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3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路径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
1
作者 肖华斌 朱琳霄 +2 位作者 盛硕 曹情情 夏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章选取山东省及其沿黄地区52份相关政策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三维评价体系,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层面聚焦生态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福祉提升3大方面,其中,生态资源保护强调了河道防洪与滩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居民福祉提升关联了黄河文化与民生保障;政策工具层面,表现出内部分配不协调、与政策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山东省省级层面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地市层面应稳定政策内容并拓宽焦点,县(区)层面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制定与落实。通过各层级政府的协同联动以及各类政策工具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助力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 三维量化 战略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及障碍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玉芳 张天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之... 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序上发展态势良好,但各省(区)异质性明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水平仍较低,在时序上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基本协调的演变历程,在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受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创新发展三重制约,且各省(区)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杰 张剑勇 马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生态保护水平的区域格局由“下游高、中上游低”变为“中上游高、下游低”,高质量发展区域格局由“上中游高、下游低”变为“上中游低、下游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基本属于相互协调型,呈现由高质量发展相对滞后型向生态保护相对滞后型转变的趋势;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过程,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实证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协同推进机制 被引量:24
4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是一个涉及多个系统、多重目标、多个区域、多方利益、多元主体、多种关系、多个阶段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从功能协同、产业协同、空间协同和治理协同四大维度出发形成相应协同推进机制,并构建权责明晰的功能定位体系、优势互补的产业联动体系、统筹规划的区域治理体系和多元参与的全流域大治理体系,形成流域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期早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协同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构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祖增 王灿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统合,与黄河流域生态法治的秩序期待和构造逻辑相契合。以此为分析工具,整体系统观视域下的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向度应基于法理基础的铺陈与“良法善治”的建构两个理路展开。之于前者,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建构的法理基础以时间、理念与规范三个场域为基本构成,以纵向时间的回溯与预见、权力主义与专业主义的整合、公私法的交融为进阶呈现;之于后者,理想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构造应依照以下进路展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与修订,建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提升流域治理效能的目标定位出发,以立法确立的流域协调机制为统筹,实现“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二元架构均衡配置基础上法律实施机制的协同作用;以适度环境司法能动主义为价值遵循,塑造预防性价值为主、救济性功能为辅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守法机制,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企业模范尊法、社会公众全民崇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守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整体系统观 法治建构 法理基础 良法善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 被引量:298
6
作者 金凤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39,共7页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黄河流域保护和...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建立长效机制和体系,构建“三区七群”协调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强化以水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综合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1,28,共7页
为了探寻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有效路径,构建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3个维度的生态保护评价... 为了探寻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有效路径,构建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3个维度的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分别计算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进而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脱钩指数,并分析耦合协调等级、脱钩状态及其时空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2002—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变化趋势稳步向好,但西部落后于东部的高质量发展不均衡问题和各省(区)生态保护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2)2010年之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波动较大、耦合协调等级基本属失调,2010年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耦合协调等级逐渐由初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转变,但各省(区)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3)2002—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脱钩状态,少数年份为扩张连接或弱脱钩,多数年份属不理想的强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或衰退连接,研究时段末多数省(区)出现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伴随生态环境改善的强负脱钩状态。提出了提升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路径:加强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的林业规划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振琪 王秀军 李庆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101-104,108,共5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保护、开发黄河下游林业资源是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发展规划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生态、产业、文化的角度切入,探...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保护、开发黄河下游林业资源是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发展规划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生态、产业、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了黄河下游林业发展可实施的思路和途径。以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调查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构建功能完善、结构稳定、效益良好的黄河流域生态林业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林业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2期93-94,共2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本文简要介绍滑县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水资源利用调查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本文简要介绍滑县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水资源利用调查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就如何通过水生态治理保护,更好地促进滑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推动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县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丽 黎桃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4,共11页
【目的】揭示“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规律,为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照。【方法】立足“双碳”目标,结合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质量、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等5... 【目的】揭示“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规律,为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照。【方法】立足“双碳”目标,结合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质量、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等5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实证分析2016—2022年黄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时间维度上呈迅猛上升态势,且省区间相对差距不断缩小;区域维度上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形态,其中上游和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黄河流域内大多数省区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呈“下游高、中游和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人均GDP、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薪酬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黄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时空异质性形成的主导因素,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支出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是次要影响因素。【结论】“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亟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财政补贴力度,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实现可持续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乡村生态旅游 质量发展 时序变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
11
作者 《人民黄河》编辑部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刊序言
12
作者 宋进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2-I0003,共2页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华夏文明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华夏文明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黄河 生态文明 母亲河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专刊
13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沿黄各省市(区)积极行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沿黄各省市(区)积极行动,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提出要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习近平 质量发展 国家战略 五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14
作者 张文彬 相晨寒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0-1719,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实现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全域合作战略构想,协同推进范式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将协同发展界定为协同程度和增值能力双重特征的矢量,运用矢量模型方法和地理探...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实现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全域合作战略构想,协同推进范式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将协同发展界定为协同程度和增值能力双重特征的矢量,运用矢量模型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演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2年黄河流域协同程度和增值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城市仍处于“低协同、低增值”水平,且上中下游差异性较大,下游显著高于上中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因素驱动效应较大,压力、状态和响应的驱动效应依次递增。文章最后从完善协同推进顶层设计、构建全域协同合作体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演化 增值能力 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进展、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田莹莹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的研究也逐步提升,但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实践中还面临一些困境,应...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的研究也逐步提升,但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实践中还面临一些困境,应从地方立法进程、联合执法机制、司法协同理念、全民守法氛围等方面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法治保障 法治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规律研究
16
作者 赵丹宁 薛晔 冯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66,共8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在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理论分析基础上,按照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3个维度构建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持续性4个维... 为探究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在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理论分析基础上,按照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3个维度构建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2022年为研究期、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测算单元,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省(区)逐年生态韧性、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运用哈肯模型测算各省(区)逐年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水平。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韧性在研究期高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在2012—2019年稳步上升、在2020—2022年出现小幅波动;2)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尚处于低级有序阶段,在二者协同演化过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为序参量、主导协同发展演化的路径与方向并对生态韧性产生协同提升效应,而生态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微弱抑制作用;3)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水平在研究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各省(区)协同水平在2018年以前差异较大、2018年以后差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经济质量发展 协同 哈肯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承哲 安树伟 周宏春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2,F0002,共9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座谈会并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黄河流域中远期发展蓝图画定。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座谈会并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黄河流域中远期发展蓝图画定。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进一步提出,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2024年正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五周年,也是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攻坚年和关键年。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航掌舵、指明方向。基于此,本刊特谋划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专题笔谈,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总结黄河流域生态发展取得的成就,把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砥砺奋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国家战略 新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时空特征研究
18
作者 王帅 张中华 董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6-911,共16页
提高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具体体现。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的理论框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ESDM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2011一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耦合... 提高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具体体现。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的理论框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ESDM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2011一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影响因子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各城市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系统间联系密切;②黄河流域整体协调度从2011年的轻度失调状态上升至2020年的濒临失调状态,各城市协调度极高、极低值较少,中间值较多;③协调度的空间极化与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与各省会城市,其他地级市协调度相对较低且分布均衡;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的耦合协调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城市的对外开放度是主要障碍因素,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二者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升经济的对外开放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质量发展 居民生活质量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9
作者 杨怡康 蒋毓琪 田文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共7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空间聚集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逐年上升且中游地区增速快于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且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多数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属于“高-高”与“低-低”聚集,这些城市呈带状分布特点。建议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规划,加强分工协作、增强区域关联性,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流域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安全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左其亭 杨智楷 +1 位作者 张伟 臧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1,73,共8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已近5 a,在此期间国家及社会各界做出了不懈努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水平得以飞速提升。然而,黄河保护治理问题错综复杂,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针对黄河流域现状及存在问题,亟须对近5 a的研...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已近5 a,在此期间国家及社会各界做出了不懈努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水平得以飞速提升。然而,黄河保护治理问题错综复杂,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针对黄河流域现状及存在问题,亟须对近5 a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从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研究平台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后社会各界针对黄河所做的研究与贡献;运用系统论、辩证论、和谐论等理论,并结合黄河流域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5点展望: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协同治理、多层级联合攻关、多平台培养人才、多途径保护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