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孔保华 郑冬梅 +2 位作者 林淑英 周淑敏 刘伟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鱼油进行微胶囊化 ,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表明 :壁材阿拉伯胶、糊精、玉米糖浆的最佳配比为 3∶ 3∶ 4 ,芯材占壁材的添加量为 30 % ,乳化温度为 5 0~ 60℃ ,乳化剂添加量为 0 8% ,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 2 0 0...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鱼油进行微胶囊化 ,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表明 :壁材阿拉伯胶、糊精、玉米糖浆的最佳配比为 3∶ 3∶ 4 ,芯材占壁材的添加量为 30 % ,乳化温度为 5 0~ 60℃ ,乳化剂添加量为 0 8% ,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 2 0 0℃ ,制得的产品质量较高 ,产品水分含量为 2 30 % ,溶解度为 94 7% ,颗粒直径 38μm,且感官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微胶囊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鱼油微胶囊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萌 张恩瑜 +2 位作者 段续 任广跃 庞玉琪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将鱼油微胶囊化是增强其贮藏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但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加工方法对鱼油微胶囊的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比较了喷雾干燥(SD)、冷冻干燥(FD)及喷雾冷冻干燥(SFD)三种干燥方式对制得的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堆积密度、水分分布、红... 将鱼油微胶囊化是增强其贮藏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但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加工方法对鱼油微胶囊的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比较了喷雾干燥(SD)、冷冻干燥(FD)及喷雾冷冻干燥(SFD)三种干燥方式对制得的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堆积密度、水分分布、红外表征及热力学等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FD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90.8%),FD制品包埋效果最差(50.6%);SFD制得鱼油微胶囊的堆积密度最小(6.32 g/10 mL),SD与FD制品的堆积密度相近;三种方式制得的鱼油微胶囊红外吸收特征峰及振动频率基本一致,但SFD和FD的峰强较大,说明低温对鱼油中营养物质的保留有益;而热稳定性由大到小为SFD(243.81 J/g)、SD(98.46 J/g)和FD(74.45 J/g)。综合对比可知,SFD制得的鱼油微胶囊物理特性最佳,且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微胶囊 干燥 喷雾冷冻干燥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鱼油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恺 胡莉 +1 位作者 党奇峰 刘成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阿拉伯胶(acacia gum,GA)作为包裹鱼油的壁材,通过复凝聚反应制备CS/GA复凝聚鱼油微胶囊。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复凝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m(CS)∶m(GA)为1∶6,1∶7,壁材总浓度为3%,4%,5... 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阿拉伯胶(acacia gum,GA)作为包裹鱼油的壁材,通过复凝聚反应制备CS/GA复凝聚鱼油微胶囊。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复凝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m(CS)∶m(GA)为1∶6,1∶7,壁材总浓度为3%,4%,5%,pH值为4.0,4.5,5.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时,CS与GA具有较好的复凝聚效果。以此为基础,在保证较好的复凝聚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CS/GA复凝聚鱼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CS/GA壁材总浓度为5%,m(CS)∶m(GA)为1∶7,芯壁比为1∶2,pH值为4.5,反应温度为20℃,复凝聚反应时间为30min。在最佳制备工艺下制备的CS/GA复凝聚鱼油微胶囊呈规整的球形,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3μm;对鱼油的包埋率和壁材的利用率分别为75.33%和8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阿拉伯胶 复凝聚 鱼油微胶囊 制备优化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稳定性分析及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淑惠 杨小斌 +2 位作者 罗旭洸 刘静宜 周爱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6-72,共7页
为实时监测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本实验测定了不同贮藏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34%、58%、76%和93%)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性和芯材(鱼油)保留率;并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 为实时监测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本实验测定了不同贮藏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34%、58%、76%和93%)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性和芯材(鱼油)保留率;并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两个指标研究了鱼油微胶囊在不同贮藏温度(4、20、40℃和60℃)下的氧化性,进而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两个氧化指标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变化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低RH(34%)条件下,鱼油微胶囊吸湿速率低,贮藏14 d后其芯材保留率高达90%以上;而在高RH(93%)条件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速率明显高于低RH(34%)的吸湿速率,芯材保留率降至35.28%,甚至出现结块变黏的现象,感官品质下降。通过POV和TBA值两个氧化指标建立的蓝圆鲹鱼油微胶囊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为:4℃下可贮藏190.09 d和195.56 d,20℃下可贮藏71.02 d和83.45 d,40℃下可贮藏23.81 d和23.86 d,60℃下可贮藏6.32 d和7.87 d,预测模型准确性高,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都低于10%,说明以POV和TBA值为关键品质因子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4~60℃范围内鱼油微胶囊的货架期,这为蓝圆鲹鱼油微胶囊贮藏及流通智能化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 吸湿性 氧化指标 动力学方程 货架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冷冻干燥制备鱼油微胶囊 被引量:10
5
作者 车馨子 段续 +2 位作者 王月月 周四晴 庞玉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3-198,209,共7页
以包埋率、含水率和溶解度等为评价指标对喷雾冷冻干燥过程中的真空压力和冷风风量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确定喷雾冷冻干燥的较优参数,并对鱼油包埋前后的脂肪酸成分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压力为35Pa和冷风风量为5.5m3/min时制... 以包埋率、含水率和溶解度等为评价指标对喷雾冷冻干燥过程中的真空压力和冷风风量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确定喷雾冷冻干燥的较优参数,并对鱼油包埋前后的脂肪酸成分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压力为35Pa和冷风风量为5.5m3/min时制得的鱼油微胶囊产品质量较优,粒径分布较为集中,集中分布于117.13~200.06μm,整体品质较优。鱼油包埋前后的脂肪酸成分变化不大,且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增加,其中DHA和EPA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0.966%和0.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微胶囊 喷雾冷冻干燥 真空压力 冷风风量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储藏稳定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石燕 李倩 +4 位作者 李如一 涂宗财 王辉 李德俊 邱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草鱼内脏提取鱼油作为微胶囊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分别与阿拉伯胶、玉米糖浆复配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淡水鱼油微胶囊。测定2种复合壁材制备的鱼油微胶囊的性质和微观结构,并根据氧化反应动力学预测鱼油及鱼油微胶囊的货架... 以草鱼内脏提取鱼油作为微胶囊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分别与阿拉伯胶、玉米糖浆复配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淡水鱼油微胶囊。测定2种复合壁材制备的鱼油微胶囊的性质和微观结构,并根据氧化反应动力学预测鱼油及鱼油微胶囊的货架期,气相色谱法分析微胶囊化前后鱼油和60℃储藏10d后鱼油及鱼油微胶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玉米糖浆为壁材制备得到的鱼油微胶囊包埋率高,货架期长,储藏稳定性好,可对淡水鱼油本身的功能性成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油 微胶囊 性质 储藏稳定性 脂肪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凝聚法制备壳聚糖硬脂酸钠为壁材的鱼油微胶囊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洪玲 刘长霞 +3 位作者 郭晶兰 张宁 范小振 崔维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为探究疏水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应用,丰富微胶囊壁材的选择,选取壳聚糖硬脂酸钠为壁材,鱼油为芯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 为探究疏水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应用,丰富微胶囊壁材的选择,选取壳聚糖硬脂酸钠为壁材,鱼油为芯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鱼油微胶囊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鱼油微胶囊制备条件为壁芯质量比1∶1、乳化剂吐温-20质量浓度14.40 g/L(芯材质量1 g时,加入乳化剂溶液200 mL)、超声功率720 W,此条件下鱼油包埋率为(50.00±0.47)%;所制备的鱼油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热稳定性较好,存放18个月后,热稳定性几乎无变化。疏水性壳聚糖硬脂酸钠壁材制备简便,通过单凝聚法成囊后,能有效保持微胶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微胶囊 疏水性 壳聚糖硬脂酸钠 单凝聚法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微胶囊粉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如男 许琪娅 +2 位作者 赖州文 黄艺珠 翟少伟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4-67,共4页
试验研究鱼油微胶囊粉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将6口循环水养殖美洲鳗鲡幼鱼的水泥池,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水泥池容纳体重(40.3±0.3) kg/池和规格(68.1±3.9) P的美洲鳗鲡幼鱼,分别投... 试验研究鱼油微胶囊粉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将6口循环水养殖美洲鳗鲡幼鱼的水泥池,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水泥池容纳体重(40.3±0.3) kg/池和规格(68.1±3.9) P的美洲鳗鲡幼鱼,分别投喂添加0、5%、10%鱼油微胶囊粉的基础饵料。试验期10 w。结果显示,添加鱼油微胶囊粉可以提高美洲鳗鲡幼鱼的试验末重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和全鱼中的水分含量,提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对粗灰分含量无影响。添加鱼油微胶囊粉会影响肌肉中多种脂肪酸的比例,尤其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研究表明,美洲鳗鲡幼鱼饵料中添加鱼油微胶囊粉具有促生长及改善鱼体及肌肉品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微胶囊 美洲鳗鲡 生长性能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微胶囊鱼油粉末添加剂中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华 郑为完 《饲料研究》 CAS 2001年第12期1-2,共2页
关键词 畜禽饲料 微胶囊鱼油 粉末添加剂 饲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