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泾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瑜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6-422,共7页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泾河上游赵家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了Ba、Zn、Cu、Pb、Cr、Rb、Sr、Co、Th、Zr等10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粒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量元素...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泾河上游赵家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了Ba、Zn、Cu、Pb、Cr、Rb、Sr、Co、Th、Zr等10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粒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量元素如Ba、Zn、Cu、Rb、Co、Th、Zr在古土壤层(S0)中富集,而在马兰黄土层(L1)中含量较低;而Pb、Cr、Sr在古土壤层中含量低于马兰黄土层。同时,微量元素Ba、Zn、Cu、Rb、Co、Th、Zr与磁化率、黏粒(〈0.005mm)含量呈正相关,与粗粉沙(0.01-0.05mm)含量呈负相关;而元素Pb、Cr、Sr与黏粒、磁化率呈负相关,与粗粉沙呈正相关关系。在古土壤成壤改造过程中,由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络合-螯合作用增大,加之黏粒胶体的吸附作用,导致大多数微量元素在古土壤层的相对富集;而元素Cr性质稳定,在整个剖面的波动较小;Sr含量在全新世黄土层(L_0)和表土层(TS)中逐渐升高,主要是由于气候暖干化日趋严重,表土层碱性增强,CaCO_3淋溶作用明显减弱;Pb元素在表土层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三废”排放、金属采矿和冶炼、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上游 黄土-古土壤序列 微量元素 全新世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化黄土-古土壤序列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青青 黄菁华 +5 位作者 姚军 胡斐南 霍娜 尚应妮 常闻谦 赵世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2-1073,共12页
黄土-古土壤序列是记录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以黄土高原南缘陕西省淳化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黄土-古土壤剖面黏土矿物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调查不同土层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及伊利石/绿泥石比值... 黄土-古土壤序列是记录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以黄土高原南缘陕西省淳化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黄土-古土壤剖面黏土矿物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调查不同土层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及伊利石/绿泥石比值(I/C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伊利石结晶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土层黏土矿物特征所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揭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在更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淳化剖面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I/C值以及伊利石结晶度IC值在反演古气候方面具有较好的指示性。(2)淳化剖面不同土层的黏土矿物类型基本相同,但其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在WL-3~S5阶段,即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中期,黏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蛭石,其中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WL-3~L11阶段),伊利石相对含量相对偏低,气候以温凉为主,而中更新世中期(S10~S5阶段),伊利石相对含量上升,但蒙脱石、绿泥石含量均降低,气候相对温湿;在中更新世晚期(L5~S1阶段),黏土矿物的组合类型改变为伊利石-绿泥石-蛭石-高岭石-蒙脱石,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气候较为干冷。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表明淳化地区从早更新世早期到中更新世晚期气候环境总体干冷化,并经历了温凉-温湿-干冷的变化过程。(3)I/C值以及伊利石结晶度IC值从剖面底部到顶部均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它们与黏土矿物的含量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规律一致。本研究有助于探索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在更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为全面了解更新世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黄土-古土壤序列 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古土壤”序列中氧化铁和有机质对磁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胡雪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对黄土高原的灵台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 ,黄土与古土壤中游离态铁 (Fed)、活性态铁 (Feo)和有机质含量均与磁化率 (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p <0 .0 1)。Fed 对磁化率的显著影响 ,说明了成土作用强度 ,会影响古土壤铁... 对黄土高原的灵台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 ,黄土与古土壤中游离态铁 (Fed)、活性态铁 (Feo)和有机质含量均与磁化率 (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p <0 .0 1)。Fed 对磁化率的显著影响 ,说明了成土作用强度 ,会影响古土壤铁磁性矿物的形成。有机质对磁化率产生的显著影响可能与生物成磁作用有关。另外 ,成土过程中有机质的存在 ,有利于次生磁赤铁矿的形成 ;以及古土壤形成后 ,有机质的存在可妨碍磁赤铁矿的老化 ,使之不易转化为赤铁矿 ,可能也是重要原因。Feo 与磁化率的极显著相关性 ,主要应与Feo和F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序列 氧化铁 有机质 磁化率 磁赤铁矿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发育指数及其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叙勇 李保国 石元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以洛川坡头和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为例,系统地观测和描述了各层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态(包括微形态)特征,选取了10个土壤形态属性以评价古土壤发育状况:红化作用(颜色彩度和色调)、总质地(质地类型、粘结性和可塑性)、黑化作用(... 以洛川坡头和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为例,系统地观测和描述了各层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态(包括微形态)特征,选取了10个土壤形态属性以评价古土壤发育状况:红化作用(颜色彩度和色调)、总质地(质地类型、粘结性和可塑性)、黑化作用(颜色亮度)、微结构(类型、结构性发育程度、孔隙类型和总孔度)、细物质(丰度)、原生碳酸盐(丰度)、黑云母(丰度及蚀变程度)、铁氧化物(丰度)、次生碳酸盐(类型及丰度)和淀积粘粒(干涉色、淀积粘粒特征、胶膜丰度、胶膜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发育指数,并初步讨论了该指数在环境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育指数 土壤形态属性 黄土-古土壤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荒山岩芯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古土壤形成环境指示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曼 谢远云 +5 位作者 康春国 迟云平 吴鹏 魏振宇 张月馨 刘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3-684,共12页
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化以及全球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最前缘的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一无所知。本文对哈尔滨荒山岩芯的黄土-古土壤进行元素地球... 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化以及全球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最前缘的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一无所知。本文对哈尔滨荒山岩芯的黄土-古土壤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磁化率和重矿物分析。哈尔滨古土壤的颜色为灰褐色-灰黑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棕红色。黄土-古土壤的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值为68~74(平均值为72),表明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然而,古土壤表现出与黄土相近甚至更低的化学风化程度。磁化率和重矿物结果显示,古土壤的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铁磁性矿物含量明显低于黄土。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哈尔滨古土壤是间冰期气候的产物,但其成壤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冷湿,导致古土壤层的化学风化甚至低于黄土层。冷湿的成壤环境也使得古土壤层的磁铁矿还原分解,导致古土壤层相对于黄土层具有更低的磁化率。哈尔滨古土壤的形成环境和现在的黑龙江黑土相似,可称之为古黑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序列 哈尔滨 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 古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郧县黄坪村剖面记录的全新世成壤特征及气候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庞奖励 +2 位作者 黄春长 周亚利 郑树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88-94,共7页
本研究对湖北郧县盆地内黄坪村( HPC)剖面的剖面构型、年龄框架以及剖面各地层单元的磁化率、粒度、微形态、烧失量、Rb/Sr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PC剖面具有TS-L0-S0-Lt -L1的剖面构型。各地层经历的风化成壤强度不同,... 本研究对湖北郧县盆地内黄坪村( HPC)剖面的剖面构型、年龄框架以及剖面各地层单元的磁化率、粒度、微形态、烧失量、Rb/Sr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PC剖面具有TS-L0-S0-Lt -L1的剖面构型。各地层经历的风化成壤强度不同,其成壤强度排序为:古土壤S0>过渡层Lt >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剖面记录了郧县盆地全新世气候的演变过程:11500~8500 a B.P.气候回暖;8500~31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3100 a B.P.至今,气候恶化以干凉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序列 成壤 全新世 环境变化 汉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