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磨美兰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吕艳丽 周双海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的SLA-DR mRNA转录水平在3、7和14 d下调,低于对照组;感染后3 d,Ii链、SLA-DM和CD40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CD80和CD86mRNA转录水平也在感染后3 d明显下调(P<0.05)。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M表面的SLA-DR抗原的结果表明,在感染后3 d短暂上升,7 d之后一直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PRRSV感染早期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外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外源性抗原递呈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肺泡细胞 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分子 共刺激分子 定量竞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支配对兔后肢缺血诱导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巨噬细胞标记物、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明英 伍校琼 +4 位作者 朱武 黄良 李明波 罗学港 蔡维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去除支配血管壁的神经,观察神经支配对侧支血管巨噬细胞标记物(RAM1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动脉结扎,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加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除,7d... 目的:通过比较去除支配血管壁的神经,观察神经支配对侧支血管巨噬细胞标记物(RAM1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动脉结扎,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加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除,7d后将动物处死,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单纯结扎和结扎加去神经侧RAM11、ICAM和VCAM在侧支血管的表达变化,兔前肢大小相似的正常血管用作正常对照。结果:正常血管ICAM和VCAM的表达非常低,外膜中可见数目很少的RAM11阳性细胞;股动脉结扎侧,侧支血管ICAM、VCAM和RAM11的表达均明显上调,RAM11阳性细胞主要在外膜聚集,在中膜也可见,ICAM表达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而VCAM除了在血管内皮细胞有表达外,在外膜也有表达;股动脉结扎加去神经侧,ICAM、VCAM和RAM11的表达比股动脉结扎侧有所下调,其荧光强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诱导的兔后肢侧支血管生长模型中,去除血管壁的神经导致了炎症分子ICAM、VCAM和RAM11的阳性细胞减少,表明血管壁神经对RAM11、ICAM和VCAM的表达调节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血管 神经支配 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波酯对猪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研究
3
作者 郭雨楠 王恩慈 +5 位作者 张溪园 张旭日 王建民 汪洋 刘岩琪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佛波酯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猪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研究佛波酯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猪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20、30 nmol/L的佛波酯能极显著促进猪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0.5、6 h可明显增加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5,P<0.01);在0.5、3和6 h可极显著增加猪中性粒细胞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1、5和30 min可极显著促进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活性(P<0.01);在0.5、1、5和30 min可明显促进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磷酸化活性(P<0.05,P<0.01)。【结论】佛波酯能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其机制至少与上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与磷酸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 佛波酯 黏附分子 中性粒细胞 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β-榄香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林琳 沈洪 王立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小鼠巨噬细胞(Mφ)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阐明黄芪、莪术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黄芪甲苷、β-榄香烯体外作用小鼠Mφ细胞株J447A.1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6),吞噬...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小鼠巨噬细胞(Mφ)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阐明黄芪、莪术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黄芪甲苷、β-榄香烯体外作用小鼠Mφ细胞株J447A.1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6),吞噬中性红实验检测Mφ的吞噬能力。结果经黄芪甲苷、β-榄香烯处理,J447A.1细胞表面MHCⅡ、MHCⅠ、CD40、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其中黄芪甲苷组MHCⅠ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β-榄香烯组CD40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黄芪甲苷联合β-榄香烯组MHCⅡ、CD86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黄芪甲苷作用12h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榄香烯作用24h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尤以100μg/ml的作用浓度最佳;经黄芪甲苷与β-榄香烯联合作用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β-榄香烯及其联用能增强Mφ表面MHC分子和免疫共刺激因子表达,促进Mφ的吞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Β-榄香烯 细胞 表面分子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虹霞 杨蜜蜜 +1 位作者 刘伏山 刘静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AIH患者30例,分离并培养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取培养2天的细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入终浓度为1 mg/m L的甘草酸苷,对照组加入等量缓冲液,...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AIH患者30例,分离并培养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取培养2天的细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入终浓度为1 mg/m L的甘草酸苷,对照组加入等量缓冲液,处理30 min。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吞噬能力,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CD80、CD40、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结果观察组细胞吞噬率为(49.80±1.36)%、吞噬指数为80.36±4.70,对照组分别为(26.38±3.25)%、32.38±1.79,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细胞表面CD40、CD80、HLA-D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8±0.031、0.768±0.031、0.937±0.062,对照组分别为0.452±0.023、0.452±0.023、0.548±0.03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提高AIH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抗原呈递能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单核细胞 细胞 抗原呈递分子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螨提取液对Ana-1巨噬细胞表达TNF-α及ICAM-1的影响
6
作者 张克军 李双雪 +1 位作者 哈斯 王斌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粉尘螨提取液 (Dematophagoidesfarinaeextract ,DFE)对Ana - 1巨噬细胞表达TNF α及ICAM - 1的影响 ,探讨粉尘螨在引发变态反应疾病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DFE及溶酶刺激实验组及对照组巨噬细胞后 ,收集上清液及巨噬细... 目的 研究粉尘螨提取液 (Dematophagoidesfarinaeextract ,DFE)对Ana - 1巨噬细胞表达TNF α及ICAM - 1的影响 ,探讨粉尘螨在引发变态反应疾病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DFE及溶酶刺激实验组及对照组巨噬细胞后 ,收集上清液及巨噬细胞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上清夜中TNF α含量及巨噬细胞表面ICAM - 1表达量。结果 ①实验组 12 ,2 4h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 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二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12h=131.14 ,P12h<0 .0 0 0 1;F2 4h=12 5 .4 6 ,P2 4h<0 .0 0 0 1)。②实验组 12 ,2 4hAna - 1巨噬细胞表面ICAM - 1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二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12h=176 .6 3,P12h<0 .0 0 0 1;F2 4h=135 .35 ,P2 4h<0 .0 0 0 1) ;③以相关分析法分析显示实验组各时间点巨噬细胞上清夜中TNF α含量与巨噬细胞表面ICAM - 1表达量呈正相关 (P <0 .0 0 0 1)。结论 DFE可刺激使巨噬细胞高表达TNF α及ICAM - 1。粉尘螨对巨噬细胞表面ICAM - 1高表达是通过TNF α上调实现的 ,二者均在DFE刺激后 12 ,2 4h达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免疫学
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3期25-26,共2页
0208156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的修正促成自身免疫/Klonowski K D//Trends Immunol.-2001,22(7).-400~405医科图0208157 人淋巴集结中IL-12和Th1免疫应答/MacDonald T T//Trends Immunol.-2001,22(5).-244~247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 抗原提呈 淋巴集结 细胞活化 细胞因子受体 医科 分子免疫学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
8
作者 张旭日 张溪园 +4 位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李姣 黄安琦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可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咯利普兰对PMA上调的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μmol/L咯利普兰可极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PMA可极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 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P<0.01),5μmol/L咯利普兰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p65 NF-κB mRNA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ER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磷酸化活性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咯利普兰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其机制与阻遏p38 MAPK、ERK、p65 NF-κB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咯利普兰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信号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5 位作者 张溪园 张旭日 王建民 汪洋 刘岩琪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Janus激酶(JA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10、100、1000 ng/mL的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00、1000 ng/mL的LPS明显促进Mac-1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1、10、100、1000 ng/mL的LP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中性粒细胞JAK mRNA表达(P<0.01);100 ng/mL LPS可显著促进p38 MAPK mRNA表达(P<0.05);10 ng/mL LPS可分别显著促进PI3K、p65 NF-κB mRNA表达(P<0.05)。【结论】LPS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其信号机制与上调JAK和p38 MAPK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JANUS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生物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1期24-26,共3页
9700474 人体粘膜免疫母细胞双重结合粘膜与滑膜内皮的能力:分子机理的剖视/Salmi M//J Exp Med.-1995,181(1).-137~149 军医图9700475 抗原选择后表达 K 和λ轻链变化的 B 细胞亚群比率/Langman R E//Immunol Today.-1995,16(3).-141... 9700474 人体粘膜免疫母细胞双重结合粘膜与滑膜内皮的能力:分子机理的剖视/Salmi M//J Exp Med.-1995,181(1).-137~149 军医图9700475 抗原选择后表达 K 和λ轻链变化的 B 细胞亚群比率/Langman R E//Immunol Today.-1995,16(3).-141~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分子机理 细胞 抗原选择 细胞亚群 表面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细胞死亡 免疫母细胞 天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江 王勇 杨青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C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左肝静脉阻断法,3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生命质量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B组短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ICAM-1、CRP、IL-6、IL-8水平升高,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血清MIF水平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症状/不良作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和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相比,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左肝静脉阻断法可有效控制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术中出血,有效调节患者血清ICAM-1、MIF、CRP、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 肝血流阻断 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12
作者 黄婼 黄崭 +2 位作者 李静 苗红 周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3-863,共1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们通过观察MS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细胞表面...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们通过观察MS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变化,探讨MS和炎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因子表达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细胞黏附分子 炎性 血清 病理生理基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M-CSF和sICAM-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彭子敬 田国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M-CSF和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史、症状、心肌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研究对象143例,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N)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M-CSF和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史、症状、心肌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研究对象143例,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N)22例为正常对照组。入院24 h内或接受体检当时采集血标本分装两个试管,分别离心、冻存待一次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比较三组对象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的差异;分析sICAM-1与M-CSF的相关性;对UA患者进行TIMI危险评分,按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中、低三组,比较各组间的sICAM-1和M-CSF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组实验对象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的组间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01),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M-CSF与sICAM-1呈明显正相关;③不同TIMI危险积分组的组间比较,sICAM-1和M-CSF水平随TIMI危险积分的增高而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CAM-1和M-CSF共同参与冠脉斑块的形成,并相互促进对方的表达,二者均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显微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郑立冲 李民 +2 位作者 尹春风 王圣 高贵昆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肿清除率;术后4周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治疗后15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格拉斯哥预估评分(GOS)评分评估预后情况;记录术后30 d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2.9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降低,血肿清除率升高(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CAM-1、GM-CSF、RBP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GO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显微术较去骨瓣减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血清ICAM-1、GM-CSF、RBP4水平,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显微术 去骨瓣减压术 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粒蛋白A衍生多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锦 马爱军 潘旭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3-1005,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重要的致死、致残原因。脂质沉积、炎症激活、炎性细胞的黏附浸润以及平滑肌细胞迁移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认为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重要的致死、致残原因。脂质沉积、炎症激活、炎性细胞的黏附浸润以及平滑肌细胞迁移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认为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环境因素等。治疗方面,除了应用传统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质A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介素1Β 细胞 细胞介素6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