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微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民英 晁晓芹 +1 位作者 赵扬 赵国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miR-520c-3p、RAB22A mRNA水平及其相互间关系。将OSCC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20组、sh-SNHG20+anti-NC组、sh-SNHG20+anti-miR-520c-3p组,检测OSCC细胞EMT蛋白表达,检测微管形成数量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OSC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SNHG20、RAB22A mRNA上调表达,miR-520c-3p下调表达(P<0.05);LncRNA SNHG20与miR-520c-3p、RAB22A与miR-520c-3p之间均有结合位点;与sh-NC组相比,sh-SNHG20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多,微管结构不完整且结节数量较少,LncRNA SNHG20、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下调表达,miR-520c-3p、E-cadherin上调表达(P<0.05);与sh-SNHG20+anti-NC组相比,sh-SNHG20+anti-miR-520c-3p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多,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少,微管排列较紧密,微管结节数量较多,miR-520c-3p、E-cadherin下调表达,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上调表达(P<0.05)。sh-SNHG20组比sh-NC组OSCC移植瘤体积较小,质量较低,LncRNA SNHG20、RAB22A下调表达,miR-520c-3p上调表达(P<0.05)。结论:抑制LncRNA SNHG20表达能够靶向调节miR-520c-3p/RAB22A通路抑制OSCC细胞EMT和微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0 微小RNA-520c-3p Rab蛋白22a 上皮间质转化 微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1和2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陈圆丹 高海媚 +4 位作者 许锦华 纪秀外 肖静 陈晓艺 钟连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CA,尤其SCCA2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AD)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过程[4]。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儿血清SCCA1和SCCA2的水平,分析和探讨了其与AD病情严重程度、瘙痒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通过EMT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3
作者 井玉莹 杨凯歌 +4 位作者 程仪婷 黄田平 陈素芳 陈凯 胡建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近年来,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近年来,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异常,可能与EMT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ESCC细胞和组织中EZH2和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评估EZH2基因敲减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EZH2促进ESC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ZH2在ESCC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ESCC细胞系EC109、EC9706中EZH2基因的表达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估2种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EZH2、上皮钙黏素(E-cadherin,E-cad)及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情况。收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至2016年间收集的70例ESCC组织及其中40例配对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析ESCC组织中EZH2、E-cad和Vim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三者与ESCC患者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EZH2在ESCC中高表达(P<0.001),并且EZH2高表达组的预后更差(P<0.001)。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敲减EZH2的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均显著减弱(均P<0.001),且EMT的间充质标志物Vim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IHC染色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EZH2和Vim高表达,而E-cad低表达。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ZH2和Vim低表达及E-cad高表达的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更长(均P<0.05)。结论:EZH2通过EMT促进ES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表达水平的升高提示ESCC患者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上皮-间充质转化 恶性生物学行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RNN蛋白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孙淑妍 张华坤 +2 位作者 周紫如 李锋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热休克蛋白53 (CRN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对ESCC细胞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NN蛋白在93例ESCC组织和101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RNN表...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热休克蛋白53 (CRN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对ESCC细胞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NN蛋白在93例ESCC组织和101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RNN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NN水平对ESCC的预测效能。将Eca970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RNN组(过表达CRNN),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迁移细胞数,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Eca9706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比较,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降低(χ^(2)=23.476,P<0.001);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下调与肿瘤部位(χ^(2)=5.353,P=0.021)和组织学分级(χ^(2)=4.434,P=0.035)存在关联,与患者年龄(χ^(2)=0.102,P=0.750)、性别(χ^(2)=0.050,P=0.822)、肿瘤分期(χ^(2)=0.047,P=0.828)和淋巴结转移(χ^(2)=0.553,P=0.457)均无关联。生存分析,CRNN蛋白高表达组ESCC患者预后优于CRNN蛋白低表达组(P=0.013)。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ESCC患者总生存率与CRNN蛋白表达水平[风险比(HR)=0.198,95%置信区间(CI):0.047~0.842,P=0.028]和肿瘤分期(HR=2.479,95%CI:1.247~4.929,P=0.010)存在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RNN蛋白表达水平(HR=0.213,95%CI:0.050~0.895,P=0.035)和肿瘤分期(HR=2.391,95%CI:1.198~4.772,P=0.013)是ESCC预后的独立因素。与对照组比较,CRNN组Eca9706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04),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0.002),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6)。结论:CRNN蛋白在ESCC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过表达CRNN蛋白可能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热休克蛋白53 食管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SHIP2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关系
5
作者 陈双双 杨莹 +2 位作者 李萍 陈希贤 刘红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8-875,885,共9页
目的 探讨SHI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SHI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应用q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析ESCC组织中SHIP2的表达,通... 目的 探讨SHI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SHI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应用q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析ESCC组织中SHIP2的表达,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HIP2在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uman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s, HEEC)和ESCC细胞(KYSE150和EC109)中的表达情况。将KYSE150和EC109细胞分别分为两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组(NC组)和转染靶向SHIP2的siRNA组(si-SHIP2组)。采用CCK-8实验、EdU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 UALCAN数据库显示SHI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SHIP2在ESCC癌组织中的mRNA(2.19±3.20)表达和染色评分(5.33±3.83)均高于癌旁组织(1.00±0.80;0.87±1.07,P均<0.05)。SHIP2在ESCC细胞系中的mRNA(KYSE150、EC109:1.91±0.22、3.73±1.06)和蛋白(KYSE150、EC109:0.93±0.12、1.05±0.13)表达均高于HEEC(1.06±0.40;0.31±0.04,P均<0.05)。细胞功能实验显示,与NC组(CCK-8实验:KYSE150、EC109:2.44±0.12、3.56±0.07,EdU实验:KYSE150、EC109:44.46±4.74、38.82±3.79;划痕实验:KYSE150、EC109:0.85±0.07、0.70±0.06,Transwell迁移实验:KYSE150、EC109:130.30±9.53、39.25±3.30;Transwell侵袭实验:KYSE150、EC109:121.00±9.54、88.67±6.66)相比,si-SHIP2组细胞的增殖(CCK-8实验:KYSE150、EC109:1.56±0.03、2.85±0.02,EdU实验:KYSE150、EC109:19.34±6.24、17.39±1.14)、迁移(划痕实验:KYSE150、EC109:0.51±0.09、0.36±0.02,Transwell迁移实验:KYSE150、EC109:71.50±12.07、20.75±2.99)和侵袭(Transwell侵袭实验:KYSE150、EC109:73.33±4.04、12.67±2.31)能力均明显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0.48±0.21、0.42±0.24;1.00±0.04、1.17±0.18;1.34±0.10、1.00±0.13)相比,si-SHIP2组E-cadherin蛋白(1.10±0.22、1.02±0.20)表达增加(P<0.05),而N-cadherin蛋白(0.59±0.20、0.84±0.08)和vimentin蛋白(0.41±0.06、0.338±0.19)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SHIP2在ESCC中高表达,下调SHIP2表达能够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 SHIP2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2调控EMT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余小雪 孙孟宇 +4 位作者 刘超 郑建伟 梅玫 周旋 任玉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HNSCC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PD-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评估其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NSCC中PD-L2的表达水平。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和敲除PD-L2的稳转单克隆细胞系,Transwell实验探究PD-L2对HNSCC细胞系的侵袭迁移的影响。RNA测序技术确定受PD-L2调控的下游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等关键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阐明PD-L2通过激活EM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HNSCC中PD-L2高表达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5),并且PD-L2高表达预示HNSC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D-L2调控EMT促进HNSCC转移,靶向PD-L2有望成为治疗转移性HNSCC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BICD2调节miR-218-5p/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7
作者 谢耕耘 安晓燕 王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及OSCC细胞系HSC-4、CAL-27、SCC-15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及Rho·A蛋白表达;将SCC-15细胞分为Ct组(A,未转染对照)、si-NC组(B)、si-Circ·BICD2组(C)、miR-NC组(D)、miR-218-5p组(E)、si-Circ·BICD2+anti-NC组(F)、si-Circ·BICD2+anti-miR-218-5p组(G),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Rho·A、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Circ·BICD2与miR-218-5p、miR-218-5p与Rho·A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BICD2、Rho·A蛋白高表达,miR-218-5p低表达,在SCC-15细胞中miR-218-5p相对表达量最低,Circ·BICD2表达及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后续实验取SCC-15细胞为研究对象;与B组比较,C组Circ·BICD2、Rho·A蛋白表达降低,miR-218-5p表达升高(P<0.05);与D组比较,E组miR-218-5p表达上调,Rho·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C组、F组相比,G组miR-218-5p表达降低,Rho·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下调Circ·BICD2或过表达miR-218-5p均可抑制SCC-15细胞增殖和EMT,促进细胞凋亡;下调miR-218-5p减弱了沉默Circ·BICD2对SCC-15细胞增殖、EMT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irc·BICD2靶向调控miR-218-5p/Rho·A轴。结论:沉默Circ·BICD2可能通过上调miR-218-5p来抑制Rho·A表达,抑制SCC-15细胞增殖、EMT,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D2 miR-218-5p 口腔细胞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14L1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郑文甜 公慧 +3 位作者 张馨月 郝嘉仪 王亚杰 蒋英英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9,共11页
背景与目的:SEC14L1P1是SEC14家族的一种假基因,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SEC14L1P1在OSCC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和亚细胞定位... 背景与目的:SEC14L1P1是SEC14家族的一种假基因,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SEC14L1P1在OSCC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和亚细胞定位,以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ENCORI数据库对SEC14L1P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利用GDC和UCSC Xen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SEC14L1P1在HN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SEC14L1P1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RNA核质分离实验确定SEC14L1P1在OSCC细胞中的定位。对CAL-27细胞建立SEC14L1P1敲减(SS-SEC14L1P1)组和敲减对照(SS-NC)组,对HN30细胞建立SEC14L1P1过表达(SEC14L1P1)组和过表达对照(Vector)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SEC14L1P1表达变化对各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EC14L1P1表达改变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EC14L1P1在体内对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将12只4周龄BALB/c裸鼠随机分为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NC组和ASO-SEC14L1P1组,每组6只,每只裸鼠均做标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通过RNAInter数据库分析与SEC14L1P1交互的分子,通过ENCORI数据库查询SEC14L1P1与DHX9的表达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EC14L1P1表达改变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SEC14L1P1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RTFQ-PCR结果表明,SEC14L1P1在6种OSCC细胞系中均高表达;RNA核质分离实验结果显示,在CAL-27和HN30细胞中SEC14L1P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与SS-NC组相比,SS-SEC14L1P1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与Vector组相比,SEC14L1P1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也明显升高。SEC14L1P1的下调伴随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升高,N-钙粘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降低,SEC14L1P1过表达后的结果则相反。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显示,与ASO-NC组比较,ASO-SEC14L1P1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减小。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SEC14L1P1与DHX9表达呈正相关性,且已有研究表明DHX9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敲减SEC14L1P1导致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ed-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的蛋白表达减少,过表达SEC14L1P1则显示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SEC14L1P1在OSCC细胞和组织中呈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能促进OSCC细胞增殖及迁移,这一现象可能与SEC14L1P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14L1P1 口腔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GARP促进TGF-β/SMAD轴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升华 杨静怡 +3 位作者 祁春晖 乔亮 高社干 齐义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9-776,共8页
目的: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KEGG分析Pg诱导的ESCC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生物学通路,WB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Pg诱导的ESCC细胞中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GARP)、TGF-β、p... 目的: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KEGG分析Pg诱导的ESCC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生物学通路,WB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Pg诱导的ESCC细胞中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GARP)、TGF-β、pSMAD/SMAD、Snail、Oct4和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ELISA检测TGF-β1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组织中GARP和TGF-β1的表达规律,Transwell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Pg对ESCC的促进作用。结果:ESCC细胞感染Pg后,TGF-β、Hippo、PI3K/Akt等信号通路被激活;Pg感染刺激ESCC细胞分泌总TGF-β1和活性TFG-β1的水平升高(均P<0.01),使SMAD2/3磷酸化并发生核转位,诱导N-cadherin、Snail、Oct4等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由此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在ESCC细胞中沉默GARP表达后,逆转了Pg所诱导的上述ESCC细胞表型变化。Pg丰度高的ESCC组织中TGF-β1和GARP蛋白表达高于低丰度的ESCC组织,且Pg丰度与TGF-β1、GARP表达存在正向关联(P=0.0015)。结论:Pg通过GARP激活TGF-β/SMAD轴促进ESCC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生长,清除Pg或阻断TGF-β信号转导则可阻断上述Pg对ESCC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 TGF-Β SMAD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88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10
作者 许坤明 刘香 +4 位作者 朱凯 罗华羽 樊琳蕊 张忠玉 任宏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CD8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应用TCGA和TIMER数据库分析ESCC和食管鳞状上皮中CD88表达水平及其与...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CD8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应用TCGA和TIMER数据库分析ESCC和食管鳞状上皮中CD88表达水平及其与EMT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关系。收集199例ESCC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88和EMT相关靶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88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EMT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D88高表达者86例,低表达者113例,ESCC组织中CD8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D88高表达组分化程度更低(P<0.001)、T分期更高(P=0.03)。CD88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期显著低于CD88低表达组(P=0.002)。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88表达是ESCC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3)。CD88高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146,P=0.039),与vimentin(r=0.387,P=1.61e-08)和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304,P=1.3e-05)。结论CD88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CD88可能通过EMT影响ESC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其可以作为评估ESCC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 CD88 上皮-间质转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与组蛋白G的柔性对接研究
11
作者 高雪峰 黄旭日 孙延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83-1884,共2页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face amino acids. On the premise of the rigidity of protein-protein docking,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we search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 conformations of the complexes which grounded on the rigid docking. Sinc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mino acid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plex conformations are more per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抗原2 组蛋白G 柔性对接 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YAP)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珍玲 杨凡 +3 位作者 金雪梅 王雪妍 陈胎琴 权春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敲低的A431稳定细胞株,利用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A431细胞微丝分布和数量,Transwell 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敲低YAP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Snail、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核糖体蛋白S6(S6)、磷酸化S6(p-S6)、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4EBP1(p-4EBP1)的表达。结果YAP在cSCC和BD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cSCC中YA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形态类型、是否神经脉管侵犯不相关;敲低A431细胞中YAP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微丝变细、伪足变少;E-cadherin表达增加,Snail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AKT、p-S6及p-4EBP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YAP在cSCC中高表达,YAP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SCC的侵袭、迁移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YAP) 皮肤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EM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可溶性表达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春野 刘剑 +7 位作者 朱瑞 李姝璇 叶江辉 王玮 潘德全 徐飞海 程通 夏宁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2-258,共7页
旨在建立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方法,获得具有较好活性的重组SCCAg抗原并应用于建立抗原检测方法。基于pGEX-6P-1载体和大肠杆菌E.coliER2566菌株开展重组SCCAg抗原可溶性表达纯化方法研究,... 旨在建立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方法,获得具有较好活性的重组SCCAg抗原并应用于建立抗原检测方法。基于pGEX-6P-1载体和大肠杆菌E.coliER2566菌株开展重组SCCAg抗原可溶性表达纯化方法研究,评价纯化抗原活性,筛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并评价SCCAg抗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pGEX-6P-1载体和E.coliER2566菌株可用于建立较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SCCAg抗原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活性的重组SCCAg抗原,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了SCCAg管式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SCCAg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抗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可溶性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M2型巨噬细胞影响口腔鳞癌进展的功能研究
14
作者 徐潇奕 王斌 +1 位作者 杨檬檬 沈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索M1/M2型巨噬细胞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进展的调控及可能机制,以期为OSCC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靶向提供可能方向。方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对SCC-1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免疫... 目的:探索M1/M2型巨噬细胞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进展的调控及可能机制,以期为OSCC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靶向提供可能方向。方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对SCC-1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人OSCC组织芯片中CD68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1型巨噬细胞促进SCC-15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M2型巨噬细胞则作用相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OSCC中浸润密度,与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1型巨噬细胞抑制OSCC进展,M2型巨噬细胞则促进OS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新检测方法在宫颈癌、肺癌和头颈部癌鉴别诊断中的性能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13
15
作者 Stefan HOLDENRIEDER Rafael MOLINA +6 位作者 Ling QIU Xiuyi ZHI Sandra RUTZ Christine ENGEL Pia KASPER- SAUER Farshid DAYYANI Catharina Mkorse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J0001-J0012,共12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在鳞状上皮细胞癌中通常升高。这项多中心研究评估了一种新的Elecsys?鳞状上皮细胞癌检测的检测性能,该检测方法是以等摩尔方式测量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和2的水平,并研究了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用于宫颈癌、肺...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在鳞状上皮细胞癌中通常升高。这项多中心研究评估了一种新的Elecsys?鳞状上皮细胞癌检测的检测性能,该检测方法是以等摩尔方式测量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和2的水平,并研究了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用于宫颈癌、肺癌和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鉴别诊断的潜能。在欧洲三个研究中心进行了精确度和方法学比较实验。健康人群的参考区间使用来自欧洲和中国人群的样本确定的。鉴别诊断试验确定了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能否将宫颈癌、肺癌或头颈癌与表观健康的、良性的或其他恶性群组区分开来。根据95%特异性下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计算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医学截断值。9个分析浓度的重复性变异系数<5.3%,中间精密变异系数<0.3%。方法学比较显示,与Architect和Kryptor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斜率分别为1.1和1.5)。表观健康人群的第95百分位数的参考区间为2.3 ng/m L(95%置信区间:1.9-3.8;欧洲队列,n=153)和2.7 ng/m L(95%置信区间:2.2-3.3;中国队列,n=146)。最佳的鉴别诊断结果见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2.9 ng/m L的医学截断值)鉴别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n=127)与表观健康女性(n=286;曲线下面积:86.2%;95%置信区间:81.8-90.6;灵敏度:61.4%;特异性:95.6%),良性疾病(n=187;曲线下面积:86.3%;95%置信区间:81.2-91.3;灵敏度:61.4%;特异性:95.0%)和其他宫颈癌(n=157;曲线下面积:78.9%;95%置信区间:70.8-87.1;灵敏度:61.4%;特异性:86.7%)。鳞状上皮细胞癌还可帮助鉴别诊断肺癌。Elecsys鳞状上皮细胞癌检测技术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临床实践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适合用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免疫检测 颈部 肺部 头部 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P2通过UPR/AFT6/EpCAM信号通路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珠珠 陈澍 +2 位作者 孙倩玉 沈兵 薛浩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4-2032,2064,共10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建TRPP2敲低的OSCC模型。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验证TRPP2蛋白敲低效果。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RPP2对OSCC增殖的影响。RT-qPCR法检测TRPP2对OSCC转移相关的靶基因。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与靶基因EpCAM及其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利用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RPP2对OSCC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口腔上皮细胞HOK相比,OSCC中TRPP2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TRPP2敲低转录谱中共494个差异基因显著表达,其中234个基因表达上调,260个基因下调。其中与细胞黏附相关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基因上调表达。此外,与UPR相关基因PERK、ATF6、GRP78表达上调,而与HOK细胞相比,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下调。敲低TRPP2,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上调,并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ATF6抑制剂ceapin-A7(5.0μmol/L)可恢复TRPP2敲低的OSCC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TRPP2在OSCC中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能力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受抑制。TRPP2通过激活UPR介导EpCAM的表达,进而影响OSCC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迁移和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抗原-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5 位作者 刘飞 范晓杰 连易水 杜彦艳 于凡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病理诊断证实为正常组织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和66.67%(40/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9(P=0.037)和-A11(P=0.039)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P=0.026)和MAGE-A11(P=0.038)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P=0.026)、临床分期(P=0.008)及淋巴结转移(P=0.010)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GE-A9和-A11蛋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抗原,似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抗原 黑素瘤相关抗原-A9 黑素瘤相关抗原-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欧洋华 贾西彪 +4 位作者 陈岑 王霞 江咏梅 杨凌云 李宁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计算最佳诊断界值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水平(5.516±1.523ng/ml)明显高于CIN组(0.806±0.152ng/ml)和慢性宫颈炎组(0.412±0.05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P=0.001;t=4.715,P=0.000)。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43.75%)明显高于CIN组(4.76%)和慢性宫颈炎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0;χ2=35.497,P=0.000);宫颈鳞癌组ⅠB期、ⅡA期、ⅡB期、Ⅳ期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分别是31.25%、40.00%、75.00%、100.00%,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362)。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ng/ml、44.00%、99.00%、0.727。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鳞癌特异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而降低SCCAg诊断界值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抗原 宫颈 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钙粘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剑明 张威 +3 位作者 高平 李彦秋 李长义 前田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量与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SCC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的蛋白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上皮钙粘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量与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SCC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的蛋白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上皮钙粘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分级(P=0.024),浸润类型(P=0.009),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3)及患者的生存年限(P=0.0146)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表达越低,病理分级越高,浸润类型越复杂,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时患者生存时间越短。但是,上皮钙粘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分化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皮钙粘蛋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一种极其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和可靠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钙粘蛋白 转移 预后 口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白美玲 郝秀轻 +2 位作者 李峰 张林西 郭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4-917,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并探讨氧化应激通路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结直肠腺癌及21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 Keap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并探讨氧化应激通路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结直肠腺癌及21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 Keap1、Nrf2和HO-1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Nrf2和HO-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Keap1和Nrf2表达呈负相关,Nrf2和HO-1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应激Keap1-Nrf2信号传导通路参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指导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Keap1-Nrf2通路 HO-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