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与鸭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及病原分析
1
作者 宋幸辉 杨朋坤 +7 位作者 董轩志 陈高坤 杨贝贝 蔡怡琳 刘健 吕慧芳 赵丽 张晓战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2945,共11页
【目的】2023年11月,河南省某蛋鸭场发生卵黄性腹膜炎疫情,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蛋鸭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分析,确定发病原因,以期对该鸭场卵黄性腹膜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验鸭病理解剖观察之后,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肾... 【目的】2023年11月,河南省某蛋鸭场发生卵黄性腹膜炎疫情,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蛋鸭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分析,确定发病原因,以期对该鸭场卵黄性腹膜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验鸭病理解剖观察之后,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肾脏及血液样品,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革兰染色镜检,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检测分离株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通过PCR/RT-PCR方法检测蛋鸭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并对阳性病原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确定蛋鸭感染的病毒性病原及分子流行病学情况。【结果】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获得2种不同菌落形态的优势菌,其中1种菌落呈现半透明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多以单个或成对存在,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生长特性和菌体特点;另1种菌落在血平板上呈现灰白色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无溶血环,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多以单个存在,呈两短钝圆,符合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长特性和菌体特点。分别对疑似菌进行ompA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经BLAST比对显示,该2种优势菌分别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氟苯尼考表现敏感,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钠表现敏感。PCR/RT-PCR检测结果显示,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特异性引物在915 bp处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核酸阳性,其他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将该分离毒株命名为DuCV/HN-2023。测序比对结果显示,DuCV/HN-2023株Cap基因与鸭源圆环病毒ZQ-XYF1010-1和GZ-GXG0905-X4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7%和99.4%;与番鸭圆环病毒FJFQ315和FJFQ312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6%和98.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DuCV/HN-2023株与ZQ-XYF1010-1、GZ-GXG0905-X4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通过综合诊断确定了该鸭场蛋鸭发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鸭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在分子水平上对分离毒株进行遗传演化分析,进一步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大肠杆菌 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卵黄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脂多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
作者 武梦思 陈美潼 +3 位作者 朱悦 罗廷荣 丁铲 于圣青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为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脂多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选择SDJ-80菌株经过灭活处理后的全菌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细菌脂多糖包被酶标板,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获得抗体阳性细胞并进行... 为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脂多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选择SDJ-80菌株经过灭活处理后的全菌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细菌脂多糖包被酶标板,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获得抗体阳性细胞并进行亚克隆,将成功获得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10代,并进行抗体效价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一株单克隆抗体1E6,制备的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高于1∶204 800,该单克隆抗体与血清1、2、6、7和10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研究表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1E6为针对鸭疫里默氏杆菌脂多糖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脂多糖分子结构和诊断新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脂多糖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不同感染途径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3
作者 沈扬扬 马芹 +11 位作者 汪建华 褚新星 马元元 张晓宇 刘子涵 魏书强 于堃 石艳红 卢博敏 郭明 高月花 李玉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9,151,共7页
为研究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4)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及传播规律,本实验对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肝脏、脑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并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的PCR扩增及测序,采用K-B纸片法检测其药敏性。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 为研究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4)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及传播规律,本实验对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肝脏、脑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并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的PCR扩增及测序,采用K-B纸片法检测其药敏性。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RA-4,该分离株符合RA的生化特征;PCR扩增及测序分析该分离株与RA16S r RNA基因的同源性在99.04%~99.47%;该分离株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头孢吡肟等9种实验室常用药物均耐药,对氟苯尼考、大观霉素、头孢噻肟3种药物中介,表明该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将SPF番鸭分为5组(饮水感染组、空气感染组、肌肉注射组、接触组及对照组),每组采用相应的感染方式均感染0.5 m L/只分离菌液(1.0×10~7cfu/m L),其中接触组与肌肉注射组置于同一隔离器中,对照组单独饲养,感染后检测各组鸭的存活率,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各组鸭的喉头、泄殖腔拭子,采用PCR检测各组鸭的排毒情况,并剖检后观察各组鸭各脏器的剖检病变。结果显示,肌肉注射组鸭的存活率最低(30%),且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每组SPF鸭感染后的喉拭子均能检出RA,仅少部分泄殖腔拭子检出RA;各组鸭各脏器的剖检与组织病变观察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可引起鸭的死亡以及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等炎症性病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从商品肉鸭中分离到1株RA-4,其对SPF鸭致病性较强,且其主要经呼吸道途径水平传播。本研究为临床感染RA-4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免疫:免疫原与佐剂的新思考
4
作者 周子博 黄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尽管传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保护期较短、交叉保护效果不佳、...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尽管传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保护期较短、交叉保护效果不佳、使用不便以及不良反应等突出问题,促使业界重新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地设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文章系统总结了RA免疫原和疫苗佐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RA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等免疫原在疫苗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各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类型、佐剂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一种设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的新思路,即在合理选择免疫原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佐剂结合黏膜递送可能起到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开发新一代高效、安全、可靠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佐剂 黏膜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王友 段伦涛 +4 位作者 汪晓飞 王一新 李培勇 冯敬敬 王冬雪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为探究某蛋鸡群输卵管栓塞的病原学因素,本研究从一例发生输卵管栓塞的蛋鸡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并进行鉴定,确认其为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随后,将该菌株对大日龄蛋鸡进行人工攻毒试验以评估其致病性。动... 为探究某蛋鸡群输卵管栓塞的病原学因素,本研究从一例发生输卵管栓塞的蛋鸡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并进行鉴定,确认其为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随后,将该菌株对大日龄蛋鸡进行人工攻毒试验以评估其致病性。动物试验分5组,分别为未免疫+RA攻毒组、未免疫+QX疫苗株/RA攻毒组、RA疫苗免疫+RA攻毒组、未免疫+MS疫苗株/RA攻毒组、未免疫+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鸡在88日龄和101日龄进行2次攻毒,并在首次攻毒后10、20和26d随机剖杀试验鸡。动物试验结果表明,RA攻毒组、QX疫苗株/RA攻毒组、MS疫苗株/RA攻毒组的鸡均出现输卵管栓塞症状,而RA灭活疫苗免疫能够对攻毒鸡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RA是蛋鸡输卵管栓塞问题的重要发病因素,为蛋鸡输卵管栓塞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输卵管堵塞 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治疗
6
作者 周沛 袁翠平 +2 位作者 何彩美 谢永平 贺会利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79-80,共2页
本实验从广西灵山某种鹅养殖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感染的患病鹅中无菌采集肝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到1株细菌,对这个菌株进行培养、PCR鉴定,并开展了耐药性检测。这株菌株PCR鉴定结果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A)阳性对照菌株完全... 本实验从广西灵山某种鹅养殖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感染的患病鹅中无菌采集肝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到1株细菌,对这个菌株进行培养、PCR鉴定,并开展了耐药性检测。这株菌株PCR鉴定结果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A)阳性对照菌株完全一致。本文主旨为禽类养殖场防控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有效阻断疾病传播、降低养殖场经济损失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存 刘海涛 +4 位作者 吕俊峰 李富金 徐晓菲 刘砚涵 王贵升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68-73,I0017,共7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发幼鸭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典型特征为传染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心炎、气囊炎、脑膜炎、输卵管炎或败血症等。...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发幼鸭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典型特征为传染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心炎、气囊炎、脑膜炎、输卵管炎或败血症等。由于存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血清型多样、菌株致病性不均等问题,该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多个省份白羽鸡养殖密集地区的肉/种鸡均出现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情况,不仅给养殖户带来诸多困扰,也使许多养殖企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引发大家关注。目前,针对鸡源鸭疫杆菌病缺乏系统全面的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拟从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该病,减轻恐慌情绪,同时为养殖企业/户预防与控制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里默氏杆菌 流行现状 孵化传播 防控措施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8
作者 陈秀华 吴静 +3 位作者 明炜 廖美 李明明 徐景峨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查明贵州省锦屏县某养鹅场发病鹅的感染病原,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PCR扩增、16S rRNA和OmpA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树分析,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为查明贵州省锦屏县某养鹅场发病鹅的感染病原,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PCR扩增、16S rRNA和OmpA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树分析,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生化试验不发酵糖类,硫化氢、V-P、硝酸盐还原、枸橼酸盐、M.R试验为阴性,氧化酶、明胶液化试验为阳性;药敏试验对头孢呋辛、头孢氨苄、米诺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敏感,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青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多粘菌素B耐药;PCR扩增和16S rRNA、Omp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鸭疫里默氏杆菌(RA)参考株同源性较高,确定分离菌为RA(命名为JP-S3);血清型鉴定分离菌为RA6型;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能够引起鹅发生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等病变,发病率100%,死亡率70%。结论:分离菌为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RA6型),致病力较强,可用四环素等敏感药物对发病鹅进行治疗,并加强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16S rRNA OmpA基因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
9
作者 薛天星 《家禽科学》 2025年第8期8-11,I0007,共5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水禽常见的一种细菌病,近期突破种属壁垒在肉鸡上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在白羽肉鸡养殖密集区域,鸡群在早期、中期、后期发病有不同的表现,病鸡剖检主要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肺...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水禽常见的一种细菌病,近期突破种属壁垒在肉鸡上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在白羽肉鸡养殖密集区域,鸡群在早期、中期、后期发病有不同的表现,病鸡剖检主要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肺炎、关节炎。临床中单一感染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例很少,往往与大肠杆菌、传染性贫血病病毒、腺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H9亚型病毒、支原体等混合感染,给众多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思路,以期为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里默氏杆菌 混合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防控策略
10
作者 周星禅 邹导夫 +4 位作者 黎智 朱琼 李少方 张欣 吉艺宽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35-37,共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引起鸭、鹅等水禽类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水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RA的流行形势愈发严峻,对其流行病学...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引起鸭、鹅等水禽类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水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RA的流行形势愈发严峻,对其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耐药性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现状、致病性、耐药性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流行病学 致病性 耐药性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
11
作者 李娜娜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46-48,共3页
肉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源病原跨物种传播的一种新型疾病,主要危害1月龄左右的雏鸡,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病鸡临床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剖检以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为典型特征,易与大肠杆菌感染混淆;预... 肉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源病原跨物种传播的一种新型疾病,主要危害1月龄左右的雏鸡,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病鸡临床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剖检以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为典型特征,易与大肠杆菌感染混淆;预防该病需强化环境卫生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反应刺激,有该病流行的场可通过药物程序性保健和尝试使用鸭源疫苗免疫来避免新批次鸡感染;病鸡推荐用中药调理和化药抗菌相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源 里默氏杆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及分型鉴定
12
作者 杨俊 李伟强 +5 位作者 奉佳 王慧 杜丽飞 彭苗苗 张洁 周望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56-59,共4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水禽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宿主后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防控难度大,严重威胁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证实引起鸭群发病的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成功分离1株...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水禽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宿主后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防控难度大,严重威胁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证实引起鸭群发病的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成功分离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HN-RA2023。进一步通过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HN-RA2023分离株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8.9%~99.9%,并且分离株与SD-RA2018株处于同一分支。本试验结果将为湖南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诊断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防控措施
13
作者 阮东辉 朱春红 +1 位作者 董开芝 张伟锋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1期85-86,共2页
近期山东多地肉鸡规模化养殖场出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与鸡大肠杆菌病相似,发病日龄多在30日龄以上,发病鸡多表现出“三炎”症状。发病初期对采食量影响不大,但后期死亡率较... 近期山东多地肉鸡规模化养殖场出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与鸡大肠杆菌病相似,发病日龄多在30日龄以上,发病鸡多表现出“三炎”症状。发病初期对采食量影响不大,但后期死亡率较高,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养殖户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症状 肉鸡 里默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SPF鸡的致病性
14
作者 黄冬 刘思佳 +6 位作者 王睿智 邵钰 卜德新 张伯顺 迟丽丽 于春梅 丛雁方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感染雏鸭,而目前感染鸡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RA对鸡的致病性,选取5个血清型的RA纯净菌株,采用腿肌注射方法接种21日龄SPF鸡,观察其临床症状和脏器病变情况。结果显示:血清2型、6型、7...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感染雏鸭,而目前感染鸡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RA对鸡的致病性,选取5个血清型的RA纯净菌株,采用腿肌注射方法接种21日龄SPF鸡,观察其临床症状和脏器病变情况。结果显示:血清2型、6型、7型RA均对SPF鸡有较强的致病性,导致鸡出现精神沉郁、羽毛粗乱、趴窝甚至死亡等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发现明显的心包炎、肝周炎病变,且能在病变组织中重新分离到相应菌株。结果表明,鸭源RA对SPF鸡有较强的致病性。本研究对RA的鸡群传播风险作出了预警,为RA感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SPF鸡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周越 卞林旋 +5 位作者 刘虞畅 陈子亮 郑可欣 丁嘉琳 任春芝 杨彬偲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7-20,共4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为典型病变。该研究以徐州地区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为对象,无菌采集病鸭的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及脑组织,开展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 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为典型病变。该研究以徐州地区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为对象,无菌采集病鸭的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及脑组织,开展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表面平滑、边缘整齐、微凸、半透明且具有光泽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短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5种抗生素耐药。对健康鸭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鸭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该研究为临床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病原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敲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燕萍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48-49,共2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RA)是一种黄杆菌科、拟杆菌门和里默氏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该病原有杆状和椭圆形两种菌体形态,偶见长丝状,可以形成荚膜,但没有芽孢和鞭毛。迄今为止,全世界已鉴定出至少21种血清... 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RA)是一种黄杆菌科、拟杆菌门和里默氏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该病原有杆状和椭圆形两种菌体形态,偶见长丝状,可以形成荚膜,但没有芽孢和鞭毛。迄今为止,全世界已鉴定出至少21种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不存在交叉保护作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全身性败血性疾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鸭,多在2~3周龄发病,能引起鸭、鹅、鸡和火鸡等多种禽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败血性 瑞氏染色 高致病性 交叉保护作用 基因敲除 菌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综合防治技术
17
作者 刘莎莎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5期39-41,共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鸭养殖生产中较为常见,具有发病急、传染范围广、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若防治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流行特点该...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鸭养殖生产中较为常见,具有发病急、传染范围广、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若防治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流行特点该病多见于1~8周龄的小鸭,四季均可发生,在春、冬季节发病率更高。气候寒冷、湿度大、通风不良等因素,也会导致该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 里默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状和探讨
18
作者 韩志强 张占丽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1期34-34,共1页
近几年来,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在蛋鸡养殖中发病率逐年攀升,多与H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鸡毒支原体病等混感,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探讨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防控... 近几年来,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在蛋鸡养殖中发病率逐年攀升,多与H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鸡毒支原体病等混感,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探讨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防控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里默氏杆菌 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
19
作者 吴忆春 于新友 苗立中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53-54,58,共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里默氏杆菌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燕 董洪燕 +6 位作者 于圣青 杨静静 吴植 吴双 洪双鹏 朱善元 邢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为更好的指导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用药以及探究该菌多重耐药机制,本研究对安徽地区患病鸭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后,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34株... 为更好的指导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用药以及探究该菌多重耐药机制,本研究对安徽地区患病鸭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后,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3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头孢拉定、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大观霉素、磺胺异恶唑等抗生素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链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其中有97%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9种抗生素。1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鉴定结果表明aac(6')Ⅰb基因、aac(6')Ⅱ基因、rmtC基因、aph(3')Ⅱ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4.1%(32/34)、82.4%(28/34)、73.5%(25/34)、70.6%(24/34),其余基因均未检测到;同时34株分离株均携带Ⅰ类整合子,大小为1 kb,其基因盒种类为aadA1(链霉素耐药基因);其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符合率大于69%。因此,安徽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性严重,需加强对抗生素的用药规范性,特别要注意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Ⅰ型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