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汉音”到“魏响”——试论建安七子的文学史地位 |
王鹏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2
|
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曹操诗文艺术精神探析 |
王鹏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
3
|
汉音、魏响与别调:沈德潜对魏诗的分期与定位 |
叶飞
王宏林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4
|
也论“汉音”与“魏响”:“三曹”诗歌创作的历史定位 |
黄志浩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5
|
在汉代诗学背景下看曹丕、曹植诗歌之比较 |
汪春泓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6
|
论建安诗风的时代性转换 |
刘刚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7
|
曹操易代革命的诗史意义──以木斋相关研究为中心 |
高幸佑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