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海峰
余淑琴
樊霞
马永国
-
机构
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团结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92-94,共3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幼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对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详细介绍了诊断方法,提出了将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改善环境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中西医治疗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彭海燕
-
机构
溧阳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208-210,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化养殖背景的前提下,我国对鸭肉有着更多的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鸭肉养殖效果,降低鸭疾病发生率,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工作,提升经济收益。在常见的鸭疾病中,传染性浆膜炎属于常见病症,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实现鸭养殖业的稳定生产,需要对防治方案进一步探究,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 3
-
-
作者
王晨星
李中习
-
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动物防疫监督站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100-100,共1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最高可达100%,病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常表现为精神沉郁,眼、鼻分泌物增多,腹泻,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病死率5%~75%,是危害养鸭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传染性浆膜炎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技术
- 4
-
-
作者
田宏
-
机构
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2期28-28,共1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全球养鸭业中广泛流行,其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严重威胁产业发展。病原的血清型多样性及耐药菌株的涌现,进一步加剧了该病的防控难度。此外,混合感染、应激因素、复杂的临床症状,会导致诊断与治疗延误。因此深入研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综合防治技术,探索新型疫苗、优化药物使用方案、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及开发免疫增强策略,对保障养鸭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传染性浆膜炎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李威
-
机构
葫芦岛市南票区农业农村局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建昌县畜禽科技特派团(2022JH5/10400115)。
-
文摘
葫芦岛市某鸭场饲养的2000只1周龄雏鸭发生了以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鼻流粘液、头颈歪斜等主要症状的疫病,曾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3 d,未见好转,通过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等实验室方法确诊为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期望为临床上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
防控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措施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黄丽娟
-
机构
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肉鸭养殖发展较快,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但疾病的传播与暴发仍是肉鸭健康养殖的最大阻碍。有些养殖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饲养过程中的饲养管理、防疫管理不重视,使得肉鸭饲养效率比较低、疾病频发、周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鸭病在养殖场内长期存在,甚至反复发生。很多疾病得不到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而且用药物治疗鸭病,也给鸭食品带来安全隐患。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大肠杆菌病
肉鸭饲养
防疫管理
混合感染
鸭病
健康养殖
及时治疗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徐佳
-
机构
潍坊市寒亭区畜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2期78-80,74,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肉鸭养殖业快速发展,肉鸭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对肉鸭健康安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传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肉鸭养殖的需求,对于大部分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及时创新,改变传统养殖理念。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或新鸭病,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传统养殖
鸭疫巴氏杆菌
鸭病
诊断和防治
肉鸭
败血病
症状及防治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彭海燕
-
机构
溧阳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1期216-218,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化养殖背景的前提下,我国对鸭肉有着更多的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鸭肉养殖效果,降低鸭疾病出现率,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工作,提升经济收益。在常见的鸭疾病中,传染性浆膜炎属于常见病症,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实现鸭养殖业的稳定生产,需要对防治方案进一步探究,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与科学防控
被引量:3
- 9
-
-
作者
马树芳
-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脑膜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等。各品种和日龄鸭均可感染,8周龄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鸭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
科学防控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李晓
-
机构
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4年第7期61-61,共1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病程短、传染性强的败血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特点。该病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四季均易感,但冬春两季发病率略高于夏秋两季。一般情况下,不足5周龄的雏鸭发病2 d后。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重要传染病
夏秋两季
败血性
养鸭业
雏鸭
高死亡率
发病特点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苗新发
-
机构
行唐县龙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7期89-89,56,共2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特点、症状表现,总结了诊断与防控技术要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败血性疾病
疫苗预防
中西兽医结合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控
- 12
-
-
作者
蒋寿元
何敏
-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畜牧兽医站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51-51,共1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接触性感染的细菌病。病鸭以出现神经症状、心包和肝脏表面发生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对养鸭业危害极为严重。1临床症状发病鸭群为连续混群饲养,发病期间当地阴冷,湿度较大。病鸭精神沉郁,缩头呆立,食欲不振,两脚发软,不愿走动,少数病鸭表现出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其行走困难,左右摇摆。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
神经症状
发病期间
混群饲养
养鸭业
细菌病
缩头
-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 13
-
-
作者
黄兰花
-
机构
都安瑶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16-217,共2页
-
基金
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鸭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Z2022192)。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均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是鸭场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病要及时诊治,否则会使鸭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报告一个病例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都安县某鸭养殖户,存栏鸭1602只,以平地饲养。某日饲喂自养的黄粉虫后鸭群开始发病,即日死亡3只,第二日死亡87只,两天后死亡数上升到800多只。据述,发病第五天曾使用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当时效果较明显,日死亡数下降到20多只;之后持续使用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死亡数无变化。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大肠杆菌病
恩诺沙星
混合感染
黄粉虫
阿莫西林
鸭场
都安县
-
分类号
S858.32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 14
-
-
作者
边莉
-
机构
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叫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呼吸道症状,眼部、鼻部有分泌物流出,后续其他同群肉鸭陆续发病,伴有肉鸭死亡。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温度较低的冬春季更易发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外伤感染进行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结合甘肃省临洮县南家村一肉鸭养殖场的发病及诊治案例,介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
性传染性疾病
外伤感染
鸭病
肉鸭
呼吸道症状
易发病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相关措施
- 15
-
-
作者
刘兆阳
李天平
刘衡
-
机构
河南省洛阳市园林绿化中心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3期121-122,共2页
-
文摘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威胁鸭、鹅等水禽养殖业比较常见一类接触急性或者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疫里默氏杆菌,该种疾病主要会侵染1~8周龄的雏鸭,严重威胁到水禽的健康生长发育,短时间内会造成大批量的鸭发病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旨在构建完善性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患病鸭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成效。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方法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案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报告
- 16
-
-
作者
江琳
吕顺燕
白娜娜
常志顺
信爱国
-
机构
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
昆明市东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出处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5-17,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29)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禽)体系资助项目(CARS-42-54)。
-
文摘
为了解昆明市宜良县某鸭场送检病鸭的发病原因,无菌采集鸭脑组织,划线培养分离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长出凸起、光滑、有光泽、不溶血的奶油状菌落;分离菌株核苷酸序列与鸭疫里氏杆菌同源性高达100%;该菌株对利福平、呋喃唑酮等敏感,对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耐药。结果表明送检病鸭病因为鸭疫里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建议养殖场选用恩诺沙星、强力霉素进行治疗,疫病于7 d后得到有效控制。
-
关键词
鸭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氏杆菌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徐州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7
- 17
-
-
作者
许金俊
范海峰
金文杰
刘岳龙
秦爱建
-
机构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6,共4页
-
基金
扬州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04)
扬州大学科研基金(VK0413171)
-
文摘
从徐州地区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鸭中分离到细菌21株,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怔、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对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1株菌进行了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该24个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红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氯霉素、泰乐菌素、痢特灵等几种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喹诺酮类、强力霉素、丁安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不同地区分离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药物防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细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Keywords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
分类号
S852.61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 18
-
-
作者
蔡家利
苏小运
唐晓丽
杨龙峰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
文摘
将重庆地区分离鉴定的 2株鸭疫里氏杆菌培养、灭活 ,加入佐剂制成蜂胶、氢氧化铝和油乳剂灭活疫苗 ,分别免疫5日龄雏鸭。结果表明疫苗是安全的 ,经一次免疫后 10天的保护率分别是 70 %、5 0 %、75 % ,15天后的免疫保护率分别是80 %、75 %、10 0 % ;经 2次免疫后 7天的保护率分别是 10 0 %、10 0 %、89% ,10天后的保护率均达到 10 0 %。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雏鸭
里氏杆菌
灭活疫苗
-
Keywords
Infectious serositis
Young duck
Riemerella anapestifer
Inactived vaccine
-
分类号
S858.32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23
- 19
-
-
作者
张大丙
郑献进
曲丰发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9,52,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养鸭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鸭病原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使得对鸭病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并对养鸭业危害日趋严重。在鸭的常发病中,鸭传染性浆膜炎十分突出。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色,诊断技术和防制要点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技术
诊断
传染性疾病
稳定发展
复杂程度
养鸭业
鸭病
常发病
病原
-
分类号
S858.32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传染性浆膜炎实验性感染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 20
-
-
作者
邓治邦
朱深海
杨丽君
王浓章
何云
-
机构
武陵大学
-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3-344,共2页
-
文摘
采用气管、腹腔、嗉囊及脚蹼四种方式注射鸭疫巴氏杆菌实验性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 ,以确立最佳感染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理想的感染菌量 ,结果表明 :以 0 .15~ 0 .2 0ml(3× 10 8cfu/ml)肉汤培养物脚蹼内注射获得理想的实验感染效果。
-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实验性感染
感染方法
-
Keywords
The 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s
Experimental infection
-
分类号
S858.32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