋白(leptin)的功能,是一个调节能量平衡与能量动态平衡的重要信号分子,可与其内源性配体黑素皮质素激素(melanocortin,MC)或刺鼠色蛋白(agouti protein,agouti蛋白)和agouti相关蛋白(agouti related protein,AGRP)相结合,从而在控制食欲和体重稳态中起关键作用。因此,MC4R在人类肥胖研究中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倍受关注。最近有研究表明:MC4R的1232位点的G→A的突变与绵羊背膘厚度间存在关联,AG和AA型较GG型具有较高的背膘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 mc4r基因多态性 肥胖调节因子 背膘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绵羊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晓娟 任玉红 +3 位作者 范瑞文 张秋月 曾庆宝 武良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与黑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结合,通过c AMP信号通路影响黑色素的生成。然而,不同浓度α-MSH对绵羊黑色素生成的具体影响,还没有定论。本文旨在探讨不... 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与黑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结合,通过c AMP信号通路影响黑色素的生成。然而,不同浓度α-MSH对绵羊黑色素生成的具体影响,还没有定论。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α-MSH对绵羊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组α-MSH(0、0.1、1、10、100、1 000 nmol/L)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出MC1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在添加10 nmol/Lα-MSH时,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最高,之后则降低;ELISA方法检测出c AMP含量总体增加,c GMP含量总体降低,添加10 nmol/Lα-MSH时,c AMP的产量增加最多,c GMP的产量降低最多;酶标法检测出10 nmol/Lα-MSH时,黑色素生成最多,之后则降低。上述结果证明,不同浓度α-MSH通过调控黑色素形成的c AMP路径,影响MC1R、MITF和TY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的合成,以添加10 nmol/Lα-MSH时,对黑色素细胞表型和黑色素含量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 黑色素细胞 黑素皮质素1受体(mc1r)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 酪氨酸酶(TYr) cAMP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