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虚拟方波信号注入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彬 刘瀚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474-6486,共13页
为了降低传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MTPA)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提升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MTPA(VSI-MTPA)的控制速度及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改进虚拟方波信号注入的MTPA控制策略(IVSWSI-MTPA),即在dq轴电流中... 为了降低传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MTPA)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提升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MTPA(VSI-MTPA)的控制速度及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改进虚拟方波信号注入的MTPA控制策略(IVSWSI-MTPA),即在dq轴电流中直接注入虚拟方波信号,对转矩信号的处理采用了二元函数泰勒展开法,可避免复杂的坐标变换,去除常规的带通和低通滤波器,简化运算过程,进而加快控制速度。同时,由于避免了因忽略高阶偏导数项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最后,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扇区选择计算方法,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比 虚拟信号注入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调制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2
作者 许爱德 胡士迈 +1 位作者 刘鑫 李新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在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下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调制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采用转矩滞环预筛选的方式将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7个基本电压矢量预测个数降低至3个,在转矩、磁链预测环节中...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在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下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调制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采用转矩滞环预筛选的方式将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7个基本电压矢量预测个数降低至3个,在转矩、磁链预测环节中加入反馈补偿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依据无差拍原理计算出3个不同电压矢量对应的最优占空比。将占空比计算部分置于并联评价函数之前,结合占空比以及反馈补偿后的转矩、磁链预测值代入并联评价函数遴选出最优电压矢量及其对应占空比,通过占空比调制的方式输出最优期望电压矢量。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占空比调制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电机的转矩脉动,降低定子电流的谐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占空比调制 转矩脉动 并联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辨识 被引量:2
4
作者 石秦赓 朱俊杰 +1 位作者 韩一 曾雄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68-3882,共15页
准确的负载转矩辨识有助于提升复杂非线性负载永磁驱动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滑模观测器具有对噪声高鲁棒性、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负载转矩辨识的常用算法。然而,该算法存在高频抖振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电力传动系统中... 准确的负载转矩辨识有助于提升复杂非线性负载永磁驱动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滑模观测器具有对噪声高鲁棒性、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负载转矩辨识的常用算法。然而,该算法存在高频抖振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电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在传统滑模观测器模型的基础上,将符号函数替换为饱和函数,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趋近率,并在反馈回路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分量来表示负载转矩的平均估计值,解决了传统滑模观测器趋近时间和系统抖振之间的矛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滑模观测器具有更高的观测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值作为前馈补偿后提升了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及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转矩 滑模观测器 同步电机 前馈补偿 抗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耦PID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林 曾喆昭 唐钰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4,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转矩和磁链脉动大、鲁棒性差等问题,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自耦PI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分别将转速环、磁链环以及转矩环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外界扰动与模型的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转矩和磁链脉动大、鲁棒性差等问题,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自耦PI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分别将转速环、磁链环以及转矩环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外界扰动与模型的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义为3个总扰动,并在转速控制环节引入虚拟控制量来获得q轴虚拟转矩指令,进而将PMSM控制系统等价映射为线性扰动系统,构建了在总扰动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统,据此设计了基于速度因子的自耦PI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自耦PI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无超调、无振荡的动态品质与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自耦PID 速度因子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矩密度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磁通屏障效应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语缘 樊英 +2 位作者 陈秋蒴 唐琛 房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7-1247,I0002,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领域,但其转矩密度难以进一步提升,而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永磁游标伺服电机使其成为可能。其中,轮辐式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的磁通屏障效应严重制约了... 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领域,但其转矩密度难以进一步提升,而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永磁游标伺服电机使其成为可能。其中,轮辐式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的磁通屏障效应严重制约了输出性能的提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辅助励磁交替极轮辐式游标伺服电机结构,旨在分析磁通屏障效应形成机理,并通过交替极、辅助永磁体与磁障、磁桥组合排布的拓扑优化设计为低极对数磁通提供有效磁路,抑制上述磁通屏障效应,进而提高电机转矩密度与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机制作,通过实验验证上述解析计算的正确性与所提结构对磁通屏障效应抑制的有效性,为高品质伺服电机拓扑选择、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标伺服电机 通屏障效应 辅助励 转矩密度 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磁场调制机理分析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性能提升控制策略
7
作者 朱辰雨 王政 +3 位作者 顾珉睿 程明 花为 赵文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336-7347,I0026,共13页
为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PMSM)转矩控制性能,基于磁场调制机理分析,研究转矩数学建模,提出基于电流波形优化的电机转矩性能提升方法。首先,基于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建立计及齿... 为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PMSM)转矩控制性能,基于磁场调制机理分析,研究转矩数学建模,提出基于电流波形优化的电机转矩性能提升方法。首先,基于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建立计及齿槽转矩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模型,推导定子相电流与转矩脉动之间的数学映射关系,获得影响电机主要转矩脉动分量的电流谐波频次,给出电流谐波控制电机主要转矩脉动分量的通用表达式。其次,通过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在额定工作范围内某一工况下提取用于抑制电机转矩脉动的谐波电流幅值和相位系数,该控制系数可适用于电机其他工况下转矩脉动抑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一种基于无差拍-分数阶重复控制(deadbeat predictive-fractional order repetitive control,DP-FORC)的复合谐波电流控制方法,通过有效控制次谐波电流,实现电机转矩脉动抑制与转矩密度提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转矩模型、电流控制方法以及转矩性能提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场调制 转矩脉动 谐波电流控制 双三相同步电机 分数阶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8
作者 董岳林 董玉刚 +1 位作者 张硕 张承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4-942,共9页
为了抑制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回路中产生的转矩脉动,可以通过额外注入电流产生相反的转矩来将其抵消,但是计算过程对电机磁链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注入电流的参考值,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电势观测器... 为了抑制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回路中产生的转矩脉动,可以通过额外注入电流产生相反的转矩来将其抵消,但是计算过程对电机磁链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注入电流的参考值,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电势观测器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利用观测器可以得到下一控制周期内永磁体磁链产生的反电势、零序反电势和零序电流的精确信息,根据观测值计算注入电流的参考值,能够消除由参数失配和数字延迟带来的误差,以此实现更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同时,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强参数鲁棒性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方法中通过构建自适应观测器对参数失配给电流环带来的扰动进行了观测,并对参考电压进行补偿,在电机参数发生失配时,依然能够保证电流环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转矩脉动 预测控制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谐波的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与转矩波动分析
9
作者 魏琦 邱威森 +2 位作者 率志君 李玩幽 曾德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736,共10页
为了研究电流谐波输入下的电磁振动问题,基于电流解析模型和保角映射建立了电流谐波输入下的磁场解析模型,探究了气隙磁场、二维电磁力波和电磁转矩的时空特性,分析了开关频率对振动的影响。利用电流仿真模型和实测电流建立全频段电流... 为了研究电流谐波输入下的电磁振动问题,基于电流解析模型和保角映射建立了电流谐波输入下的磁场解析模型,探究了气隙磁场、二维电磁力波和电磁转矩的时空特性,分析了开关频率对振动的影响。利用电流仿真模型和实测电流建立全频段电流谐波解析模型,分析了高频电流谐波输入下的气隙磁场分布规律,并对样机进行振动响应仿真和实验,提出了减振措施。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揭示了电磁力波和电磁转矩的全貌及其来源,高频电磁力波包含3个分量,不同工况下电磁力波的非零最小空间阶次是相同的;基于电磁力分布提出的避振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磁振动水平,为高频减振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波 振动响应 同步电机 转矩 振动抑制 频谐波 场模型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性能分析
10
作者 王笔谈 赵文良 +3 位作者 刘聪 刁成武 陈德志 王秀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28-5340,I0033,共14页
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可以显著提升磁场利用率,具有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在高品质伺服电机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磁和模块化相组绕线结构使其转矩等关键性能产生机理复杂,... 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可以显著提升磁场利用率,具有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在高品质伺服电机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磁和模块化相组绕线结构使其转矩等关键性能产生机理复杂,分析难度大,目前缺乏对该种电机运行机理的深入研究。利用磁场调制原理,对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的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flux concentra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DTFC-PMSM)的转矩性能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介绍电机结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借助“磁场调制”手段,对电机齿槽转矩进行分析,并据此确定最佳内外定子相对角,定量分析电机空载与电枢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势以及输出转矩,推导气隙磁场主要工作谐波,分析主要工作谐波对转矩的贡献度,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制造样机并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电机转矩等性能进行测量,验证解析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聚同步电机 场调制 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 谐波分析 转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导等效分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解析
11
作者 卢志远 王宇 王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818-5831,共14页
对于应用于高精度场合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LPMSM),齿槽转矩的存在会对电机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现有齿槽转矩解析方式多针对机械轴承电机,未考虑无轴承电机中特有的转子偏心情况,因此不适用于无轴承电机。该文提出一种考虑转... 对于应用于高精度场合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LPMSM),齿槽转矩的存在会对电机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现有齿槽转矩解析方式多针对机械轴承电机,未考虑无轴承电机中特有的转子偏心情况,因此不适用于无轴承电机。该文提出一种考虑转子偏心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分离磁导齿槽转矩解析方式,首先引入气隙畸变函数,分析转子偏心后的气隙变化,对气隙磁导进行重构;然后基于磁路法,将电机磁导分离为两部分,进一步将电机内部磁场和齿槽转矩等效为一台机械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与一台变磁导电机的叠加,并通过仿真验证解析式的正确性;最后基于所提解析式,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齿槽转矩前馈补偿,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补偿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同步电机 齿槽转矩 场调制理论 转子偏心 等效气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磁场重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抑制
12
作者 马纪源 曾煜 +2 位作者 赵文祥 吉敬华 袁东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511-6523,共13页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复杂的转子结构,使得气隙磁场的精准预测与分析面临挑战。传统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分析气隙磁场时,未考虑因磁路分布及磁饱和不均匀产生的磁场偏移,难以实现气隙磁场的精准预测。因此,该文首先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复杂的转子结构,使得气隙磁场的精准预测与分析面临挑战。传统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分析气隙磁场时,未考虑因磁路分布及磁饱和不均匀产生的磁场偏移,难以实现气隙磁场的精准预测。因此,该文首先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性,结合磁通路径和磁饱和的分布特点,构建了精细的集总参数模型,并阐明电机磁路模型参数和电机结构拓扑的映射关系,改进了齿槽调制分析;然后,基于原电机的谐波分布,确定目标函数,并结合集总参数磁路模型的气隙磁场精准解析,开展气隙磁场重构;最后,将重构磁场映射到转子表面,优化气隙磁阻分布,实现气隙磁场精准预测与齿槽转矩削减。实验结果验证了解析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同步电机 场调制 路模型 谐波分析 气隙拓扑 齿槽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多维时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高阻故障智能诊断研究
13
作者 吴振宇 张捷 +2 位作者 王慧 胡存刚 曹文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30,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长期遭受频繁“电-磁-力-热”冲击,这会加速绕组绝缘老化,导致高阻连接(HRC)故障发生。HRC进一步诱发PMSM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准确诊断该类故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依据PMSM运行电压和负荷电流的演变规律,可为精准识... 永磁同步电机(PMSM)长期遭受频繁“电-磁-力-热”冲击,这会加速绕组绝缘老化,导致高阻连接(HRC)故障发生。HRC进一步诱发PMSM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准确诊断该类故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依据PMSM运行电压和负荷电流的演变规律,可为精准识别HRC提供参考。但是上述均为侵入式方法,可能会对电机正常运行造成一些干扰。由于HRC故障下电机空间电磁分布会发生显著改变,电机空间漏磁信号同样可提供PMSM的状态信息,且漏磁信号采集可使用非侵入式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多维时空特性的PMSM高阻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建立空间漏磁信号与电机差异化状态的关联关系,联合智能算法实现电机状态的智能评估。首先,依据电机绕组等效电路模型解析故障下电磁信号演变规律,明确最优电磁测试点。其次,提出了基于漏磁信号阵列的特征图像转换以及升维方法,联合GoogLeNet网络诊断电机故障。最后通过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漏磁信号阵列的特征图像升维与智能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HRC,进一步实现HRC故障程度的评估,其准确率高达97%,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非侵入式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针对PMSM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多维时空特性 阻故障 故障相定位 故障程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滑模控制
14
作者 陈啸 李娟 +2 位作者 柴成龙 陈东雷 李生权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820,共9页
【目的】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系统中存在的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突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方法】首先,利用超螺旋算法设计磁链转矩环控制器,抑制磁链和转矩脉动。接着,提出基于... 【目的】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系统中存在的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突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方法】首先,利用超螺旋算法设计磁链转矩环控制器,抑制磁链和转矩脉动。接着,提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和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转速控制器,解决电机参数变化和指数趋近律的增益过大等问题引起的抖振现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对PI、SMC、STSM和所提的自适应SMC四种控制方法开展对比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小的转矩脉动和更优的转速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超螺旋滑模 自适应趋近律 调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局部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转矩控制
15
作者 董梦雅 宁博文 张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1-138,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采用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算法时,由于繁琐的权重因子调整以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电机控制性能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的超局部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为了消除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代价...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采用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算法时,由于繁琐的权重因子调整以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电机控制性能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的超局部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为了消除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代价函数的权重因子,通过设计不同的代价函数控制单个控制目标,提高系统响应;为了降低电机参数不匹配的影响,建立电机参数摄动时的超局部模型;最后利用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未知部分,实现了在预测部分不依赖电机参数的目标,并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该观测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当电机参数发生变化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电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超局部模型 模型失配 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16
作者 袁浩仁 周福强 孙江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3,共8页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接测量的角度数据作为已知量来设计负载转矩观测器,避免了将转速作为已知量引入微分误差的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转速最大调量降低了7.24%,在保证了调节速度的同时,具有更优良的抗负载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电解电容永磁同步电机有源阻尼控制策略
17
作者 谢仕宏 陈劲帆 +1 位作者 杨智浩 陈景文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6,共11页
针对电解电容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驱动系统中体积大、成本高和易损坏的缺点,提出1种带有RD阻尼电路的无电解电容PMSM有源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直流母线侧薄膜电容大小的选取与网侧输入功率之间的... 针对电解电容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驱动系统中体积大、成本高和易损坏的缺点,提出1种带有RD阻尼电路的无电解电容PMSM有源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直流母线侧薄膜电容大小的选取与网侧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到直流母线电压与电容的动态方程。然后,提出1种基于d轴重复控制的有源阻尼功率解耦控制方法,以提高网侧电流功率因数。同时,对q轴采用功率变换的控制策略,改善电机的动态负阻抗特性。利用RD阻尼电路简化控制指令,吸收过冲电压。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小容值薄膜电容后,有源阻尼控制可有效改善电流畸变,抑制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解电容 同步电机 有源阻尼控制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性能改善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18
作者 高锋阳 徐昊 +2 位作者 史志龙 高智山 强雅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谐波含量,并且考虑死区时间(dead-time,DT)对共模电压的影响,规定所选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避免可能产生的等效零矢量;然后,基于磁链无差拍控制原则,设计新的电压矢量占空比的计算方法以减小磁链脉动;最后,将所提控制方法与3矢量法、5矢量法、8矢量法3种抑制共模电压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避免死区共模电压尖峰的产生,相较于3矢量法和8矢量法,其共模电压幅值分别降低了66.67%和33.33%;同时,有效减少了电机的转矩脉动、磁链脉动以及电流谐波含量。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在抑制共模电压的同时改善电机的稳态性能,并且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链控制 共模电压 转矩脉动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极永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杰 王凯 +4 位作者 郭玲玲 李烽 朱姝姝 刘闯 陈万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1126,I0026,共10页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入多谐波电流产生的转矩补偿原有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推导适用于任意次谐波磁链产生的转矩脉动通用解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利用谐波电流抑制转矩脉动的理论依据;提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注入多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抑制由2、4、5、7、11、13次谐波反电势引起的3、6、12次转矩脉动;并利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谐波电流的精确跟踪。最后,以一台三相9槽10极交替极永磁电机为例,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转矩脉动抑制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转子 同步电机(PMSM) 反电动势(EMF)谐波 谐波电流注入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考虑饱和情况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萌萌 宋兴宇 +1 位作者 刘文辉 沈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57-3867,共11页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LSPMSM)区别于其他永磁电机,由于定转子均开槽,其齿槽转矩分析难度增加。该文以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谐波的角度,建立齿槽转矩与谐波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永磁体最大磁能积不变的前提下,确定电机饱...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LSPMSM)区别于其他永磁电机,由于定转子均开槽,其齿槽转矩分析难度增加。该文以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谐波的角度,建立齿槽转矩与谐波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永磁体最大磁能积不变的前提下,确定电机饱和程度与永磁体参数的关系;然后考虑定子是否斜槽和电机的饱和程度将电机分为六种设计情况,将齿槽转矩、效率及转矩脉动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法分别建立不同设计情况下优化目标与优化参数的关系;最后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不同的设计情况进行寻优选取出六组最佳优化参数。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齿槽转矩与谐波在不同饱和状态下的关系。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起动同步电机 齿槽转矩 谐波 饱和程度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