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黄体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阿依木古丽 蔡勇 +4 位作者 崔燕 余四九 乔自林 陈士恩 霍生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9-733,共5页
为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定位及表达变化,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牦牛子宫中LHR的表达,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表明,LHR免疫阳性产物在牦牛子宫腺上皮细... 为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定位及表达变化,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牦牛子宫中LHR的表达,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表明,LHR免疫阳性产物在牦牛子宫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肌层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肌层平滑肌细胞中LHR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表达最弱,发情后期表达增加,间情期表达最强(P<0.05);子宫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中LHR的表达在发情期最强,间情期最弱(P<0.05);血管内皮中LHR在发情期和发情前期表达很强,发情后期和间情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LHR参与了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功能变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子宫 黄体生成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威 崔燕 +4 位作者 潘阳阳 李谷月 何翃闳 熊力 余四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237,共6页
旨在检测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实验选取青海健康的处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的2岁龄雌性牦牛各3头,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 旨在检测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实验选取青海健康的处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的2岁龄雌性牦牛各3头,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分析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L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HR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卵巢和输卵管中卵泡期LHR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黄体期子宫中LHR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卵泡期。研究表明牦牛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LHR在牦牛的繁殖过程中对生殖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体生成素受体 生殖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在雌性山羊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伟 黄双 +2 位作者 徐永平 田媛媛 刘文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5-1181,共7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颈-4、胸-6、腰-2节段背根神经节(DRG)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RG中是否有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的靶细胞以及LHR在DRG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颈-4、胸-6DRG中,LHR免疫反...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颈-4、胸-6、腰-2节段背根神经节(DRG)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RG中是否有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的靶细胞以及LHR在DRG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颈-4、胸-6DR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中,LHR为强阳性或中等阳性;而大型神经元胞体不着色,LHR为阴性反应。在腰-2DR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中的分布特征与在颈-4、胸-6DRG中的分布特征相似;但LHR在大型神经元胞体上为弱阳性反应。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颈-4、胸-6、腰-2DRG内神经元胞体上L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节内其它阳性结构(P<0.01)。另外,在颈-4、胸-6、腰-2DRG三节段之间,节内阳性神经元胞体上LHR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研究表明,雌性山羊DRG中存在LHR,且中小型神经元胞体是L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揭示LH可能会通过作用于躯体-内脏感觉DRG内中小型神经元胞体上的LHR来参与调节动物机体各器官的温度觉、痛觉和触觉的传递以及与伤害性刺激等有关的感觉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受体 黄体生成素 背根神经节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e保护法同时检测黄体生成素受体及17α-羟化酶的mRNA
4
作者 时宇 史凌云 +1 位作者 梁克珊 张志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睾酮是组织中主要雌激素雌二醇的前体,在卵巢内睾酮绝大部分转为雌二醇.睾酮的生成直接受垂体的黄体生成素和睾酮合成的限速酶17α羟化酶的调控.用液相杂交的方法,同时检测了卵巢组织中黄体生成素受体和17α-羟化酶的基因表达... 睾酮是组织中主要雌激素雌二醇的前体,在卵巢内睾酮绝大部分转为雌二醇.睾酮的生成直接受垂体的黄体生成素和睾酮合成的限速酶17α羟化酶的调控.用液相杂交的方法,同时检测了卵巢组织中黄体生成素受体和17α-羟化酶的基因表达,并摸索出了最适条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卵巢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受体 17a-羟化酶 RNase保护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受体mR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范梦夏 乔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6-910,共5页
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排卵前期的黄体生成素(LH)峰及药理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导致LHR的下调,而在受体下调的大鼠卵巢细胞质中发现LHR mRNA结合蛋白(LRBP)。研究表明,LH/hCG与受体结合... 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排卵前期的黄体生成素(LH)峰及药理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导致LHR的下调,而在受体下调的大鼠卵巢细胞质中发现LHR mRNA结合蛋白(LRBP)。研究表明,LH/hCG与受体结合后激活cAMP/PKA/ERK通路及miR-122表达,导致LRBP表达量增加;LHR mRNA与LRBP结合后,诱导翻译沉默,并转移至P小体,导致LHR mRNA降解,与排卵前期受体的脱敏过程密切相关。该文就LRB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受体 黄体生成素受体mRNA结合蛋白 P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受体研究进展及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6
作者 张善文 陈斌 魏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1年第6期64-66,共3页
黄体生成素发挥生理作用是通过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介导的。研究动物黄体生成素受体及其基因对于阐明动物的生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动物LHR的分布、结构、表达及其调控、作用机理等方面的... 黄体生成素发挥生理作用是通过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介导的。研究动物黄体生成素受体及其基因对于阐明动物的生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动物LHR的分布、结构、表达及其调控、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GenBank已公布的人、鼠、主要畜禽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受体 基因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促黄体素受体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上的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惠娥 汪澜 盛伟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s,LHR)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s,LHR)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的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血管周围间质,尤其在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的胞质中分布最多。原始卵泡卵母细胞中便有LHR受体阳性物质分布,在各级卵泡中LHR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随卵泡发育呈正向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卡拉库尔羊 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雏至性成熟绍鸭卵巢FSH-R与LH-R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倪迎冬 赵茹茜 +3 位作者 王亚菊 周玉传 傅启高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绍鸭出雏至 90日龄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巢FSH RmRNA水平在 30和 6 0日龄较高 ,且 3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 1和 90日龄 (P <0 0 1) ...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绍鸭出雏至 90日龄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巢FSH RmRNA水平在 30和 6 0日龄较高 ,且 3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 1和 90日龄 (P <0 0 1) ,与该阶段较高的卵巢相对生长速度相对应 ;而卵巢LH RmRNA水平随日龄逐渐升高 ,30、 6 0和 90日龄极显著高于 1日龄 (P <0 0 1) ,90日龄显著高于 30和 6 0日龄 (P <0 0 5 )。提示 :卵巢在早期发育阶段 ,尤其是快速增重期 ,对FSH的反应性较高 ;而接近性成熟时 ,可能由于卵泡发育的关系而对LH的反应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鸭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 黄体生成素受体(lh-r)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馨培 王树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5,F0003,共5页
目的探明小鼠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卵巢的位置分布,揭示促性腺激素(GTH)调节卵巢机制及与卵泡发育分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小鼠卵巢FSHr、LHr分别进行定位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分析阳性切片。结果①FSHr阳... 目的探明小鼠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卵巢的位置分布,揭示促性腺激素(GTH)调节卵巢机制及与卵泡发育分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小鼠卵巢FSHr、LHr分别进行定位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分析阳性切片。结果①FS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GC、TC、卵母细胞及间质细胞。随卵泡的发育,FSHr、LHr阳性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卵泡早期与中期之间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②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卵泡TC、间质细胞、GC、卵母细胞,阳性物质着色以卵泡中、晚期较强,阳性细胞数量以卵泡中期与晚期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上受体是接受促性腺激素的主要调节部位,受体数量与卵泡大小和发育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受体 卵泡 卵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受体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伟 范洁 +2 位作者 徐永平 金秀芳 郭瑜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CMG)参与动物机体生殖活动的调节。【方法】取5只未怀孕健康成年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于多聚甲醛中固定,经石蜡包埋并制作厚度7μm的连续石蜡切片后,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CMG)参与动物机体生殖活动的调节。【方法】取5只未怀孕健康成年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于多聚甲醛中固定,经石蜡包埋并制作厚度7μm的连续石蜡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观察雌性山羊CMG中LH受体(LHR)的分布特点,并计算L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CMG中,神经元细胞均为LHR免疫阳性反应,多数细胞呈中等阳性,少数细胞呈强阳性,LHR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膜上,但细胞核为阴性反应。神经纤维和卫星细胞中的LHR免疫阳性产物为弱阳性表达。神经元细胞上LHR的相对表达量(7.057±0.797)极显著高于其他非神经元细胞(1.497±0.690)(P<0.01)。【结论】CMG中神经元细胞是L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提示CMG神经元细胞中存在的LHR可能是协调LH对生殖器官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生殖器官的神经调节的中转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受体 肠系膜后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树迎 侯衍猛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优化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是动物生产的主题,在品种改良、地方品种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控动物繁殖性能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生殖内分泌机理的掌握与运用。众所周知,垂体是影响动物繁殖的重要内分泌器官... 优化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是动物生产的主题,在品种改良、地方品种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控动物繁殖性能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生殖内分泌机理的掌握与运用。众所周知,垂体是影响动物繁殖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所合成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包括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对动物的性发育、性成熟、性周期和妊娠分娩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其合成分泌规律、生理调节机理及其特异性受体的分布和分子表达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受体 内分泌机理 动物生产 繁殖性能 内分泌器官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莉婷 刘艳丽 +7 位作者 马葆靖 张展 李肖甫 赵德华 张秋菊 郭瑞莹 宋晓妍 荣守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采用来曲唑和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并对2种模型进行比较。方法:6周龄和23日龄SD雌性大鼠各60只分别用于来曲唑和DHEA建模,均随机分为实验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从建模前后大鼠体质量增... 目的:采用来曲唑和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并对2种模型进行比较。方法:6周龄和23日龄SD雌性大鼠各60只分别用于来曲唑和DHEA建模,均随机分为实验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从建模前后大鼠体质量增长、动情周期、卵巢变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中雄激素受体(A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等指标进行模型评价。结果:①2种造模方法的实验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层明显减少,间质增生。②来曲唑造模的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质量增加量、卵巢体积和相对质量均大于对照组(F=13.136,9.778和6.544,P均<0.05);DHEA造模的实验组仅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F=19.383,P<0.001)。③来曲唑造模的实验组黄体生成素、睾酮(T)含量高于对照组,而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低于对照组(P<0.05);DHEA造模组的实验组血清T、E2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P<0.05)。④来曲唑造模的实验组AR、LHR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DHEA造模的实验组仅A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来曲唑大鼠模型更接近于人PCOS特征,是相对理想的PCOS模型。②AR、LHR参与了多囊状卵巢的形成,可作为PCOS模型蛋白质水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 脱氢表雄酮 动物模型 雄激素受体 黄体生成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1基因敲除小鼠血清雌性激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丽军 廖军 +1 位作者 黄月玲 叶炳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59-462,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周龄和超排前后雌性Fmr1基因敲除FVB小鼠和背景FVB小鼠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含量,比较不同周龄和不同状态下敲除基因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敲除基因对动物的发育... 目的测定不同周龄和超排前后雌性Fmr1基因敲除FVB小鼠和背景FVB小鼠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含量,比较不同周龄和不同状态下敲除基因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敲除基因对动物的发育和生殖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上述动物不同周龄和超排前后血清E2、P、LH和FSH的含量,测定Fmr1基因敲除小鼠不同周龄时的超排卵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周龄的雌性Fmr1基因敲除小鼠与FVB小鼠比较,LH、FSH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E2的P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10周龄的两组动物间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和超排卵数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10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超排卵数与6周龄动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敲除Fmr1基因对动物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影响,该基因与动物的生殖生理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敲除基因 Fmrl 小鼠 FVB 雌二醇 孕酮 黄体激素 受体 促卵泡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伟 徐永平 +3 位作者 孙曼 黄双 尧丽 李旭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2,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SCG)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SC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胞质中,为LHR强阳性或中等阳性。部分神经元胞体可见其...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雌性山羊颈前神经节(SCG)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SCG中,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胞质中,为LHR强阳性或中等阳性。部分神经元胞体可见其突起,为LHR中等阳性。图像分析表明,LHR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中的表达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表明,SCG具备接受LH作用的条件,提示LH可能会影响SCG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对其支配的头面部腺体、血管以及眼睛、咽喉等器官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受体 颈前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GR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焕 吴效科 马红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4-1360,共7页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主要表达于女性卵巢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是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有密切关联的基因。LHCGR参与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其基因多态性与PCOS患者排卵障碍、雄激素分泌增多...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主要表达于女性卵巢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是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有密切关联的基因。LHCGR参与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其基因多态性与PCOS患者排卵障碍、雄激素分泌增多、促性腺激素比值异常、胰岛素抵抗、卵巢过度刺激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有关联。LHCG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主要包括LHCGR基因上rs13405728、rs2293275、rs7371084、rs4953616、rs4539842和rs61996318位点,在预测PCOS发病风险、诊断疾病类型和评估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现就LHCGR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病风险、种族差异和临床表型特征等关联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LHCGR不同SNPs与PCOS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及其应用价值,辅助临床对PCOS发病风险的评估,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应用戈那瑞林激发试验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黎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3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药物激发试验 戈那瑞林 护理体会 患儿 卵泡刺激素(FS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黄体生成素(LH) 单纯乳房发育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兰褐蛋鸡卵巢与输卵管FSHR及LHR基因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晶 耿仁德 +5 位作者 计红 马莉 张虹亮 孔凡志 程晓旭 杨焕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7-31,45,共6页
为了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实验从海兰褐蛋鸡的子宫部、卵巢、漏斗部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FSHR、LHR目的基因,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组织FSHR m RNA... 为了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实验从海兰褐蛋鸡的子宫部、卵巢、漏斗部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FSHR、LHR目的基因,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P<0.01),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子宫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卵巢、漏斗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通过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研究为今后研究禽类生殖生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促卵泡激素受体 黄体生成素受体 基因表达量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加敏 吴婷婷 +2 位作者 陈琳 陈燕 许波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34-944,共11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34例PCOS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女性体内VD水平,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VD缺乏小鼠模型和PCOS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34例PCOS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女性体内VD水平,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VD缺乏小鼠模型和PCOS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TR组)、PCOS组、VD缺乏组(VD-组)、VD缺乏联合PCOS组(VD-+PCOS组)。观察各组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改变;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激素合成酶及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PCOS女性体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较正常健康女性明显降低[(16.49±6.50)ng/mL vs.(20.08±5.28)ng/mL,P=0.019]。PCOS组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T)、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值即LH/FSH比值、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index,FA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bindingglobulin,SH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样本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与LH(r=-0.271,P<0.05)、LH/FSH比值(r=-0.314,P<0.05)、TT(r=-0.276,P<0.05)、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r=-0.274,P<0.05)、FAI(r=-0.312,P<0.05)均呈负相关,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PRL存在负相关(r=-0.404,P<0.05)。VD缺乏使小鼠动情周期发生停滞;与CTR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清中L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TR组相比,VD-组小鼠卵巢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VD缺乏现象,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PRL存在负相关关系。VD缺乏扰乱了小鼠正常动情周期并影响性激素水平,VD缺乏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受体表达来参与PCO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维生素D 泌乳素 动情周期 黄体生成素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在不同繁殖期牦牛睾丸组织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亚超 马云云 +3 位作者 陶金忠 袁莉刚 李琪 梁晶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牦牛睾丸的定位与表达变化,为牦牛繁殖季节性调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特殊染色结合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学特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R在牦牛... 【目的】探讨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牦牛睾丸的定位与表达变化,为牦牛繁殖季节性调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特殊染色结合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学特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R在牦牛睾丸组织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光镜观察表明,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生精上皮及间质PAS阳性表达明显,AB主要在生精小管基膜阳性表达,PAS及AB均为繁殖期表达强于繁殖间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HR在繁殖期牦牛睾丸leydig细胞及生精上皮均为弱阳性分布,而在繁殖间期仅强表达于leydig细胞.【结论】高原地区牦牛睾丸组织繁殖间期以酸性粘多糖为主,繁殖活动增强主要与中性粘蛋白关系密切,LHR参与了不同繁殖期牦牛睾丸功能变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体生成素受体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 繁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它
20
《中国农业文摘(畜牧)》 2001年第1期50-50,共1页
S837.2 20040308栗、黄羽蛋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方式优化途径初探/王偕根(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550025),傅筑荫,查龙应…//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96~99测定二个蛋鹌鹑品系4种组合方式种鹑繁殖性能,进而观测其子一代的羽色遗传特... S837.2 20040308栗、黄羽蛋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方式优化途径初探/王偕根(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550025),傅筑荫,查龙应…//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96~99测定二个蛋鹌鹑品系4种组合方式种鹑繁殖性能,进而观测其子一代的羽色遗传特性及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卵泡发育 黄体生成素受体 产蛋期 蛋白能量比 排卵前 表达量 适宜值 杂交 产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