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凸轮机构输出端运动规律的确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阮晓光 蔡安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高速凸轮机构在机械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这里并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速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的运动方程式,并通过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得到了凸轮机构输出端的动态响应,找到了确定凸轮机构输出... 高速凸轮机构在机械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这里并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速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的运动方程式,并通过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得到了凸轮机构输出端的动态响应,找到了确定凸轮机构输出端运动规律的方法,为凸轮廓线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弹性理论 动力学模型 运动方程式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凸轮机构动态设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崇恭 夏尊凤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高速凸轮机构动态设计的理论问题和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动态设计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解决高速凸轮机构的常见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淑坤 姜永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3期87-88,共2页
这里对高速凸轮机构中影响推杆动力响应的一些因素加以重点分析和解决,同时对高速凸轮机构中存在的换向接触冲击、腾跳现象、凸轮的平衡以及推杆弹簧颤动等常见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足够的分析和相应的处理,使设计的凸轮机构更加符合动力学... 这里对高速凸轮机构中影响推杆动力响应的一些因素加以重点分析和解决,同时对高速凸轮机构中存在的换向接触冲击、腾跳现象、凸轮的平衡以及推杆弹簧颤动等常见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足够的分析和相应的处理,使设计的凸轮机构更加符合动力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换向接触冲击 腾跳现象 动力响应 动力学 推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利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1-182,共2页
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运动方程式,选择将凸轮从动件系统等效为单了摆线运动规律方程式为激振函数,推导了工作端运动方程式并绘制工作端动态响应变化曲线,得出不同周期比对推程区段主振动响应的影响,从而对周期比的合理选择做出... 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运动方程式,选择将凸轮从动件系统等效为单了摆线运动规律方程式为激振函数,推导了工作端运动方程式并绘制工作端动态响应变化曲线,得出不同周期比对推程区段主振动响应的影响,从而对周期比的合理选择做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动力学模型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光法在高速凸轮机构动态综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管伯良 何爱国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200-206,共7页
本文讨论在凸轮机构动态综合中,应用4次磨光函数改善运动曲线高阶导数的光滑性,由此改善从动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磨光精度的修正采用“盈亏”修正法。对加速度曲线上产生的特大波动应用磨光修正法。在处理边界条件时,采用了满足位移... 本文讨论在凸轮机构动态综合中,应用4次磨光函数改善运动曲线高阶导数的光滑性,由此改善从动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磨光精度的修正采用“盈亏”修正法。对加速度曲线上产生的特大波动应用磨光修正法。在处理边界条件时,采用了满足位移、速度、加速度条件的延拓边界条件。文中以3-4-5多项式运动曲线为例说明磨光处理的过程,求取并比较相应的动态响应。从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由动态综合所得的运动曲线经磨光处理后,其动态响应曲线能很好与理论曲线一致,动态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动态综合 磨光法
全文增补中
高速凸轮机构最佳推程回程运动角的最优求解法
6
作者 杨益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2,共2页
在推程、回程运动角之和为定值的情况下,探讨了使得凸轮机构综合动力学性能最佳的最优分配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最优分配 推程运动角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何雪明 陈小飞 +2 位作者 武美萍 张荣 纪小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5-632,共8页
针对含间隙凸轮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平稳性降低、噪声增大、磨损加剧等问题,根据结构中动力学和运动学的特性,借助于权重理想法对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中运动学和动力学多目标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将优化后三种变系数多项式凸轮曲线... 针对含间隙凸轮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平稳性降低、噪声增大、磨损加剧等问题,根据结构中动力学和运动学的特性,借助于权重理想法对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中运动学和动力学多目标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将优化后三种变系数多项式凸轮曲线和标准凸轮曲线进行比较,优化后凸轮曲线总体工作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部分曲线性能接近或超过常用的摆线凸轮曲线,其中,等权重七次变系数多项式凸轮曲线综合性能最好,噪声都相应地降低,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间隙 高速凸轮机构 变系数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模型的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雪明 何楷 +1 位作者 武美萍 纪小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9,93,共7页
为了提高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动态性能。采用二状态冲击副模型模拟凸轮和从动件间的间隙,构建考虑阻尼的含间隙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以摆线凸轮曲线为激振函数,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对含间隙动力学模型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绘... 为了提高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动态性能。采用二状态冲击副模型模拟凸轮和从动件间的间隙,构建考虑阻尼的含间隙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以摆线凸轮曲线为激振函数,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对含间隙动力学模型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绘制相应的加速度时域和频域响应图谱,得出了阻尼比、周期比对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对常用的几种高速凸轮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间隙存在会导致系统响应精度变差;间隙对从动件升程加速段的影响较小;对减速段和休止期影响较大;传统理论在间隙动力学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间隙高速凸轮机构 动力学模型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共轭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万晓文 王文格 席亮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高速凸轮机构中,高副接触处的动力学特性比较复杂,精确分析与设计都比较困难。通过建立高速共轭凸轮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对纯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的运动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机构中推杆的弹性变形对推杆输出运动的影响;同时对凸... 在高速凸轮机构中,高副接触处的动力学特性比较复杂,精确分析与设计都比较困难。通过建立高速共轭凸轮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对纯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的运动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机构中推杆的弹性变形对推杆输出运动的影响;同时对凸轮进行模态分析,为评判凸轮机构的实际工况提供理论依据。利用Adams和Abaqus联合仿真使得理论分析的结果更为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共轭凸轮机构 刚柔耦合 ADAMS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凸轮动态性能测试装置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辉 李树军 +1 位作者 葛文杰 陈作模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9,共4页
基于对高速凸轮动态性能问题的分析,设计研制了高速凸轮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机械本体由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模块化组件构成,可以方便更换凸轮及改变凸轮机构的速度、刚度、载荷等参数,从而对不同状况下不同凸轮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基于对高速凸轮动态性能问题的分析,设计研制了高速凸轮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机械本体由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模块化组件构成,可以方便更换凸轮及改变凸轮机构的速度、刚度、载荷等参数,从而对不同状况下不同凸轮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系统由LabWindows/CVI开发的虚拟仪器和RTX实时系统组成,RTX实时系统采样周期达到0.2 ms,负责采集数据,虚拟仪器负责数据分析处理,显示及存储。该测试装置工作稳定、可靠,为高速凸轮动态性能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凸轮机构 动态性能 测试装置 LABWINDOWS/CVI R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重机构的同性与异性演变改革机械原理教材内容
11
作者 华大年 《中国大学教学》 1992年第4期5-6,共2页
近三十年来,机械原理学科在机构分析和综合的各个领域以及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机械原理作为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内容随之逐渐丰富,相应教材的篇幅也不断增加。要恰当处理好当前教学内容与学时数之间的矛盾,... 近三十年来,机械原理学科在机构分析和综合的各个领域以及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机械原理作为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内容随之逐渐丰富,相应教材的篇幅也不断增加。要恰当处理好当前教学内容与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改革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势在必行。一、几个新情况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结构 机构综合 高速凸轮机构 相对速度瞬心 机构运动分析 四杆机构 平面机构 应用技术 机构运动学 机构运动简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的改革更新
12
作者 张启先 《中国大学教学》 1985年第3期7-8,共2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要“三个面向”和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下,机械原理课程内容应该每样改革更新,才能更好地体现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发挥其作用。1984年机械原理教材编审小组曾两度召开扩大会议。
关键词 机械原理课程 连杆机构 高速凸轮机构 齿轮机构 机构运动分析 教材编审 阿苏尔杆组 平面机构 凸轮从动件 平面四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