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靳丽君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9期57-59,共3页
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基础,是现代高速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现有的覆盖区域性的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中部分路段存在"死区"的问题,建立能覆盖全国范围的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利用GSM-R... 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基础,是现代高速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现有的覆盖区域性的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中部分路段存在"死区"的问题,建立能覆盖全国范围的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利用GSM-R技术,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特点,设计了基于GSM-R技术的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并对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 GSM-R系统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枢纽建模的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宁玲 杨超云 +4 位作者 王家奇 张勇 王丽霞 段立强 李承周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31,共13页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公路交通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极端气候条件和复杂应用场景给公路交通的能源需求与经济低碳运行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考虑公路交通用能特性与不确定性影响,构建了包括供给侧、转换侧和负荷侧3个子模块的高速公...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公路交通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极端气候条件和复杂应用场景给公路交通的能源需求与经济低碳运行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考虑公路交通用能特性与不确定性影响,构建了包括供给侧、转换侧和负荷侧3个子模块的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系统,基于能源枢纽方法建立了风、光、电、冷、热、气、氢以及多态储能间的能量转换特性模型。综合考虑系统能量平衡、设备约束、功率约束等因素,建立了计及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夏季典型日和高温节假日的多能源优化调度策略,并开展车流量和碳价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夏季高温和节假日等复杂应用场景,所提出的多目标调度模型和运行优化策略可以降低公路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和含碳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枢纽 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优化调度 复杂场景分析 碳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艳波 刘镇湘 +4 位作者 田昊欣 司杨 陈晓弢 李春来 陈晓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6-3030,I0014,共16页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介绍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典型构成,并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框架;进而从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优化规划、能量管理及运行控制3个层面分析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接着,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组网方案进行探索;最后,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能源交通一体化 优化规划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碳捕集技术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敞 李雪健 +2 位作者 薛翔宇 刘然 陈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源荷失衡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极端用能场景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该方式在实现系统安全供能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首先,在涵盖电、热、冷、天然气、氢气... 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源荷失衡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极端用能场景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该方式在实现系统安全供能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首先,在涵盖电、热、冷、天然气、氢气五种能源的能源转换设备基础上,构建了每一种负荷均至少有两种供能路径的服务区多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五种能源形式的功率平衡、多能耦合设备额定运行条件、自洽系统储能安全限值等约束研究了服务区高自洽率运行方式,综合考虑能源自洽率和碳排放来设定目标函数,给出了基于弗洛伊德算法的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最后,以我国西南某高速公路服务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优化运行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多能源系统 高自洽率 碳捕集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对雾天高速公路驾驶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任文浩 赵晓华 +1 位作者 陈晨 付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7,共11页
高速公路在雾天环境存在较大的驾驶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是论证其有效性的根本。该研究运用驾驶模拟技术搭建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测试平台,考虑浓雾天气类型,设计... 高速公路在雾天环境存在较大的驾驶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是论证其有效性的根本。该研究运用驾驶模拟技术搭建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测试平台,考虑浓雾天气类型,设计基准传统和对照网联两种驾驶环境,构建前方慢速车辆急刹这一典型碰撞风险事件,招募27名被试开展驾驶模拟实验以获取细粒度微观驾驶行为数据。从稳定性、安全性、服从性多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在驾驶人与前车不同交互阶段(慢速跟驰、前车急刹)的效能展开了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性方面,碰撞预警信息会导致在慢速跟驰阶段的一段时间内驾驶稳定性降低,在慢速跟驰阶段车辆减速完成达到稳定状态之后和前车急刹阶段,其具有比无碰撞预警信息更好的稳定性;在安全性方面,碰撞预警信息使得驾驶过程中时间、加速度、距离多个层面的冲突风险均得到了显著减少;在服从性方面,碰撞预警信息能够提升驾驶人对于前车信息的服从水平,减弱驾驶人在慢速跟驰和前车急刹这两个阶段中对前车信息服从水平的差异性。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雾天环境下网联碰撞预警信息系统的测试和应用提供平台支撑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雾天环境 网联技术 碰撞预警信息系统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的中国之治:移动通信创新系统的持续赶超机制
6
作者 周锦来 高中华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0,共13页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何以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6G前瞻”的创新发展亟待研究,剖析背后的机理对理解海外科技封锁背景下的中国数字技术之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机会窗口-系统重构-动能转换”分析框架,...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何以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6G前瞻”的创新发展亟待研究,剖析背后的机理对理解海外科技封锁背景下的中国数字技术之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机会窗口-系统重构-动能转换”分析框架,探究中国移动通信创新系统实现持续赶超的机制。结果表明:在2G至5G的代际演进中,产业创新系统成功捕获三次机会窗口,通过技术标准突围、市场应用反哺与生态体系重构三大策略突破路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移动通信产业以“政策主导-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通过代际衔接机制实现技术积累、市场迭代机制完成价值闭环、制度匹配机制保障生态可控,进而实现“自主探索-系统建设-全面超越”的三阶段赶超过程。由此揭示了后发国家数字技术产业持续赶超的系统化路径,为我国科技自主与产业可控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创新系统 机会窗口 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实时调控节能系统应用研究
7
作者 张开文 和永军 +2 位作者 张云 王晋 帅春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79,共9页
针对现有隧道照明系统能耗高且难以协同利用实时车流量与洞内外亮度参数实现动态节能调控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隧道照明实时调控节能系统。首先,系统设计毫米波雷达与亮度检测器的异构数据融合架构,实现车流量、车速及洞... 针对现有隧道照明系统能耗高且难以协同利用实时车流量与洞内外亮度参数实现动态节能调控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隧道照明实时调控节能系统。首先,系统设计毫米波雷达与亮度检测器的异构数据融合架构,实现车流量、车速及洞内外亮度的毫秒级同步感知;然后,构建边缘-云端协同调光模型,依托边缘计算节点运行轻量化算法实时生成调光指令,云端通过长周期数据训练优化阈值参数;最后,提出区域“按需实时调光”策略,结合洞外亮度自适应的基准照度匹配,集成多源数据分析、三维可视化与灯光状态监测功能的管理平台可实时保障隧道安全,并于云南省某隧道左幅部署原型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当交通量>1500 veh/d时,系统较时序回路控制节能比为63.90%~67.43%;低交通量时段(≤1500 veh/d)节能比与车流量呈负相关,最高可达88.43%,且全程满足隧道运营安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实时调光系统 照明控制策略 按需随车 能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RM视角下的移动通信网络AI技术应用综述
8
作者 章坚武 张天恒 +3 位作者 章谦骅 郭春生 傅剑峰 詹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共2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通过分层结构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为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并指导多协议、多设备的互联互通。首先从OSI-RM的视角,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各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AI在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复杂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指出部分AI技术具备跨层应用的潜力,突破了单一层次的限制,为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个人通信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承恕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扼要探讨了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个人通信发展趋势和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展望,并指出数字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及今后10年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 移动通信 个人通信 信息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姝娴 牛彦峰 田保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2-269,共8页
目的提升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在使用安全应急系统时信息提取效率,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感。方法首先,根据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绘制任务流程图和用户体验地图,得到用户基本需求;其次,应用Kano-AHP模型得出核心需求的权重,继而结合核... 目的提升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在使用安全应急系统时信息提取效率,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感。方法首先,根据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绘制任务流程图和用户体验地图,得到用户基本需求;其次,应用Kano-AHP模型得出核心需求的权重,继而结合核心需求权重建立用户需求和设计要素之间的QFD质量屋模型并量化关键性设计需求,为方案设计提供指引;最后,通过眼动实验和SUS量表进行界面设计的效果评价。结果用户在操作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界面时,需要从文字识别性、数据易读性、界面简洁性和交互统一性等方面,重点呈现突发事件、指挥调度、隐患调查和风险管控四个重要模块。结论通过绘制用户体验地图结合Kano-AHP-QFD的模型研究方法,能有效提高界面管理系统的用户体验,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安全应急智慧管理系统界面设计的后续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安全应急管理系统 Kano-AHP模型 QFD质量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研究
11
作者 何永明 权聪 邢婉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2,共9页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单元检测系统,研究了微波测距模块采样频率和安装间距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虚拟轨道单侧安全区域为10 cm时,小型两厢车、小型三厢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车辆横向偏转的最大安全角度范围分别是1.43°~1.59°、1.30°~1.40°、1.22°~1.33°、1.17°~1.25°、1.10°~1.20°;当车辆行驶速度为180 km/h时,路侧单元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高于27.72 Hz,传感器的安装距离小于6.87 m时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高速公路 车路协同 虚拟轨道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鲁棒优化配置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艳波 田昊欣 +4 位作者 刘宇翔 陈泽宇 李春来 司杨 鲍玉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2-1766,I0011,共16页
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新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构建清洁、高效、弹性、智能的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规划配置问题,以日均... 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新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构建清洁、高效、弹性、智能的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规划配置问题,以日均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min-max-min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在电源侧配置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实现平抑光伏出力波动与参与净负荷削峰填谷等多场景应用;同时在负荷侧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由分时电价引导的需求响应机制,促进供需两端适配平衡。根据所提模型的特点,采用嵌套列和约束生成算法予以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优化配置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容量,指导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 混合储能 需求响应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13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研究
14
作者 许岩 牛群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6-70,共5页
针对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能源供应不稳定、网络运行异常的问题,提出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其中基于能源协作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信息传输控制模型,利用混合能源采集系统采集能源,以最大化信息传输速率、最... 针对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能源供应不稳定、网络运行异常的问题,提出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其中基于能源协作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信息传输控制模型,利用混合能源采集系统采集能源,以最大化信息传输速率、最小化能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函数,确保蜂窝系统和D2D用户成功通信。同时,为避免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中蜂窝系统和D2D用户之间存在干扰,基于延迟接受算法预处理蜂窝系统的D2D通信资源,实现蜂窝系统和D2D用户之间的干扰控制,完成新能源接入下的移动通信网络高效与高质量传输。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能源采集效果佳,可有效达成信息传输速率最大化、能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目标,同时避免网络中蜂窝系统和D2D用户间干扰,具备优秀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能源采集 移动通信传输网络 污染物排放 能源协作 蜂窝系统 D2D用户 延迟接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特征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袁辉 谢庆 +3 位作者 计明军 吴炜昌 曾斌 姬生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2,共9页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特征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从历史交通流量和天气数据中提取出相关性较高的天气特征,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一个融合天气特征数据的深度学习预测框架,将经过筛选的天气特征序列输入至预测框架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集成深度学习方法相比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 天气特征 集成深度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N的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宏科 王维敏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23期72-74,共3页
简要介绍了开放式网络传输平台 ( OTN)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分析了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主要业务 ,进行了基于 OTN的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计 ,并说明了该解决方案的特点。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信系统 OTN 节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线诱导系统下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减速行为试验研究
17
作者 强伟杰 陈国俊 +3 位作者 杜志刚 陈伟锋 余亮 贝润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3-1873,共11页
为分析驾驶人在隧道入口区域的减速行为特征,并定量评价不同视线诱导设施的调节作用,开展模拟试验,基于日间自由流状态构建场景1(行业标准、对照组)、场景2(2.5 m立面标记)、场景3(环形立面标记)、场景4(多层次视线诱导系统)4组试验场景... 为分析驾驶人在隧道入口区域的减速行为特征,并定量评价不同视线诱导设施的调节作用,开展模拟试验,基于日间自由流状态构建场景1(行业标准、对照组)、场景2(2.5 m立面标记)、场景3(环形立面标记)、场景4(多层次视线诱导系统)4组试验场景,采用开始减速位置、减速度变化率、油门开度变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驾驶人速度变化呈现“平稳—下降—较平稳”趋势;2)在行业标准下开始减速位置较近,导致需采取较大减速度、较少减速阶段实现车速下降,行车舒适度低于、操纵危险度大于其他场景;3)2.5 m立面标记与环形立面标记均能使驾驶人提前辨识洞门,行车舒适区间占比有所提升;4)多层视线诱导系统表现最优,开始减速位置提前65%,行车舒适区间提升最大(13.1%),且其采用的控制油门减速策略,平均油门开度最大(0.095)、油门操纵危险度最小(0.13),是入口区域较适宜的减速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入口洞门采用环形立面标记、增设多层次视线诱导系统有利于驾驶人早发现、早减速、缓减速,能显著提升隧道入口区域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交通安全 隧道入口区域 减速行为 视线诱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clic-2伪最大似然算法的Turbo乘积码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译码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超 罗汉文 +1 位作者 徐友云 张乐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扩展汉明码作为Turbo乘积码 (TPC)的子码时,与传统的Chase算法相比,Cyclic-2PML(循环 2伪最大似然)算法复杂度低。本文研究了基于该算法的TPC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译码方法,仿真比较了采用不同子码组合的TPC结合不同的调制方式在... 采用扩展汉明码作为Turbo乘积码 (TPC)的子码时,与传统的Chase算法相比,Cyclic-2PML(循环 2伪最大似然)算法复杂度低。本文研究了基于该算法的TPC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译码方法,仿真比较了采用不同子码组合的TPC结合不同的调制方式在高斯信道和多径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结果表明,以(32, 26, 4)扩展汉明码为子码的TPC,不仅具有较高的码率,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误比特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TURBO乘积码 软输入软输出译码 迭代译码 循环2伪最大似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容量预测
19
作者 杨立波 马荣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2年第4期77-81,共5页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对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各种媒体业务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从网络、链路和接点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建立了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接入与骨干容量分析、计算和分配方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联网通信系统 容量预测 链路 接点 网络 系统接入 骨干容量分析 计算 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照明用集散控制系统通信网研究
20
作者 曹广忠 徐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4-507,511,共5页
开发了一套功能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照明用智能集散监控系统,提出了由Internet-Ethernet-RS485光纤网三层网络构建系统的网络通信方案。针对下位机采用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分析了联网拓展的可行性,构建了新拓展的 PLC ... 开发了一套功能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照明用智能集散监控系统,提出了由Internet-Ethernet-RS485光纤网三层网络构建系统的网络通信方案。针对下位机采用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分析了联网拓展的可行性,构建了新拓展的 PLC RS485网络通信系统,使PLC网络通信系统可同时接入多达256台的PLC。试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实现了高速公路照明系统的远距离集中智能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 照明 RS485通信 光纤通信 可编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