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微环境TOX信号通路诱导T细胞耗竭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
1
作者 刘丹 张谷香 +3 位作者 谢丹 徐艳 谢诚芳 唐雨曦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5-69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已成为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治疗领域有前景的新治疗策略,但终末T细胞耗竭仍然会限制ICB的疗效。分选连接蛋白-9(sorting nexin-9,SNX9)的缺失能够抑制胸腺细胞选择相...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已成为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治疗领域有前景的新治疗策略,但终末T细胞耗竭仍然会限制ICB的疗效。分选连接蛋白-9(sorting nexin-9,SNX9)的缺失能够抑制胸腺细胞选择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thymocyte selection-associ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TOX)缓解T细胞的耗竭,为预防T细胞耗竭和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C+微环境中的SNX9/TOX信号通路诱导CD8 T细胞耗竭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共收集54份外周血样品,其中18份来自CC患者,18份来自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18份来自宫颈正常的受试者。此外,研究收集了在本院进行初次手术的153对CC及癌旁组织。从医院记录中获得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分期、随访记录和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学数据。本研究经长沙市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20206)。24只小鼠随机分配到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组、Anti-SNX9组、Anti-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组和Anti-SNX9+Anti-PD-1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接受腹膜内注射封闭抗体和同型+对照治疗。通过ELISpot检测CD8 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C组织中TOX和SNX9的表达。结果:C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SNX9、TOX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HSIL和正常对照(P<0.05)。CC组织中SNX9的阳性细胞水平、TOX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较癌旁组织显著提高(t=18.63、21.10,P<0.001)。SNX9在CC中的高表达与低分化/未分化、肿瘤大小、宫旁浸润、阴道浸润、晚期FIGO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SNX9低表达组相比,SNX9高表达组CC患者手术后的总生存期较短(P<0.05)。CC患者的CD8+SNX9+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HSIL患者(P<0.05)。CD8+SNX9+-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能力显著低于CD8+SNX9 T细胞(P<0.05)。与Anti-SNX9组相比,Anti-SNX9+Anti-PD-1组子宫颈肿瘤的生长和增殖、肿瘤组织中的SNX9、TOX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肿瘤组织中浸润性CD8 T淋巴细胞的水平和CD8 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因子TNF-α和IFN-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P<0.05)。结论:SNX9/TOX信号在CC患者和小鼠模型中表现出增强的活性,并且与免疫抑制有关。针对SNX9/TOX信号通路可能是CC的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选连接蛋白-9 胸腺细胞选择相关迁移蛋白 免疫逃逸 T细胞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2个Sox基因HMG-box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宝红 肖调义 +5 位作者 肖真明 苏建明 刘巧林 陈开健 王冬武 徐永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探明Sox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及其性别分型,以大鲵雌、雄个体为材料,参照Sox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两因子均在雌、雄个体内得到217 bp PCR扩增产物,不存在性别差异。将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其他物种... 为探明Sox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及其性别分型,以大鲵雌、雄个体为材料,参照Sox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两因子均在雌、雄个体内得到217 bp PCR扩增产物,不存在性别差异。将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其他物种So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其中一个基因与人、斑马鱼、家鼠、鸡、热带爪蟾、扬子鳄Sox11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另一个基因与罗非鱼、鸭嘴兽、家鼠、红鳍东方鲀、斑马鱼、鸡、人、非洲爪蟾和大鲵Sox14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故根据大鲵的学名,将这2个基因分别命名为adSox11和adSox14c。adSox11和adSox14c在大鲵精巢、卵巢、肾脏和心脏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而在胃和肝脏中几乎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SOX基因 高迁移率族蛋白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肺组织HMGB1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春林 丁宁 程傲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ig...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不行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小潮气量通气组(B组)潮气量(VT)为8 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C组)VT为40 mL/kg;大潮气量通气+EGFR拮抗剂AG-1478组为D组。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动物,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肺湿干重比值(W/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EGFR、磷酸化p38和HMGB1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的表达。结果:通气4 h后,与A组比较,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肺W/D、MPO活性、EGFR mRNA表达和磷酸化水平、p38磷酸化水平以及HMGB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引起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EGFR-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HMGB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迁移蛋白1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化痰方对UUO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KLF15、HMGB1、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永越 曹文富 +1 位作者 田晟 吴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1-679,共9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方(YHHD)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YHH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UUO法建立...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方(YHHD)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YHH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各药物干预组以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用药12周后采集标本并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Krüppel样因子15(KLF15)、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连接蛋白(FN)、I型胶原(Col I)和Ⅳ型胶原(ColⅣ)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LF15、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KLF1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HMGB1、NF-κB、IκB、MCP-1、IL-1β、TNF-α、FN、Col I和ColⅣ的m RNA及HMGB1、NF-κB和MCP-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D中、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且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以及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KLF15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的蛋白表达及FN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KLF15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Col I和ColⅣ的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YHHD各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F-κB和IκB的m RNA表达及Cys-C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U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方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15表达、抑制肾组织HMGB1和NF-κB及其下游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结扎 益气化瘀化痰方 Krüppel样因子15 迁移蛋白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抑制HMGB-1减少U937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和减轻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冰 朱路明 +2 位作者 江丽丽 王菁 覃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3-1239,共7页
目的:验证黄芩苷减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处理人巨噬细胞系U937模拟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环境,加入黄芩苷,检测细胞内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的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物水平,并使用HMGB-1中和抗体进行验... 目的:验证黄芩苷减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处理人巨噬细胞系U937模拟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环境,加入黄芩苷,检测细胞内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的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物水平,并使用HMGB-1中和抗体进行验证。再用LPS给与小鼠腹腔注射造成炎症模型,给予黄芩苷灌胃,检测其肺湿干重比及肺泡灌洗液中HMGB-1和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物蛋白浓度来验证黄芩苷的在体作用。结果:黄芩苷可以抑制LPS引起的U937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并减少LPS导致的HMGB-1蛋白高表达。在炎症模型下巨噬细胞的活力下降,而加入黄芩苷可以逆转这一效果。使用HMGB-1中和抗体可以达到与黄芩苷类似的效果。动物实验中,黄芩苷灌胃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中HMGB-1和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于模型组显著减少,肺湿干重比显著小于模型组。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HMGB-1减少U937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和减轻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黄芩苷 巨噬细胞 迁移蛋白1 M1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8-5p通过HMGB1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涛 蔡飞 +1 位作者 胡国富 滕云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8-5p(miRNA-218-5p)通过调节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信号通路对RAW264.7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A mimics组及miRNA NC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细胞采... 目的:探讨微小RNA-218-5p(miRNA-218-5p)通过调节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信号通路对RAW264.7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A mimics组及miRNA NC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细胞采用8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24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miRNA mimics组及miRNA NC组分别转染miRNA-218-5p mimics及miRNA mimics control 24 h后再用80mg/L ox-LDL诱导24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应用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内脂质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218-5p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65及p-NF-κB p65蛋白水平;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NA-218-5p对HMGB1的靶向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泡沫化程度增加,细胞中miRNA-218-5p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HMGB1、TLR4和p-NF-κB p65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细胞相比,miRNA mimics组细胞的泡沫化程度降低,细胞中miRNA-218-5p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HMGB1、TLR4和p-NF-κB p65水平显著下降(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NA-218-5p能与HMGB1 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萤光素酶的活性。结论:miRNA-218-5p能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泡沫化,还可通过调节HMGB1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微小RNA-218-5p RAW264.7细胞 迁移蛋白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