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8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抗原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谢晶 于吉锋 +12 位作者 肖璐 吴学婧 叶勇刚 魏勇 李兴玉 曹冶 潘梦 毛从剑 杨竣雁 叶健强 曾子轩 康玮笠 康润敏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99-105,127,共8页
为建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抗原的检测方法,利用ILTV gJ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1株用作捕获抗体,另1株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后用作检测抗体,采用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ILT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其进行了... 为建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抗原的检测方法,利用ILTV gJ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1株用作捕获抗体,另1株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后用作检测抗体,采用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ILT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显示:捕获抗体的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2μg/m L,酶标单克隆抗体的最适稀释度为1:4 000;临界值为0.295 6,当待测样品OD_(450 nm)值大于0.295 6且P/N值大于2时,判为阳性;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可特异性检测ILTV抗原,而对其他禽类常见抗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低检测限为49.4 ELD_(50)/0.1 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4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行业标准中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3.7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ILTV双抗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ILTV抗原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该病的检测、监测以及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iltv)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辉 刘丹 +8 位作者 刘敏 吴琼 李凌丹 宾晨 李伟 李国攀 陈红心 周启立 熊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滴度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到1株ILTV毒株,命名为JZCD202302株。参照GenBank公布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设计了gB、gC、gD、gE、gK、TK基因特异性引物,用MEGA6.0软件绘制了遗传进化树。gB-gC-gD-gE-gK-TK串联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澳大利亚疫苗相关野外重组流行毒株7b、ACC78、CL9和实验室疫苗重组株ILTV.157/19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3
作者 崔利兵 张志飞 +7 位作者 石晓娜 许榜丰 闫大为 滕巧泱 刘芹防 李泽君 焦培荣 苑纯秀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3,共7页
为了制备识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ILTV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融合细胞,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筛选能分泌特异性识别ILTV gD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对所分泌的单... 为了制备识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ILTV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融合细胞,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筛选能分泌特异性识别ILTV gD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对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研究。间接ELISA与IFA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筛选到2株能分泌识别ILTV gD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细胞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能中和ILTV。抗体亚型鉴定均为IgG1,轻链为κ链。ILTV 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为ILTV gD中和表位的筛选与ILTV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杂交瘤细胞技术 单克隆抗体 g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4
作者 赵靖玉 李丹 +4 位作者 张兵 张乾义 张锦华 宋亚芬 杨承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7-3975,共9页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评估其在基因组变异、排毒规律、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传代前后基因组序列,并建立了IBV攻毒模型,使用RT-PCR、RT-qPCR、气管环纤毛摆动试验等方法从病毒含量、临床症状观察、组织嗜性等方面评价其传代前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代后全基因组未发生变异,但是与其他来源的Mass株在1a、5a、N蛋白区域差异较大;攻毒模型中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张口呼吸和呼吸啰音等明显临床症状,剖检发现气管环纤毛摆动状况不佳或停止摆动;RT-qPCR结果显示病毒在感染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内均可复制,尤其在气管、肾脏、腺胃中病毒载量较高,传代前后的病毒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IBV M41株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传代5代内生物特性稳定,不发生改变,作为IBV灭活疫苗生产用种毒、IBV疫苗检验用标准强毒株,我们的工作为生产种毒代次控制、疫苗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M41株 SPF 传代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不同治疗方法对比与应用
5
作者 王小雨 喇斐燕 +1 位作者 马旭成 张浩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37-40,共4页
为探索鸡传染性候气管炎的治疗新方法,选取两群自然急性型发病鸡群(A群和B群)进行治疗试验。A群两栋鸡舍同时发病,每栋鸡舍1300羽,设为试验1组和对照1组;B群8000羽,一栋圈舍发病,设为试验2组。试验组用信必妥(转移因子)1瓶稀释鸡传染性... 为探索鸡传染性候气管炎的治疗新方法,选取两群自然急性型发病鸡群(A群和B群)进行治疗试验。A群两栋鸡舍同时发病,每栋鸡舍1300羽,设为试验1组和对照1组;B群8000羽,一栋圈舍发病,设为试验2组。试验组用信必妥(转移因子)1瓶稀释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2瓶,加泰集注射液(黄芪多糖)50 mL和头孢噻呋钠1 g,紧急注射免疫;对照1组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常量点眼免疫。结果显示,试验1组、2组发病率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对照1组的发病率于第4天达到最高值;第10天试验组发病率均降为0,但对照组发病率为15%。试验1组、2组死亡率均在第2天达到最高值,对照1组的死亡率第4天达到最高值;试验1组、2组第6天死亡率均降为0,对照组第9天降为0;试验1组、2组总体死亡率分别为1.07%、0.68%,对照1组总体死亡率为6.54%。试验1组、2组产蛋率在发病后第4天达到最低,对照1组第5天达到最低,且对照1组的产蛋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试验组;到第10天试验1组、2组产蛋率分别上升至87%、84%,而对照1组第10天产蛋率上升至76%。当鸡群发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时,采用转移因子稀释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工程疫苗,加入泰集注射液和头孢噻呋钠,紧急注射免疫接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弱毒苗点眼免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紧急接种 基因工程疫苗 转移因子 弱毒苗 治疗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霞 董雯雯 +2 位作者 袁小远 孟凯 徐怀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2,共5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以往多感染蛋鸡,近年来在蛋种鸡、商品肉鸡中连续多发,表明该病毒感染谱有扩大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ILTV的监测。为建立高效、灵敏的ILTV检测方法,本研究以ILTV的TK基...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以往多感染蛋鸡,近年来在蛋种鸡、商品肉鸡中连续多发,表明该病毒感染谱有扩大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ILTV的监测。为建立高效、灵敏的ILTV检测方法,本研究以ILTV的TK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扩增并构建pMD18-T-TK质粒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对临床疑似病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该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其他常见症状相似病原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浓度为1.55拷贝/μL,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在0.79%~1.83%之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ILT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为ILT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炎病毒 TK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敏感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技术
7
作者 张磊 《家禽科学》 2025年第8期135-138,共4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以急性呼吸道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血、喉头伪膜及气管栓塞,死亡率可达50%~70%,是威胁养鸡业的重要疫病。本文综述ILT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技术以及防控措...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以急性呼吸道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血、喉头伪膜及气管栓塞,死亡率可达50%~70%,是威胁养鸡业的重要疫病。本文综述ILT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技术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ILT的精准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8
作者 何秀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7期55-56,65,共3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属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对鸡的健康生长乃至养鸡业的发展危害严重。以南部县为例,在分析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免疫接种、生物防范、环境管理、隔离治疗...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属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对鸡的健康生长乃至养鸡业的发展危害严重。以南部县为例,在分析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免疫接种、生物防范、环境管理、隔离治疗等,旨在为养鸡业更好地防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推动养鸡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诊断方法 综合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报告
9
作者 何国强 《家禽科学》 2025年第7期45-47,共3页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对蛋鸡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以成年蛋鸡为主要感染对象,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且易引发鸡群大规模发病,导致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造成鸡只死亡,...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对蛋鸡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以成年蛋鸡为主要感染对象,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且易引发鸡群大规模发病,导致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造成鸡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10
作者 强玉宁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生和流行,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能够感染各日龄的鸡。病鸡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症状,导致生长发育受阻,体重下降,影响鸡群整体的生产性能。本文阐述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生和流行,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能够感染各日龄的鸡。病鸡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症状,导致生长发育受阻,体重下降,影响鸡群整体的生产性能。本文阐述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诊断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养鸡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11
作者 殷立华 张燕柳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9期64-65,共2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养殖场的常见传染病,它危害鸡群健康,急性型死亡率达20%~40%,慢性型病鸡会长期携带病毒,这不利于鸡养殖场规模化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病的临床症状,提出了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多种诊断方法,并制定了免疫程序...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养殖场的常见传染病,它危害鸡群健康,急性型死亡率达20%~40%,慢性型病鸡会长期携带病毒,这不利于鸡养殖场规模化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病的临床症状,提出了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多种诊断方法,并制定了免疫程序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强调了治疗措施和鸡养殖场日常预防措施。研究成果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提高了该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临床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和防治
12
作者 刘冰 崔荣飞 +4 位作者 李玉卡 张蕾 付凯 赵江义 付旭东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116-118,共3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简称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其高致病性、高传播风险和对生产性能的严...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简称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其高致病性、高传播风险和对生产性能的严重破坏,成为威胁养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统计,全球每年因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流行症状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技术
13
作者 代红刚 《畜禽业》 2025年第4期79-82,共4页
在鸡养殖过程中,为防范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情暴发,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治方案。重点探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关键技术,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解剖变化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鸡传染性喉... 在鸡养殖过程中,为防范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情暴发,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治方案。重点探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关键技术,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解剖变化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试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病毒分离鉴定、PCR检测、血清学检查等;结合研究内容,提出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技术。以期为禽类研究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治疗技术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14
作者 任碧清 任根茂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5年第4期65-67,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同时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结果等,从疫病治疗、饲养管理、接种疫苗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旨在降低发病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流行病学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15
作者 陈凤富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3期37-37,共1页
进入冬季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呈现出高发态势。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对养鸡业威胁较大。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概述1.1致病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致病原为疱疹病毒属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该病对低温、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 进入冬季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呈现出高发态势。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对养鸡业威胁较大。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概述1.1致病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致病原为疱疹病毒属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该病对低温、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高温环境不耐受,当温度升高至55℃时只需10 min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杀灭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均非常高,例如:3%来苏尔溶液、2%聚维酮碘、1%过氧乙酸等,均可将病毒快速杀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双重损害机制研究
16
作者 李文康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26-26,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复杂传播途径增加了防控难度,对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精准疫苗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以降低其对养殖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蛋白的重组嵌合型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静格 徐鸣荷 +16 位作者 王向东 张意航 李岩 刘俊杰 李星雨 韩城昊 张伯顺 卜德新 于春梅 丛雁方 杨盼盼 乔麒龙 王增 李建丽 李永涛 王白玉 赵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9-665,共7页
为构建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D(gD)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本研究将ILTV强毒株gD基因胞外域与NDV F基因信号肽、跨膜域和胞质尾区融合,并插入到含有NDV基因VII型F和HN基因的嵌合型La Sota株感染性cDNA克隆pLa S... 为构建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D(gD)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本研究将ILTV强毒株gD基因胞外域与NDV F基因信号肽、跨膜域和胞质尾区融合,并插入到含有NDV基因VII型F和HN基因的嵌合型La Sota株感染性cDNA克隆pLa Sota-VIIF/HN的P和M基因之间,将获得的重组感染性克隆pLa Sota-VIIF/HN-gD与辅助质粒pCIneo-NP-P-L共转染BHK-21细胞,拯救出表达gD蛋白的重组嵌合型NDV La Sota株rLaSota-VIIF/HN-gD,并采用血凝试验鉴定正确后,将重组病毒在9日龄SPF鸡胚中连续传至10代,提取10代重组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成c DNA作为模板,以ILTV gD基因插入位点两侧的鉴定引物进行PCR鉴定;采用第10代重组病毒感染BHK-21细胞,以ILTV gD蛋白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别对鸡红细胞吸附的重组病毒感染的鸡胚尿囊液上清和从红细胞上解离下来的纯化的重组NDV病毒粒子经western blot鉴定,并对重组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和在鸡胚中的复制动态进行初步研究。PCR结果显示ILTV gD基因能够在重组病毒中稳定存在;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能够正确表达ILTV的gD蛋白,而且gD蛋白嵌合表达在重组病毒颗粒上。鸡胚致病性试验和鸡胚中的复制动态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保持了La Sota疫苗株的低致病性和良好的复制特性,rLaSota-VIIF/HN-gD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168 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该重组病毒的致病指数(ICPI)为0.20,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峰值可达10^(-8.66)/100μL。本研究所制备的重组病毒r LaSota-VIIF/HN-gD为研制基因VII型NDV和ILTV的二联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重组嵌合型新城疫病毒 gD蛋白 二联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14 位作者 张艳芳 范晴 谢丽基 万丽军 罗思思 李孟 张民秀 曾婷婷 黄娇玲 王盛 李丹 韦悠 李小凤 任红玉 阮志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8,共8页
旨在建立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绝对定量方法。根据已发表的鸡ILTV的TK基因序列,针对其保守区域分别设计1对特异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鸡ILTV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 旨在建立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绝对定量方法。根据已发表的鸡ILTV的TK基因序列,针对其保守区域分别设计1对特异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鸡ILTV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方法的最佳引物浓度为20μmol/μL,最佳探针浓度为10μmol/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6℃。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只检出ILTV,没有检出其他病原株。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定量检出ILTV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限为4.6拷贝/μL。对3个连续稀释的pMD18-ILTV重组质粒DNA进行检测,3次重复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83份病鸡喉拭子、肺及脾组织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建立的ddPCR检出ILTV阳性样品1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ILTV阳性样品9份,ddPCR的阳性检出率(12.05%)高于荧光定量PCR的阳性检出率(10.84%)。结果表明,建立的ddPCR方法定量检测ILTV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为绝对定量检测ILTV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荣 李丰耘 王国成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化及出现呼吸型、生殖型、肾型等多种临床表现,且依靠临床诊断难以分辨,需要依赖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清学技术等实验室方法。可使用西药和中药缓解症状,采取提升免疫能力、改善饲养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综上所述,面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挑战,需加强IBV监控与饲养管理,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