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雏鹅常见病毒感染的防控
1
作者 李军文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99-102,共4页
我国当前的养鹅模式和养鹅水平相对滞后。雏鹅因身体娇嫩、缺少母源抗体保护而容易染病。其中,星状病毒感染、小鹅瘟和雏鹅副黏病毒病等,不仅能通过粪口进行水平传播,还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可靠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也... 我国当前的养鹅模式和养鹅水平相对滞后。雏鹅因身体娇嫩、缺少母源抗体保护而容易染病。其中,星状病毒感染、小鹅瘟和雏鹅副黏病毒病等,不仅能通过粪口进行水平传播,还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可靠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雏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成为控制雏鹅病毒病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感染 病毒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分离鉴定与治疗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孜恒 徐久鹏 +5 位作者 卢佳慧 常伽翌 范雨欣 袁嘉欣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12-12,共1页
鹅副黏病毒病(Goose Paramyxovirus Disease,GPMVD)是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泻以及神经症状,剖检变化为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出血等。该病毒与鸡新城疫(NDV)同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 鹅副黏病毒病(Goose Paramyxovirus Disease,GPMVD)是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泻以及神经症状,剖检变化为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出血等。该病毒与鸡新城疫(NDV)同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但其抗原性不同。鹅副黏病毒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鹅均有致病性,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免疫接种仍是该病主要的预防措施。然而由于鹅副黏病毒疫苗基因型与NDV的差异,加上多数养殖场(户)对GPMVD了解较少,导致疫苗接种覆盖率偏低,防护效果不佳等,因此鹅副黏病毒病仍时有发生,给鹅类健康养殖带来严重的威胁。在此背景下,鹅副黏病毒病的准确诊断对于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疫苗免疫接种 腺胃乳头 治疗试验 神经症状 病毒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及中西医治疗
3
作者 马焕发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49-50,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对养鹅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副黏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病鹅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以及病鹅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养鹅场要注重疫苗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本...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对养鹅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副黏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病鹅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以及病鹅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养鹅场要注重疫苗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本病,要及时对病鹅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损失。本文通过对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及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为广大养鹅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原因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宇翔 刘力威 +2 位作者 李洪彬 王志强 邹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5,29,共5页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鹅细小病毒病和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于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养鹅场(户)采用临床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技术进行了鹅细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鹅细小病毒流行季节为4~8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鹅细小病毒病和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于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养鹅场(户)采用临床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技术进行了鹅细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鹅细小病毒流行季节为4~8月,发病率为60%~70%;鹅副黏病毒病流行季节为5~7月,发病率10%~20%。二者共同点是对雏鹅有高度的致病性,尤其10日龄以内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耐过者可自然康复,但康复鹅生长缓慢,产蛋种鹅感染后产蛋率明显下降。并对分离的鹅细小病毒和鹅副黏病毒毒株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鹅细小病毒病和鹅副黏病毒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病毒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其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晓苗 陆吉虎 +1 位作者 汪丽 张丹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8-39,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根据B.Lomniczi等建立的基因分型方法,鹅源副黏病毒在基因分型上归属于鸡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副黏病毒[1].国内自1997年发现该病以来,已在许多地区的鹅群中暴发流行,对养鹅业...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根据B.Lomniczi等建立的基因分型方法,鹅源副黏病毒在基因分型上归属于鸡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副黏病毒[1].国内自1997年发现该病以来,已在许多地区的鹅群中暴发流行,对养鹅业危害极大.笔者对合肥郊县鹅群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死因进行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病毒 情况调查 基因分型方法 鸡新城疫病毒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病毒分类地位及其防制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永坤 田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45-50,共6页
鹅副黏病毒病对我国养鹅业已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对该病的病原分离,病毒理化特性、形态学、毒株毒力、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F蛋白基因HN蛋白基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以明确分离毒株的分类地位,从而对该病防制提... 鹅副黏病毒病对我国养鹅业已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对该病的病原分离,病毒理化特性、形态学、毒株毒力、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F蛋白基因HN蛋白基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以明确分离毒株的分类地位,从而对该病防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分类地位 防制 分离毒株 F蛋白基因 原分离 理化特性 基因分析 HN蛋白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2 位作者 宋子运 高跃 丁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治疗均未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非典型 诊治 绿色稀粪 情况 高免血清 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晓娟 俞燕 +3 位作者 龚建森 施祖灏 单燕菊 刘学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病毒 Ⅰ型病毒 禽养殖 烈性传染 鉴定 分离 10日龄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金生 李琳 +1 位作者 刘云志 宫江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1期32-34,共3页
鹅副黏病毒病(GPM)又称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黏病毒Ⅰ型(APMV-1)引起鹅的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呈现糠麸样... 鹅副黏病毒病(GPM)又称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黏病毒Ⅰ型(APMV-1)引起鹅的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呈现糠麸样溃疡,并有大量的纤维性结节,脾脏、胰腺肿胀而且表面有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灶。鹅、鸭、鸡、鸵鸟等为禽副黏病毒Ⅰ型的易感禽类,其中鹅最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油乳剂 灭活疫苗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贵宝 《家禽科学》 2018年第5期39-40,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鹅的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危害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给养鹅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与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鹅副黏病毒,属副...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鹅的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危害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给养鹅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与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鹅副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临床症状 理变化 死亡率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感染副黏病毒后血液理化部分指标的变化
11
作者 路振香 杨勇 +1 位作者 商常发 陈会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病毒 血液 感染 血清学检查 SPF鸡胚 江苏扬州 一年四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雏鹅副黏病毒病
12
作者 温伟 张辉 张加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4,共1页
1发病情况 2010年5月,吉林省九台市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雏鹅2000只,30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当时仅怀疑可能是受凉而未引起重视。次日,陆续有雏鹅排白色稀粪和死亡,以致整个鹅群发病,先后共死亡867只,死亡率43.35%。本病特点发... 1发病情况 2010年5月,吉林省九台市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雏鹅2000只,30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当时仅怀疑可能是受凉而未引起重视。次日,陆续有雏鹅排白色稀粪和死亡,以致整个鹅群发病,先后共死亡867只,死亡率43.35%。本病特点发病急、死亡快、病程较短、最短在几小时内即死亡。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中西药结合治疗 情况 死亡率 30日龄 白色稀粪 吉林省 群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江县四川白鹅副粘病毒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昌云 唐中节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S期156-157,共2页
对庐江县四川白鹅中流行的鹅副粘病毒病从流行病学方面作了系统的调查与归纳,对该病的治疗、免疫预防作了积极探索,得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统一集中免疫可有效地控制该病。
关键词 鹅副病毒病 流行 防治 四川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与新城疫灭活苗免疫保护效果的比较
14
作者 钱晨 顾艳 陈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3-53,55,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自1997年流行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已传播到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不但南方和中部多个省、市有此病的发生,东北和西北许多鹅群也暴发流行,该病已成为养鹅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病毒 免疫保护效果 灭活苗 新城疫 暴发流行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发生的历史回顾
15
作者 王建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病毒 历史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16
作者 邵洪泽 王国岩 +3 位作者 李琳 许尧 孙强 苏双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0期30-31,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I型(GPMV-I)引起的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此病自1997年7月被扬州大学王永坤等在国内首次发现以来,全国多个省市都有本病暴发流行的报道,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王楠等从...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I型(GPMV-I)引起的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此病自1997年7月被扬州大学王永坤等在国内首次发现以来,全国多个省市都有本病暴发流行的报道,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王楠等从吉林省境内患病鹅体内分离到鹅副黏病毒,在之后的几年里又相继经历多起鹅副黏病毒病病例,积累了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经验,现将本病的诊断与防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防制经验 诊断 烈性传染 消化道 扬州大学 暴发流行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治
17
作者 张学道 王永 李培英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1期77-77,共1页
从病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介绍了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治技术。
关键词 病毒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浅析
18
作者 吴佳宁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37-37,共1页
对鹅副黏病毒病的几种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病毒 实验室诊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防治情况进展
19
作者 吴佳宁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3期134-134,共1页
现因无商品化疫苗供应,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对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本文分别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对鹅进行免疫接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1加强饲养管理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 现因无商品化疫苗供应,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对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本文分别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对鹅进行免疫接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1加强饲养管理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疫病,目前,鹅副黏病毒病还没有特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鸡新城疫疫苗 高度传染性 特效药物 免疫接种 饲养管理 饮水免疫 母源抗体 油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照正 孙红霞 +2 位作者 王亚琴 石吉天 陈兴根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5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病毒 流行性感冒 鉴别诊断 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