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增强的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其藻酸盐的影响 |
许琦
李芳
艾青
谭琪
余加林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依地酸与3种抗菌药联合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
林雅茵
余加林
林丽华
刘官信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 |
高巧营
吴尚为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
2011 |
17
|
|
4
|
DNase Ⅰ对非黏液型和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
倪明
余冰
田德英
陈红云
李霞
宋佩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广谱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X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膜清除能力的研究 |
谢萧屹
汪心婕
戎誉
陈淑华
刘根焰
白莉
汤华民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对生物膜形成和耐药性的影响 |
刘岩
潘蓓珍
杨继飞
张先宇
丁文博
宋伶俐
赵云冬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人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的Meta分析 |
张郴燕
孙峥科
梁文娟
龙文芳
黄海溶
|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克林霉素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李鸿雁
夏前明
李福祥
全燕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9
|
携带bla_(SPM)基因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马玲
杨清
韦珊珊
覃绍敏
许力士
韦珏
陈凤莲
林俊
|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抗生物膜治疗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李莎
杜晶辉
商希鹏
刘旭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1
|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型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分析 |
石磊
寇娅丽
|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
田淼梅
郭思维
颜冰倩
蒋蓉
徐兵
李昕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密度感应系统基因lasR/rhlR对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气管插管模型肺组织Foxp3、TGF-β_1和IL-10表达的影响 |
向青青
芦起
余加林
王政力
冯蕾
艾青
张云辉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和群体感应系统参与生物被膜形成 |
邹雅如
李颖
伍勇
汪怀周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5
|
铜绿假单胞菌与轻型链球菌混合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 |
傅雅琨
余加林
芦起
艾青
宋思捷
贺雨
张云辉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6
|
氨溴索对环丙沙星透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
杨华
余加林
刘官信
陈波曼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9
|
|
17
|
盐酸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作用研究 |
李芳
余加林
杨华
李禄全
陈波曼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18
|
QS系统中LasR和RhlR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免疫原性研究(英文) |
谢轶
曾蔚
贾文祥
杨发龙
杨维青
程曦
康梅
王兰兰
张再容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9
|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李芳
余加林
刘官信
杨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20
|
SYTO9/PI荧光探针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动态观察 |
陈波曼
余加林
刘官信
胡琳燕
李芳
杨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