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化以及全球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最前缘的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一无所知。本文对哈尔滨荒山岩芯的黄土-古土壤进行元素地球...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化以及全球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最前缘的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一无所知。本文对哈尔滨荒山岩芯的黄土-古土壤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磁化率和重矿物分析。哈尔滨古土壤的颜色为灰褐色-灰黑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棕红色。黄土-古土壤的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值为68~74(平均值为72),表明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然而,古土壤表现出与黄土相近甚至更低的化学风化程度。磁化率和重矿物结果显示,古土壤的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铁磁性矿物含量明显低于黄土。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哈尔滨古土壤是间冰期气候的产物,但其成壤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冷湿,导致古土壤层的化学风化甚至低于黄土层。冷湿的成壤环境也使得古土壤层的磁铁矿还原分解,导致古土壤层相对于黄土层具有更低的磁化率。哈尔滨古土壤的形成环境和现在的黑龙江黑土相似,可称之为古黑土。展开更多
本研究对湖北郧县盆地内黄坪村( HPC)剖面的剖面构型、年龄框架以及剖面各地层单元的磁化率、粒度、微形态、烧失量、Rb/Sr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PC剖面具有TS-L0-S0-Lt -L1的剖面构型。各地层经历的风化成壤强度不同,...本研究对湖北郧县盆地内黄坪村( HPC)剖面的剖面构型、年龄框架以及剖面各地层单元的磁化率、粒度、微形态、烧失量、Rb/Sr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PC剖面具有TS-L0-S0-Lt -L1的剖面构型。各地层经历的风化成壤强度不同,其成壤强度排序为:古土壤S0>过渡层Lt >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剖面记录了郧县盆地全新世气候的演变过程:11500~8500 a B.P.气候回暖;8500~31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3100 a B.P.至今,气候恶化以干凉为主要特征。展开更多
文摘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化以及全球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最前缘的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一无所知。本文对哈尔滨荒山岩芯的黄土-古土壤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磁化率和重矿物分析。哈尔滨古土壤的颜色为灰褐色-灰黑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棕红色。黄土-古土壤的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值为68~74(平均值为72),表明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然而,古土壤表现出与黄土相近甚至更低的化学风化程度。磁化率和重矿物结果显示,古土壤的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铁磁性矿物含量明显低于黄土。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哈尔滨古土壤是间冰期气候的产物,但其成壤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冷湿,导致古土壤层的化学风化甚至低于黄土层。冷湿的成壤环境也使得古土壤层的磁铁矿还原分解,导致古土壤层相对于黄土层具有更低的磁化率。哈尔滨古土壤的形成环境和现在的黑龙江黑土相似,可称之为古黑土。
文摘本研究对湖北郧县盆地内黄坪村( HPC)剖面的剖面构型、年龄框架以及剖面各地层单元的磁化率、粒度、微形态、烧失量、Rb/Sr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PC剖面具有TS-L0-S0-Lt -L1的剖面构型。各地层经历的风化成壤强度不同,其成壤强度排序为:古土壤S0>过渡层Lt >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剖面记录了郧县盆地全新世气候的演变过程:11500~8500 a B.P.气候回暖;8500~31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3100 a B.P.至今,气候恶化以干凉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