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疫里氏杆菌不同临床分离株的自然转化频率和耐药谱鉴定与分析
1
作者 姚弈舟 刘思齐 +3 位作者 祁英吉 朱德康 程安春 刘马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鸭疫里氏杆菌(RA)可感染多种禽类,其部分临床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可经自然转化在菌间传播,但不同的RA临床分离株自然转化频率有无差异,以及菌株生长特性和耐药谱差异与其自然转化频率是否相关尚不明确。本试验针对42株RA临... 鸭疫里氏杆菌(RA)可感染多种禽类,其部分临床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可经自然转化在菌间传播,但不同的RA临床分离株自然转化频率有无差异,以及菌株生长特性和耐药谱差异与其自然转化频率是否相关尚不明确。本试验针对42株RA临床分离株,以ton B1up-cfx A-ton B1down基因片段(携带抗性基因的DNA片段)为底物DNA,检测其自然转化频率;测定菌液不同生长时间的OD_(600 nm)值以绘制生长曲线;测定5大类10种抗菌药对42株RA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探究自然转化频率与生长特性和耐药谱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42株RA临床分离株中自然转化频率最高达(9.78±3.6)×10^(-5),最低则低于检测限(<10^(-9));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RA临床分离株14 h生长曲线最高OD_(600 nm)值为5.2±0.3,最低为3.1±0.5;RA临床分离株中88.10%(37/42)具多重耐药性,单菌株最高耐7种药物,耐5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23.81%(10/42),耐4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40.48%(17/42)。深入分析可知,自然转化频率与生长特性和耐药谱均无显著相关性(r_(pearson)均小于0.8)。本试验为探究RA耐药谱的增加与自然转化频率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RA) 耐药谱 自然转化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源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
2
作者 王波术 何桂兴 +5 位作者 陈瑜 张圣坤 孟姿汝 张志武 李克鑫 常维山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71-174,I0010,I0011,共6页
本研究对山东某肉鸡场中分离的鸡源鸭疫里氏杆菌疑似菌株,开展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在血清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针尖大小、表面光滑且呈小露珠状的半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阴... 本研究对山东某肉鸡场中分离的鸡源鸭疫里氏杆菌疑似菌株,开展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在血清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针尖大小、表面光滑且呈小露珠状的半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阴性短小杆菌;经生化鉴定确定为鸡源鸭疫里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红霉素、多西环素、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土霉素、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庆大霉素耐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可引起鸡的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及纤维素性气囊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紫锥菊等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3
作者 黎智 吉艺宽 +3 位作者 李美娣 曾富兰 朱琼 邹导夫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59-62,共4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对鸭疫里氏杆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中药。试验对广东梅州地区的疑似患病鸭采样并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并分析其ompA基因序列,同时测定紫锥菊和裸花紫珠等中药... 本研究旨在筛选对鸭疫里氏杆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中药。试验对广东梅州地区的疑似患病鸭采样并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并分析其ompA基因序列,同时测定紫锥菊和裸花紫珠等中药提取物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分离获得4株鸭疫里氏杆菌,所有分离菌株均能在血平板上生长为光滑的灰白色圆形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各菌株均不发酵多种糖类,不产生硫化氢,不能液化明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PCR鉴定获得大小为707 bp的目的条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紫锥菊、裸花紫珠、板蓝根、大黄和大青叶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IC值均为15.60 mg/mL,黄芩、黄芪和金银花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IC值均为125.00 mg/mL;紫锥菊、裸花紫珠、板蓝根和大青叶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BC值均为31.25 mg/mL,大黄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BC值为62.50 mg/mL,黄芩、黄芪和金银花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BC值均为250.00 mg/mL。结果提示,紫锥菊、裸花紫珠、板蓝根、大黄和大青叶对鸭疫里氏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紫锥菊 裸花紫珠 传染性浆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4
作者 于海燕 黄建军 +3 位作者 邓鹏程 黄韦 邓赟 莫云婷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29-129,共1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雏鸭的急、慢性传染病,表现为急性和慢性败血症状[1]。本文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性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来进行确诊,并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可以对养殖者提供一些帮助,从而...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雏鸭的急、慢性传染病,表现为急性和慢性败血症状[1]。本文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性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来进行确诊,并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可以对养殖者提供一些帮助,从而减少此类病症的发生,增加养殖效益。1流行特点鸭疫里氏杆菌病每个季节都会发生,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更容易感染。小番鸭最容易感染,其次是小鹅,成年的鸭鹅一般是呈隐性感染。通过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破损的皮肤感染。发病过程一般是在1~3天,小鸭的死亡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急慢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5
作者 赵宛茹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35-35,共1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属于细菌性传染病,是当前威胁鸭场的主要疾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高等特点,各日龄鸭群均可发病,还极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较多、疫苗预防效果不理想,细菌还容易产生... 鸭疫里氏杆菌病属于细菌性传染病,是当前威胁鸭场的主要疾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高等特点,各日龄鸭群均可发病,还极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较多、疫苗预防效果不理想,细菌还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鸭群发病后很难根除,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养殖人员必须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治方法,采取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本病给养鸭业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细菌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王博焘 郭云清 +5 位作者 张腾飞 张文婷 卢琴 胡巧 罗青平 翟新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6-160,166,共6页
为确定引起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某规模化鸭场的鸭急性死亡病因,对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株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耐药性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急性死亡的鸭病原菌仅有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分... 为确定引起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某规模化鸭场的鸭急性死亡病因,对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株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耐药性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急性死亡的鸭病原菌仅有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分离鉴定为阳性。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药物敏感性较高,仅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可引起雏鸭急性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浆膜炎症状。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心脏、肝脏被膜有明显纤维性渗出,心肌细胞有炎性浸润、脾脏实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脑组织可见较多的血管淤血扩张。毒力测定显示分离菌株的半数致死量为3.06×106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生化特性 回归试验 病理变化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LC1和CX1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7
作者 谢碧林 林志敏 +7 位作者 林彬彬 徐以娟 林锋强 闫露 伍慧妮 李翠婷 周海欧 李兆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96-4203,共8页
旨在对福建莆田某养殖场疑似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患病番鸭病料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鉴定和致病性分析。采集10日龄患病番鸭的脑、肝组织进行菌株分离纯化、16S rDNA PCR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并检测分离纯化菌株的致病性。结果得到2株11型... 旨在对福建莆田某养殖场疑似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患病番鸭病料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鉴定和致病性分析。采集10日龄患病番鸭的脑、肝组织进行菌株分离纯化、16S rDNA PCR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并检测分离纯化菌株的致病性。结果得到2株11型鸭疫里氏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LC1和CX1。对2株分离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序,开展遗传进化分析和MLST分型,发现LC1和CX1分离株16S rDNA遗传进化上与鸭疫里氏杆菌福建分离株RAf115和上海分离株Yb2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相似性为99.9%。测定其耐药性发现,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类及四环素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素不敏感。进一步检测该分离株对雏番鸭致病性,结果发现两株菌株(1.3×10^(6)CFU·mL^(-1))的致死率为100%,且病死鸭表现典型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脾肿大的鸭疫里氏杆菌病。病理结果发现,致死鸭脾红白髓界线消失,呈现大量坏死灶。此外,两分离株致死鸭的心肌纤维呈撕裂状病变。综上,本研究分离并鉴定2株11型鸭疫里氏杆菌LC1和CX1,MLST分型分别为ST111、ST114,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控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LC1 CX1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尹艳玲 谷九龙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102-104,共3页
本研究从重庆荣昌某养鸭场疑似患鸭疫里氏杆菌的病死鸭体内采取病料,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一株细菌,采用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符合鸭疫里氏杆菌的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与RAstrain1120的同源... 本研究从重庆荣昌某养鸭场疑似患鸭疫里氏杆菌的病死鸭体内采取病料,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一株细菌,采用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符合鸭疫里氏杆菌的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与RAstrain1120的同源性达到99.7%,确定该分离菌为鸭疫里氏杆菌。雏鸭致病性试验,试验组肌肉注射分离菌液0.2 mL(2.6×10^(8)CFU),接种3 d后,雏鸭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7 d后,雏鸭全部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多西环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多种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16SrRNA 同源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形态特征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韦强 鲍国连 +3 位作者 季权安 俞坚群 盛楚江 章红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7,共4页
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 、 型两个菌株,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制备样品,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到约占1/3的RA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在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有的也能... 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 、 型两个菌株,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制备样品,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到约占1/3的RA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在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有的也能从菌体上脱落下来。它在超薄切片中的大小约为菌体的1/3~1/5,能观察到其内部也具有类似菌体内部的结构。且具有类似菌体的"细胞壁",类似于核体部分的结构位于"细胞壁"的一侧。而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的鸭大肠杆菌(E.coli)对照样品,却见不到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说明这种形态特征可能是RA特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形态特征 电镜观察 赘生物 传染性浆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苏敬良 郭玉璞 吕艳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448,共5页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D 外膜蛋白与免疫鸭血清和自然感染后康复鸭血清出现较强的阳性反应,而感染发病的濒死鸭血清反应则很微弱。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4 K D 外膜蛋白可能是该菌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之一。用外膜蛋白抗原加弗氏佐剂免疫北京鸭后,可诱导产生加强的抗体反应,抗体维持时间较长。经过两次免疫后,对同源细菌攻击的保护率为100% (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外膜蛋白 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血清Ⅱ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瑜 李文扬 +4 位作者 程龙飞 庄向生 苏敬良 吕艳丽 郭玉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1-71,共1页
近年来,鸭疫里氏杆菌(RA)病一直是危害我省8~40日龄北京鸭、丽佳鸭、番鸭、野鸭、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等的一种主要细菌性传染病,而且免疫过I型RA灭活疫苗的鸭群也仍发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即三炎)为特征的... 近年来,鸭疫里氏杆菌(RA)病一直是危害我省8~40日龄北京鸭、丽佳鸭、番鸭、野鸭、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等的一种主要细菌性传染病,而且免疫过I型RA灭活疫苗的鸭群也仍发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即三炎)为特征的疾病。为此,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细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鸭疫里氏杆菌病流行概述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彩艳 程淑琴 +8 位作者 张建峰 李娟 林栩慧 董嘉文 吕敏娜 廖申权 戚南山 孙铭飞 刘雅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鸭疫里氏杆菌因其血清型多且复杂,抗药性严重,其已成为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为进一步提高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控水平,论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制定... 鸭疫里氏杆菌因其血清型多且复杂,抗药性严重,其已成为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为进一步提高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控水平,论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苗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鸭疫里氏杆菌 被引量:23
13
作者 苏敬良 黄瑜 +3 位作者 吕艳丽 郭玉璞 孙艳争 樊丽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3,共2页
鸭疫里氏杆菌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肉鸭。自然感染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发病和死亡随着饲养环境条件有所差异,平均死亡率在20%左右。该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存在,由于该细菌的分离和鉴... 鸭疫里氏杆菌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肉鸭。自然感染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发病和死亡随着饲养环境条件有所差异,平均死亡率在20%左右。该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存在,由于该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未能够被广大的兽医工作人员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检测 间接荧光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的鉴定 被引量:74
14
作者 张大丙 郭玉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6-542,共7页
1997 年1 月~1998 年3 月,从北京市20 个商品鸭场自然病死的北京白鸭和河南省与上海市部分鸭场的樱桃谷鸭分离到276 株鸭疫里氏杆菌,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其进行了血清型的研究。其中70 株细菌为1 ... 1997 年1 月~1998 年3 月,从北京市20 个商品鸭场自然病死的北京白鸭和河南省与上海市部分鸭场的樱桃谷鸭分离到276 株鸭疫里氏杆菌,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其进行了血清型的研究。其中70 株细菌为1 型,64 株为2 型,其余142 株不与1 、2 型参考菌株的抗血清发生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将未能定型的142 株细菌划分为4 类:第1 类有78 株( 暂称为CAU3型) ,第2 类有6 株(CAU4 型) ,第3 类有52 株(CAU5 型) ,剩余6 株为第4 类,不能与1 、2 、CAU3 、CAU4 、CAU5 型参考菌株的抗血清发生反应,这6 株细菌和CAU3、CAU4、CAU5 三种血清型的参考菌株均不与8 个NADC的血清型即1 、2 、3 、5 、6 、7 、8 、9 型的高免血清形成可见的沉淀线。结果说明我国北京地区的260 株鸭疫里氏杆菌至少属于6 种血清型,而来自河南省的10 株细菌属两种血清型,来自上海地区的6 株细菌至少属于4 种血清型。1 、2 、CAU3 、CAU5 四种血清型占总分离株的96 % ,是目前我国北京地区肉鸭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血清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2型)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舜洲 何后军 +2 位作者 温庆琪 戴朝洲 张文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9-573,共5页
以 2型鸭疫里氏杆菌江西分离株为菌种 ,制备了含不同菌数的 2型铝胶疫苗 ,分别经颈背部皮下接种 5日龄雏鸭 (0 .5mL/羽 ) ,免疫后 5 ,1 0 ,1 5d分别用同源菌株攻击 ,保护指数为 60左右 ;于 2 5日龄第 2次免疫 ,二免后第 5d的保护指数达 ... 以 2型鸭疫里氏杆菌江西分离株为菌种 ,制备了含不同菌数的 2型铝胶疫苗 ,分别经颈背部皮下接种 5日龄雏鸭 (0 .5mL/羽 ) ,免疫后 5 ,1 0 ,1 5d分别用同源菌株攻击 ,保护指数为 60左右 ;于 2 5日龄第 2次免疫 ,二免后第 5d的保护指数达 91 .7~ 1 0 0。本试验还对鸭疫里氏杆菌的培养条件、灭活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灭活 研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部分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春芬 李郁 +3 位作者 魏建忠 张小飞 黄显明 廖俊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2007年3月~12月从安徽省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26株鸭疫里氏杆菌,通过细菌形态、PCR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各地区分离株表现为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2007年3月~12月从安徽省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26株鸭疫里氏杆菌,通过细菌形态、PCR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各地区分离株表现为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6株鸭疫里氏杆菌进行了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26株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先锋噻肟、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等几种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受率最高,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新霉素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本研究为安徽省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春芬 李郁 +3 位作者 魏建忠 张小飞 周勇岐 黄显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8期64-67,共4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2周龄~7周龄雏鸭最易感,主要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发病率为5%~90%,病死率高达90%。鸭疫里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无...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2周龄~7周龄雏鸭最易感,主要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发病率为5%~90%,病死率高达90%。鸭疫里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的小杆菌,有21个血清型,且各血清型缺少交叉保护。鸭疫里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鸭疫里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血清型鉴定和疫苗免疫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血清型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与16 S rRNA的鉴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金牛 阮二垒 +3 位作者 杨丽云 黎丁滔 陈瑞爱 王林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6,共4页
从疑似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死鸭群中采取的肝脏、心脏、脑等病料中分离病原,进行生化鉴定,自6只病死鸭的12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株鸭疫里氏杆菌。根据鸭疫里氏杆菌16 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6株鸭疫里氏杆菌进行PCR扩增... 从疑似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死鸭群中采取的肝脏、心脏、脑等病料中分离病原,进行生化鉴定,自6只病死鸭的12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株鸭疫里氏杆菌。根据鸭疫里氏杆菌16 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6株鸭疫里氏杆菌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680 bp的特异条带;从凝胶中回收DNA目的条带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鸭疫里氏杆菌相应序列相似率达到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生化鉴定 16 S RRN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四价苗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季权安 鲍国连 +2 位作者 韦强 张先福 刘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从浙江省分离鉴定的67株鸭疫里氏杆菌、43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免疫原性良好的优势血清型RA二株RA—J(Ⅰ型),RA—Y(Ⅱ型),Escherichia coli二株Ed6(O78)、Ed15(O1)作为制苗菌株,采用改进的液体培养工艺,使RA和E.coli含菌... 从浙江省分离鉴定的67株鸭疫里氏杆菌、43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免疫原性良好的优势血清型RA二株RA—J(Ⅰ型),RA—Y(Ⅱ型),Escherichia coli二株Ed6(O78)、Ed15(O1)作为制苗菌株,采用改进的液体培养工艺,使RA和E.coli含菌量分别稳定在(220-260)×10^10 cfu/ml和(230-280)×10^10cfu/ml,然后加佐剂研制出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四价苗。免疫剂量1ml,对RA和E.coli的攻毒保护率分别达95.8%和91.7%;疫苗保存1年,经野外扩大试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大肠杆菌 二联四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强 鲍国连 +2 位作者 王一成 徐丽华 季权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为了提取纯净的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比较了4种培养基培养RAⅡ型菌和4种提取赘生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马丁琼脂培养的RA菌赘生物含量较高,杂质少,适宜于作为提取赘生物用的培养基;差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法能有效地把细菌和赘生物分离开... 为了提取纯净的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比较了4种培养基培养RAⅡ型菌和4种提取赘生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马丁琼脂培养的RA菌赘生物含量较高,杂质少,适宜于作为提取赘生物用的培养基;差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法能有效地把细菌和赘生物分离开来,提取到较纯的赘生物.赘生物的核酸检测和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赘生物无核酸存在,蛋白质电泳图谱与菌体相似.形态学观察表明,提取的赘生物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的和中等的赘生物外层为一层厚的壁,中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样的核物质;小的赘生物为圆形,有一层很薄的外膜,中央为点状或星状的核.研究结果为该菌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杆菌 赘生物 核酸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