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师晓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相对罕见,但恶性程度高,患者临床预后差。该病变病理形态学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基因变异形式多样,导致该疾病明确诊断困难,因此,准确识别并诊断该类病变具有挑战性...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相对罕见,但恶性程度高,患者临床预后差。该病变病理形态学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基因变异形式多样,导致该疾病明确诊断困难,因此,准确识别并诊断该类病变具有挑战性。该文旨在总结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对此病变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基因重排 YWHAE-NUTM2A/2B ZC3H7B-BCOR BCOR I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WHAE基因易位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2
作者 平措扎西 刘丽莎 +4 位作者 万双 索朗益西 王冉 韩安家 丁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5-1146,共2页
患者,40岁,因经量增多1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8 g/L。联合阴道彩超示:子宫增大,宫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包块,大小6.7 cm×6.9 cm×5.5 cm, 肿块与子宫内膜分界不清。宫腔镜下见子宫内赘生物,遂行诊刮术。术... 患者,40岁,因经量增多1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8 g/L。联合阴道彩超示:子宫增大,宫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包块,大小6.7 cm×6.9 cm×5.5 cm, 肿块与子宫内膜分界不清。宫腔镜下见子宫内赘生物,遂行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可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鉴于病理检查结果,患者于全麻后行子宫全切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YWHAE基因易位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WHAE-NUTM2A/B易位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通常表达CD56和CD99
3
作者 魏建国(摘译) 郑珍(摘译) 袁晓露(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0-410,共1页
YWHAE-NUTM2A/B易位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临床上具有侵袭性的子宫间质肿瘤,有时伴有低级别纤维黏液样成分。虽然诊断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确诊,但可根据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作出诊断;典型的免疫表型包括高级别成分... YWHAE-NUTM2A/B易位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临床上具有侵袭性的子宫间质肿瘤,有时伴有低级别纤维黏液样成分。虽然诊断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确诊,但可根据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作出诊断;典型的免疫表型包括高级别成分区域肿瘤细胞Cyclin D1和CD117染色呈弥漫阳性,CD10和激素受体染色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诊断需要 免疫表型 CD117 CD56 肿瘤 CD99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形态类似于黏液性平滑肌肉瘤的新型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被引量:14
4
作者 Hoang L N Aneja A +2 位作者 Niamh C 黄爱清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4-814,共1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恶性间叶肿瘤的15%。WHO(2014)生殖肿瘤分类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未分化子宫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因频发染色体易位,致使发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恶性间叶肿瘤的15%。WHO(2014)生殖肿瘤分类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未分化子宫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因频发染色体易位,致使发生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基因融合。迄今为止,仅发现YWHAE-NUTM2重排与明确的高级别形态学及侵袭性临床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形态学 平滑肌肉瘤 黏液性 子宫恶性肿瘤 染色体易位 叶肿瘤 肿瘤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特殊亚型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形态学类似黏液样型平滑肌肉瘤
5
作者 Hoang L N Aneja A +2 位作者 Conlon N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7-1227,共1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往往通过染色体易位导致基因融合,最终调控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迄今为止,仅发现YWHAE-NUTM2重排与高级别形态学和侵袭性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形态学 平滑肌肉瘤 特殊亚型 黏液样 临床生物学行为 染色体易位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从Ⅰ期低级别转化为Ⅳ期高级别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琦 钱敏 +4 位作者 张承 管群 张秦 程凯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从Ⅰ期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转化为Ⅳ期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从Ⅰ期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转化为Ⅳ期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由LGESS转化为HG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包括组织学、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全景癌基因检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2岁,初次宫腔镜下肿瘤电切的病理诊断为LGESS,Ki-67增殖指数为1%,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证实无肿瘤浸润转移。宫腔镜术后12个月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屡次切除的复发肿瘤标本Ki-67增殖指数不断上升,最终达40%;至宫腔镜术后26个月转化为Ⅳ期,31个月转化为HGESS,临床出现腹腔、胸腔、肺、骨骼及皮肤等多处转移,于初次手术后48个月死亡。历次手术标本的CD10均(3+);ER及PR在初次标本中呈(2+),初次复发的标本中呈(1+),此后的手术标本均(-);p53在初次标本中呈(-),逐渐转变为在HGESS标本中(3+)。cKit(9,11,13,17)、EGFR(18,19,20,21)、PDGFRa(12,18)基因外显子均无突变。结论尽管LGESS多为早期、临床预后好,即便复发也多为晚期复发,但仍有LGESS转化为HGESS的情况出现,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级别 高级别 转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子宫外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史佳璐 朱婷婷 +4 位作者 陶祥 马凤华 林芝 邵珺 赵宇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恶性的子宫间叶源性肿瘤,在宫体恶性肿瘤中占比不到1%,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比0.2%[1]。原发子宫外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xtrauterine 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EESS)是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恶性的子宫间叶源性肿瘤,在宫体恶性肿瘤中占比不到1%,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比0.2%[1]。原发子宫外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xtrauterine 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EESS)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4年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新收录的间叶性肿瘤,非常罕见,目前未见其发病率的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外低级别子宫内膜肉瘤 手术方式 保育治疗 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YWHAZ-FAM22重排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一种组织学上高级别和临床侵袭性的肿瘤
8
作者 田智丹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4-744,共1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子宫间质肿瘤,形态学上由类似于非肿瘤性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根据最新WHO分类被命名为低级别ESS,约50%~60%ESS证实有JAZFl基因重排。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 基因重排 侵袭性 组织学 WHO分类 细胞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防性治疗后复发1例
9
作者 胡馨元 张旭红 +2 位作者 王刚 王天琪 王颖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4-486,共3页
患者女性,56岁。2009年5月因子宫肌瘤增长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多发子宫肌瘤伴双侧卵巢静脉内血栓样肿物,未探及其他血管异常。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 患者女性,56岁。2009年5月因子宫肌瘤增长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多发子宫肌瘤伴双侧卵巢静脉内血栓样肿物,未探及其他血管异常。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双侧卵巢静脉内瘤栓,部分肿瘤细胞突向血管。诊断为LG-ESSⅡa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分期],术后不规律口服甲地孕酮160 mg QD 2年,期间不定期进行妇科查体并复查盆腔超声、胸片,未发现疾病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子宫内膜肉瘤 复发 预防性治疗 抗雌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YWHAE-FAM22融合基因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一种呈高级别组织学分级和更具有临床侵袭行为的肿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民 张洁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2-802,共1页
LeeCH,Marifio—EnriquezA,OuW,eta1.The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YWHAE-FAM22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s:ahistologicallyhigh—gradeandclinicallyaggressivetumor.AmJSurgPathol,2012,36(5):641—53.子宫内膜间质... LeeCH,Marifio—EnriquezA,OuW,eta1.The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YWHAE-FAM22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s:ahistologicallyhigh—gradeandclinicallyaggressivetumor.AmJSurgPathol,2012,36(5):641—5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组具有遗传学异质性的子宫肉瘤,其中近1/2的肿瘤与JAZFl基因重排有关。最近作者在含有t(10;17)(q22;p13)的ESS中发现一组具有YWHAE和FAM22A/B异常融合基因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融合基因 组织学分级 肿瘤 行为 侵袭 子宫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7例临床病理分析: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特征类似于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被引量:12
11
作者 Oliva E Egger J F +2 位作者 Young R H 康锶鹏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0-760,共1页
原发性子宫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非常罕见,作者报道27例卵巢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38—76岁,平均56岁。20例为单侧卵巢病变,7例累及双侧卵巢。肿瘤直径1—20cm,平均9.5cm。实性区域切面呈典型的黄褐色,... 原发性子宫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非常罕见,作者报道27例卵巢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38—76岁,平均56岁。20例为单侧卵巢病变,7例累及双侧卵巢。肿瘤直径1—20cm,平均9.5cm。实性区域切面呈典型的黄褐色,6例伴出血和(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卵巢病变 生物学行为特征 原发性 病理分析 级别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睾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报道并分子证实JAZF1/SUZ12易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Agaimy A Moskalev E A +2 位作者 Weisser W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971,共1页
发生在睾丸及其附件起源于苗勒管样浆液型或黏液型的肿瘤极其罕见,近年来也被逐渐认识。伴或不伴卵巢样间质的囊腺瘤、交界性肿瘤或囊腺癌是主要的类型。尽管有少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报道,但据作者所知,目前文献仍没有子宫内膜间质肿... 发生在睾丸及其附件起源于苗勒管样浆液型或黏液型的肿瘤极其罕见,近年来也被逐渐认识。伴或不伴卵巢样间质的囊腺瘤、交界性肿瘤或囊腺癌是主要的类型。尽管有少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报道,但据作者所知,目前文献仍没有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报道。作者报道1例发生在59岁男性左侧阴囊内直径2 cm的肿块,超声检测该肿块位于附睾尾,血供丰富。该患者平素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无内分泌疾病或外用激素治疗史。睾丸肿瘤标志物指标(β-HCG,AFP)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级别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交界性肿瘤 易位 分子 副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自发破裂致无菌性腹膜炎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静 肖南岑 +1 位作者 刘禄斌 赵成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6-718,共3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1.0%,占子宫肉瘤的6%~20%[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是第二常见的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1.0%,占子宫肉瘤的6%~20%[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是第二常见的子宫间质性肿瘤[2],多发于围绝经期女性,很少发生在年轻女性中,但有16岁青少年发病的报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肉瘤 子宫肉瘤 围绝经期女性 自发破裂 年轻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静脉瘤栓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亮 孙占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6-1276,共1页
患者女,44岁,因“近4个月无月经来潮,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下腹部扪及质韧包块。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盆腔CT:子宫右侧壁6.9 cm×9.5 cm×13.1 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稍低于子宫肌层... 患者女,44岁,因“近4个月无月经来潮,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下腹部扪及质韧包块。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盆腔CT:子宫右侧壁6.9 cm×9.5 cm×13.1 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稍低于子宫肌层,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内见多发纡曲血管(图1A),右侧宫旁静脉丛及下腔静脉内见充盈缺损(图1B)。盆腔MRI:子宫右侧肌壁间见7.0 cm×9.2 cm×13.5 cm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内见条片状低信号无强化区(图1C),病灶邻近结合带显示模糊,右侧宫旁静脉丛走行区见条索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像学诊断:子宫肌瘤累及右侧宫旁静脉丛,下腔静脉内瘤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子宫内膜 诊断显像 肿瘤细胞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米非司酮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存活、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梦雪 陈士玲 +4 位作者 刘艳 米旭光 林秀英 付建华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UCMSCs-Sup)对米非司酮(Ms)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增殖、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ndoSCs,分为对照组和40、60、80及100μmol·L-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UCMSCs-Sup)对米非司酮(Ms)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增殖、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ndoSCs,分为对照组和40、60、80及100μmol·L-1 Ms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EndoSCs分为对照组、40μmol·L-1 Ms组和60μmol·L-1 M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Bax比值。hUCMSCs-Sup作用后,hEndoSCs分为对照组、Ms组、Ms+hUCMSCs-Sup组和Ms+hUCMSCs-Sup+3-甲基腺嘌呤(3-MA)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Ⅰ(LC3B-Ⅰ)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LC3B-Ⅱ/LC3B-Ⅰ比值,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60、80和100μmol·L-1 Ms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40和60μmol·L-1 M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hUCMSCs-Sup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Ms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同源框基因A10 (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亚基β3 (ITGB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s组比较,Ms+hUCMSCs-Sup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HOXA10、LIF和ITGb3 mRNA表达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s+hUCMSCs-Sup组比较,Ms+hUCMSCs-Sup+3-MA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hUCMSCs-Sup可提高Ms处理后hEndoSCs的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其机制可能与hUCMSCs-Sup激活hEndoSCs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干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穿刺活检转移性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龚春香 杜晓刘 +2 位作者 李海 李锦豪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转移性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肺穿刺活检转移性LG-ESS,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转移性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肺穿刺活检转移性LG-ESS,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原位复发且发生肺多发转移患者,临床行肺穿刺活检。镜下肿瘤细胞均呈短梭形弥漫排列,间质见螺旋小动脉,例2可见平滑肌样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10、ER、PR均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5%,例2平滑肌样细胞SMA、h-caldesmon均阳性。子宫原发肿瘤病理切片形态一致,且均见脉管内瘤栓。结论LG-ESS发生肺转移非常罕见,肺穿刺活检诊断困难,需充分了解病史,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排除肺原发肿瘤后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肺穿刺活检 转移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特殊形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直 张洪生 +3 位作者 杜薇 杨丽英 孔令英 李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变异形态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LGES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CD10、vimentin、ER... 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变异形态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LGES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CD10、vimentin、ER、PR、SMA、desmin、H-caldesmon、α-inhibin和Ki-67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LGESS平均发病年龄47. 5岁,肿块最大径4. 1~12. 2 cm;镜下除经典形态外,8例见黏液变,4例伴平滑肌分化,3例呈印戒细胞样形态,2例伴纤维化,2例间质出现石棉样纤维,2例微囊性变,1例伴广泛玻璃样变性,1例同时出现性索样、腺管样、腺瘤样瘤样、梁状、囊性变、伴横纹肌分化等形态,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卵巢转移灶见蜕膜样形态。10例LGESS均表达CD10、vimentin,1例ER、PR阴性,ESS瘤细胞中Ki-67增殖指数均<10%,1例伴性索样分化ESS局部α-inhibin阳性,在伴有平滑肌分化的区域H-caldesmon阳性(4/10)、desmin(4/10)阳性、SMA(6/10)阳性。结论 LGESS特殊变异形态给病理医师带来病理诊断上的挑战,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子宫内膜 特殊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靳涛 颜望碧 殷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间质上皮转化(EMT)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eMSCs)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eMSCs组,每组6只。Sham组的大鼠在剖腹手术后...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间质上皮转化(EMT)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eMSCs)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eMSCs组,每组6只。Sham组的大鼠在剖腹手术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子宫介入手术。Model组和eMSCs组建立子宫内粘连大鼠模型。eMSCs组在模型损伤后立即移植eMSCs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总量为每子宫0.05 ml(2×107细胞/ml)。3周后收集单侧损伤子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子宫内膜纤维化、EMT、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结果Model组大鼠宫腔结构破坏,腺体数量明显减少并积聚大量蓝色胶原纤维,但在eMSCs治疗后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显著增加,并且纤维化面积显著降低。与Sham组相比,Model组中I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在eMSCs组中均显著减少(P<0.05)。在Model组中,N-cadherin、Vimentin和ZEB1的表达显著增加,而E-cadherin的表达减少。然而,在eMSCs组中,上述分子蛋白质的变化完全相反。与Sham组相比,Model组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表达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eMSCs组中周期蛋白E(CyclinE)、β-catenin和C-myc表达增加(P<0.05)。结论eMSCs可以通过抑制EMT和子宫内膜纤维化来促进子宫内粘连大鼠子宫内膜修复,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转化 子宫内膜来源干细胞 子宫内膜纤维化 大鼠 子宫内粘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不同年龄段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金标 胡霞 何翔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在临床表现、肿瘤情况、临床分期、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61例LG-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比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在临床表现、肿瘤情况、临床分期、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61例LG-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比不同年龄组[≤40岁(29例)和>40岁(32例)],以及年轻患者(≤40岁)中有症状组(15例)和无症状组(14例)间在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61例患者平均年龄39.61±9.47岁(17~60岁),其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期47例(77.05%),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19例(31.15%)。②≤40岁组与>40岁组比较,单发肿瘤比例(89.65%vs 59.37%)、单发肿瘤最大直径(6.84±2.20 cm vs 6.34±3.83 cm)、无临床症状的比例(48.28%vs 1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龄组FIGO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2.8个月(18~60个月),共3例FIGOⅡ期以上患者死亡。不同年龄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40岁组患者中,有无症状组间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ESS发病年龄相对年轻,肿瘤常单发,直径较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发病时以早期病例多见,预后较好。临床上对40岁以下年轻无症状的子宫占位的患者应警惕LG-ES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别子宫内膜肉瘤 40岁及以下 临床特点 治疗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娇 杨太珠 +7 位作者 杨帆 田雨 庞厚清 何敏 徐红 唐英 叶璐 罗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9例术后病理确诊的ESS患者,采用经阴道或经腹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包块部位和回声等。对照分析超声表现、手术所见与病理结果。结果病变主要位于子宫腔2例,位于...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9例术后病理确诊的ESS患者,采用经阴道或经腹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包块部位和回声等。对照分析超声表现、手术所见与病理结果。结果病变主要位于子宫腔2例,位于子宫肌壁27例。不均质斑片状稍强回声9例,不均质斑片状弱回声20例。19例囊实混合性占位,10例实性占位。25例可见正常子宫形态,4例子宫形态失常。病理结果:低级别ESS 26例,其中6例伴广泛出血坏死;未分化ESS 2例;高级别ESS 1例。结论 ESS超声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导致误诊,特别是误诊为子宫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