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国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9-863,共5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高通量检测 微生物检测 免疫学方法 PCR技术 SARS 流感爆发 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2
作者 张越 李湘茹 +3 位作者 权金强 高彩霞 夏长友 赵生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8-1593,共6页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其质量的均一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而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是评价实验动物遗传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分子标记...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其质量的均一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而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是评价实验动物遗传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动物遗传检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实验动物的SNP遗传质量检测方法也一直在更新。本文主要梳理了目前SNP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遗传质量 snp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全国现代免疫诊断方法暨高通量检测技术临床研究发展论坛”纪要
3
作者 张国军 吕虹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免疫诊断试剂 高通量检测 诊断方法 临床研究 检测技术 论坛 CT临床应用 会议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子寒 彭绍亮 +1 位作者 伯晓晨 李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9,共12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诸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为应对突发疫情以及新发未知微生物威胁的需求,微生物鉴定技术逐渐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及核酸杂交等分子水平方法进一步走向利用无需培养的测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检测.随之...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诸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为应对突发疫情以及新发未知微生物威胁的需求,微生物鉴定技术逐渐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及核酸杂交等分子水平方法进一步走向利用无需培养的测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检测.随之而来的是对高通量数据分析在精度及速度的要求.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对其数据分析的处理流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个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最后结合本实验室工作总结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希望对该应用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检测 数据分析方法 性能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麦角硫因高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晴元 游俊健 +3 位作者 林俊芳 薛玲娜 余颖豪 郭丽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基于其强抗氧化及体内消耗率低的特点,在人体内拥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在高产EGT微生物筛选和新菌株的选育研究中,现有的EGT检测方法因其步骤繁琐、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昂贵而亟待改进。本研究基于EGT的...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基于其强抗氧化及体内消耗率低的特点,在人体内拥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在高产EGT微生物筛选和新菌株的选育研究中,现有的EGT检测方法因其步骤繁琐、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昂贵而亟待改进。本研究基于EGT的理化性质,建立了EGT-硫氰酸铁高通量快速检测体系,同时选用不同EGT产量的灵芝菌株以及灵芝融合新菌株对该检测体系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比较出样本间EGT产量高低,使原本需3~4天的工作缩短至2~3 h,HPLC验证结果显示,EGT-硫氰酸铁高通量快速检测体系效果良好,体系稳定。本研究结果将为高产EGT微生物的高通量筛选及高产EGT新菌株的选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硫因 高通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灵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检测方法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杰 游新勇 +4 位作者 徐贞贞 陈爱亮 赵燕 何雯菁 杨曙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5,共7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以其数量丰富、遗传稳定性高、易于快速自动化检测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基于不同原理的SNP分型检测方法,包括几种常见的测序技术、基于酶学及杂交原理的分析检测技术和基于色谱及质谱...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以其数量丰富、遗传稳定性高、易于快速自动化检测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基于不同原理的SNP分型检测方法,包括几种常见的测序技术、基于酶学及杂交原理的分析检测技术和基于色谱及质谱的相关技术。阐释了方法的原理、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总结了目前在动物遗传育种、亲缘鉴定、动物品种及产品溯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下一步开发更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高通量及低成本的SNP检测方法及拓展SNP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自动检测 产品溯源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分型检测方法 亲缘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片段DNA未知SNPs的PCR SSCP检测方法分析(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姜运良 李宁 +1 位作者 胡晓湘 吴常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4-678,共5页
PCR SSCP是对未知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进行检测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易受片段大小的影响 .以大小在 2 0 0bp左右的PCR扩增产物为检测对象 ,对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 4℃条件下 ,10V cm恒... PCR SSCP是对未知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进行检测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易受片段大小的影响 .以大小在 2 0 0bp左右的PCR扩增产物为检测对象 ,对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 4℃条件下 ,10V cm恒压电泳 10~ 16h ,在上样缓冲液中加入10 %甘油 ,在 12 %~ 15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 (arc∶bis =2 9∶1)中加入 5 %甘油可改善分辨效果 ,可作为进行小片段DNA单个碱基突变的一般检测方法 .采用该方法在猪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中鉴定了 3个SNPs ,在猪的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和兔的酪氨酸酶基因中各检测到 1处SNP ,说明该方法在小片段DNA的检测上是行之有效的 ,为基因组中未知SNPs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片段DNA 未知snps PCR-SSCP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谱作为SNP分型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何义 蔡耘 +3 位作者 王杰 周钢桥 贺福初 钱小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9-455,共7页
利用改良的 Miller法从人血中提取人类基因组 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对含有单核苷酸多态性 ( SNP)点的 DNA片段进行扩增 ,然后用 CIP和 Eox I去除掉 PCR体系中剩余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 ( d NTP... 利用改良的 Miller法从人血中提取人类基因组 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对含有单核苷酸多态性 ( SNP)点的 DNA片段进行扩增 ,然后用 CIP和 Eox I去除掉 PCR体系中剩余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 ( d NTP)和引物 ,最后用单碱基延伸反应获得 SNP位点处碱基类型。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 MALDI-TOFMS)或电喷雾电离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 ESI-Qq TOFMS)检测延伸产物与未延伸引物间的分子量差异 ,确定该点处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谱 snp分型 检测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一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分子育种中的SNPs及其检测方法
9
作者 王学敏 李碧侠 任守文 《猪业科学》 2006年第11期52-54,共3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在猪分子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SNPs的概念及特点,综述了目前在猪分子育种中进行SNPs筛检的一般策略与常用方法。
关键词 分子育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方法分析4℃下鲜切菠菜的菌群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郁杰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189,共7页
采用Illumina M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检测方法,对4℃下贮藏的鲜切菠菜在贮藏过程中存在的腐败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科的分类标准下,在贮存初期,假单胞菌科和肠杆菌科为优势菌科,丰度分别占比48. 99%、48. 62%,从菌群变化... 采用Illumina M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检测方法,对4℃下贮藏的鲜切菠菜在贮藏过程中存在的腐败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科的分类标准下,在贮存初期,假单胞菌科和肠杆菌科为优势菌科,丰度分别占比48. 99%、48. 62%,从菌群变化的角度来看,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假单胞菌科的丰度从初始丰度的48. 99%到贮藏末期的70. 27%;而肠杆菌科则从初始丰度的48. 62%不断递减至21. 75%。此时,假单胞菌科为贮藏末期的优势菌科;在属的分类标准下,假单胞菌属、泛菌属为贮存初期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占比47. 84%、30. 7%,欧文氏菌属、布丘氏菌为次优势菌,丰度为8. 09%和4. 64%;贮存中期,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其丰度上升至58. 25%,而泛菌属丰度下降至13. 94%,欧文氏菌属丰度基本保持不变达8. 69%、布丘氏菌属丰度小幅上升至9. 73%;在贮存末期,假单胞菌属占绝对优势,丰度占比68. 97%,而泛菌属丰度仅占5. 4%,欧文氏菌属占比10. 7%,布丘氏菌属占比4%,假单胞菌属成为优势腐败菌属。高通量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在鉴定样品DNA组成成分时可精确定量,提高了精度,节约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菠菜 高通量测序技术 传统检测方法 菌群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液滴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伟彤 杨广宇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5期966-979,共14页
在单细胞层面对生物功能进行高通量的分析和分选是对关键基因、元件、途径与细胞工厂进行优化的重要技术。基于微液滴的筛选方法因其低成本、超高通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和工业等各个领域。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荧光... 在单细胞层面对生物功能进行高通量的分析和分选是对关键基因、元件、途径与细胞工厂进行优化的重要技术。基于微液滴的筛选方法因其低成本、超高通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和工业等各个领域。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荧光激活的液滴分选、吸光度激活的液滴分选,以及无标记液滴分选等微液滴筛选设备的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基于质谱、拉曼、核磁共振、电化学、图像识别等。并总结了近年来微液滴筛选设备在酶进化、微生物育种等领域应用成功的案例。此外还对不同的微液滴筛选设备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未来各种新的荧光探针的开发以及质谱等非标记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将是微液滴筛选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分选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微流控 分选方法 微液滴 检测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通量检测禽流感新技术
12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1,共1页
日前,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产品KingFisher系列自动化磁珠提取纯化仪器。将传统方法的禽流感检测由21d缩短至4h左右。
关键词 禽流感 检测 高通量 技术 提取纯化 传统方法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默飞世尔参与推出禽流感快速高通量检测新技术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 技术 检测 高通量 分子生物学方法 美国农业部 RNA提取 提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个饲料中霉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标准发布
1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9期25-25,共1页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扩大了我国饲料及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监测范围,提升了发现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通量检测 饲料质量安全 农业行业标准 创新团队 标准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个饲料中霉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标准发布
15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74-75,共2页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扩大了我国饲料及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监测范围,提升了发现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通量检测 饲料质量安全 农业行业标准 创新团队 标准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个饲料中霉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标准发布
1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3期95-95,共1页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扩大...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扩大了我国饲料及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监测范围,提升了发现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通量检测 饲料质量安全 农业行业标准 创新团队 标准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个饲料中霉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标准发布
17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7期112-112,共1页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发布,并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检测方法成功研发,扩大了我国饲料及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监测范围,提升了发现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通量检测 饲料质量安全 农业行业标准 创新团队 标准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阳建华 柳小春 +2 位作者 施启顺 蒋隽 曲湘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20-923,共4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指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变异,且最少一种等位基因频率在群体中不少于1%,因而不同于其它罕见变异。本文系统综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性质及其检测方法。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检测方法 等位基因频率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RNA编辑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跃博 颜华 +6 位作者 王立刚 赵福平 侯欣华 刘欣 高红梅 张龙超 王立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99-2309,共11页
RNA编辑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机制,通过初级转录本上碱基的插入、缺失或者替换,改变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RNA编辑功能多样,可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可变剪接、导致内含子滞留、影响RNA稳定性等,为解释诸多复杂生命过程提供了一种方向... RNA编辑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机制,通过初级转录本上碱基的插入、缺失或者替换,改变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RNA编辑功能多样,可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可变剪接、导致内含子滞留、影响RNA稳定性等,为解释诸多复杂生命过程提供了一种方向。在哺乳动物中,由双链RNA腺苷酸脱氨酶家族催化的A-to-I编辑最为普遍。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灵活易用的检测工具,使全基因组水平鉴定RNA编辑位点成为现实,为解析RNA编辑在畜禽经济性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对RNA编辑的定义、功能及RNA编辑位点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RNA编辑位点的工具,以期更多科研人员了解认识RNA编辑并在畜禽中对其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检测方法 RNA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愈斐 谢书宇 +5 位作者 陈冬梅 王玉莲 潘源虎 彭大鹏 陶燕飞 袁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85-1791,共7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日益广泛,但饲料添加剂的乱用、滥用已成为当前饲料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作者综述了饲料添加剂中抗氧化剂、着色剂及严禁在饲料中使用的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饲料添加剂检测技术存在的...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日益广泛,但饲料添加剂的乱用、滥用已成为当前饲料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作者综述了饲料添加剂中抗氧化剂、着色剂及严禁在饲料中使用的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饲料添加剂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阐述了饲料添加剂高通量筛查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评价饲料及动物可食性产品中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技术,为绿色、安全的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抗氧化剂 着色剂 检测方法 高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