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黏着斑激酶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程诚 关春普 +2 位作者 黄昌伟 李靖 张士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黏着斑激酶(FAK)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6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黏着斑激酶(FAK)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FAK和FABP4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FAK和FABP4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FAK和FABP4与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清FAK、FABP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FAK和FABP4与CK-MB、cTnI、CK、LVESD和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AK(OR=2.872,95%CI:2.230~3.698,P=0.000)和FABP4(OR=2.667,95%CI:1.713~4.154,P=0.000)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AK诊断的临界值为25.60μg/L,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50~0.852);血清FABP4诊断的临界值为23.22μg/L,曲线下面积为0.760(95%CI:0.707~0.812);FAK和FABP4联合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39~0.918)。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FAK和FABP4异常高表达,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密切相关,单独或联合分析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黏着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脂肪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云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郭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丘脑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伟荣 燕毅男 +1 位作者 崔红丽 李新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观察远志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远志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远志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远志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模型组),以及远志总皂苷低剂量(12.50 mg/ml)和高剂量(37.50 mg/ml)组;采用D-半乳糖致衰老联合鹅膏覃氨酸损毁基底前脑Meynert核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结果 BDNF和TrkB阳性物质呈棕黄色,主要表达于海马CA1区神经元胞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为0.30±0.02和0.21±0.07,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47±0.02和0.46±0.05(均P=0.000);与模型组相比,远志总皂苷低剂量组(0.35±0.05,0.32±0.07)和高剂量组(0.43±0.05,0.37±0.03)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0),但以高剂量组升高更为显著(均P=0.000)。结论远志总皂苷可以显著升高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其改善认知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 激酶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衍生物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从头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1 位作者 于玉琪 吕英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0-554,共5页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激酶抑制剂 从头药物设计 药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种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1858C/T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汤国平 胡亮 张清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6-473,共8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1858C/T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有关PTPN22 1858C/T多态性与RA易感性相关的研究报告...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1858C/T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有关PTPN22 1858C/T多态性与RA易感性相关的研究报告,运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遗传模型下的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同时进行异质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有32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40个病例对照),包括25059例RA患者和25466例对照,选入文献无发表偏倚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P11PN22 1858C/T多态与RA发生相关(OR=1.606,95CI%=1.518~1.699,P〈0.001)。分层分析显示,1858C/T多态是白种人罹患RA风险等位(OR=1.612,95%CI=1.544—1.683,P〈0.001),而在亚裔人群中该位点未发生突变(或者突变频率极低)。PTPN22 1858C/T多态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有相关性。结论:PTPN22 1858C/T多态的T等位是白种人的风险等位,RF、ACCP均阳性的RA患者携带1858T等位的概率大于RF、ACCP均阴性的R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 蛋白激酶/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 疾病易感性 META分析 欧洲大陆世系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干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贺峰 刘中霖 邢诒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55-355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Aβ1-40对C17.2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含终浓度为0、20、40、60、80、100nmol/LAβ1-40的培养液孵育C17.2神经干细胞24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情况。结...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Aβ1-40对C17.2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含终浓度为0、20、40、60、80、100nmol/LAβ1-40的培养液孵育C17.2神经干细胞24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活性差异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终浓度为20、40、60nmol/LAβ1-40组的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00nmol/LAβ1-40组细胞Trk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80nmol/LAβ1-40组细胞TrkA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β1-40对神经干细胞TrkA表达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蛋白激酶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酪氨酸磷酸化在牵拉依赖的细胞形态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连荣 王菊光 吴伟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4,247,共5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 (FAK) 397和 92 5位酪氨酸残基 (Y397,Y92 5 )酪氨酸磷酸化在单轴周期性牵拉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 (垂直于牵拉轴方向排列和伸长 )中的作用。【方法】用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3Y1。利用PCR...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 (FAK) 397和 92 5位酪氨酸残基 (Y397,Y92 5 )酪氨酸磷酸化在单轴周期性牵拉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 (垂直于牵拉轴方向排列和伸长 )中的作用。【方法】用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3Y1。利用PCR法从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获得FAKcDNA。通过直接点突变 ,利用重叠PCR制成突变的FAK(F397Y ,F92 5Y)。将FAK突变转染到细胞内 ,使细胞遭受牵拉 ,牵拉 0min为对照组 ,牵拉 5、10、2 0、30、6 0min为牵拉组 ,实验重复 3次 ,实验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分析。然后利用FAKY397和Y92 5磷酸化的特殊抗体进行了免疫印迹实验 ,采用信息分析程序 (Mocha ,JandelScientific)测定免疫印迹的密度 ,比较对照组与牵拉组 ,检测FAK酪氨酸磷酸化 ,分析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在牵拉反应中 ,FAKY397和Y92 5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并且峰值分别在牵拉后 5min(2 75± 0 5 1倍 ,n =3)和 2 0min(2 98± 0 5 8倍 ,n =3)。另一方面 ,在突变FAK转染的细胞中 ,牵拉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被有意义的阻滞了。【结论】牵拉引起的FAK酪氨酸磷酸化在牵拉依赖的细胞形态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激酶 细胞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7
9
作者 师佳 戴丹 +3 位作者 李洋洋 陈敏 付万里 李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各组造模后第29和57天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测大鼠海马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BDNF及TrkB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第29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83.35±5.74和82.35±5.74,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抑郁组A值较脑卒中组增多(141.23±9.16 vs133.31±7.89;141.23±8.07 vs 128.62±6.92,P<0.05)。造模后第57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81.63±7.19,74.43±7.42,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A值较正常组及抑郁组低(93.36±7.56 vs 124.11±11.39、116.65±10.55,87.14±6.56 vs 112.58±10.99、108.05±10.57,P<0.05)。结论海马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可能通过减少BDNF及TrkB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小神经胶质细胞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酪氨酸激酶在人胃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伟 陈金坤 +1 位作者 邱仙土 朱丽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Src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rc酪氨酸激酶对人胃癌细胞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背景与目的:Src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rc酪氨酸激酶对人胃癌细胞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转录因子NF-κB和AP-1表达以及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苯胺喹唑啉(3和10μmol/L)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实时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MMP-2和MMP-9的mRNA表达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表达变化;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法检测NF-κB和AP-1转录活性;应用Transwell法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当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苯胺喹唑啉浓度为3和10μmol/L时,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E-cadherin的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263.8%(P<0.05)和403.3%(P<0.05);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MP-2的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28.3%(P<0.05)和16.7%(P<0.05),MMP-9的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23.6%(P<0.05)和13.3%(P<0.05);VEGF含量是对照组的62.6%(P<0.05)和38.7%(P<0.05);AP-1转录活性是对照组的54.4%(P<0.05)和18%(P<0.05),NF-κB转录活性是对照组的38.3%(P<0.05)和11.5%(P<0.05);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是对照组的43.3%(P<0.05)和28.2%(P<0.05),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Src酪氨酸激酶活化与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激酶 胃癌 肿瘤转移 侵袭 E-钙黏着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 NF-ΚB AP-1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娄涛 李文强 +12 位作者 顾家鹏 李时光 顾仁骏 张萍 王夏红 张红星 李巍 张红亚 赵建民 潘登 李静 靳玫 吴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YK2的rs10876994和rs34536443位点,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评估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rs34536443位点无多态性。DEACMP组和ACMP组rs10876994位点基因型分布为AA:20.2%和19.1%,AC:47.7%和40.9%,CC:32.1%和40.0%;等位基因频率为A:44.0%和39.6%,C:56.0%和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876994位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病情最严重时的IMCT〔AA:(3.09±1.19)分,AC:(2.42±1.04)分,CC:(1.91±0.85)分〕和ADL〔AA:(59.09±3.34)分,AC:(61.88±2.07)分,CC:(62.40±1.68)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未发现rs34536443和rs10876994基因多态性与DEACMP关联的证据,暂不支持TYK2基因作为DEACMP的遗传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蛋白激酶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双 王燕 +1 位作者 张琳琳 曹飞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接受EGFR-TKI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吸烟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接受EGFR-TKI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根据不同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22例和非吸烟组38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吸烟率,两组临床疗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肿瘤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不同性别NSCLC患者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功能状态(PS)评分、化疗类型NSCLC患者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10例,非吸烟组分别为4例、27例、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92,P=0.029)。吸烟组中位TTP为12个月,非吸烟组中位TTP为1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9,P=0.021)。吸烟组中位OS为15个月,非吸烟组中位OS为24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9,P=0.104)。结论 EGFR-TKI治疗晚期非吸烟NSCLC患者较吸烟患者更有效,且非吸烟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可能长于吸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吸烟 表皮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RO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卓文莹 何超 +4 位作者 王达 黄学锋 金梅 胡文献 杜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09,共3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肠癌标本69例,大肠腺瘤15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RON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RO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肠癌标本69例,大肠腺瘤15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RON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RO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RON的表达强度与大肠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RON是一个能有效反映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激酶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在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雪萍 马明平 +1 位作者 黄劲柏 俞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4-269,共6页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9例拟接受TKI的晚期NSCLC患者,于靶向治疗前、治疗...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9例拟接受TKI的晚期NSCLC患者,于靶向治疗前、治疗1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进行3次CT及MRI扫描,比较不同时间点肿瘤长径、平均ADC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间点肿瘤平均ADC值与肿瘤最大径及最大径变化率的相关性;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各个时间点ADC值组内及组间差异。用Bland-Altman分析法分析操作的可重复性。结果治疗1周后ADC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6.329,P<0.05),而治疗1周后肿瘤最大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ADC值明显升高(t=-4.878,P<0.05),肿瘤最大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4,P<0.05)。靶向治疗前肿瘤ADC值与治疗4周后的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2=-0.474,P<0.05)。有效组内靶向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有效组与无效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操作者间可重复性好。结论靶向治疗1周后的ADC值能较肿瘤最大径更敏感地反映肿瘤治疗后的改变,并且治疗前的ADC值在预测靶向治疗4周后的最大径变化趋势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向华 覃文新 +5 位作者 赵瑞胶 李宗海 王华茂 韩俊松 徐宇虹 顾健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仅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Tie2可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比较分子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涛 裴剑锋 周家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6-1079,共4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了一组嘧啶类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报训练集中的化合物的活性 ,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预报集中的化合物活性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了一组嘧啶类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报训练集中的化合物的活性 ,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预报集中的化合物活性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可以观察到叠加分子周围的立体和静电特征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剂 比较分子场分析 嘧啶衍生物 活性 结构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N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卫东 何超 +6 位作者 王达 黄学锋 毛伟芳 胡文献 马建军 刘强 张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7-841,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野生型RON(wt-RON)cDNA的质粒pDR2-wt-RON转染入结肠癌细胞株RKO,挑选稳定转染克隆,以过河实验和体外跨室趋化运动能力实验检测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然后...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野生型RON(wt-RON)cDNA的质粒pDR2-wt-RON转染入结肠癌细胞株RKO,挑选稳定转染克隆,以过河实验和体外跨室趋化运动能力实验检测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然后以siRNA敲除,比较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以Western印迹检测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了wt-RON并且高表达后,RKO细胞的趋化移动能力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1)。过河实验,转染组过河时间为(42.50±4.12)h,而未转染组与载体对照组分别为(69.50±2.52)h与(70.50±3.42)h(P<0.01);而基因干扰后,趋化移动能力降低(P<0.01)。过河实验,RNAi组过河时间为(82.50±3.42)h,与未转染组(79.00±2.58)h相仿(P>0.05),psiRm-RON组(51.50±4.12)h(P<0.01)。转染wt-RON后,E-cadherin表达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wt-RON的高表达可以降低E-cadherin表达,降低肿瘤细胞间的黏附性,增加结肠癌细胞RKO的移动/浸润能力。实施RNAi(RNA interference)可降低RKO的移动/浸润能力。提示RON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高表达可能是结肠癌浸润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体激酶 小干扰RNA 钙粘着糖蛋白 结直肠肿瘤 肿瘤浸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伍小云 张嘉杰 吴曙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对28个氨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所得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681,回归系数r2=0.958,统计方差比F=64.964,影响药效的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65.7%和34...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对28个氨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所得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681,回归系数r2=0.958,统计方差比F=64.964,影响药效的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65.7%和34.3%。CoMF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为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 VEGFR-2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
19
作者 张振华 张健 +4 位作者 朱伟良 苏珊 肖明星 李岩 郭琳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Etk/BMX)转染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野生型Etk/BMX表达质粒pcDNA3.1-Etk导入Etk/BMX低表达水平的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建立Etk/BMX稳定高表达细胞株sune-wt,空质粒pcDNA3.1转染细胞作为对...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Etk/BMX)转染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野生型Etk/BMX表达质粒pcDNA3.1-Etk导入Etk/BMX低表达水平的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建立Etk/BMX稳定高表达细胞株sune-wt,空质粒pcDNA3.1转染细胞作为对照(sune-vector)。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然后分别接种于裸鼠,对成瘤率及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筛选到持续高表达Etk的sune-w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Etk表达(75.5±2.34)%。sune-wt较之sune-vector和sune-1成瘤率较高,肿瘤生长较快。结论:Etk/BMX在鼻咽癌中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蛋白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成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20
作者 程雁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揭示药物治疗关键分子靶点的表达状态及功能,并建立直观、高通量的影像定性、定量分析系统用于药物在体活性的评价,从而有益于我们对临床前应用药物的研发以及对临床阶段的药物活性分析。本文主要阐述分子影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分子探针 分子靶向治疗 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