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ZZ2004株致SPF感染鸡小肠损伤的病理与超微病变研究
1
作者 朱广蕊 潘耀谦 +3 位作者 夏银可 银梅 唐海蓉 刘兴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ZZ2004株引起鸡生长缓慢的发病机理,本实验将100只7日龄SPF雏鸡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经口服病毒进行感染,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病变观察进行研究。病理解剖学检查表明,实...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ZZ2004株引起鸡生长缓慢的发病机理,本实验将100只7日龄SPF雏鸡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经口服病毒进行感染,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病变观察进行研究。病理解剖学检查表明,实验组鸡各肠段有不同程度卡他性出血性炎性变化。病理组织学显示,小肠绒毛变短,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炎性细胞增多。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肠绒毛的游离端常断裂,固有层裸露,在肠上皮细胞之间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开口,并见大块状的分泌物渗出。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残存的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严重破坏;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滑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囊状或泡状,在内质网中出现大量病毒颗粒;核周隙扩张,在核质中能够检出成熟的病毒颗粒。本研究结果表明:IBV ZZ2004株可以在肠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肠的吸收上皮和肠绒毛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感染鸡代谢障碍,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SPF 肠道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2
作者 赵靖玉 李丹 +4 位作者 张兵 张乾义 张锦华 宋亚芬 杨承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7-3975,共9页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评估其在基因组变异、排毒规律、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传代前后基因组序列,并建立了IBV攻毒模型,使用RT-PCR、RT-qPCR、气管环纤毛摆动试验等方法从病毒含量、临床症状观察、组织嗜性等方面评价其传代前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代后全基因组未发生变异,但是与其他来源的Mass株在1a、5a、N蛋白区域差异较大;攻毒模型中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张口呼吸和呼吸啰音等明显临床症状,剖检发现气管环纤毛摆动状况不佳或停止摆动;RT-qPCR结果显示病毒在感染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内均可复制,尤其在气管、肾脏、腺胃中病毒载量较高,传代前后的病毒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IBV M41株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传代5代内生物特性稳定,不发生改变,作为IBV灭活疫苗生产用种毒、IBV疫苗检验用标准强毒株,我们的工作为生产种毒代次控制、疫苗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M41株 SPF 传代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双重损害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文康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26-26,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复杂传播途径增加了防控难度,对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精准疫苗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以降低其对养殖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国荣 李丰耘 王国成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化及出现呼吸型、生殖型、肾型等多种临床表现,且依靠临床诊断难以分辨,需要依赖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清学技术等实验室方法。可使用西药和中药缓解症状,采取提升免疫能力、改善饲养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综上所述,面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挑战,需加强IBV监控与饲养管理,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6
作者 王金会 《北方牧业》 2025年第8期32-32,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对蛋鸡和种鸡的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是养鸡业中重要疾病之一。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特征1.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对蛋鸡和种鸡的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是养鸡业中重要疾病之一。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特征1.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染病鸡的呼吸道渗出物中。该病毒在鸡群中具有极高的传播速度,并且展现出强大的变异能力。多数情况下,病毒会导致病鸡的气管出现特异性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并波及鸡群的生殖道或肾脏,引发相应的病变,导致鸡的免疫功能下降,死亡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效率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参考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检验用)制备与检定
7
作者 赵海明 马通通 +2 位作者 张娜 崔松奇 黄丽英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异性阳性血清(以下简称IB阳性血清),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疫苗、毒种的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测,以及鸡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效力检验。对4周龄SPF鸡(公鸡)进行3次免疫,首次用H12...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异性阳性血清(以下简称IB阳性血清),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疫苗、毒种的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测,以及鸡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效力检验。对4周龄SPF鸡(公鸡)进行3次免疫,首次用H120株种毒滴鼻免疫,21d用含M41毒株的新支系列灭活苗进行二免,再过21d用相同灭活疫苗进行三免。三免后28d,采集所有鸡的心脏血,经静置自然分离、离心、过滤处理,收获的血清混合分装后冻干。对冻干血清进行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中和效价等项目检验,结果显示冻干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1 212(标准≥1:200);本次制备的IB阳性血清特异性高,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三项检验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三部)相关标准。本研究通过对免疫前隔离器消毒验证、环境消毒验证、动物筛选、人员进出控制、动物饲养密度调控等措施,确保了试验顺利完成,同时建立了血清制备和检定方法,为后续相关毒种的新兽药研发或产品检验等血清制备积累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特异性阳性血清 检验 中和效价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药的筛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俊贤 任涛 +3 位作者 杨剑 郭杨 文安林 欧德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成分或方剂筛选试验,即在SPF鸡胚中先注射中药2 h后再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2 h后再注射中药。使用SPSS 20.0软件对鸡胚重量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辅助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对鸡胚净重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桔梗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胚尿囊液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桔梗、鱼腥草、宣肺败毒方、绞股蓝、蒲公英、甘草对IBV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桔梗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桔梗对IBV有显著的预防及抑制效果,结果为深入研究桔梗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 中药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D3/01/07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胜旺 孔宪刚 +2 位作者 刘玉芬 杜恩岐 谷守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将我国黑龙江省某鸡场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濒死病鸡肾脏组织加PBS缓冲液后研磨 ,- 70℃ / 37℃反复冻融三次 ,离心并进行无菌过滤后接种 10日龄SPF鸡胚。 72小时取尿囊液进行电镜观察并用 1%胰酶处理 ,观察对鸡红... 将我国黑龙江省某鸡场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濒死病鸡肾脏组织加PBS缓冲液后研磨 ,- 70℃ / 37℃反复冻融三次 ,离心并进行无菌过滤后接种 10日龄SPF鸡胚。 72小时取尿囊液进行电镜观察并用 1%胰酶处理 ,观察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情况。结果发现尿囊液中存在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 ,而且用胰酶处理过的尿囊液能够凝集SPF鸡的红细胞 ,初步鉴定为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 ,IBV)。将该病毒尿囊液在 10日龄SPF鸡胚上连续传 8代 ,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特征、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动态以及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等对该毒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毒株的第一代尿囊液中病毒的滴度很高 ,可达到 8log2 ,且胚体表现轻度出血 ,但实质器官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 ;第二代病毒即可致胚体严重病变 ;病毒在鸡胚中随着接种病毒后时间的延长 ,其滴度逐渐增高 ;经 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液可凝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三代病毒尿囊液 (命名为LD3/ 0 1/0 7)分别接种 1日龄和 30日龄的SPF鸡 ,发现对不同日龄的鸡表现不同的致病性 ,对 1日龄接种鸡和同笼饲养的对照鸡致病力高 ,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为 10 0 % ,(接种和同居感染各 4只 ,均死亡 ) ,30日龄接种和同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LD3/01/07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麒 侯力丹 +6 位作者 黄小洁 秦义娴 毛娅卿 孔冬妮 王嘉 吴华伟 刘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18#、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3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IB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禽病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B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IB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IB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流行株3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平 范文胜 黄柏成 郎亚辉 陈秋英 侯金莲 韦天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8-1146,共9页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S1基因 N基因 M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2年山东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遗传演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北侠 杨少华 +6 位作者 许传田 张伟 张琳 黄庆华 张秀美 黄艳艳 文心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5-801,共7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山东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流行病学和遗传演化规律。自2008—2012年从山东省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了20株IBV,并对其S1、N和M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3个代表... 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山东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流行病学和遗传演化规律。自2008—2012年从山东省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了20株IBV,并对其S1、N和M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3个代表性IBV流行株进行了致病性评价。结果显示:根据S1基因绘制的遗传进化树显示,20个IBV分离株和参考株形成4个进化分支。18个IBV分离株属于以QXIBV为代表的基因Ⅰ型,CK/CH/SD09/005和SDIB781/2012两个分离株与参考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基因Ⅳ型,与其它3个基因型IBV相似性仅为65.1%~67.1%。N基因和M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基因Ⅳ型分离株CK/CH/SD09/005和SDIB781/2012 N和M基因相似性仅为86.7%和87.9%,而SDIB781/2012 N和M基因分别与QX基因型分离株SDIB764/2012和SDIB702/2012 100%相似,表明2个基因型IBV流行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QX基因型分离株SDZB0808、SDIB821/2012和基因Ⅳ型分离株CK/CH/SD09/005对18日龄SPF鸡的致死率为60%~70%,病死鸡主要表现肾肿大和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于心、肾等器官表面,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近年来IBV流行株优势基因型为QX,同时出现新型IBV流行株,2个基因型IBV均属于肾型传支。2个基因型IBV流行株之间通过基因重组不断进化,提示必须对IBV进行持续性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遗传演化 基因型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谢芝勋 谢志勤 +2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6 47bp(ILTV)、和 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技术能检出 10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pg的ILTV、1pg的MG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传染性气管病毒 毒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衣原体病的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扈立伟 任君 +9 位作者 卢宝平 刘青 朱凡杰 顾天越 包利霞 刘婷婷 王鑫源 朱晓琛 张东超 金天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9,共8页
试验旨在设计和构建基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蛋白和鹦鹉热衣原体(Cps)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抗原多表位DNA疫苗,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研究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筛选出IBV S1蛋白和Cps MOMP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设计多表位基因M,并利... 试验旨在设计和构建基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蛋白和鹦鹉热衣原体(Cps)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抗原多表位DNA疫苗,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研究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筛选出IBV S1蛋白和Cps MOMP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设计多表位基因M,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将M基因、S1和MOMP串联基因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并转染至DF-1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将上述重组质粒肌内注射7日龄雏鸡,四免后检测免疫鸡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显示:构建的表位蛋白结构稳定、免疫原性较好且无副作用;重组质粒pEGFP-M和pEGFP-S1-MOMP与预期大小相符;与pEGFP-N1组和PBS组相比,四免后,pEGFP-M免疫组鸡血清中抗IBV IgG和抗Cps IgG抗体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pEGFP-S1-MOMP组相当;pEGFP-M组鸡血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T淋巴细胞抗原CD3+、CD4+和CD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EGFP-N1组和PBS组(P<0.01)。结果表明,构建的多表位DNA疫苗pEGFP-M能够激发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为研制同时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衣原体病的多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鹦鹉热衣原体 S1基因 MOMP基因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贺会利 魏小兵 +5 位作者 欧长波 徐敏 闫艺婷 刘明成 勾肖晶 刘兴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7,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肾脏损害、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由于IBV基因组的RNA酶缺乏严密的校正功能,容易发生变异,使该病毒的基因型、血清型复杂,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肾脏损害、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由于IBV基因组的RNA酶缺乏严密的校正功能,容易发生变异,使该病毒的基因型、血清型复杂,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2003年起对IBV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成了热点,寻找防控此病的有效措施。论文概述了近年来在IB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分子诊断及反向遗传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IBV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基因组结构 结构蛋白 分子生物学诊断 反向遗传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汪洋 李俊平 +4 位作者 杨承槐 李启红 黄建华 于静 夏业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型与血清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国内不同地区的17株IBV分离株、2株疫苗株(M41、W93)和1株强毒株(X株)为研究对象,经RT-PCR扩增获得20株IBV的S1基因并进行测序。将其分别与GenBank中的20株国内外参...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型与血清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国内不同地区的17株IBV分离株、2株疫苗株(M41、W93)和1株强毒株(X株)为研究对象,经RT-PCR扩增获得20株IBV的S1基因并进行测序。将其分别与GenBank中的20株国内外参考IBV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比较,绘制S1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这20株IBV与20株参考病毒株可分为3个基因型:LX4型、Mass型和X型,其中本研究中绝大多数IBV株属于LX4型。根据这一基因分型结果,从这3个基因型中分别选取差异性较大的6株IBV,即X型的X株,Mass型中的M41、W93、333-3株,LX4型中的DC07-1、333-7株,将其分别免疫SPF鸡制备高免血清,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计算IBV各病毒株间抗原性的相关系数(R)。结果表明:6株IBV经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可分为3个血清型:333-3、M41、W93株为同一血清型,DC07-1、333-7株为同一血清型,X株为另外一个血清型。以上结果表明:IBV的基因分型与血清分型相一致。这为目前IBV的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今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基因型 血清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抗原定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思国 尹训南 +5 位作者 李广兴 康丽娟 江国托 孔宪刚 刘忠贵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82-85,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感染的第10天,只有肾脏、气管或肺脏中呈现荧光,而以肾脏中的荧光最强,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肾脏,可达14天,病毒存在于肾小管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浆中。实验结果证实,IFA方法具有直观、特异等特点,在抗原定位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何长生 魏建忠 +2 位作者 王桂军 朱启运 李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_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_AH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辉琴 李琳 +3 位作者 陈瑞爱 刘红波 梁梅兰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3-1972,共10页
为调查广东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通过病料SPF鸡胚接种和鸡胚尿囊液的RT-PCR鉴定,于2013年从广东湛江地区不同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IBV,分别命名为CK/CH/GD/ZJ10/2013和CK/CH/GD/ZJ11/2013,并对... 为调查广东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通过病料SPF鸡胚接种和鸡胚尿囊液的RT-PCR鉴定,于2013年从广东湛江地区不同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IBV,分别命名为CK/CH/GD/ZJ10/2013和CK/CH/GD/ZJ11/2013,并对这两株IBV的S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K/CH/GD/ZJ10/2013株S1基因全长1 626bp,编码542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为NRFRR,属于基因型Ⅲ,并推测其为基因型Ⅲ毒株(CK/CH/GX/NN11-3)与基因型Ⅰ毒株(GX-NN-6)在S1基因处发生重组而产生的新毒株;CK/CH/GD/ZJ11/2013株S1基因全长1 620bp,编码540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为HRRRR,属于基因型Ⅰ(类QX型);两株IBV的S1基因间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与位于同一基因型的参考毒株间同源性较高,而与中国使用的Mass型常规疫苗H120和H52之间的同源性最低,仅为75.7%~76.3%和77.1%~77.9%。本研究可为广东省IB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分离 鉴定 S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胜旺 孔宪刚 +3 位作者 王玮 高磊 童光志 谷守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利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_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T_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中国地方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该病毒株核蛋白基因长度为 12 3 0bp ,编码蛋白由... 利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_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T_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中国地方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该病毒株核蛋白基因长度为 12 3 0bp ,编码蛋白由4 0 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已发表的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发现与澳大利亚群毒株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此基础上 ,本实验构建了杆状病毒重组转移载体pBlue_N ,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 ,经过三轮蚀斑纯化和PCR鉴定 ,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_N。SDS_PAGE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的结果表明核蛋白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内获得表达 ,融合蛋白表达量占细胞蛋白总量的 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核蛋白 基因序列 重组杆状病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