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常驻霉菌对石灰岩的风化侵蚀作用研究——以黑曲霉菌为例
1
作者 王维富 代群威 +4 位作者 沈瑞 何靓雯 赵玉连 陈兴长 利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7,共9页
石灰岩矿物的自然风化侵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以土壤霉菌为代表的生物风化在矿物结构及性质的改变、土壤营养环境的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揭示土壤常驻霉菌对石灰岩矿物的风化侵蚀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研究黑曲霉菌的... 石灰岩矿物的自然风化侵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以土壤霉菌为代表的生物风化在矿物结构及性质的改变、土壤营养环境的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揭示土壤常驻霉菌对石灰岩矿物的风化侵蚀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研究黑曲霉菌的生长特性、代谢产物和黑曲霉菌作用下石灰岩中Ca^(2+)的释放行为,以及对比分析草酸作用下石灰岩的溶蚀行为,探究黑曲霉菌对石灰岩的风化侵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黑曲霉菌具有较高的产酸能力,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柠檬酸、乙酸和琥珀酸,这些有机酸可使培养基pH可降至2.5附近;碱性环境对黑曲霉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同等条件下,草酸对石灰岩的作用效果远低于黑曲霉菌。黑曲霉菌对石灰岩的风化侵蚀主要包括两个途径:分泌酸性代谢产物溶解石灰岩和菌丝对石灰岩颗粒的包裹钻孔形成机械破坏。研究结果可为自然环境下微生物参与岩溶过程以及石漠化的生物调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风化侵蚀 曲霉菌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Ⅲ)离子在黑曲霉菌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金丽 孙道华 +3 位作者 景孝廉 黄加乐 郑艳梅 李清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3-1292,共10页
以黑曲霉菌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Au(Ⅲ)离子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Au(Ⅲ)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u(Ⅲ)离子在黑曲霉菌上的吸附过程对溶液pH值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最佳pH值为2.0~3.0。升温... 以黑曲霉菌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Au(Ⅲ)离子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Au(Ⅲ)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u(Ⅲ)离子在黑曲霉菌上的吸附过程对溶液pH值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最佳pH值为2.0~3.0。升温能明显加快吸附进程,20℃下吸附过程分为2个阶段进行,分别对应于Au(Ⅲ)离子还原前和还原后的吸附,24h后吸附趋于平衡,而30、40、60℃下吸附过程均无明显分段现象,并分别于12、6、1h后趋于吸附平衡。Au(Ⅲ)离子初始浓度<233.32mg.L-1时,吸附量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初始浓度>367.94mg.L-1时,升温明显促进了吸附的进行。Au(Ⅲ)离子在黑曲霉菌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地模拟,20、30、40、50℃时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85.19、202.02、235.85、277.78mg.g-1。热力学参数Gibbs自由能变(ΔG0)、吸附焓变(ΔH0)和吸附熵变(ΔS0)的计算结果表明,Au(Ⅲ)离子在黑曲霉菌上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和熵增过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描述,吸附活化能为55.71kJ.mol-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菌体表面的酰氨基、羧基和羟基是参与吸附的主要功能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Ⅲ)离子 生物吸附 曲霉菌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诱变黑曲霉菌株产植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平平 王燕 陶文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研究了60 Coγ射线对黑曲霉 447 92菌种产植酸酶的诱变效应 ,筛选出产植酸酶较高的A .niger 496 1菌株 ,并初步分析了其植酸酶的基本性质。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诱变效应 曲霉菌 植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惠莉 林文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5-576,579,共3页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chitosan from aspergillus by fermentation was studied.After using machine grind and hot alkaline and acid pre-treatment,the condition of chitosan extractin was made by orthogonal des...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chitosan from aspergillus by fermentation was studied.After using machine grind and hot alkaline and acid pre-treatment,the condition of chitosan extractin was made by orthogonal design.The method of treating with alkali was carried out at 100℃ and 12.50 mol/L alkaline concentration for 2 h,the yield of chitosan from dry aspergillus strain reached 7.75%.The chitosan of 90.00% deacetylate degree was produced by using high pressure(0.1 pound)and diluted alkali(7.50 mol/L)method.It can reduce alkaline dosage an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壳聚糖 脱乙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菌热稳定性植酸酶在黑曲霉菌中的分泌性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佳 刘钟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先前克隆获得烟曲霉菌植酸酶phy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将该质粒转化黑曲霉菌pyrG基因缺陷株M54;同时制备植酸酶多克隆抗体用于植酸酶的免疫学检测。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phyA在黑曲霉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产... 在先前克隆获得烟曲霉菌植酸酶phy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将该质粒转化黑曲霉菌pyrG基因缺陷株M54;同时制备植酸酶多克隆抗体用于植酸酶的免疫学检测。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phyA在黑曲霉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产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植酸酶的表达量为597.6 IU/mL。在90℃加热10 min和100℃加热20 min后,重组植酸酶残余酶活分别为74%和7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现了烟曲霉菌植酸酶在黑曲霉菌中的分泌性表达,表达产物具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植酸酶 曲霉菌 曲霉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
6
作者 薛意斌 曾龙达 +1 位作者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00-110,共11页
本研究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发掘出一种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AnproA1)。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属于胃蛋白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产红青霉来源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同源性最高(42.6%)。采用多种策略成功实现了AnproA1... 本研究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发掘出一种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AnproA1)。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属于胃蛋白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产红青霉来源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同源性最高(42.6%)。采用多种策略成功实现了AnproA1在法夫驹形氏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后,发酵液中蛋白酶活力为15 250.0 U/mL,蛋白质量浓度为14.0 mg/mL。纯化后AnproA1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55℃,且在pH 2.5~5.5及5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对κ-酪蛋白表现出最高水解活性,其次为血红蛋白。进一步利用AnproA1水解鸭血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肽。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水解物表现出AC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84 mg/mL和0.042 mg/mL。本研究可为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法夫驹形氏酵母中高效表达和鸭血蛋白高价值生物转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天冬氨酸蛋白酶 法夫驹形氏酵母 分泌表达 鸭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的浸矿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媛 董发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0-495,共6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黑曲霉菌对蛇纹石尾矿的生物浸出效果,并对浸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黑曲霉菌对尾矿的浸出当培养基的pH...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黑曲霉菌对蛇纹石尾矿的生物浸出效果,并对浸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黑曲霉菌对尾矿的浸出当培养基的pH=6,加入蔗糖的量为10%时,浸矿效果最好;将浸矿前后的矿粉进行SEM/EDS发现:浸矿过程中,菌体与矿粉相互作用形成了菌体-矿物复合体;红外光谱表明:黑曲霉菌表面有结合金属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浸出矿粉后,1645cm-1处的峰红移到1631cm-1,说明细胞上的多糖、蛋白质酰胺等参与了浸矿过程,但主要峰位未发生变化,说明细菌的主要成分和结构保持完整;XRD图谱发现:原尾矿与黑曲霉菌Asp-1#作用后,部分尾矿中的镁被浸出生成了新物质—有机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生物浸出 蛇纹石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粉对直接耐晒翠蓝199的吸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建臣 孟雪娇 +1 位作者 郑天凌 熊小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0-834,共5页
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粉为生物吸附剂,以直接耐晒翠蓝199(FBL)染料为吸附对象,系统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和染料质量浓度对脱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pH在3.0~7.0的范围、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 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粉为生物吸附剂,以直接耐晒翠蓝199(FBL)染料为吸附对象,系统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和染料质量浓度对脱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pH在3.0~7.0的范围、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的7.50~8.2 mg/g;当染料质量浓度为400mg/L、温度从25℃升至45℃时,吸附量从18.34mg/g增至29.96 mg/g;黑曲霉菌粉对FBL的吸附速率主要取决于化学吸附反应速率,吸附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耐晒翠蓝 曲霉菌 吸附量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渣资源化再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秀龙 蔡冠杰 +1 位作者 覃新导 彭黎旭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24-27,共4页
黑曲霉菌渣是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后产生的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企业扩大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该菌渣有效成分检测得知,该菌渣有害金属元素均小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控制标准和鱼粉、猪、家禽添加... 黑曲霉菌渣是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后产生的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企业扩大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该菌渣有效成分检测得知,该菌渣有害金属元素均小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控制标准和鱼粉、猪、家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卫生指标,有机质含量符合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指标,总糖、粗纤维、粗蛋白、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多,同时也含有丰富的N、P、K、Ca、Mg、Fe等元素,可从有机肥料和禽畜饲料方向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及实现变废为宝,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有效成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pyrG缺陷株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钟滨 David J.Jeenes David B.Archer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运用紫外线照射致突变方法建立了黑曲霉菌ATCC 12 0 49,134 96和N40 2等 3种菌株的乳清酸核苷 5′ 磷酸脱羧酶基因 (pyrG)缺陷株。其中ATCC 134 96是一种蛋白酶缺陷株。含黑曲霉菌pyrG基因的重组质粒 pY 1.2可使它们发生转化 ,成为Pyr... 运用紫外线照射致突变方法建立了黑曲霉菌ATCC 12 0 49,134 96和N40 2等 3种菌株的乳清酸核苷 5′ 磷酸脱羧酶基因 (pyrG)缺陷株。其中ATCC 134 96是一种蛋白酶缺陷株。含黑曲霉菌pyrG基因的重组质粒 pY 1.2可使它们发生转化 ,成为Pyr+ ,转化效率约为 8~ 40转化子 / μgDNA。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G缺陷株 曲霉菌 基因转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芳香植物精油对黑曲霉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萱 田慧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用超临界CO2提取到的4种芳香植物精油进行抑菌试验,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对黑曲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在12.5μL/mL下法国百里香精油对黑曲霉菌具有100%的抑制作用。进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测定显示,这4种芳香植物精油对黑曲霉菌... 用超临界CO2提取到的4种芳香植物精油进行抑菌试验,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对黑曲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在12.5μL/mL下法国百里香精油对黑曲霉菌具有100%的抑制作用。进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测定显示,这4种芳香植物精油对黑曲霉菌抑制作用从强到弱分别是:法国百里香>苏格兰薄荷>甜薰衣草>阔叶迷迭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精油 曲霉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岁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报告了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株,从选择合适的出发菌株出发诱变育种试验过程。通过诱变育种,不但能提高黑曲霉产酸能力,而且还改善了菌种的其它性能。
关键词 曲霉菌 诱变选育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黑曲霉菌株F1降解酒石酸的条件研究
13
作者 文连奎 董昕 +1 位作者 徐璐 路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9-263,共5页
为提高酒石酸降解率,以黑曲霉降酸菌株F1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黑曲霉菌株F1培养温度、孢子悬浮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酒石酸浓度4个因素对酒石酸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 为提高酒石酸降解率,以黑曲霉降酸菌株F1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黑曲霉菌株F1培养温度、孢子悬浮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酒石酸浓度4个因素对酒石酸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黑曲霉降酸菌株F1对酒石酸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4.7℃、接种量4.3%、装液量163mL、酒石酸浓度9.3g/L。在此条件下,其降解率可达到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曲霉菌株F1 酒石酸 降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淋滤效果
14
作者 冯岳阳 徐颖 陈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67-3569,共3页
[目的]研究黑曲霉菌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淋滤效果。[方法]采用分批摇床培养,研究了淋滤时间、污泥含量、接种量、初始pH以及碳源浓度对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淋滤体系控温30℃、碳源含量8%、接种量为2×106个(孢子)/L、污... [目的]研究黑曲霉菌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淋滤效果。[方法]采用分批摇床培养,研究了淋滤时间、污泥含量、接种量、初始pH以及碳源浓度对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淋滤体系控温30℃、碳源含量8%、接种量为2×106个(孢子)/L、污泥含量1.0%的条件下,经过12 d的淋滤处理,黑曲霉对污泥中Zn、Cd、Cu、Pb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6%、87.8%、70.4%和75.6%。[结论]黑曲霉淋滤法可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污泥 重金属 单因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植酸酶黑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焰 程海娜 +1 位作者 陈宇 夏立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3-85,94,共4页
以产植酸酶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N0010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处理出发菌株的孢子,经筛选获得变异株N28,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出47%,且产酶较稳定.
关键词 植酸酶 发菌 菌株 诱变选育 株高 孢子 亚硝基胍 曲霉菌 处理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有小娟 刘家扬 焦国宝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黑曲霉菌渣是黑曲霉经过工业发酵所需产物之后的副产物,资源储量丰富。目前利用黑曲霉生产的制剂种类繁多,对菌渣综合利用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黑曲霉菌渣不仅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得到直接应用,也可用... 黑曲霉菌渣是黑曲霉经过工业发酵所需产物之后的副产物,资源储量丰富。目前利用黑曲霉生产的制剂种类繁多,对菌渣综合利用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黑曲霉菌渣不仅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得到直接应用,也可用于精制,作为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实现高附加值转化应用。还可作为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等。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对黑曲霉菌渣在各领域研究及利用现状,综述了黑曲霉菌渣高附加值转化与利用的研究进展,可以为工业发酵废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发酵 营养成分 有效成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行为研究
17
作者 戈帆 郭骞 +8 位作者 肖建军 刘剑 杨玉萍 王冲文 刘艳芳 罗瑞 赵远荣 杨品杰 刘云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8-1235,共8页
为开发新型保护膜系和光学系统的防霉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了解Ge镀增透膜层在黑曲霉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有助于提高红外窗口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通过霉菌加速试验,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 为开发新型保护膜系和光学系统的防霉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了解Ge镀增透膜层在黑曲霉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有助于提高红外窗口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通过霉菌加速试验,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样品的腐蚀行为及影响规律。黑曲霉菌为产酸型微生物,在稳定期时,它的生物量最高,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达到高峰,在对数生长阶段,由其引起的生长环境p H值变化显著,增加了环境的酸度;黑曲霉菌初始以Ge镀增透膜层样品表层吸附的碳元素为营养粘附于样品表面,并在样品表面大量繁殖,消耗样品表层的碳含量,随着黑曲霉菌的大量繁殖,样品表面的pH值也随之降低,样品表面的金属元素被氧化,开始逐步溶解,Ge镀增透膜层样品表层的锗元素、锌元素相继被剥离,参与反应后,样品的表层形貌被破坏严重,形成了大量的腐蚀坑。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行为以点蚀方式为主,它的生长代谢作用促进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Ge镀增透膜层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对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黑曲霉菌的作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蔡玉梅 李成会 吴子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58,共5页
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辣椒碱浓度下浸置不同时间的滤纸片对啤酒酵母、青霉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来研究辣椒碱对真菌的作用效果,以便为辣椒碱的饲料化利用和深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试验Ⅰ结果显示:浸置3 h的不同辣椒碱浓度对啤酒酵母菌... 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辣椒碱浓度下浸置不同时间的滤纸片对啤酒酵母、青霉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来研究辣椒碱对真菌的作用效果,以便为辣椒碱的饲料化利用和深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试验Ⅰ结果显示:浸置3 h的不同辣椒碱浓度对啤酒酵母菌有一定抑制效果,随着辣椒碱浓度增加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呈增大趋势,但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当辣椒碱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到最大;浸置3 h的不同辣椒碱浓度对青霉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辣椒碱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增大,且各辣椒碱浓度间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3.0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到21.3 mm,比空白对照增加100.9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浸置3 h的不同浓度辣椒碱对黑曲霉菌没有影响。试验Ⅱ结果显示:不同浸置时间的3.0 mg/mL辣椒碱对啤酒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均较为稳定,随着浸置时间延长,抑菌圈直径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于青霉菌而言,浸置3、6、12 h和18 h的辣椒碱均产生较大抑菌圈,但是不同浸置时间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黑曲霉菌而言,浸置6 h时产生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直径达到18.3 mm,与浸置3 h时相比提高75.96%,达显著水平(P<0.05),以后随着浸置时间延长抑菌圈直径继续增加,在浸置18 h时达到20.5 mm,比浸置3 h时提高97.1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辣椒碱对青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菌或黑曲霉菌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啤酒酵母菌 霉菌 曲霉菌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黑曲霉菌从印度洋多金属锰结核中浸出铜、镍和钴
19
作者 张子悦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3,共1页
K.D.Meht,et al.研究了用一种真菌——黑曲霉从印度洋多金属锰结核中浸出铜、镍和钴,优化了初始pH值、矿浆密度、颗粒大小和浸出时间等参数。在初始pH=4.5,35℃和矿浆密度5%条件下,用适宜的真菌反应30 d,97%Cu,98%Ni,86%Co,91%Mn和36%F... K.D.Meht,et al.研究了用一种真菌——黑曲霉从印度洋多金属锰结核中浸出铜、镍和钴,优化了初始pH值、矿浆密度、颗粒大小和浸出时间等参数。在初始pH=4.5,35℃和矿浆密度5%条件下,用适宜的真菌反应30 d,97%Cu,98%Ni,86%Co,91%Mn和36%Fe被溶解,而对比试验中,仅有4.9%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时间 曲霉菌 锰结核 多金属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咖啡碱对黑曲霉菌菌丝体生长和分生胞子萌发的影响
20
《中国茶叶》 2007年第5期44-44,共1页
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在红茶贮藏过程中与茶叶变质有关的真菌。研究了在2%马铃薯蔗糖琼脂和肉汤培养基中添加1、10、100和1000mg/kg茶叶咖啡碱对该真菌辐射状生长和菌丝体干重的影响。同时,使用载玻片发芽法和稀释平... 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在红茶贮藏过程中与茶叶变质有关的真菌。研究了在2%马铃薯蔗糖琼脂和肉汤培养基中添加1、10、100和1000mg/kg茶叶咖啡碱对该真菌辐射状生长和菌丝体干重的影响。同时,使用载玻片发芽法和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在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中添加相同浓度的咖啡碱对该真菌分生胞子萌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生长 曲霉菌 咖啡碱 茶叶 萌发 分生 琼脂培养基 稀释平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