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浮游藻类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超 毕磊 +5 位作者 赵伦 陈希 袁思光 唐文忠 张鋆 张屹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数量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藻密度大于1000万L^(-1)时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增强,藻密度小于等于1000万L^(-1)时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对数期高锰酸盐指数快速增加,藻类生长稳定期和衰退期藻密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减弱。总干渠过流时间与藻类的生长周期基本对应,藻类培养试验得到高锰酸盐指数释放率为0.017 mg/106,藻类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增量的平均贡献在50%以上。研究表明浮游藻类是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渠道藻类防控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总干渠 高锰酸盐指数 浮游藻类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信勇 王超 +3 位作者 肖新宗 张鋆 郭芳 张屹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0,共7页
高锰酸盐指数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基于总干渠沿线30个监测断面2017~2023年的长序列监测数据,分析陶岔来水和藻类沿程增殖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在1.4~3.5 mg/L范围内变化,年... 高锰酸盐指数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基于总干渠沿线30个监测断面2017~2023年的长序列监测数据,分析陶岔来水和藻类沿程增殖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在1.4~3.5 mg/L范围内变化,年度变化较大。陶岔来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1.4~2.4 mg/L之间波动,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显著相关(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为0.902,P<0.001)。陶岔输水流量约在70~400 m^(3)/s之间波动,部分高流量伴随来水高锰酸盐指数升高,但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渠道平均藻密度季节变化显著,每年7~9月份达到峰值,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显著相关(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为0.168,P<0.01)。陶岔来水本底浓度是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渠道藻类增殖导致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产生一定的沿程增量。当陶岔高锰酸盐指数高于1.8 mg/L时,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超过2 mg/L断面数量很可能达到半数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总干渠的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藻类增殖 输水流量 本底浓度 总干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消解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并探究氯离子对其影响机理
3
作者 李静 王琳 +1 位作者 郭晶晶 林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9,共8页
采用2种碱性消解法(草酸钠碱法、碘化钾碱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并优化了碘化钾碱法。取100 m L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0 g·L^(-1)氢氧化钠溶液0.5 mL和0.01 mol·L^(-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0.00 mL,摇匀,于... 采用2种碱性消解法(草酸钠碱法、碘化钾碱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并优化了碘化钾碱法。取100 m L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0 g·L^(-1)氢氧化钠溶液0.5 mL和0.01 mol·L^(-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0.00 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30±2) min,迅速冷却,加入25%(体积分数)硫酸溶液5 mL和0.5 g碘化钾,立即摇匀,避光5 min,用0.01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5 g·L^(-1)淀粉溶液1 mL,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或深褐色刚好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对比了碘化钾碱法与草酸钠碱法在氯离子存在下测定葡萄糖、丙三醇、间苯二酚以及实际样品中CODMn的差异,结合不同阶段的反应过程分析了氯离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时,氯离子会影响CODMn的测定值,对于实际样品难以得出统一的氯离子干扰阈值;碘化钾碱法相较于草酸钠碱法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钠碱法 碘化钾碱法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氯离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探究
4
作者 李晗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主要研究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多种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包括使用葡萄糖作为质控样品、实验用水选择、加热方式与时间、酸度调节以及草酸钠溶液配制等。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饮用纯净水作为实验用水效果更佳;使用COD电炉直接加热消解... 主要研究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多种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包括使用葡萄糖作为质控样品、实验用水选择、加热方式与时间、酸度调节以及草酸钠溶液配制等。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饮用纯净水作为实验用水效果更佳;使用COD电炉直接加热消解可缩短实验时间,且控制好加热时间即可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增加酸的用量可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效率,但会导致含酸废液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升。精确控制这些实验条件,提高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准确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及无机可氧化物质的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 水体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用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标准溶液量值比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莹 杨永 +5 位作者 谭铃 巢静波 樊丽妃 贺岩涛 陈艳 杨婧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针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3)-N)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液标)制造商、浓度水平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常用的7个品牌COD_(Mn)液标和9个常用NH_(3)-N液标品牌开展量值比对和质量评价研究,匿名采购129支液标经盲样... 针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3)-N)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液标)制造商、浓度水平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常用的7个品牌COD_(Mn)液标和9个常用NH_(3)-N液标品牌开展量值比对和质量评价研究,匿名采购129支液标经盲样编码后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推荐标准进行分析测定,计算和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以En法进行量值比对评价。研究表明,NH_(3)-N液标量值均满意,COD_(Mn)测试中的加盖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按照证书要求操作时COD_(Mn)液标量值合格,未按照液标证书中要求进行液标样品前处理测定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离,影响评价结果。建议监测人员合理选用和规范使用环境用液标,加强环境用液标的选购和管理,确保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质量评价 量值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水体中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多时间尺度相关性的分形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国海 庞仁燕 +3 位作者 张惠 李静 都鸿菲 史凯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深入理解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演化,有助于阐明水华发生及演化机理。为探究湖泊水体中溶解氧(DO)和高锰酸盐指数(I Mn)水质指标的多时间尺度非线性相关性特征及演化规律,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MFDC... 深入理解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演化,有助于阐明水华发生及演化机理。为探究湖泊水体中溶解氧(DO)和高锰酸盐指数(I Mn)水质指标的多时间尺度非线性相关性特征及演化规律,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MFDCCA),对泸沽湖和邛海湖2022年2月1日~2023年8月31日DO和I Mn之间相关性的长期持续性及多重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泸沽湖和邛海湖DO演化主要受到不同时间尺度上气象条件的影响。前8个模态叠加后构成DO的高频成分模态,可以更好地反映藻类生长对DO的影响,而减少气候季节变化对DO的影响。2)在研究时间尺度内,DO高频分量和I Mn指标相关作用的强度随时间以幂函数形式缓慢衰减,其相关性在一定时高的U形变化。气象条件变化是导致Δh值和藻密度具有互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研究湖泊水体中DO和I Mn之间相关性的多重分形变化模式,可为完善湖泊水体中藻类演化动态及水华预测预警模型提供新的动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 高锰酸盐指数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水系的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的相关关系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懋 董德明 +1 位作者 花修艺 张立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通过对吉林省四大水系的主要河流在2005~2006年内采样,测其高锰酸盐指数(PV)、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用最小二乘法对PV—TOC、COD—TOC和COD—PV进行线性回归,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建立吉林省四大水系主要河流P... 通过对吉林省四大水系的主要河流在2005~2006年内采样,测其高锰酸盐指数(PV)、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用最小二乘法对PV—TOC、COD—TOC和COD—PV进行线性回归,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建立吉林省四大水系主要河流PV—TOC、COD—TOC和COD—PV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四大水系主要河流中PV—TOC、COD—TOC和COD—PV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不同水系的线性相关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 总有机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文龙 奚采亭 +4 位作者 刘京 张大伟 陶蕾 徐谦 荆红卫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136,共7页
针对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质量控制合格率偏低及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大的问题,分别选择3种国产及3种进口的不同型号监测仪,通过工艺比较、性能测试、低浓度及较高浓度实际水体环境下的质量控制测试及长时间连续在线监测4个方面进... 针对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质量控制合格率偏低及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大的问题,分别选择3种国产及3种进口的不同型号监测仪,通过工艺比较、性能测试、低浓度及较高浓度实际水体环境下的质量控制测试及长时间连续在线监测4个方面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仪器采用不同工艺,影响标准物质核查结果及运行维护成本和便捷性;不同仪器性能测试结果基本符合要求;不同仪器质量控制合格率差异显著,标准物质核查合格率(低浓度的为32%~57%,高浓度的为44%~80%)低于实际水体比对(低浓度实际水体为66%~79%,较高浓度实际水体为71%~100%),国产仪器质量控制合格率与进口仪器整体相当;不同仪器连续在线监测数据有效率及相对偏差±20%内的数据量占比差异显著,而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在这2个方面整体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自动监测 差异性 性能测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蒋绍阶 石芙蓉 郑怀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7-2231,共5页
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反映饮用水水源受到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现行的国标测定法为滴定法。本文探索研究了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新方法。内容包括:测定波长的选择、H2SO4用量的影响、KMnO4浓度和用量的影响、... 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反映饮用水水源受到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现行的国标测定法为滴定法。本文探索研究了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新方法。内容包括:测定波长的选择、H2SO4用量的影响、KMnO4浓度和用量的影响、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方法的线性关系以及与滴定法的对比试验。通过研究,得到方法的优化测定条件:测定波长为525nm,25%H2SO4的用量为5.00mL,0.01250mol·L-1 KMnO4标准使用液的用量为2.00mL,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30min。方法用于了嘉陵江、长江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实际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标法相比,本法具有快速、易操作、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样量少,成本低、易实现水质在线监测等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监测分析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紫外-可见光谱法 地表水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兰钰 张建辉 +3 位作者 周磊 张殷俊 史宇 康晓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1,共5页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338个可比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较轻和较重断面变化情况及污染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看...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338个可比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较轻和较重断面变化情况及污染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看,全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总体呈减轻趋势,平均浓度下降32.2%,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2从流域分布看,辽河、黄河和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其他流域较为稳定,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一直较重,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次之,其他流域污染较轻;3污染严重断面由22个降至5个,污染较轻断面稳定在242-248个;4COD排放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减轻,但个别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纳污量仍较高是流域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污染严重断面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这与其COD接纳量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少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高锰酸盐指数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高锰酸盐指数限值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梅 付青 +2 位作者 赵兴茹 陈艳卿 熊燕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6-1131,共6页
CODMn(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反映地表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也是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控制的重要指标. 对人体健康而言,CODMn一般不具备毒理特征,但ρ(CODMn)与经氯消毒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 CODMn(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反映地表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也是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控制的重要指标. 对人体健康而言,CODMn一般不具备毒理特征,但ρ(CODMn)与经氯消毒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存在一定关联. 2007年典型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ρ(CODMn)调查结果表明了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总体状况,即:湖库型水源地ρ(CODMn)最高,平均值为(2.70±1.40)mgL;河流型水源地次之,平均值为(2.49±1.26)mgL;地下水型水源地ρ(CODMn)最低. 湖库型和河流型水源地的ρ(CODMn)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1-4月、11-12月较低,5-10月高,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地下水型水源地的ρ(CODMn)较低,并且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平均值为(1.11±0.81)mgL. 根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国内自来水厂主体净水工艺,建议我国饮用水源地ρ(CODMn)标准限值为4.0mgL. 河流和湖库型水源地在不同月水质达标率分别为84.9%-89.0%和81.0%-89.6%,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6%. 为提高饮用水源地ρ(CODMn)达标水平,应重点加强河流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高锰酸盐指数 水质特征 水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高锰酸盐指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玉功 高永宏 +1 位作者 王建波 陈月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方法检出限为0.05mg/L。对实际水样进行连续5次测定,方法精密度为1.01%~1.20%,回收率为95.0%~100.5%。经国家标准容量法验证,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剂试样...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方法检出限为0.05mg/L。对实际水样进行连续5次测定,方法精密度为1.01%~1.20%,回收率为95.0%~100.5%。经国家标准容量法验证,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剂试样量少,成本低,适用于测定氯化物低于300mg/L、清洁或污染轻微的水样高锰酸盐指数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高锰酸盐指数 地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主要河流不同水期的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的相关关系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懋 花修艺 +3 位作者 张立辉 董德明 刘宝林 李仁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1-375,共5页
通过在2005~2006年内枯、平、丰不同水期对吉林省的主要河流采样,测定了其高锰酸盐指数(PV)、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并用最小二乘法对PV-TOC,COD-TOC,COD-PV进行线性回归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了吉林省主... 通过在2005~2006年内枯、平、丰不同水期对吉林省的主要河流采样,测定了其高锰酸盐指数(PV)、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并用最小二乘法对PV-TOC,COD-TOC,COD-PV进行线性回归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了吉林省主要河流不同水期PV—TOC,COD-TOC及COD—PV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期,吉林省主要河流的PV和TOC之间、COD和TOC以及COD和PV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但其相关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 总有机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准确测定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丽琼 茹婉红 +2 位作者 胡勇 余东波 茹菁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284-287,共4页
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其测定结果与反应体系酸度、标准溶液浓度、加热时间与温度、滴定条件、终点判断、空白值、K值及水浴水位高低等因素有关。全面总结分析了实际监测中各因素对CODMn测定的影响情况,并指出测定过程中... 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其测定结果与反应体系酸度、标准溶液浓度、加热时间与温度、滴定条件、终点判断、空白值、K值及水浴水位高低等因素有关。全面总结分析了实际监测中各因素对CODMn测定的影响情况,并指出测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准确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准确测定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消解加热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野 陈睿阳 +1 位作者 刘淼 张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用HCA-100标准消解器进行快速加热,控制加热时间,并设有风冷加水冷的冷凝回流,同时减小加药体积,快速消解加热测定了地表水的高锰酸盐指数.该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短时快速测定出高锰酸盐指数,确定了稀释倍数,避免了多次反复稀释,提高了... 用HCA-100标准消解器进行快速加热,控制加热时间,并设有风冷加水冷的冷凝回流,同时减小加药体积,快速消解加热测定了地表水的高锰酸盐指数.该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短时快速测定出高锰酸盐指数,确定了稀释倍数,避免了多次反复稀释,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应了日益繁重的水质监测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消解加热法 高锰酸盐指数 地表水 F检验 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秀艳 胡建坤 +2 位作者 李文攀 姚波 杨凯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1,共7页
该文系统研究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的方法性能和测定影响因素,当水样体积为1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2 mg/L,标准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9%~1.9%范围内,实际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7.9%。在大量典型标准样品和实际水样的监测分... 该文系统研究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的方法性能和测定影响因素,当水样体积为1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2 mg/L,标准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9%~1.9%范围内,实际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7.9%。在大量典型标准样品和实际水样的监测分析中,与手工方法测定结果完全可比。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打破传统意义的数据质量回溯,通过控制分析检测过程中各环节的高度一致性,结合完整的原始数据记录,将分析过程中各影响因子(消解温度、滴定温度、滴定过程信号值)、关键过程数据(终点体积)备份到数据库,同时因其具备实时滴定视频录制系统,质量控制措施更加完善,在环境监测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全自动分析仪 水环境监测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志鹏 陈鹏 +7 位作者 陈亚男 姜明岑 李晓明 刘允 王明翠 刘喜惠 刘京 杨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质控样测试和实际水样比对测试合格率相对偏低的问题。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机理的分析,结合目前国控水站对质控样品的测试数据,探讨了如何使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分析测试得...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质控样测试和实际水样比对测试合格率相对偏低的问题。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机理的分析,结合目前国控水站对质控样品的测试数据,探讨了如何使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分析测试得到准确可靠的水质监测数据。认为应尽量保持自动分析仪器的反应条件、稀释条件与标准方法一致,即取样量与试剂用量比与标准方法一致,并根据样品浓度变化实现量程自动切换,分量程进行仪器校准和测量,才能够提高自动分析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高锰酸盐指数 自动监测 仪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江滔 雷晓玲 牛耘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92-10193,10343,共3页
[目的]为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文献,综合分析了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浴环境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值均随水... [目的]为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文献,综合分析了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浴环境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值均随水浴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加热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影响的实质是有效加热时间不同;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建议沸水浴的温度为95℃以上。[结论]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应在恒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并应进一步明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加热时间及水浴温度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加热条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永才 李英 +3 位作者 韩永生 刘丽华 马丽巍 倪志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叙述了研究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的目的。利用松花江吉林江段 1983年~ 1998年获取的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监测资料 ,经统计分析得出该江段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高锰酸盐指... 叙述了研究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的目的。利用松花江吉林江段 1983年~ 1998年获取的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监测资料 ,经统计分析得出该江段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高锰酸盐指数 =0 82×总有机碳 ;化学需氧量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入海河口碱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红英 吕永哲 王增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7,106,共4页
钱塘江入海河口属强潮河口,其水质受径流和潮汐的影响显著.通过对钱塘江入海河口不同断面的采样分析,提出影响钱塘江入海河口实际碱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样品保存方式、潮汐、加热沸腾时间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等.结... 钱塘江入海河口属强潮河口,其水质受径流和潮汐的影响显著.通过对钱塘江入海河口不同断面的采样分析,提出影响钱塘江入海河口实际碱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样品保存方式、潮汐、加热沸腾时间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等.结果表明样品保存方式的影响最大,样品保存20 h后现场酸化与未酸化的CODMn测定值相差15%以上,其次是潮汐的影响,未涨潮时影响值15%以上,涨潮时达到32%以上,在测定过程中加热沸腾时间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多次实验得出钱塘江入海口含氯量对CODMn测定值的校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碱性高锰酸盐指数 入海河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