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鳞状细胞癌中FN1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晶田 胡国斌 +4 位作者 兰利利 赵岩 吴干勋 王占龙 沈素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0-917,共8页
目的探讨FN1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下载LSCC数据集GSE33232和GSE84957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FN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 目的探讨FN1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下载LSCC数据集GSE33232和GSE84957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FN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FN1在LSC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si-FN1敲低TU177细胞中FN1的表达,采用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FN1对LSCC体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LSCC组织中FN1和CD163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GSE33232和GSE84957数据集及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N1在L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FN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降低(HR=1.6,P=0.017)。转染si-FN1后TU177细胞中FN1的表达显著降低(0.34±0.02 vs 1.00±0.03,P<0.01)。与对照组相比,FN1表达敲低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迁移(56.1±3.1 vs 19.23±1.0)和侵袭能力(480±23 vs288±2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SCC组织中肿瘤实质FN1(N-FN1)和基质细胞FN1(S-FN1)高表达[52.1%(24/46)和71.7%(33/46)];N-FN1高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N1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FN1和CD163协同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为P<0.05)。结论FN1和CD163在LSCC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侵袭转移等恶性进展有关,LSCC进展过程中FN1与肿瘤微环境中CD163阳性的巨噬细胞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 FN1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soPC、Tau与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朱江 宋冬惠 +1 位作者 杨学明 吴森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微管相关蛋白Tau与生长分化因子-10(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10...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微管相关蛋白Tau与生长分化因子-10(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100例口腔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LysoPC、Tau与GDF-10表达情况,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LysoPC、Tau与GDF-10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情况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病理组织中Tau与GDF-10表达阳性率、血清LysoPC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LysoPC、Tau与GDF-10低表达患者的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占比高于高表达组(均P<0.05)。128例患者随访5年,生存86例(67.19%),死亡42例(32.81%)。LysoPC、Tau与GDF-10水平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均P<0.05,r=-0.597、-0.622、-0.65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LysoPC、Tau与GDF-10低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高表达者(均P<0.05)。LysoPC、Tau与GDF-10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保护因素,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是预后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LysoPC、Tau与GDF-10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其中低表达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酰胆碱 微管相关蛋白Tau 生长分化因子-10 口腔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心体扩增相关基因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
3
作者 李超群 郑泓量 +2 位作者 黄平 杨欢 柏健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36-1547,共12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构建中心体扩增相关基因(centrosome amplification-related genes,CARGs)的预后模型,研究CARG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构建中心体扩增相关基因(centrosome amplification-related genes,CARGs)的预后模型,研究CARG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中下载CARGs。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ESCC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数据,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CARGs。使用集成了12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CARGs的预后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断模型是否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素。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集15对ESCC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RT-qPCR和免疫组化验证基因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了包含9个CARGs的预后模型,其中基因DENR、TRIP13、BRCA2、TTF2、TCFL5和NUP188经实验验证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DENR、TRIP13、TTF2和TCFL5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结论DENR、TRIP13、TTF2和TCFL5在ESCC中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这些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管细胞 中心体扩增相关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怡楠 郑旸 +1 位作者 曾汉林 雷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FADD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对HNSCC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探究FADD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构建稳定低表达FADD的人HNSCC Fadu、HSC3细胞株,并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进行验证;使用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克隆形成、细胞活力检测等方法探究FADD对HNSCC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作用;使用免疫共沉淀串联质谱(co-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um,Co-IP/MS)鉴定与FADD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应用CRISPR/Cas9技术、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对与FADD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FADD在头颈鳞癌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FADD在HNSCC患者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递增趋势。在HNSCC细胞中敲低FADD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形成克隆数减少。Co-IP/MS结果显示,FADD与CUT样同源盒1(CUT-like homeobox 1,CUX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低FADD后CUX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在HNSCC细胞中敲除CUX1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敲除CUX1可部分逆转FADD低表达引起的增殖抑制。结论·FADD在HNSCC中具有显著促癌作用,并与不良预后相关。FADD可通过与CUX1发生相互作用降低其表达水平进一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CUT样同源盒1 头颈部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1和2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5
作者 陈圆丹 高海媚 +4 位作者 许锦华 纪秀外 肖静 陈晓艺 钟连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CA,尤其SCCA2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AD)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过程[4]。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儿血清SCCA1和SCCA2的水平,分析和探讨了其与AD病情严重程度、瘙痒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AP通过m^(6)A修饰增强MAP3K9 mRNA稳定性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潘英杰 孙姗 +6 位作者 杨航 谭劲松 陈巧玲 赵全能 杨蜜 刘康 宋桂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术切除的31对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常规培养食管癌细胞KYSE30、KYS...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术切除的31对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常规培养食管癌细胞KYSE30、KYSE410、KYSE150、KYSE510、TE-1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用转染试剂将si-NC、si-WTAP#1和si-WTAP#2核酸转染至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实验分为si-NC、si-WTAP#1和si-WTAP#2组,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TAP和MAP3K9 mRNA的表达,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WTAP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ESCC细胞中WTAP、MAP3K9、EMT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中WTAP蛋白的表达,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eRIP)-qPCR实验检测ESCC细胞MAP3K9 m^(6)A水平,放线菌素D实验检测MAP3K9的mRNA的稳定性,用数据库数据分析WTAP的表达、靶基因、功能富集和互作RNA。结果:WTAP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联(P<0.01);在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WT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01);敲减WTAP可明显抑制KYSE15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促进KYSE150和KYSE510细胞凋亡(P<0.05或P<0.01),敲低WTAP后MAP3K9的m^(6)A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mRNA表达水平及mRNA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WTAP靶基因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敲减WTAP后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MAP3K9、p-ERK、N-cadherin和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WTAP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其分化相关,其通过m^(6)A修饰促进MAP3K9 mRNA稳定性,激活MAPK通路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 N^(6)-甲基腺苷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YAP)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珍玲 杨凡 +3 位作者 金雪梅 王雪妍 陈胎琴 权春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敲低的A431稳定细胞株,利用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A431细胞微丝分布和数量,Transwell 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敲低YAP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Snail、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核糖体蛋白S6(S6)、磷酸化S6(p-S6)、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4EBP1(p-4EBP1)的表达。结果YAP在cSCC和BD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cSCC中YA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形态类型、是否神经脉管侵犯不相关;敲低A431细胞中YAP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微丝变细、伪足变少;E-cadherin表达增加,Snail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AKT、p-S6及p-4EBP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YAP在cSCC中高表达,YAP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SCC的侵袭、迁移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YAP) 皮肤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EM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抗原-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5 位作者 刘飞 范晓杰 连易水 杜彦艳 于凡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病理诊断证实为正常组织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和66.67%(40/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9(P=0.037)和-A11(P=0.039)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P=0.026)和MAGE-A11(P=0.038)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P=0.026)、临床分期(P=0.008)及淋巴结转移(P=0.010)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GE-A9和-A11蛋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抗原,似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抗原 黑素瘤相关抗原-A9 黑素瘤相关抗原-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M2型巨噬细胞影响口腔鳞癌进展的功能研究
9
作者 徐潇奕 王斌 +1 位作者 杨檬檬 沈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索M1/M2型巨噬细胞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进展的调控及可能机制,以期为OSCC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靶向提供可能方向。方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对SCC-1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免疫... 目的:探索M1/M2型巨噬细胞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进展的调控及可能机制,以期为OSCC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靶向提供可能方向。方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对SCC-1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人OSCC组织芯片中CD68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1型巨噬细胞促进SCC-15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M2型巨噬细胞则作用相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OSCC中浸润密度,与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1型巨噬细胞抑制OSCC进展,M2型巨噬细胞则促进OS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鉴定与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红军 岳志刚 +1 位作者 郑敏 郑朝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转至PVDF膜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分别杂交,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分析杂交后的差异蛋白,将差异蛋白经胰酶酶解后行质谱鉴... 目的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转至PVDF膜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分别杂交,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分析杂交后的差异蛋白,将差异蛋白经胰酶酶解后行质谱鉴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鉴定的肿瘤相关抗原进行验证。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阳性杂交信号较多,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28 800的阳性率为60%(12/20),而对照血清阳性率为5%(1/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该蛋白为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GAM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且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PGAM1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食管细胞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 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组装因子1亚基A(CHAF1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高表达并与恶性程度正相关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煜立 王倩 +1 位作者 田谱 贾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组装因子1亚基A(CHAF1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CS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HAF1A和PCNA的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 目的探讨染色体组装因子1亚基A(CHAF1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CS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HAF1A和PCNA的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CSCC组织中CHAF1A和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相关性。结果 CHAF1A和PCNA在CIN及C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CHAF1A和PCNA呈正相关。CHAF1A与CSCC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PCNA与CSCC的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有HPV感染有关。结论 CHAF1A和PCNA在CSCC中高表达并且与恶性程度相关,二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装因子1亚基A(CHAF1A) 增殖细胞抗原(PCNA) 宫颈细胞(CSCC) 免疫组织组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盘林 刘文 刘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对切除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2(SCCA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SCCA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分化、浸润...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对切除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2(SCCA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SCCA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同时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观察血清SCCAg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SCCA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癌SCC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SCCA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食管癌患者术前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SCCA2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外周血SCCAg检测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与临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抗原(sccag) 食管 细胞抗原2(scca2)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欧洋华 贾西彪 +4 位作者 陈岑 王霞 江咏梅 杨凌云 李宁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计算最佳诊断界值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水平(5.516±1.523ng/ml)明显高于CIN组(0.806±0.152ng/ml)和慢性宫颈炎组(0.412±0.05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P=0.001;t=4.715,P=0.000)。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43.75%)明显高于CIN组(4.76%)和慢性宫颈炎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0;χ2=35.497,P=0.000);宫颈鳞癌组ⅠB期、ⅡA期、ⅡB期、Ⅳ期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分别是31.25%、40.00%、75.00%、100.00%,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362)。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ng/ml、44.00%、99.00%、0.727。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鳞癌特异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而降低SCCAg诊断界值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抗原 宫颈 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盼 多力昆.吾甫尔 +1 位作者 蔡志刚 孙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串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细胞抗原 肿瘤标志物 手术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23种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文燕 郭明 +7 位作者 原园 周福有 张朋 王伟鹏 赵学科 陈元方 任景丽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细胞骨架结合蛋白Fascin、突触蛋白Syn和肿瘤抑制基因P63等23种肿瘤相关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上述蛋...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细胞骨架结合蛋白Fascin、突触蛋白Syn和肿瘤抑制基因P63等23种肿瘤相关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上述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等)的关系。结果:23种蛋白中,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80%)的蛋白是AE1/AE3、P63、CK5/6、CK、Ki67和MUC1,较低(≤30%)的是CD56、CTTN、Syn、S100、CgA和CK20。其中,Syn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织比无转移组织表达升高(χ2=4.167,P=0.041),免疫蛋白CD56在低分化组织高于中高分化组织(P=0.017),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中晚期组织高于早期(χ2=6.596,P=0.010);而与此相反,P63则在淋巴结无转移时表达上升(χ2=5.095,P=0.024),细胞黏附因子E-cad、Fascin、Ezrin、PLK1在中高分化组织中表达升高(P均<0.05),酪氨酸磷酸化蛋白CTTN和Vim在早期组织高于中晚期组织(P均<0.05)。结论:Syn、CD56和Ki67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预后差有关;而P63、E-cad、Fascin、Ezrin、PLK1和Vim、CTTN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预后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 预后 肿瘤相关蛋白 淋巴结转移 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美燕 刘丝荪 潘吴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3枚;CK阳性7例,淋巴结8枚。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大于4cm和小于4cm两组间微转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复发组患者的微转移率为50.0%(7/14),未复发组的阳性率为6.7%(1/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可通过联合检测SCCA和CK来提高检出率,术后复发与微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微转移 细胞抗原 细胞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卫江 蔡思娜 +3 位作者 吕成伟 郭晓红 张晓娜 罗荣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检测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5例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将3组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比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有分类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结果:(1)宫颈鳞癌SCCA正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有19种血清蛋白质质谱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宫颈鳞癌SCCA升高患者(大于正常1倍)以及大于正常3倍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发现了26种和15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有4种质荷比(M/Z)为4172、3397、2741、6086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宫颈鳞癌SCCA正常或升高不同水平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2)在宫颈鳞癌患者中,SCCA小于正常3倍组与大于正常3倍组比较、SCCA小于正常4倍组与大于正常4倍组比较,分别发现了5种和20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M/Z为8142、7765、3885、5632、9287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上述两组比较中。结论:通过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方法,能够更早的发现宫颈癌与正常人之间的血清差异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有潜力发展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区分早晚期宫颈癌以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差异蛋白质 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技术 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监测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桂兰 赵桂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8-639,共2页
宫颈癌位居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女性与肿瘤相关的死因中,宫颈癌亦居第二位。其中以子宫颈鳞癌最多见,占90%-95%。中晚期宫颈癌约35%在治疗后会出现复发,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20%。本文通过回顾性分... 宫颈癌位居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女性与肿瘤相关的死因中,宫颈癌亦居第二位。其中以子宫颈鳞癌最多见,占90%-95%。中晚期宫颈癌约35%在治疗后会出现复发,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20%。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9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定期监测,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及时发现复发与转移,以提高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 细胞抗原 监测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血清IL-13、IgE及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艳 栾斌 张艳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IL-1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及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哮喘患儿(发作26例,缓解32例;轻度发作16例,中、重度发作10例)、33例正常对照及40例肺炎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结果:哮喘...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IL-1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及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哮喘患儿(发作26例,缓解32例;轻度发作16例,中、重度发作10例)、33例正常对照及40例肺炎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发作组血清IL-13、SccAg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01),但缓解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血清IgE水平高于缓解组,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IL-13与SccAg、IgE水平呈正相关(r=0.958,r=0.955,P均<0.01)。中、重度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或0.01)。肺炎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SccAg在哮喘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IL-13、IgE及SccAg水平对病情发展及转归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13 细胞抗原 IGE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晓宇 邢汝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29-431,434,共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细胞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由SCCA-1和SCCA-2抗原组成。SCCA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是反映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肿瘤的...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细胞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由SCCA-1和SCCA-2抗原组成。SCCA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是反映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肿瘤的研究中。笔者下面就SCCA的结构和功能、在组织和体液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多种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抗原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