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种热害指数的四川盆地水稻高温热害监测与对比分析
1
作者 张建平 阮迪陈 +1 位作者 杨思慧 陈思静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6,共7页
监测指数是准确估算灾害的关键指标。该文选取热害累积指数和危害热积温指数这两种四川盆地典型的水稻高温热害指数,对比分析了1961—2020年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两个关键发育期不同等级高温热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2022年重庆地... 监测指数是准确估算灾害的关键指标。该文选取热害累积指数和危害热积温指数这两种四川盆地典型的水稻高温热害指数,对比分析了1961—2020年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两个关键发育期不同等级高温热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2022年重庆地区典型高温年份的实测产量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指数均能有效表征研究区内水稻高温热害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两种指数在水稻高温热害监测上各有优势,但对热害的监测都有不同程度的高估现象,其中危害热积温指数高估程度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水稻 高温热害累积指数his 温危热积温指数AHDT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害累计指数的四川单季稻高温热害综合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佳 卿清涛 +2 位作者 陈超 张玉芳 邹雨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40-1452,共13页
高温热害是四川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高温热害对水稻的风险区划,对保障水稻产量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四川单季稻种植区1986-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统计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以单季稻生... 高温热害是四川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高温热害对水稻的风险区划,对保障水稻产量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四川单季稻种植区1986-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统计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以单季稻生育敏感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为研究时段,选取热害累积指数、地形、产量变异度、农村经济等因子,分别构建了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风险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了四川单季稻高温热害“四因子”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种植区进行风险区划。结果显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浅丘区、盆周边缘山地区的西部,以及盆南丘陵区的南部,该类型区域地势平缓,高温热害频繁。中等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平丘区和川西南中山山地区,该类型区域灌溉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水平发达,应对高温热害风险水平较高。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南中山宽谷区以及盆周边缘山地区,该类型区域地形较复杂,水稻种植较少,受高温热害影响偏小。四川盆地单季稻高温热害风险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应根据各自区域的风险特征选用适合的品种和方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单季稻 温热累积指数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预报模型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敏 徐经纬 +1 位作者 徐萌 徐忆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6,共10页
构建定量表征水稻高温热害强度的指数,揭示时空变化特征,并建立中长期预报模型,准确预报高温热害发生的强度趋势对提前部署抗高温工作至关重要。该研究充分考虑高温热害累积效应,结合致灾指标,构建了强度指数,并采用Fisher分割法对其进... 构建定量表征水稻高温热害强度的指数,揭示时空变化特征,并建立中长期预报模型,准确预报高温热害发生的强度趋势对提前部署抗高温工作至关重要。该研究充分考虑高温热害累积效应,结合致灾指标,构建了强度指数,并采用Fisher分割法对其进行了客观化分级;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原理,基于海温和大气环流指数两类预报因子,利用二维寻优技术,分别构建了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年频次增加且强度明显增强,其中2013年、2022年高温热害强度均达最高等级4级,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差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强度逐年代增强,空间上呈现出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年代累加值不低于10的区域从南向北随年代逐步扩大,至21世纪10年代已扩展至淮北西部,其中淮河以南水稻高温热害强度增强明显,为历年代最强。2)构建的两类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预报模型可在7月初进行预报,预报提前量均为1~2个月,总体都能较好地模拟出强度指数的年际波动特征,但模拟值波动幅度与实际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通过拟合检验和试报检验,预报因子经过最优化相关技术处理后,能有效增加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度,提高预报模型的模拟效果,其中海温因子经最优化处理后的高温热害强度指数预报模型效果最佳,可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对主动防御高温灾害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 强度指数 水稻温热 二维寻优 海温 大气环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保险的天气指数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雅子 申双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1-464,共4页
利用江苏省近50年来的气象数据及水稻关键生育期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夏季水稻高温热害指标,通过对产量数据的分析,得到产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运用Copula函数计算可知夏季高温与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风险指标f将全省划分为... 利用江苏省近50年来的气象数据及水稻关键生育期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夏季水稻高温热害指标,通过对产量数据的分析,得到产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运用Copula函数计算可知夏季高温与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风险指标f将全省划分为2个风险区域,在受灾风险较高的Ⅰ区和较低的Ⅱ区免赔额分别设为10%和5%,在此基础上计算出2个区域的保险费率。对比发现,保险费率的分布与风险指标的分布相似,表明天气指数保险的设计有效地减小基差风险,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热 天气指数保险 COPULA函数 风险指标 基差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数保险区划 被引量:6
5
作者 任义方 赵艳霞 +4 位作者 高苹 吴洪颜 林磊 徐云 朱海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273-277,共5页
在准确评估农业生产风险基础上,合理区划可以有效地减小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基差风险,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以江苏省为例,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定量描述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损失的... 在准确评估农业生产风险基础上,合理区划可以有效地减小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基差风险,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以江苏省为例,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定量描述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程度,通过灾害分离和去偏离值的方法选取样本,利用最优化技术确定参数,构建水稻高温热害保险气象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关联灾损的热害表征量划分区域,通过与高温致灾因子区划结果进行空间对比以及典型高温热害年份灾损发生情况的定量分析,来评估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特征和规律。经研究发现,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呈现"西南重、东北轻"的特征,典型发生年份的高温热害指数与减产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气象指数保险风险区划结果在表征灾害发生规律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相应的灾损情况,进一步说明高温热害保险指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减小基差风险,提高后续单一灾害保险产品设计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热 指数保险 风险区划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构建及气候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安红 何亮 +1 位作者 韩丽娟 张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6,共11页
为了对旬、年等时间尺度早稻高温热害进行定量化对比分析,以及对江南华南早稻区高温热害气候危险性进行时空细化分析评估,本文基于早稻高温热害行业规范,通过匹配1981—2016年江南华南早稻高温敏感发育期与高温天气过程,形成高温热害过... 为了对旬、年等时间尺度早稻高温热害进行定量化对比分析,以及对江南华南早稻区高温热害气候危险性进行时空细化分析评估,本文基于早稻高温热害行业规范,通过匹配1981—2016年江南华南早稻高温敏感发育期与高温天气过程,形成高温热害过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等级高温热害达标强度、有效天数以及可能影响权重,构建了早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此外,基于旬高温热害强度分级以及不同强度等级出现概率加权,构建了旬高温热害气候危险性指数并分析了江南华南早稻区6—7月逐旬高温热害气候危险性。1981—2016年江南和华南早稻高温热害强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6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抽穗至灌浆期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呈现增强趋势,而7月中旬江南大部地区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呈现减弱的趋势。2003年和2013年两个典型高温热害年份相比,2003年高温热害范围较大,其中7月上旬高温热害范围扩大且强度突增;2013年高温热害范围和强度整体较2003年偏小,但高温热害出现较早,6月中旬湖南东部、江西大部即出现了高温热害,这与当时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以及该地区早稻较早进入了抽穗期是共同关联的。江南华南早稻区6—7月逐旬高温热害的气候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7月上中旬为江南、华南早稻高温热害危险性最高的两旬,并且江南早稻高温热害的气候危险性整体大于华南地区;7月上旬湖南中部的部分地区、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浙江中部和福建中部等地为高温热害高危险区;7月中旬江西中部高危险性区域明显收缩,但浙江中部高危险性区域扩大。本文所研建的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可以为任意时段或旬、月和过程等特定时段高温热害评估提供定量化评价技术方法,江南华南逐旬高温热害气候危险性评估可为细化的早稻高温热害防御和风险规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温热 强度指数 时空变化分析 气候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气象保险指数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梅 吴梦琼 +4 位作者 赵辉 王雪琦 陈铁军 肖诗尧 肖妙妮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29-32,共4页
选用湘中地区的水稻种植示范县双峰县作为试点,采用双峰县1989—2018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水稻产量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水稻观测数据,结合水稻生育期内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确定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为保险致灾因子,以此设计气... 选用湘中地区的水稻种植示范县双峰县作为试点,采用双峰县1989—2018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水稻产量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水稻观测数据,结合水稻生育期内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确定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为保险致灾因子,以此设计气象保险指数。研究表明,高温热害是导致湘中地区一季稻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综合危害热积温和持续日数建立了高温热害气象保险指数;通过计算历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水稻的减产和货币损失,确定了高温热害气象保险指数的赔付触发系数和赔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一季稻 农业保险 气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标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李德 孙义 孙有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5-1044,共10页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积害量及其期间的平均最小相对湿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1个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数(D)。通过聚类分析法,结合典型高温热害年减产率的修正和2013年定点跟踪调查夏玉米田块的减产率、秃尖率和植株受害症状等资料的验证,确定了高温热害的综合气候指数(D)不同等级及其阈值。结果表明,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可分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阈值分别为0.11<D≤0.21、0.21<D≤0.45、0.45<D≤0.72、D>0.72。综合气候指数(D)和高温热害减产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 1。花期高温热害主要危害雌雄穗,受害程度与秃尖率、籽粒与茎秆比等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 8和?0.872 7。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发生频率约1.7年一遇,其中以中度与重度等级高温热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分别高于15%与2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品种选育、布局和栽培管理上,应选择抗高温的优良品种,或在高温热害发生期间,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喷洒药剂等措施减轻影响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夏玉米 花期 温热 减产率 气候指标 综合气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指数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9
作者 章文鑫 范梓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7期95-97,共3页
通过对肇庆市高要、广宁、封开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2011年-2020年温度、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资料整理分析,研究早稻在不同生长期产量受高温胁迫的影响情况。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生长期不同等级的水稻高温热害积温ST与产量进行各种回归分... 通过对肇庆市高要、广宁、封开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2011年-2020年温度、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资料整理分析,研究早稻在不同生长期产量受高温胁迫的影响情况。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生长期不同等级的水稻高温热害积温ST与产量进行各种回归分析,建立产量模型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均在孕穗抽穗期对高温天气最敏感,ST越高,产量越低,且早稻受其影响更明显,其他生长期ST与最终产量均不存在明显关联性;进而推算出各地早晚稻遭受高温热害的风险等级,进行基于GIS的肇庆地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划,为水稻保质高量生产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温热积温 温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09年江苏省气温变化特征及水稻高温热害变化规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珠 陶福禄 娄运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1-315,共5页
利用江苏省7个农业气象站1980—2009年的逐日气候资料以及水稻的物候资料,采用累积距平和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分析江苏省近3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及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江苏省的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长趋势,并且经历... 利用江苏省7个农业气象站1980—2009年的逐日气候资料以及水稻的物候资料,采用累积距平和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分析江苏省近3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及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江苏省的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长趋势,并且经历了1次显著的波动,1993年以后的气温增长趋势更显著。气温的增长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的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近30年来江苏省水稻生长季及开花期前后15 d的高温热害发生的频次都有所增加,以轻度热害为主;高温热害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地区发生高温热害的频次较少,并且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趋势 累积距平 Mann—Kendall检验 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设施番茄高温热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艳姣 杨再强 +1 位作者 王琳 杨世琼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以中国南方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9年3—9月35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温室小气候实测资料以及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南方塑料大棚内日最高气温,结合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适... 以中国南方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9年3—9月35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温室小气候实测资料以及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南方塑料大棚内日最高气温,结合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中国南方设施番茄高温热害等级指标体系,开展设施番茄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增加趋势不显著,轻度高温热害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中度高温热害,各等级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且年际变化较大。南方设施番茄高温热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部、广西东部和西部以及云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次高风险区分布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广东中北部、江西南部以及福建;中度风险区分布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温热 BP神经网络 温胁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水稻生育期高温热害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淑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3-77,共5页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内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年代际变化呈现"V"型趋势,即1960s和1970s较重,1980s最轻,1990s和20...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内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年代际变化呈现"V"型趋势,即1960s和1970s较重,1980s最轻,1990s和2000s又呈加重趋势。2013年是近53年来发生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高温热害年份,其次为1966年。信阳市高温热害空间分布基本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中东部地区高温热害发生较多。2001和2003年是受高温热害影响最严重,灾损率分别达到了35.3%和24.5%。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高温热害对产量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但生产中对于高温热害的预警及防御工作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热 温热综合指数 拉格朗日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