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传播性研究
1
作者 王萱 吴雨 +4 位作者 刘星 林丽苗 赵海参 麦凯杰 李群辉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42-47,I0014,I0015,共8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是一种具有dsRNA基因组的高度传染性病毒,主要感染鸡,因死亡率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该毒株具有典型的免疫逃逸,毒株重组新型变体和高毒力毒株的出现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加剧,...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是一种具有dsRNA基因组的高度传染性病毒,主要感染鸡,因死亡率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该毒株具有典型的免疫逃逸,毒株重组新型变体和高毒力毒株的出现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加剧,继发感染并降低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对该毒株流行情况以及临床传播能力进行详细研究。本试验在前期分离的一株新型变异株GD2021-08的基础上,对其水平传播能力进行研究,为临床生产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新型变异株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群辉 吴雨 +4 位作者 刘星 林丽苗 尹丽娟 严专强 王连想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1期21-27,I0008,I0009,共9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播性和致死率的烈性传染病,鸡感染该病毒后会引起法氏囊器官严重萎缩,导致机体产生免疫抑制。近年来IBDV新型变异株在我国开始流行,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预防该病,未来可能成...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播性和致死率的烈性传染病,鸡感染该病毒后会引起法氏囊器官严重萎缩,导致机体产生免疫抑制。近年来IBDV新型变异株在我国开始流行,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预防该病,未来可能成为养禽业健康发展的新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流行病学情况和在临床疾病可能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本研究针对新型变异株GD2021-08进行致病模型建立,为生产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新型变异株 致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3
作者 王艳 孙文渊 +2 位作者 朱维 王峰升 孟德坤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在我国广泛流行,主要发生于肉鸡,其致病力弱、隐蔽性强但能造成法氏囊严重萎缩。本研究从山东济宁地区临床出现法氏囊萎缩的发病麻鸡中采集法氏囊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方法进行... 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在我国广泛流行,主要发生于肉鸡,其致病力弱、隐蔽性强但能造成法氏囊严重萎缩。本研究从山东济宁地区临床出现法氏囊萎缩的发病麻鸡中采集法氏囊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方法进行病毒鉴定,将分离毒株回归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同时对其主要抗原基因VP2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该毒株能致死鸡胚;对其VP2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近几年的新型变异株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较近,同源性为96.1%~99.2%;人工感染SPF鸡第7 d法氏囊即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第14 d萎缩更为明显,囊体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分离到的麻鸡源传染性法氏囊病毒JN22株属于新型变异株,能导致SPF鸡法氏囊显著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新型变异株 法氏囊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4
作者 崔德桂 《家禽科学》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为了分析和研究扬州地区某养殖场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本文选取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30只病鸡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病料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病鸡呈典型的临床病理症状,RT-PCR检测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有... 为了分析和研究扬州地区某养殖场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本文选取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30只病鸡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病料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病鸡呈典型的临床病理症状,RT-PCR检测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有一条大小为709 bp的特异性电泳条带,测序比对分析发现该鸡群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变异病毒株,分别命名为IBDVYZ-1和IBDVYZ-2。琼脂扩散试验显示IBDV阳性对照毒株(BC6/85)、分离毒株IBDVYZ-1、分离毒株IBDVYZ-2三株病毒株的琼脂板样品孔均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线,阴性对照却未见任何明显的沉淀线。IBDVYZ-1病毒株的ELD50为105.5/0.2 mL,IBDVYZ-2病毒株的ELD50为106.5/0.2 mL,IBDV阳性对照毒株(BC6/85)的ELD50为106.0/0.2 mL。人工接种感染SPF鸡14 d后,IBDVYZ-1病毒株的致死率为70.0%(7/10),IBDVYZ-2病毒株的致死率为100.0%(10/10),IBDV阳性对照毒株(BC6/85)的致死率为90.0%(9/10)。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并在致病性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为今后江苏扬州地区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工艺优化
5
作者 孙德君 《家禽科学》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通常采用强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病毒的培养。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转瓶培养CEF方法接种病毒对转瓶内细胞接种密度、种毒接种量及收获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通常采用强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病毒的培养。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转瓶培养CEF方法接种病毒对转瓶内细胞接种密度、种毒接种量及收获病毒时间进行了优化,筛选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培养的最佳工艺参数(转瓶),为扩大生产稳定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胚成纤维细胞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表达的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旺 刘琳琳 +9 位作者 祁小乐 高玉龙 王永强 高宏雷 李凯 高立 刘长军 张艳萍 王笑梅 崔红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5-828,共4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为制备乳酸菌黏膜免疫口服疫苗,本研究采用乳酸乳球菌(L.lactis)及其Nisin诱导的表达系统,对VP2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表达IBDVVP2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lactis/p NZ-VP...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为制备乳酸菌黏膜免疫口服疫苗,本研究采用乳酸乳球菌(L.lactis)及其Nisin诱导的表达系统,对VP2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表达IBDVVP2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lactis/p NZ-VP2。经正交试验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重组VP2蛋白(r VP2)表达量比优化前明显提高,最终得到最佳诱导条件为:OD600nm=0.5开始诱导,Nisin终浓度为2 ng/m L,诱导时间为5 h,r VP2表达量达到最大值38μg/m L。经western blot检测,r VP2能够持续性表达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乳酸菌的构建为进一步体内免疫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重组乳酸菌 VP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免疫增强剂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国文 陈春林 +5 位作者 戴荣国 王孝友 周淑兰 付利芝 郑华 徐登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中药免疫增强剂 感染试验 高免蛋黄抗体 免疫抑制性疾病 有效防治 潜在危险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2基因特异miRNA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复制的抑制
8
作者 王永娟 左伟勇 +2 位作者 王安平 吴双 朱善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1085,共5页
为探索vp2基因特异miRNA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复制的抑制作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2个有效的vp2基因特异miRNA表达框分别克隆入含neo基因的pTarget载体中,获得miRNA单表达或双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经G418筛选、鸡传... 为探索vp2基因特异miRNA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复制的抑制作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2个有效的vp2基因特异miRNA表达框分别克隆入含neo基因的pTarget载体中,获得miRNA单表达或双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经G418筛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Lurket株感染,通过半定量RT-PCR法、病毒滴定法分别检测vp2基因转录子的表达情况与细胞上清中的病毒TCID50.结果表明,vp2基因转录子水平明显降低,最高降低达80.7%,病毒TCID50可下降5lg2~6lg2.前期筛选到的2个vp2基因特异的miRNA在筛选过的细胞系中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为RNA干扰技术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应用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VP2基因 MI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和鸡补体因子C3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9
作者 周雪媚 佘锐萍 +4 位作者 李永清 章振华 王宏俊 王德成 熊金茂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真核表达质粒 VP2基因 D基因 共表达 细胞免疫应答 因子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超强毒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卫卫 孙继国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9期13-13,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该病是由Gosegrove(195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的,现已遍及全世界主要养禽地区,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1...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该病是由Gosegrove(195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的,现已遍及全世界主要养禽地区,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1962年Gosegrove正式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镇的肉鸡群中发生,因此又称'甘布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新型疫苗 超强毒 免疫抑制性疾病 接触传染性 首次发现 养禽业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J-10株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序列分析
11
作者 王韦华 刘桂梅 王俊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7,共5页
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并对其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从陕西宝鸡地区疑似疫情的鸡群分离到1株IBDV(命名为BJ-10株),应用血清学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AGID)... 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并对其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从陕西宝鸡地区疑似疫情的鸡群分离到1株IBDV(命名为BJ-10株),应用血清学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AGID),结果在抗原孔和血清孔间可见明显的白色沉淀线。通过RT-PCR扩增VP2基因高变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J-10株与超强毒株中国香港HK46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7%和99.6%,且高变区特征性氨基酸的变化与超强毒株完全一致,表明BJ-10株属于超强毒株,与香港地区的vvIBDV分离株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分离鉴定 VP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基因组A节段编码前体多聚蛋白的遗传踪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仲杰 王靖飞 +5 位作者 付朝阳 高宏雷 高玉龙 祁小乐 郭莹莹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毒力变异的分子机理,本实验采用进化踪迹分析方法对GenBank中登录的28个毒力不同的IBDV参考病毒株的基因组A节段编码的前体多聚蛋白(NH2-pVP2-VP4-VP3-COOH)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强IBDV...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毒力变异的分子机理,本实验采用进化踪迹分析方法对GenBank中登录的28个毒力不同的IBDV参考病毒株的基因组A节段编码的前体多聚蛋白(NH2-pVP2-VP4-VP3-COOH)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强IBDV与标准IBDV的差异位点集中在第299位、451位、680位、715位和751位氨基酸上;致弱IBDV与标准IBDV的差异位点在第242位、253位、330位和981位氨基酸。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BDV的毒力变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前体多聚蛋白 毒力变异 进化踪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金芳 何海汛 +1 位作者 孙国鹏 王选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3,133,共6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流行特征,研究了分离于河南新乡地区某发病鸡场的1株IBDV(XX511毒株)VP2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根据Gen Bank公布的IBDV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新乡某发...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流行特征,研究了分离于河南新乡地区某发病鸡场的1株IBDV(XX511毒株)VP2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根据Gen Bank公布的IBDV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新乡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XX511的VP2高变区进行克隆及分析,并将XX511毒株的VP2高变区中与毒力相关的2个亲水区及七肽区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XX511毒株与超强毒株D49706、AJ878898的VP2基因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6.8%,与广东地区JQ911703毒株具有100%的同源性。与参照的经典毒株相比,XX511毒株在第一亲水区发生了1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通过与国内外(包括河南地区)其他流行毒株的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XX511毒株与2012年广东流行JQ911703毒株处于同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遗传进化 VP2高变区 七肽区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建军 高巍 侯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49,52,共4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乎近100%,南美洲约90%,荷兰88%,意大利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接触性传染 VIRUS 家禽养殖业 血清阳性率 南美洲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潍力 黄添祥 +2 位作者 欧阳志良 温蕾 张险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7期22-25,共4页
通过对临床诊断中发现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培养,采用RT-PCR方法对培养的尿囊液进行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为鸡胚培养液扩增出674bp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VP2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 通过对临床诊断中发现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培养,采用RT-PCR方法对培养的尿囊液进行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为鸡胚培养液扩增出674bp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VP2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属于新型变异株分支,与新型变异参考株(SHG358和SHG19)的同源性较高,为98.5~98.7%,与美国早期变异株Variant E的同源性仅为94.8%,与经典毒株、超强毒株和弱毒株同源性在91.3%~92.8%。结果表明该病例感染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提示现有的部分商品化疫苗已不能有效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为广东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VP2基因 病毒分离与鉴定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_4和VP_5蛋白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Vero细胞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双洁 卢宇 +2 位作者 张金秋 苗晋锋 侯继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旨在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蛋白VP4和VP5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P4和VP5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Vero细胞,再用IBDV ...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旨在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蛋白VP4和VP5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P4和VP5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Vero细胞,再用IBDV CV03病毒株感染转染后的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及下游转录因子的表达;RT-q PCR检测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IBDV CV03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VP4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TLR3、RIG-Ⅰ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VP5对TLR3、RIG-Ⅰ等介导的天然免疫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过表达VP5在IBDV CV03病毒感染后显著抑制了Vero细胞IRF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也显著抑制了IRF7蛋白和NF-κB基因的表达,并在抑制NF-κB后抑制了TNF-α,而过表达VP4无此作用。[结论]VP5蛋白对Vero细胞相关信号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和核转录因子及TNF-α的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蛋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细胞转染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效价因素的探讨
17
作者 江兴华 徐丽云 +2 位作者 包松英 吴异健 王全溪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5,共4页
抗原效价高低是评价疫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各厂家的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氏囊抗原效价不高。试验旨在探讨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效价的因素,从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升抗原效价,从而提升法氏... 抗原效价高低是评价疫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各厂家的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氏囊抗原效价不高。试验旨在探讨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效价的因素,从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升抗原效价,从而提升法氏囊疫苗产品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细胞传代比例,维持液pH,接毒量,接毒时间,收毒时间,接毒后培养温度,维持液血清含量生产抗原的病毒效价,从而选择最佳的工艺参数生产法氏囊抗原。结果表明:传代分种比例小细胞密度大的细胞接毒后病毒效价高,接毒后维持液pH7.8比pH 7.4的病毒抗原效价高;1%种毒接毒量效价最高,细胞培养至24~48h接毒,抗原效价差别小;接毒后36h收毒为最佳收毒时间,接毒后细胞培养温度为37℃最佳;接毒后维持液中血清含量为2%时抗原效价最高。综上,本试验获得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HQ株)疫苗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生产出高效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疫苗生产 抗原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增殖和纯化方法的研究
18
作者 贾庆利 康春长 +3 位作者 马爱团 钟秀会 杨润德 史万玉 《今日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本试验通过IBDV标准毒株(IBDVBC6/85F4)和IBDV河北分离株分别接种于SPF鸡胚以及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吸取接毒后2~5天内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和绒毛尿囊膜,及细胞病变达到80%时的细胞培养液。经反复冻融,利用氯仿沉淀病毒,聚乙二醇6000浓... 本试验通过IBDV标准毒株(IBDVBC6/85F4)和IBDV河北分离株分别接种于SPF鸡胚以及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吸取接毒后2~5天内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和绒毛尿囊膜,及细胞病变达到80%时的细胞培养液。经反复冻融,利用氯仿沉淀病毒,聚乙二醇6000浓缩病毒,蔗糖梯密度低温超速离心和葡聚糖G-200凝胶柱过滤等方法纯化病毒。经分光光度计检测,病毒的蛋白含量为1.377毫克/毫升,琼脂扩散试验证实被检抗原为IB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胚成纤维细胞 增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的流行现状及综合防控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小果 程宁 王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年第3期56-58,共3页
2019年以来,国内陆续报道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致病的病例,很多免疫鸡群感染后仍然发病,且呈现局部快速蔓延的趋势,给国内的家禽养殖业带来新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主要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入手,提出高效... 2019年以来,国内陆续报道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致病的病例,很多免疫鸡群感染后仍然发病,且呈现局部快速蔓延的趋势,给国内的家禽养殖业带来新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主要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入手,提出高效应对其传染和流行的综合防控方案,以期为广大的临床兽医和养殖业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新型变异株 流行现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培养及致死率试验
20
作者 沈茂方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9期147-147,共1页
1病毒的培养 1.1试验材料与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孵化箱,超净工作台,3%碘酒,75%酒精,1毫升注射器,蛋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原毒,打孔器,离心机,冰箱,照蛋器,酒精灯等。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试验材料 培养 致死率 无特定病原体 酒精灯 孵化箱 工作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