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1
作者 赵靖玉 李丹 +4 位作者 张兵 张乾义 张锦华 宋亚芬 杨承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7-3975,共9页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评估其在基因组变异、排毒规律、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传代前后基因组序列,并建立了IBV攻毒模型,使用RT-PCR、RT-qPCR、气管环纤毛摆动试验等方法从病毒含量、临床症状观察、组织嗜性等方面评价其传代前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代后全基因组未发生变异,但是与其他来源的Mass株在1a、5a、N蛋白区域差异较大;攻毒模型中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张口呼吸和呼吸啰音等明显临床症状,剖检发现气管环纤毛摆动状况不佳或停止摆动;RT-qPCR结果显示病毒在感染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内均可复制,尤其在气管、肾脏、腺胃中病毒载量较高,传代前后的病毒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IBV M41株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传代5代内生物特性稳定,不发生改变,作为IBV灭活疫苗生产用种毒、IBV疫苗检验用标准强毒株,我们的工作为生产种毒代次控制、疫苗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M41株 SPF 传代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双重损害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文康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26-26,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复杂传播途径增加了防控难度,对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精准疫苗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以降低其对养殖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国荣 李丰耘 王国成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化及出现呼吸型、生殖型、肾型等多种临床表现,且依靠临床诊断难以分辨,需要依赖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清学技术等实验室方法。可使用西药和中药缓解症状,采取提升免疫能力、改善饲养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综上所述,面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挑战,需加强IBV监控与饲养管理,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参考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检验用)制备与检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海明 马通通 +2 位作者 张娜 崔松奇 黄丽英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异性阳性血清(以下简称IB阳性血清),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疫苗、毒种的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测,以及鸡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效力检验。对4周龄SPF鸡(公鸡)进行3次免疫,首次用H12...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异性阳性血清(以下简称IB阳性血清),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疫苗、毒种的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测,以及鸡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效力检验。对4周龄SPF鸡(公鸡)进行3次免疫,首次用H120株种毒滴鼻免疫,21d用含M41毒株的新支系列灭活苗进行二免,再过21d用相同灭活疫苗进行三免。三免后28d,采集所有鸡的心脏血,经静置自然分离、离心、过滤处理,收获的血清混合分装后冻干。对冻干血清进行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中和效价等项目检验,结果显示冻干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1 212(标准≥1:200);本次制备的IB阳性血清特异性高,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三项检验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三部)相关标准。本研究通过对免疫前隔离器消毒验证、环境消毒验证、动物筛选、人员进出控制、动物饲养密度调控等措施,确保了试验顺利完成,同时建立了血清制备和检定方法,为后续相关毒种的新兽药研发或产品检验等血清制备积累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特异性阳性血清 检验 中和效价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6
作者 王金会 《北方牧业》 2025年第8期32-32,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对蛋鸡和种鸡的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是养鸡业中重要疾病之一。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特征1.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对蛋鸡和种鸡的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是养鸡业中重要疾病之一。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特征1.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染病鸡的呼吸道渗出物中。该病毒在鸡群中具有极高的传播速度,并且展现出强大的变异能力。多数情况下,病毒会导致病鸡的气管出现特异性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并波及鸡群的生殖道或肾脏,引发相应的病变,导致鸡的免疫功能下降,死亡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效率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技术措施
7
作者 陈继军 吴永进 郑周兴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冠状病毒。近年来,随着禽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不断提高,疫病发生率随之升高,引起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喷嚏;受病毒感染的雏鸡可表现为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冠状病毒。近年来,随着禽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不断提高,疫病发生率随之升高,引起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喷嚏;受病毒感染的雏鸡可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产蛋率降低。目前,虽然已有各种疫苗,但流感的迅速发展及疾病传播的复杂性给防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笔者深入分析了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调查和防治方法,为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呼吸道传染 高度传染性 饲养密度 疾病传播 呼吸困难 防治方法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特征及综合防控
8
作者 肖承志 胡沛虹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9期123-124,共2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伴随气管啰音、张口呼吸及咳嗽等症状。若感染后无其他并发症,死亡...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伴随气管啰音、张口呼吸及咳嗽等症状。若感染后无其他并发症,死亡率较低,但产蛋高峰期鸡只一旦感染,会出现产蛋量大幅下降,且蛋品质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控
9
作者 张光迪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6期39-39,共1页
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持续提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暴发频率显著增加,病毒变异速度加快,传统免疫策略逐渐暴露出保护面窄、持续时间短等问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作为RNA病毒,具备高度遗传不稳定性,其多基因型、... 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持续提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暴发频率显著增加,病毒变异速度加快,传统免疫策略逐渐暴露出保护面窄、持续时间短等问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作为RNA病毒,具备高度遗传不稳定性,其多基因型、多血清型并存的特性,极大地增加了疫苗匹配难度和防控复杂性。在此背景下,单一手段已难以实现有效控制,需建立以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生物安全与监测预警为核心的多维度协同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药的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俊贤 任涛 +3 位作者 杨剑 郭杨 文安林 欧德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成分或方剂筛选试验,即在SPF鸡胚中先注射中药2 h后再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2 h后再注射中药。使用SPSS 20.0软件对鸡胚重量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辅助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对鸡胚净重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桔梗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胚尿囊液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桔梗、鱼腥草、宣肺败毒方、绞股蓝、蒲公英、甘草对IBV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桔梗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桔梗对IBV有显著的预防及抑制效果,结果为深入研究桔梗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中药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维生素E对无特定病原体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兵 侯雨彤 +4 位作者 张莉莉 张晓娜 韩宗玺 李慧昕 马得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67-7480,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口服维生素E(VE)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选用40只1日龄SPF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1~21日龄,试验组口服100 IU/kg VE(溶于10μL豆油中),对照组口服等量不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口服维生素E(VE)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选用40只1日龄SPF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1~21日龄,试验组口服100 IU/kg VE(溶于10μL豆油中),对照组口服等量不添加VE的豆油。21日龄时停止口服,全部鸡只通过滴鼻点眼途径人工接肾型IBV强毒株0.1 mL/只,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口服VE对SPF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接种IBV后,2组SPF鸡均出现典型病症,在2 dpi(感染后天数)时,试验组的脾脏和法氏囊中病毒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肺脏、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中(2 dpi)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肺脏和脾脏中(5 dpi)MyD 8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盲肠扁桃体中(5 dpi)P65蛋白(P 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口服VE对人工感染IBV的SPF鸡组织中鸡β防御素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多种调控作用,无明显的规律。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脾脏中(2 dpi)和盲肠扁桃体中(5 dpi)CD8阳性细胞(CD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口服VE对SPF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抑制IBV在机体部分组织中的复制,调控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在鸡体内抗IBV感染作用中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无特定病原体 病毒载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华东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及S1基因遗传特征分析
12
作者 蓝胜芝 侯博 +1 位作者 邵国青 王晨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5,共7页
本研究在2021年从华东地区肉鸡或蛋鸡群中采集了187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病鸡气管、肺脏和肾脏混合样本,通过鸡胚分离、RT-PCR和基因测序等方法分离鉴定出IBV,并对其S1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87份临... 本研究在2021年从华东地区肉鸡或蛋鸡群中采集了187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病鸡气管、肺脏和肾脏混合样本,通过鸡胚分离、RT-PCR和基因测序等方法分离鉴定出IBV,并对其S1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87份临床病料中检测出79份阳性样品,将其接种SPF鸡胚共分离鉴定出39株IBV,S1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流行的基因型为GⅠ-19、GⅠ-13、tl/CH/LDT3/03型和GⅥ,其中GⅠ-19为优势基因型,其次是GⅠ-13。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华东地区2021年IB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特点,对IBV临床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分离 S1基因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血清学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全忠 王红宁 +1 位作者 廖德惠 文心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本文运用气管环血清中和试验对12个IBV毒株进行了血清型研究。以气管环纤毛运动为指示系统,以能中和2.0log10CD50同源病毒血清效价为1个抗体单位,含20个抗体单位的血清与等量病毒作用测定血清对纤毛运动保护百分... 本文运用气管环血清中和试验对12个IBV毒株进行了血清型研究。以气管环纤毛运动为指示系统,以能中和2.0log10CD50同源病毒血清效价为1个抗体单位,含20个抗体单位的血清与等量病毒作用测定血清对纤毛运动保护百分率,以欧氏距离数字分类分型,并用SPSS软件聚类分型分析。结果表明SAIB1属M41型,SAIB3属T型;XJIB接近M41型,SHIB、SAIB2接近T型。XJIB,SHIB,SAIB2具有过渡性(变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ZZ2004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会利 徐敏 +4 位作者 余娟 魏小兵 闫艺婷 勾肖晶 刘兴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2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核衣壳蛋白(N)。根据IBV ZZ2004株的N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IBV ZZ2004株的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大小约1.23kb的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GEM-T构建pGEMT-N。将pGEM-T-N用EcoRⅠ和XhoⅠ... 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核衣壳蛋白(N)。根据IBV ZZ2004株的N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IBV ZZ2004株的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大小约1.23kb的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GEM-T构建pGEMT-N。将pGEM-T-N用EcoR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将酶切后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获得了表达且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蛋白可与相应的IBV ZZ200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N蛋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IBV诊断试剂盒及新型IBV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核衣壳蛋白 克隆 可溶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971株)致弱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荣骏弓 谷守林 +3 位作者 胡守萍 王成梅 付德霞 曲亚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6-469,共4页
将IBV_D971株病毒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 12 0代 ,培育出了一株毒力明显减弱 ,并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 (IBV_D971株 )。IBV_D971F10 5代毒力明显下降 ,以 10 9.2 5EID50 接种 1日龄SPF鸡 5 / 5无不... 将IBV_D971株病毒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 12 0代 ,培育出了一株毒力明显减弱 ,并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 (IBV_D971株 )。IBV_D971F10 5代毒力明显下降 ,以 10 9.2 5EID50 接种 1日龄SPF鸡 5 / 5无不良反应。IBV_D971F10 5代毒连续通过 1日龄SPF鸡体 5代 ,未见毒力返强。以 10 3EID50 免疫 1日龄SPF鸡 ,攻毒后 5 / 5保护 ,对照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腺胃病变型 弱毒株 致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学辉 孟和 +2 位作者 崔芳岩 连正兴 潘玉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81,93,共4页
RNA干涉(RNAi)可以通过短双链RNA(siRNA)介导,特异地降解相应的mRNA,从而抑制基因表达,导致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TGS)。本研究利用这种技术,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体外培养的Vero-E6,使其适应Vero-E6,然后用体外转录合成的... RNA干涉(RNAi)可以通过短双链RNA(siRNA)介导,特异地降解相应的mRNA,从而抑制基因表达,导致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TGS)。本研究利用这种技术,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体外培养的Vero-E6,使其适应Vero-E6,然后用体外转录合成的针对IBV部分基因的siRNA,对其复制进行RNAi。结果显示,针对IBVM蛋白的siRNA能有效地抑制IBV在Vero-E6细胞中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短双链RNA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免疫机制初探——鸡抗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IgG的分禽纯化及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国托 王永坤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4年第4期52-54,共3页
采用肾型IBV毒株抗原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接种鸡群,结果表明,血清中抗体形成快、抗体水平较高,维持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为此我们进行本试验,经高度纯化的鸡抗肾型IBV IgG,采用免疫荧光试验、间接阻断Dot-ELISA和细胞中和试... 采用肾型IBV毒株抗原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接种鸡群,结果表明,血清中抗体形成快、抗体水平较高,维持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为此我们进行本试验,经高度纯化的鸡抗肾型IBV IgG,采用免疫荧光试验、间接阻断Dot-ELISA和细胞中和试验对其特异性和中和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鸡抗肾型IBV抗体成分主要是免疫球蛋白IgG.本文阐明了肾型IBV与支气管炎型IBV疫苗免疫机制的不同,为肾型IBV油佐灭活苗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疫苗 i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KIBVXJ株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秀美 成进 +3 位作者 沙依兰古丽 夏俊 汪萍 陆桂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7期1-7,共7页
根据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后获得全长约为1700bp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1基因的最大开放阅读框位于12位~1685位碱基之间,编码557个氨基酸;KIBVXJ株S1基因序列在19位~292位点... 根据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后获得全长约为1700bp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1基因的最大开放阅读框位于12位~1685位碱基之间,编码557个氨基酸;KIBVXJ株S1基因序列在19位~292位点的氨基酸区域内有较多的氨基酸置换、插入和与缺失现象;S1的裂解位点的序列为HRRRR,具有我国地方流行株的特征。KIBVXJ株的S1基因与国内外疫苗株的同源性分析表明,核苷酸同源率为73.8%~74.2%,氨基酸同源率为74.9%~76.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KIBVXJ株与国内外的主要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远,与国内近年来分离的A2株、LX4株和QXIBV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KibvXJ株 S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分离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玉东 赵殿军 +5 位作者 王玲 张守红 朱战波 赵淑兰 侯喜林 朴范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61-64,共4页
用鸡胚传代方法从肾脏肿大的病死雏鸡分离到了两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MK和MG,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的两株病毒在电镜下表现为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接种易感雏鸡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含病毒的... 用鸡胚传代方法从肾脏肿大的病死雏鸡分离到了两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MK和MG,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的两株病毒在电镜下表现为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接种易感雏鸡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且于接种后72~96h的活胚尿囊液血凝价较高;能干扰新城疫在鸡胚中的增殖;鸡胚半数感染量MK-6为10775/ml、MG-6为1075/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传染性 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_(120)疫苗株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20
作者 孙一敏 苏钢 +2 位作者 尹广东 王文成 赵宝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11期27-29,54,共4页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特异性扩增出IBVH120疫苗株的S1基因,产物大小为1.62kb,与设计相符。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H120株与H52、M41和BEAU株的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特异性扩增出IBVH120疫苗株的S1基因,产物大小为1.62kb,与设计相符。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H120株与H52、M41和BEAU株的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6.9%和96.8%,表明IBVH120疫苗株与标准毒株的S1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S1基因 核苷酸序列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