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电解槽焙烧用矩形高速燃烧器的研制
1
作者 伍成波 张力 +1 位作者 张丙怀 常宝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共4页
铝电解槽的焙烧对槽的正常生产和以后的槽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燃料焙烧法具有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容易控制、对扎缝和边部扎固糊的焙烧充分等优点 ,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焙烧方法。而燃烧器的设计是燃料焙烧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实验的基... 铝电解槽的焙烧对槽的正常生产和以后的槽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燃料焙烧法具有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容易控制、对扎缝和边部扎固糊的焙烧充分等优点 ,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焙烧方法。而燃烧器的设计是燃料焙烧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矩形高速燃烧器 ,并对该燃烧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研制的矩形高速燃烧器具有点火容易、燃烧稳定、负荷调节比大、燃烧完全度高、噪音低等特点 ,能完全满足铝电解槽燃料焙烧方法的要求。它的研制成功为铝电解槽焙烧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燃烧 研制 焙烧 铝电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燃烧器用于浸管加热装置的传热性能研究
2
作者 罗勇 焦永刚 +2 位作者 马长捷 郝长生 王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82,共4页
针对目前水油一体或高低温油油炸设备,采用低速燃烧器加热所存在的缺点,尝试将高速燃烧器应用于浸管加热装置。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高速燃烧器用于浸管式加热装置的传热性能,给出反映不同烟气温度和速度时、浸管内... 针对目前水油一体或高低温油油炸设备,采用低速燃烧器加热所存在的缺点,尝试将高速燃烧器应用于浸管加热装置。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高速燃烧器用于浸管式加热装置的传热性能,给出反映不同烟气温度和速度时、浸管内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在总换热中所占份额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速燃烧器代替传统的低速燃烧器,不仅可提高设备的热效率,而且还可减少浸管管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有效工作容积,减少油槽的容油量,同时可使加热管温度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改善油炸食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燃烧 油炸设备 浸管加热装置 辐射换热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类高速燃烧温度的动态测量
3
作者 胡栋 邓向东 《计测》 1992年第3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温度 高速燃烧 动态测量 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高速烧嘴及燃烧顺序控制
4
作者 高家锐 刘成全 何治臣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39-140,共2页
0 前 言 高速燃烧技术及其在工业炉窑应用是西方工业国家七十年代以后研究开发的一项热工新技术,在有色金属熔炼、金属及非金属加热生产中具有全新的工艺特征和优异效果。目前,国内无论在高速燃烧技术或于工业炉应用方面均处于起步开发... 0 前 言 高速燃烧技术及其在工业炉窑应用是西方工业国家七十年代以后研究开发的一项热工新技术,在有色金属熔炼、金属及非金属加热生产中具有全新的工艺特征和优异效果。目前,国内无论在高速燃烧技术或于工业炉应用方面均处于起步开发和空白状态。 本成果自八十年代初起步,经过校内理论研究及冷、热态试验,生产应用试验及生产应用推广三阶段,已完成的工作计有:煤气烧嘴系列的结构定型;烧嘴的点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燃烧 工业炉窑 煤气烧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WC涂层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建平 刘敏 +1 位作者 邓春明 宋进兵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AC-HVAF)喷涂技术在7075高强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WC- 10Co4Cr和WC-14Co涂层,并利用SEM、EDS、XRD、电化学测试以及中性盐雾(NaCl)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微观组织、耐腐蚀性能和腐蚀产物形貌。结果表明:... 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AC-HVAF)喷涂技术在7075高强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WC- 10Co4Cr和WC-14Co涂层,并利用SEM、EDS、XRD、电化学测试以及中性盐雾(NaCl)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微观组织、耐腐蚀性能和腐蚀产物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WC涂层均未出现明显的脱碳现象,都很致密,孔隙率低于1%且与基体结合较好;WC涂层的腐蚀电位明显高于7075铝合金基体的,而涂层中加入铬元素后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腐蚀电位;WC-10Co4Cr涂层在600 h中性盐雾试验中的耐腐蚀性能好于WC-14Co涂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 WC涂层 电化学 中性盐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 MW高速煤粉燃烧器稳燃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隆 王乃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69-1076,共8页
煤粉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市政热力和工业园区,具有快速启停和调节负荷的优势。为了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经济性,降低燃料成本,需要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的燃料适应性。高速煤粉燃烧器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的核心设备,目前其稳燃性能的研究主要围绕工... 煤粉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市政热力和工业园区,具有快速启停和调节负荷的优势。为了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经济性,降低燃料成本,需要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的燃料适应性。高速煤粉燃烧器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的核心设备,目前其稳燃性能的研究主要围绕工业试验开展。以29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稳燃机理,首先对电站锅炉燃烧器着火热公式进行修正,获得适合于煤粉工业的着火热计算公式,计算7种负荷下的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热;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6种工况下回流区变化情况并使用掺混系数分析高速煤粉燃烧器额定负荷燃烧混煤(工况f)时回流区边界上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情况;最后分析配置高速煤粉燃烧器的40 t/h蒸汽锅炉使用混煤和神府烟煤燃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煤粉燃烧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热随着负荷的提高而提高,当负荷从35%提高到100%,使用神府烟煤和混煤的着火热分别为450~850 kW和650~1300 kW;高速煤粉燃烧器回流区大小与负荷变化关系不大,高负荷下燃烧器内的稳燃压力大于低负荷,55%和75%负荷时回流区靠近一次风管回流帽;随一次风逆喷距离与一次风管内径比(L/d)增加,工况f回流区边界掺混系数由负值逐渐增加到正值,说明高温烟气能够及时进入回流区,促进一次风气流加热升温,同时在回流区末端烟气流出边界,与二次风汇合,形成滞止区,生成值班火焰;工业试验表明锅炉中低负荷下燃用混煤能够稳定着火并燃烧,当二次风量超过20000 Nm/h时燃烧不稳定,因为值班火焰被冷风逐渐吹灭,燃烧器内稳燃循环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高速煤粉燃烧 着火热 回流区 掺混系数 值班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煤粉燃烧器内燃烧特性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鑫 陈隆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高速煤粉燃烧器火焰喷射速度高达60~200 m/s,炉膛内火焰较长,对流换热比例提高,使得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没有传统低速煤粉燃烧器火焰短,炉膛内局部过热和结焦等缺点。笔者以14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旋流... 高速煤粉燃烧器火焰喷射速度高达60~200 m/s,炉膛内火焰较长,对流换热比例提高,使得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没有传统低速煤粉燃烧器火焰短,炉膛内局部过热和结焦等缺点。笔者以14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旋流强度、二次风温度等关键参数对燃烧器内煤粉燃烧的影响,针对燃烧器内煤粉燃烧特点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对旋流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旋流强度S=2.2、2.8、3.2及3.7时,燃烧器内回流区形状变化不大,从一次风喷口开始到旋流叶片位置结束,回流区环绕一次风管;最大回流量在一次风喷口附近,距离一次风喷口越远,回流量越小;旋流强度对一次风喷口附近最大回流量影响不大,喷口附近最大回流量均在0.45 kg/s左右,当距喷口超过一定距离(L/H<0.35)时,旋流强度对回流量的影响开始变得明显,表现为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末端回流量越大,回流区末端回流量最大为0.30 kg/s,最小为0.17 kg/s。研究燃烧器喷口处燃烧状态表明,喷口处火焰旋流强度为0.10~0.28,与入口旋流强度正相关,火焰喷射速度150 m/s,为中等旋流强度的高速旋流火焰;喷口中心区可燃性组分富集,缺氧,燃料和氧气分层分布。当旋流强度提高,喷口中心区可燃性组分浓度降低,CO浓度从11%降低到10%,H2浓度从1.65%降低到1.40%,焦炭浓度从0. 14%降低到0. 11%,喷口边缘O2浓度从13%降低到10%。旋流强度S=3.2和S=3.7时可燃组分和氧气浓度分布变化较小,说明旋流强度提高对燃烧的影响减弱。考察0、100和200℃下二次风温度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风温度提高,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反应时间有所降低,从0.15 s降低到0.11 s,但燃烧器内的煤粉碳转化率提高20%,达到65%。对燃烧器结构进行优化,加入中心风,对比中心风直流和旋流与不加中心风3种状态,结果表明,加入旋流中心风和直流中心风后喷口中心区半径r≤75 mm范围内可燃组分浓度降低,采用直流时由于气流刚性较强,喷口中心区氧气浓度升高,采用旋流中心风对中心区氧浓度影响弱,对可燃组分浓度降低效果优于直流中心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煤粉燃烧 旋流强度 二次风温度 中心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煤粉燃烧器大占比掺烧秸秆共燃烧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隆 王乃继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6-231,共6页
为了研究煤粉工业锅炉大占比掺混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点,以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在型号为WNS的6 t/h蒸汽锅炉系统上进行试验研究,燃料为秸秆和神府烟煤混合粉体。首先研究混合燃料在高速煤粉燃烧器中的燃烧稳定性,其次研... 为了研究煤粉工业锅炉大占比掺混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点,以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在型号为WNS的6 t/h蒸汽锅炉系统上进行试验研究,燃料为秸秆和神府烟煤混合粉体。首先研究混合燃料在高速煤粉燃烧器中的燃烧稳定性,其次研究掺混占比、锅炉负荷及空气分级对燃烧和NOx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对燃烧器做任何改动,不同占比的混合燃料均能够在燃烧器中着火和稳燃,工况4条件下锅炉从点火到额定负荷只需26 min,燃烧器观火孔处火焰橘红色,炉尾火焰亮红色,锅炉运行氧含量与炉膛压力波动平稳;当深度空气分级时,三次风达到总风量的质量浓度50%,秸秆占比为0时的NOx最低排放质量浓度为420 mg/m^(3)左右,飞灰热值5525 kJ/kg;秸秆占比分别为50%和70%时NOx最低排放质量浓度为110~120 mg/m^(3),飞灰热值2511~2930 kJ;秸秆占比为100%时NOx最低排放质量浓度为200 mg/m^(3),飞灰热值为0,表明大占比掺混生物质有利于提高深度空气分级时的燃烧效率和低氮效果;当锅炉负荷从4 t/h提高到6 t/h,掺混秸秆占比为50%和70%的混合燃料燃烧和低氮效果变优,燃用纯秸秆粉体NOx排放质量浓度从135 mg/m^(3)增加到218 mg/m^(3);二次风是影响NOx排放的决定性因素,以50%掺混占比的混合燃料为例,使用空气分级技术,100%负荷时锅炉二、三次风阀开度分别为27%和100%,NO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从417 mg/m^(3)降低到182 mg/m^(3),80%负荷时锅炉二、三次风阀开度分别为20%和70%,NO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从711 mg/m^(3)降低到205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高速煤粉燃烧 掺烧 秸秆 深度空气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气体燃烧器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哲 王家兴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第3期48-52,共5页
介绍一种高速气体燃烧器的技术特点、设计要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并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技术,为工业加热炉开发了一种高效、节能、低污染的新型高速气体燃烧器,填补了我国民用燃烧器技术的一项空白,已成功地应用在油田、钢铁、... 介绍一种高速气体燃烧器的技术特点、设计要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并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技术,为工业加热炉开发了一种高效、节能、低污染的新型高速气体燃烧器,填补了我国民用燃烧器技术的一项空白,已成功地应用在油田、钢铁、陶瓷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试验 高速气体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烧成窑炉燃烧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立云 杨永军 薛海涛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37,共5页
介绍陶瓷烧成窑炉燃烧技术发展的情况和成果。指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极低NOx 排放的双重优越性 ,在陶瓷烧成窑上应有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温高速燃烧 脉冲控制 受控脉动燃烧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陶瓷烧成窑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AF制备FeCrMoCB非晶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冉 肖平 +1 位作者 黄仲佳 王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扩展非晶合金的应用范围,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技术制备Fe Cr Mo CB非晶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合金粉末以及获得的Fe基涂层的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喷涂工艺... 为扩展非晶合金的应用范围,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技术制备Fe Cr Mo CB非晶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合金粉末以及获得的Fe基涂层的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喷涂工艺可以获得非晶态的Fe基合金涂层,该涂层具有比基体304不锈钢更为优异的耐腐蚀性;与基体材料相比,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涂层磨损以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相结合。该结果为非晶合金在涂层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 涂层 耐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VAF制备WC-10Co-4Cr涂层抗磨粒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翔 李萍 +1 位作者 王群 杨贵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32-134,138,共4页
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AC-HVAF)喷涂工艺制备了WC-10Co-4Cr涂层,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 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AC-HVAF)喷涂工艺制备了WC-10Co-4Cr涂层,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喷涂过程中,仅有很少量的WC发生合金化。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高,组织结构致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16Mn钢的磨粒磨损质量损失是WC-10Co-4Cr涂层的266倍,这表明HVAF制备的WC-10Co-4Cr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燃烧高速燃气 涂层 WC-10Co-4Cr 磨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VAF制备Cr_3C_2-25CoNiCrAlY和Cr_3C_2-25NiCr涂层的高温氧化及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小龙 曾德长 +1 位作者 王刚 张友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为提高热作模具的高温氧化和高温耐磨性能,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AC-HVAF)技术于H13钢基体上分别制备了Cr_3C_2-25CoNiCrAlY和Cr_3C_2-25Ni Cr涂层,并对比研究两种涂层的高温氧化和摩擦磨损行为,利用SEM、EDS和XRD分析其组织形貌与... 为提高热作模具的高温氧化和高温耐磨性能,采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AC-HVAF)技术于H13钢基体上分别制备了Cr_3C_2-25CoNiCrAlY和Cr_3C_2-25Ni Cr涂层,并对比研究两种涂层的高温氧化和摩擦磨损行为,利用SEM、EDS和XRD分析其组织形貌与结构。结果表明:在800℃循环氧化100 h后,Cr_3C_2-25CoNiCrAlY涂层比Cr_3C_2-25Ni Cr涂层表面生成的氧化保护膜更致密,并生成大量高温稳定性好的尖晶石相,前者的氧化增重(0.80 mg/cm2)略小于后者(0.87 mg/cm2),说明Cr_3C_2-25CoNiCrAlY涂层的抗高温氧化能力略优;在700℃下,Cr_3C_2-25CoNiCrAlY涂层也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这归因于γ-matrix相(Co-Ni-Cr固溶体)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和热疲劳性能,对碳化物硬质相起到更强的联结支撑作用,提高了涂层的抗剥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 Cr3C2-25CoNiCrAlY涂层 Cr3C2-25NiCr涂层 高温氧化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距离对HVAF喷涂WC-10Co-4Cr涂层孔隙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冰 张治民 王江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156,159,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以WC-10Co-4Cr为原料,在7A04铝合金表面制备WC-10Co-4Cr耐磨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形貌及孔隙率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硬度进行测量。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了不同步进距离对HVAF喷涂WC-10Co-4C...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以WC-10Co-4Cr为原料,在7A04铝合金表面制备WC-10Co-4Cr耐磨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形貌及孔隙率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硬度进行测量。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了不同步进距离对HVAF喷涂WC-10Co-4Cr涂层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HVAF技术加工的WC-10Co-4Cr涂层与7A04铝合金基材结合良好,且随步进距离的增加,涂层孔隙率随之增大,涂层硬度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燃烧高速燃气火焰喷涂 WC涂层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喷涂的MoSi_2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15
作者 陈绍楷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1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HVOF喷涂 MoSi2涂层 高温氧化 高速燃烧热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