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鸭稻共生种养模式的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 |
段合荣
|
《中国畜牧业》
|
2025 |
0 |
|
2
|
高温对稻-鸭共生模式下肉鸭行为学、生长性能及除草效果的影响 |
叶胜强
龚萍
梁振华
江洋
顾泽茂
杨宇
王丽霞
陈星
钱运国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洱海流域不同类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稻鸭共生系统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白采禾
陈玮
李长飞
鄢孟琴
续勇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洱海流域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稻鸭共育下水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
续勇波
白采禾
陈玮
雷宝坤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国内外稻鸭共生的研究现状 |
卢跃红
魏红江
张曦
杨华松
戴志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6 |
23
|
|
6
|
“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N、P循环 |
张帆
隋鹏
陈源泉
高旺盛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
7
|
稻鸭共生对鸭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卢跃红
戴志明
张曦
魏红江
万田正治
中西良孝
韩自鸿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8
|
稻鸭共生对稻田水生动物群落的影响 |
曹凑贵
汪金平
邓环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9
|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循环 |
张帆
高旺盛
隋鹏
陈源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0
|
稻鸭共生对枞阳媒鸭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李俊营
刘伟
钱立祥
詹凯
马瑞钰
李岩
章薇
刘盛南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1
|
“稻鸭共生”生态系统重金属镉的转化、迁移及循环特征 |
张帆
李海露
程凯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2
|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初探 |
熊国远
朱秀柏
|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3
|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用——以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模式为例 |
张琳杰
李峰
崔海洋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14
|
稻鸭共生模式下鸭饲养效果评价 |
卢跃红
戴志明
张曦
魏红江
万田正治
中西良孝
韩自鸿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从“稻田养鸭”到“稻鸭共生”:民国以来“稻田养鸭”技术的过渡与转型——以广东地区为中心 |
张波
丘俊超
王宇丰
罗琤琤
向安强
|
《农业考古》
|
2015 |
5
|
|
16
|
“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水稻植株对氮、磷的吸收 |
张帆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7
|
浅谈侗族传统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抗风险功效 |
崔海洋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8
|
侗族美丽生存中的稻鱼鸭共生模式——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为例 |
罗康智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7
|
|
19
|
生态农业稻鸭共生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
张波
丘俊超
罗琤琤
向安强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
12
|
|
20
|
从“稻鸭鱼共生”结构看侗族的生态智慧 |
胡牧
|
《农业考古》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