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1
作者 付文婷 吴迪 +4 位作者 王楠艺 凃祥敏 黄冬福 杨万荣 何建文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8-506,共9页
【目的】解析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为该物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及新品种选育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灯笼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的叶绿体(Chloroplast,cp)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与来... 【目的】解析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为该物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及新品种选育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灯笼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的叶绿体(Chloroplast,cp)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与来源NCBI网站的15个辣椒属和5个番茄、马铃薯、枸杞、龙葵及烟草近似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基因组特征。【结果】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7145 bp,GC和AT含量分别是37.7%和62.3%,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基因组注释得到132个基因,包含87个编码蛋白质基因,37个编码tRNA和8个编码rRNA基因。黄灯笼辣椒cpDNA密码子偏爱以A/U结尾,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2454个),占总密码子数的10.67%,编码半胱氨酸的数量最少(255个),占1.11%;鉴定出112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发现黄灯笼SSR偏好使用A和T碱基,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占比最高,达63.39%。黄灯笼辣椒与13个辣椒属的叶绿体基因组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IR)边界区域相当保守,黄灯笼辣椒与其他13个辣椒属均有2个基因位于IR区边界处,分别是JLB的rps19和JSA的ycf1,无明显的扩张或收缩;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灯笼辣椒与下垂辣椒的2个变种C.baccatum var.praetermissum和C.baccatum var.pendulum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探明了黄灯笼辣椒叶绿体基因结构特征,揭示了其与其他茄科近缘种植物系统发育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与开发利用及开展辣椒属的进化、物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叶绿体基因组 简单重复序列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6对高温胁迫下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艳丽 范飞 +2 位作者 王旭 李绍鹏 曹振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95-1801,共7页
以海南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幼苗喷施10、20、30、40、50 mg/L的DA-6,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A-6对缓解黄灯笼辣椒幼苗高温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DA-6的辣椒幼苗各项生理指标较对照存在显著... 以海南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幼苗喷施10、20、30、40、50 mg/L的DA-6,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A-6对缓解黄灯笼辣椒幼苗高温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DA-6的辣椒幼苗各项生理指标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喷施30 mg/L的DA-6时,幼苗的叶色值、根系活力、MDA含量、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综合反应较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高温胁迫下,DA-6可有效增强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光合能力,喷施30 mg/L DA-6的辣椒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0.46、1.69、1.37倍;其PSⅡ最大荧光效率(Fv/Fm)、PSⅡ量子产量(Yield)、非光化学淬灭(qN)与光化学淬灭(qP)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DA-6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其最适宜浓度为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高温胁迫 DA-6 生理指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季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旭 范飞 +3 位作者 陈艳丽 李绍鹏 刘为侠 吴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探讨热带地区夏秋季不同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随着遮光率的增加,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Fv/Fm呈下降趋势;T3处理的叶片在光合作用旺盛阶段净光合速率(Pn)最高,说明光照过高或过低均抑制黄灯笼辣椒的光合作用;对照(CK)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光合产物积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Fv/Fm均显著高于T5、T7和T9处理(P<0.05,下同);CK、T5、T7和T9处理的黄灯笼辣椒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显著高于T3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T3处理。【结论】热带地区夏秋季选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在中午对黄灯笼辣椒幼苗进行短期遮光,可减少高光强对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黄灯笼辣椒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遮光处理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4
作者 纪明慧 李国伟 +2 位作者 郭飞燕 杨淑玉 李钻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测定海南不同地区产的黄灯笼辣椒及黄灯笼辣椒中不同部位的辣椒碱含量。方法:运用索氏提取法对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辣椒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海南黄灯笼辣椒籽中辣椒碱的含量为1.59%,皮中辣椒碱含量为0.5... 目的:测定海南不同地区产的黄灯笼辣椒及黄灯笼辣椒中不同部位的辣椒碱含量。方法:运用索氏提取法对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辣椒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海南黄灯笼辣椒籽中辣椒碱的含量为1.59%,皮中辣椒碱含量为0.52%;万宁产的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含量为0.91%,比其它地区的含量高。结论:不同的生长环境对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黄灯笼辣椒籽中辣椒碱的含量高于皮中辣椒碱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HPLC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林娅 党选民 +1 位作者 曹振木 刘维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2份国内外黄灯笼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为选配黄灯笼辣椒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100对ISSR引物,从中筛选出17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其对22份黄灯笼辣椒种...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2份国内外黄灯笼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为选配黄灯笼辣椒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100对ISSR引物,从中筛选出17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其对22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进行扩增,共获得154条谱带,其中140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0.9%,表明ISSR标记对黄灯笼辣椒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通过对黄灯笼辣椒ISSR遗传相似系数的统计与分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61~0.870之间,平均为0.778。聚类分析表明,22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52处分为2类,其中L508为种间杂种后代,与其它种质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单独为一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处可以分为4类,把不同亲缘关系的种质明显区分开来,表明ISSR分子标记进行黄灯笼辣椒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可行的。黄灯笼辣椒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黄灯笼辣椒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灯笼辣椒顶死病病原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健华 刘志昕 +3 位作者 王运勤 吉训聪 肖敏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96-102,共7页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 ̄30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 ̄30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ISA测定中呈阳性反应;提取病毒分离物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CP基因675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2.1%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3%以上,而与亚组Ⅱ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77.3%,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80.7%。据此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归属于亚组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顶死 瓜花叶病毒 亚组Ⅰ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子记 孙继华 +1 位作者 杨衍 曹振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55-2160,共6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基因型值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灯笼辣椒油树脂的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佳 李琼 +2 位作者 黄惠芳 周汉林 周璐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80-87,共8页
以海南黄灯笼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并采用GC-MS法对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辣椒油树脂得率为标准,最优化的提取条件为:压力23 MPa,温度47℃,流量35 L/h,时间90 min;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标... 以海南黄灯笼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并采用GC-MS法对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辣椒油树脂得率为标准,最优化的提取条件为:压力23 MPa,温度47℃,流量35 L/h,时间90 min;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标准,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压力23 MPa,温度50℃,流量45L/h,时间90 min。利用GC-MS分析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共检出27组化合物,主要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辣椒素类物质(31.64%)、亚油酸(6.64%)、棕榈酸(4.84%)、反式肉桂醛(4.765%)、正二十七烷(1.675%)、芳姜黄酮(1.375%)、反式角鲨烯(1.325%)、β-谷甾醇(1.115%)、亚油酸甘油酯(1.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灯笼辣椒 超临界CO2萃取 HPLC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型值的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子记 申龙斌 +1 位作者 杨衍 曹振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45-1550,共6页
【目的】对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基因型值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 【目的】对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基因型值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的10个农艺性状表型值变化幅度较大,其极差值均明显高于平均值,尤其是株高、叶宽、果纵径、果肉厚表现最明显;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为0.43,叶柄长次之,为0.38;10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3.67~3.73,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株幅、叶长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长与叶宽、叶宽与果横径及单果重与果柄长、果纵径、果横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叶长、果纵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果纵径与果柄长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3份种质间遗传距离为1.84~12.14,其遗传差异较大;在标定距离为9.50时,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可聚为8大类群,其中第1、3、5、6、7和8类群仅包括1份国内或国外的种质,这些种质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结论】供试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CCJ120、CCJ60、CCJ96、CCJ55、CCJ134和CCJ85等6份种质可用于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基因型值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辣椒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月英 李玲玲 陈文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5,42,共6页
分别以邻苯二酚、愈创木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对黄灯笼辣椒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PO的最适pH值为6.6,最适温度为30℃,75℃水浴处理5min后基本失活,100℃沸水浴处理30s可钝化... 分别以邻苯二酚、愈创木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对黄灯笼辣椒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PO的最适pH值为6.6,最适温度为30℃,75℃水浴处理5min后基本失活,100℃沸水浴处理30s可钝化PPO活性;POD的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35℃,在70℃水浴处理5min后基本失活,在沸水浴25s后酶基本被钝化;食盐、VC、EDTA-2Na对两种酶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佳 李琼 +2 位作者 周汉林 周璐丽 王定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1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文昌鸡,集中育雏2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0组为对照组,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的黄灯笼辣椒油树脂,饲养11... 试验旨在研究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文昌鸡,集中育雏2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0组为对照组,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的黄灯笼辣椒油树脂,饲养11周。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11周龄文昌鸡屠宰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活体重、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率、胸肌率和肝脏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提高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有一定作用,但不显著(P>0.05);对200、400 mg/kg添加组胸肌滴水损失有显著影响,对腿肌滴水损失影响不显著(P>0.05);腿肌p H值、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胸肌,对肌肉45 min和24 h p H值、剪切力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文昌鸡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运勤 王健华 +2 位作者 吉训聪 肖敏 陈绵才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1-3,33,共4页
2003~2004年,对海南文昌、万宁、陵水、乐东以及儋州等地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海南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症状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斑驳花叶型、顶死型、黄化型和矮缩型,其中以斑驳花叶型发生最为普遍;不同种植区域的... 2003~2004年,对海南文昌、万宁、陵水、乐东以及儋州等地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海南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症状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斑驳花叶型、顶死型、黄化型和矮缩型,其中以斑驳花叶型发生最为普遍;不同种植区域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病情差异明显,其中文昌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发病最严重;遮荫和覆盖地膜能显著减轻辣椒病毒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病毒病 调查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防腐剂对黄灯笼辣椒酱腐败菌抑菌作用的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玲玲 仇厚援 +1 位作者 陈文学 麦力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62-265,共4页
测定4种常用酱腌菜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尼泊金复合酯钠)对从黄灯笼辣椒酱中分离出的20种腐败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出4种防腐剂对此20种腐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A11、C8为实... 测定4种常用酱腌菜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尼泊金复合酯钠)对从黄灯笼辣椒酱中分离出的20种腐败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出4种防腐剂对此20种腐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A11、C8为实验菌种,以抑菌直径为指标,优化了黄灯笼辣椒酱复合防腐剂配方,得到最佳黄灯笼辣椒酱复合防腐剂配方是:苯甲酸钠浓度为0.24mg/mL,山梨酸钾浓度为0.12mg/mL,脱氢醋酸钠浓度为0.048mg/mL,尼泊金复合酯钠浓度为0.06mg/mL,此最佳配方下测得A11的抑菌圈直径为6.8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灯笼辣椒 腐败菌 MIC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旭 牛玉 +1 位作者 杜公福 曹振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43-148,152,共7页
为解决辣椒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硅胶柱层析与气质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分离和鉴定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3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 为解决辣椒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硅胶柱层析与气质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分离和鉴定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3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7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60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35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8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7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包含烷烃类、烯烃类、酯类、酸类、醇类、酚类、醛类、肟类、醋酸盐类、酰胺类和萘胺类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根系分泌物 化学成分 水培法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不同药剂引发黄灯笼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旭 牛玉 +1 位作者 刘维侠 曹振木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28,共4页
以黄灯笼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赤霉素、硝酸钾、聚乙二醇浓度及浸种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L49(6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引发黄灯笼辣椒种子萌发方法的优化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引发黄灯笼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优组合为:0.01g/L GA3、4g/L KNO3... 以黄灯笼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赤霉素、硝酸钾、聚乙二醇浓度及浸种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L49(6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引发黄灯笼辣椒种子萌发方法的优化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引发黄灯笼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优组合为:0.01g/L GA3、4g/L KNO3和20%PEG混合浸种10h。该处理组合能显著提高黄灯笼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正交设计 种子萌发 不同药剂 不同浸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辣椒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海波 淡明 +1 位作者 郭安平 贺立卡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18-21,42,共5页
以黄灯笼辣椒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IAA与6-BA配合能明显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mg/LGA3,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 以黄灯笼辣椒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IAA与6-BA配合能明显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mg/LGA3,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5mg/L+IAA1mg/L+AgNO36mg/L,平均诱导率达75%;不定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3mg/L+IAA1mg/L+AgNO36mg/L+GA34mg/L,平均伸长率可达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AA0.5mg/L,生根率达95%;建立了辣椒子叶植株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子叶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辣椒酱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玲玲 仇厚援 +1 位作者 麦力文 陈文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5-78,共4页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黄灯笼辣椒酱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对变质黄灯笼辣椒酱进行菌种分离和纯化,并分别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酵母菌采用亚甲基蓝染色,霉菌采用棉兰染色之后镜检,共得到细菌11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5种,阴性细菌6种)、...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黄灯笼辣椒酱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对变质黄灯笼辣椒酱进行菌种分离和纯化,并分别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酵母菌采用亚甲基蓝染色,霉菌采用棉兰染色之后镜检,共得到细菌11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5种,阴性细菌6种)、酵母菌1种、霉菌8种。并且细菌1号、细菌11号、酵母菌1号、霉菌8号为黄灯笼辣椒酱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这一研究为黄灯笼辣椒酱防腐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腐败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淑娟 彭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58,164,共4页
文章对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黄灯笼辣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辣椒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550 W,提取温度7... 文章对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黄灯笼辣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辣椒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550 W,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8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碱提取率达到3.89mg/g,该方法为黄灯笼辣椒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灯笼辣椒 辣椒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灯笼辣椒2种病毒病的电镜诊断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健华 吉训聪 《热带农业科学》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灯笼辣椒(CapsicumchinenseJacq.)病毒病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坏死顶枯样品中有球形病毒粒子和短杆形病毒粒子;花叶畸形样品中则观察到略弯曲线状病毒粒子。初步确定,这2种症状的病毒病分别由某种球形...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灯笼辣椒(CapsicumchinenseJacq.)病毒病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坏死顶枯样品中有球形病毒粒子和短杆形病毒粒子;花叶畸形样品中则观察到略弯曲线状病毒粒子。初步确定,这2种症状的病毒病分别由某种球形病毒和某种线形病毒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灯笼辣椒 病毒病 电镜诊断 细胞结构 病毒粒子形态 寄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培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旭 杨衍 +3 位作者 孙继华 刘昭华 牛玉 曹振木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73-79,共7页
鉴定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砂培法收集黄灯笼辣椒的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根系分泌物,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根系分泌物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质... 鉴定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砂培法收集黄灯笼辣椒的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根系分泌物,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根系分泌物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7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73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67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7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5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烷烃类、脂类、酸类、醇类、酚类、醛类、肟类、吡咯烷酮类、酰胺类和萘胺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辣椒 根系分泌物 化学成分 鉴定 砂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